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自导自演“开班大戏” 首场公演受热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5 00: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生自导自演“开班大戏” 首场公演遭热捧


2011年12月16日  作者:郭慧敏 杨瑞 马青  
  中国教育新闻网江西频道12月16日南昌讯(杨瑞 马青 记者 郭慧敏)12月10日晚,南昌大学游泳馆圆厅的中心舞台上,动情演绎歇斯底里,幽默段子诙谐爆笑;观众席间,临时座位加了又加,掌声、称赞此起彼伏。这部改编自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的作品《恋爱的犀牛》举行了首场公演,由南昌大学戏剧影视文学09级共14人,外加9名学生外援自导、自演独立完成。这个23人组成的团队仅利用了1个月的时间,以120分钟的成果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肯定。
  12月10日晚,南昌大学的23位学子自导自演话剧《恋爱的犀牛》首场公演遭热捧。
  演员们在舞台上倾情演绎,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肯定。
  台下座无虚席,临时座位加了又加,掌声、称赞此起彼伏。
  自导自演的开班大戏
  这出戏剧也被戏剧影视文学091班的同学们称为他们的“开班大戏”。原本班里的14位同学分散在不同的班级,在今年上半年学校进行细分专业时,他们缘于一份对戏影的共同热爱才重新组成了“戏剧影视文学091班”这个全新的集体。刚一开班,同学们就商量着要自创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作为“开班大戏”。
  有了排戏想法,接下来就要确定内容了。《有一种毒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孟京辉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过后,剧组成员们最终确定先锋话剧《恋爱的犀牛》。先锋话剧指的是采用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关注现实并追求真善美的新型话剧类别。《恋爱的犀牛》借用犀牛先天近视的特点暗喻剧中人物对爱情的盲目——贴切现实生活的主题和青春洋溢的整体风格受到了剧组成员的青睐。
  从选剧本到确定每个人的角色,从每天紧凑的编排到购置道具,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戏剧影视文学091班的同学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谁都没想到,这出由23位大学生用1个月时间,仅花费300元不到排演的话剧,会如此受欢迎。
  每个人的参与感
  对于班级,戏影091班的学生们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十四个半”。十四指的即是班里原有的14名成员,而这“半个”指的则是经常在戏影听课的一位旁听生王宇阳。王宇阳是南昌大学信工学院09级的一个女生,因为对戏影的热爱和兴趣,她常常参与课堂旁听,慢慢地也和同学们熟悉起来,自然地融入到了这个集体。
  在这次的话剧演出中,戏影091班的同学们也给王宇阳安排了一个角色——这就是他们始终强调的“每个人的参与感”。
  为了这份珍贵的“参与感”,班级成员也曾因经费问题走到山穷水尽,殚精竭虑的地步。班长曾带人顶着冷风多次去市区、去学校后街跑过赞助,但都无疾而终。
  “我们也想过自己掏钱凑经费,但最终因为想真实体验一下大家为了梦想一同拼力付出的感受,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地参与其中,因而我们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挣取演出的经费。”戏影091班长,话剧导演冯雪这样说。
  于是,这“十四个半”小集体中的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女生们不顾瘦弱的的身躯拖着巨大的袋子,逐一到每个寝室去收集废旧瓶子,还有人主动跑去学校食堂打起工来,刷盘子,拖地,领取一个小时五块钱的工资。
  合作之余渗透的情感
  为了“开班大戏”,这些平日较少体验到“缺钱”窘境的人,真切地经历了收瓶子和追着废品车跑的窘迫。
  为了“开班大戏”,这些家里被父母亲人捧在手心的90后独生子女,真诚地互相帮助、关怀和照顾。
  为了“开班大戏”,这些刚刚分散在各个班级而聚集在一起的个体,真实地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班级的温暖。
  古星娣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叫“红红”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和其他的演员一起背台词、串戏。在一起磨戏时间久了,大家习惯于互相之间以剧中角色的名字相称,“马路”、“明明”、“红红”、“大仙”、“牙刷”一时间就真的成为了他们自己,排练之余,大伙还会化用戏中的台词互相调侃。
  古星娣说:“我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是缺少点什么把大家都凝聚在一起。《恋爱的犀牛》则恰好创造了一个契机。因为排戏,大家经常一起吃饭、聊天,彼此感觉熟悉多了,之间的隔阂也就没有了。”
  因为这出“开班大戏”,带给这些同学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场演出,而是远远超越了演出本身的那股凝聚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00:13:1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毕业生办艺术作品展呼吁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2011年11月03日  作者:徐中友  
展厅一角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2012届毕业生陈佳月、刘鸿雁、李蕾、袁龙、郑凯的“5人作品展”在该校展厅进行展览。工业设计专业的刘鸿雁并非专业人士,酷爱画画的他善于通过眼神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社会的冷暖。在他的作品中,每幅人物肖像的眼神总能给人忧伤的感觉。“这些眼神都是来自生活,来自社会的冷暖,我想以画画来表露个人生活态度,呼吁社会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刘鸿雁说。
刘鸿雁的作品总能给人忧伤的感觉,他想通过画画呼吁社会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据了解,此次作品展以“镜子”为题,共展出了包括水粉、油画、摄影、素描等120余幅作品。“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那块镜子,别人可以透过它看自己到内心深处那与众不同的太阳。这个太阳就是我们情感的专致、寂寞和独特的性格。”刘鸿雁说。(徐中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02:43 , Processed in 0.1445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