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听新年音乐会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4: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4: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5:30:14 | 只看该作者

文坛学界还是要有点掌故



中国当代文学界、学术界为什么给人了无趣味的感觉?一个简单的判断是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界有生活,却没有掌故。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接触中国当代文坛,所知中国当代文坛、学界趣事相当多,但中国当代文坛没有掌故,我们不敢触及一点个人生活。比如一个著名女作家和一个知名男作家间的婚外情,文坛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这个掌故不进入文字,这就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大的短处,古典文学不是这样,我们只要看看大量的笔记和诗话就可以明白,中国现代文学也不是这样,我们只要举出徐志摩、林徽因以及张爱玲的例子即可。文坛、学界有它自己的生活趣味和情调,一本正经是1949年后的状态,连延安时期都不是这样。今天的中国文坛、学界为什么不好玩?因为我们没有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不要说老百姓的生活了,就是作家学者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也不敢面对,文坛学界没有掌故,就是一个死的文坛,一点活气没有。晚清民国间,笔记掌故极盛,其实是社会生活丰富的表现,也是自由开放心态的结果。今天中国文学、学术水平都很低,有个人的原因,但关键是整个社会没有生气,没有自由蓬勃的活力。
最近读《安持人物琐忆》,感觉非常有兴趣,这些文章,我在陆灏时代的《万象》杂志上多数看过,但集中再读一次,还是感觉生气盎然,这就是掌故的好处。这本书,我看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掌故的经典,它是一本有生命力的书,因为它写出了一个时代真实的文人生活,远比我们读文学史要丰富得多,学习文学,可以不读文学史,但不能不读文坛掌故,不能不熟悉文坛掌故。
最近见到几位老朋友,都说起这本书,感觉都好,后来看陈丹青在广州的一个演讲,也提到这本书,认为极好。但也有一些朋友,怀疑本书的真实性。我和他们说,不准确处难免,但绝对是真实的,以我个人对中国现代文史掌故的粗浅了解,陈巨来提到的多数掌故,我还可以从另外渠道再寻出来,可见至少是一种真实的传说,由此也可以见出本书绝不是信口开河,我举一个潘伯鹰的例子说明。
陈巨来记当时上海十大狂人,其中有潘伯鹰。当然,文坛掌故,要找一些有趣的事来说。陈巨来道及潘伯鹰新婚妻子:“见其妻张夫人,貌亦楚楚,而风骚特甚。余领会潘得病所在矣……”另外还说到潘伯鹰签名的方式等等。潘伯鹰1957年出版《黄庭坚诗选》,曾送给厦门大学李拓之一本,我在旧书摊购得,有潘伯鹰的签名,确实如陈巨来所说,题名的风格非常独特,其中还有几处校改,都是同行专家才看得出的错讹处,以后如果再版,我愿意将此书送给出版社参校。这个黄庭坚诗集的选注,可以和钱锺书《宋诗选注》相比,文字生动有趣,又有见识。陈巨来提到潘伯鹰的再婚妻子,我们可以看吴宓的日记,也可以看《吴宓诗集》,再与陈声聪《兼于阁杂著》中对潘伯鹰的回忆对读,足证陈巨来记忆之好。
《吴宓诗集》中有一首《贺潘伯鹰张荷君女士新婚》:“十年相望后先行,人海文林共此生。怜我滋兰终玉碎,喜君织芰订鸥盟。同心伉俪绸缪乐,两戒河山去住情。书法诗篇名世久,虞初鸿著盼完成。”(见该书第500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诗写在1958125日。吴宓早年和潘伯鹰交往很密,他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时,曾盛赞潘伯鹰的一部小说《人海微澜》。《吴宓诗话》中对潘伯鹰更是推崇,可惜中国现代文学界对潘伯鹰早年的小说创作还少有深入研究,倒是旧书界对他早年的几本小说极为重视,网上一本线装的《蹇安五记》要卖到几千块一本。
好文学史不如坏掌故书,虽然此言不可完全当真,但掌故的生命力一般比文学史长,却是事实。晚清民国,中国文学史著作不可胜数,但再版的极少,而晚清民国掌故笔记,稍有名声的,基本都重印过,而且是过几年就再版,我常常想,与其写大而无当的所谓学术著作,还不如留心文坛学界的掌故呢!

(本文已刊《南方都市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3:00:11 | 只看该作者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2:02:23 | 只看该作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3:53:37 | 只看该作者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3:56:05 | 只看该作者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9:23:33 | 只看该作者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2012”大年廿八登场(图)2012年01月1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佐湟

吕嘉

吕思清

常思思
中新网1月13日电 由凤凰卫视、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极富中国年味的“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2012”在龙年来临之际再次拉开帷幕。农历大年廿八(1月21日) ,华人新春音乐盛典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今年新春音乐盛典由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管风琴家沈凡秀、青年歌唱家常思思、笛子演奏家戴亚、钢琴演奏家居觐、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等海内外知名的华人艺术家将献上精彩演出。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窦文涛、沈星和尉迟琳嘉担任音乐盛典司仪。
华人新春年夜饭再“开灶”
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华人新春音乐盛典就成为华人世界首屈一指的全球音乐盛事。今年音乐盛典将继续秉承“华人”和“顶尖”的理念,在中国顶尖的音乐殿堂内,邀请活跃于国际乐坛的顶尖华人音乐家同台炫技,结队回归“主场”。
在曲目的选择上,今年音乐盛典更加突出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参演艺术家除了演出广为流传的新春主题作品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中国曲目,也会献上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西乐曲目,让观众欣赏到顶尖艺术家们对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精湛诠释。
21日当晚,凤凰卫视将通过电视和网络播出音乐盛典实况。
顶尖艺术家尽展华人音乐实力
继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之后,今年音乐盛典首度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及合唱团,为观众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听觉盛宴。陈佐湟、吕嘉两位世界级指挥大师的携手执棒,格外值得期待。
陈佐湟是新中国第一位音乐艺术博士,从2007年始担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2010年始担任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2011年,作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创立者之一,荣膺乐团桂冠指挥。陈佐湟曾执棒2010华人新春音乐盛典,再次走上这片熟悉的舞台,他为今年华人音乐盛典提出了许多增加华人特色和华人年味儿的艺术建议。
吕嘉是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洲指挥家,拥有海外20多年的歌剧指挥经验。近年来,吕嘉为国家大剧院多部歌剧作品执棒。2011年,国家大剧院推出原创歌剧《赵氏孤儿》,成为这一年度中国舞台新剧目展演中的一部创新力作。今年音乐盛典上,吕嘉将携乐团再次演绎《赵氏孤儿》第三幕的精彩篇章。同时,被意大利乐评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吕嘉,还将与乐团合作呈现意大利歌剧巅峰代表作品《阿依达》中的《凯旋》选段。
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音乐盛典上,他将挥舞“魔弓”演奏《卡门—主题幻想曲》和《新疆之春》,前者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西乐经典之作,而后者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格和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契合了新春的喜乐气氛。
“花腔精灵”、青年歌唱家常思思是民歌声乐界的80后领军人物,她把花腔精巧融入传统民歌的唱法,为中国民族声乐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演唱风格。作为今年音乐盛典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她将演唱《珊瑚颂》和成名作《春天的芭蕾》。
此外,管风琴演奏家沈凡秀将驾驭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镇厅之宝”的管风琴与管弦乐团合奏《金蛇狂舞》,笛子演奏家戴亚献上绵长深情、具有山西民歌风格的《走西口》,钢琴演奏家居觐将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和生动诙谐、具有陕北风格的钢琴独奏曲《翻身的日子》。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将用精湛的演出向全球观众展现华人的强大音乐实力。
“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2012”官方网站已在凤凰网上线,观众可以通过留言参与互动,为今年华人新春音乐盛典参演艺术家助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30 09:47 , Processed in 0.1767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