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书香浓书香浓
——孝昌《书·时光》公益讲坛扫描 在幽幽书香中分享闲适光阴,时空有界,思想无极。2011年以来,孝昌县文体新局创新工作特色,搭建《书·时光》公益讲坛,邀请社会各界文化名人讲座授课,让高雅的知识普及到大众,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两年来举办讲座29期,听众达6000人次,打造了享誉市县内外的本土“百家讲坛”。
内容立足本土 “请楼主明天代问叶老师一个问题,小河附近结婚风俗中,头天晚上吃的宴席名称到底叫‘上半宴’,还是叫‘上马宴’?”去年年底,《书·时光》第十九期讲座《孝昌北部的婚姻习俗》预告刚发出,网友“邓家田”等人就对本地民俗表现出深厚兴趣。
讲座当天,100多名热心听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定亲、请媒、辞家饭、打嫁妆、送端午节、送中秋节、看日子、过礼等……这些从小看到大的习俗,这些只有村里“明白人”能操持的仪式,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针对网友提出的结婚头天晚上吃的宴席到底叫“上半宴”、“上拜宴”还是“上马宴”的问题,主讲人叶云生认为应该是“上马宴”。
“应该把讲课视频放到网上,让更多的孝昌人了解自己家乡的民俗。”听完讲座的听众希望这样的讲座多组织一些。
有书相伴好时光。孝昌文体新局局长刘国琼介绍,为了满足新时期孝昌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教育需求,该县文体新局于2011年6月创立了《书·时光》公益讲坛,为“文化孝昌”凝聚正能量。
孝昌是孟宗故里,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古文化遗址殷家墩,有被称为孝昌母城的草店坊城,有清代杰出画家程正揆,有开国上将刘震……
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讲坛提供了特有的素材。作为一个地方公益讲坛,主办者创办伊始就确立了“立足孝昌本地”的原则,邀请孝昌本土的名人名家逐一讲解孝昌精神、孝昌历史、孝昌文学和孝昌民间艺术等等,凝聚地方文化的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孝昌,热爱孝昌,为孝昌发展贡献心智。
老师侧重草根 “孝感剪纸在风格上和北方剪纸有显著的不同。它的特点一般是造型简洁夸张,做工细致工整,流畅秀美,实用性与装饰性达到完美的统一。”在《书·时光》第十八期讲座上,孝昌知名民间艺术家张玉义老人向现场百名听众介绍自己的拿手绝活——雕花剪纸。《小河八景》、《水浒人物系列》等系列作品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作为孝昌雕花剪纸的第四代传人,张玉义的作品形象逼真、刻剪精美,线细如发丝,点小如针尖,一刀、一线无不凸显和谐朴实的完美,给人以无限的享受和启迪,成为收藏界人士的首选,曾被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际友人所收藏。
“聆听张老师课后,对剪纸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有观众说。
从文化公益中来,回到文化公益中去。孝昌在举办《书·时光》讲坛之初,就秉承惠民宗旨,扶持民间创意文化,扎根基层接地气,“我们的讲坛就是要让这些朴素力量成为社会榜样。不管是乡土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只要他有合适的主题和内容,他就是我们的讲师。”孝昌县图书馆馆长汤春霞介绍,对于讲坛主讲人的选择,他们并不一定要主讲人名头有多响,但一定要主讲人的主题贴近普通群众。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讲坛。”两年来,《书·时光》讲坛将讲座送进机关、学校、企业、军营等单位,让这一文化奇葩处处绽放。
在寒暑假期间,讲坛针对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实际,邀请教育局干部何联平走进学校,与家长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醒,主讲了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受到了学校及广大家长的好评。
被需要就是存在的价值。两年来,《书·时光》讲坛结合听众需求,不断更新充实讲座内容,激发孝昌群众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孝昌摄影爱好者众多,但一直没有组形式学用结合织相关培训活动。讲坛针对摄影爱好者渴求专业知识的现状,邀请了国家高级摄影师王飞主讲了《摄影基础》讲座,普及摄影知识。今年2月,又邀请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程俊峰主讲了《民俗摄影》的讲座,解密光与影的神奇。由于组织到位,两场讲座现场火爆,推动孝昌摄影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两年多的打磨,《书·时光》讲坛逐步为群众打造成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学习交流平台,普及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愉悦身心,赢得了省市领导、民众、学者的广泛赞誉,获得了“孝感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荣誉称号。
讲坛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听众场场爆满,好评热议不断。
29期讲座,800多个日日夜夜,6000余人次的听众。《书·时光》一路走来,浓浓书香弥漫孝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管理处副处长杨萍认为,品牌打造贵在坚持,她希望讲坛继续提升内涵的同时,加大宣传,让更多人知晓,让更多人参与,让《书·时光》走出孝昌,走出孝感,在全国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