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东教育史述略》(专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4 09:3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闽东教育史述略》(专著)

  主持:郭少榕副研究员
  来源:2008年海西项目“海西教育传承与两岸教育交流研究”之一,福建省高校重点学科课题“闽台地方教育史研究”子课题。
  出版:2010年6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号ISNN978-7-206-06811-9。
  目录
  概述
  上篇 通史
  第一章 从“蒙昧之地”到封建教育初起(原始时期~唐初)
  第一节 原始文化教育在闽东的起源与传播
  第二节 衣冠南渡——封建教育初起
  一、中原文化与教育形式初步传入
  二、薛令之“文章破八闽天荒”
  第二章 儒学教育在闽东兴起(唐末~南宋)
  第一节 私学教育的兴盛
  一、私学兴起
  二、书院教育兴旺
  第二节 官学教育的产生
  第三章 封建教育逐步衰落与闽东多元文化的形成(元明清)
  第一节 官学社学的发展
  一、府州县学的存续与发展
  二、社学、义学的设立
  第二节 书院科举教育的衰微
  第三节 私塾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多种宗教文化传播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近现代闽东教育的变革(清末民国)
  第一节 书院教育的衰落与私塾教育持续兴旺
  一、书院教育日趋衰落
  二、私塾教育持续兴旺
  第二节 近现代小学教育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一、小学初创
  二、女子小学的开办与影响
  三、抗战前小学的短暂繁荣与特点
  四、抗战后小学教育的维持与衰退
  第三节 中学教育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一、闽东第一所公立中学的创建与变迁
  二、各县中学的开办
  三、少量师范、职业中等学校的开办与延续
  第四节 社会文化教育
  一、“民众学校”和“特种教育”
  二、抗战期间的民众教育
  第五节 近现代闽东教育人物及其教育实践
  一、“乐育功深”的教育者张如翰
  二、福鼎新学启蒙者朱腾芬
  三、霞浦游学城
  四、教育寻路者周梦虞
  五、“闽东四大才女”的教育活动
  第五章 建国十七年—— 闽东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950~1966年)
  第一节 初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接管改造与学校“向工农开门”
  二、整顿巩固与改进教学
  三、大跃进时期的过快发展
  四、调整恢复与提高
  五、幼儿教育起步与缓慢发展
  六、无私奉献的农村教师
  第二节 中学教育的发展与高考红旗
  一、中学教育稳步发展
  二、教学改革的曲折与“高考红旗”的获得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农业中学)
  一、维持:一枝独秀的福安农业职业学校
  二、从盲目突破性发展到单一发展
  三、农业中学的兴办
  四、师范教育的不稳定发展
  第四节 卓有成效的成人教育
  一、农民教育
  二、干部职工教育
  第六章 “ 文革”十年的无序发展(1966~1976年)
  第一节 文革初期混乱的教育秩序
  一、教育倒退与教育资源巨大损失
  二、“文攻武斗”与批斗教师
  三、复课后的混乱管理
  第二节 “文革”中后期——学校教育的部分恢复与曲折发展
  一、中小学数量激增
  二、教学难度和水平降低
  三、教师队伍扩张——以民办教师为主
  四、抵制极左路线取得的成绩——以古田瑞岩小学为代表
  五、“政治夜校”与成人教育
  六、创办和复办高、中等专业教育
  第七章 发展与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的闽东学校教育(1977~1999年)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教育事业的恢复调整
  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整顿教师队伍
  二、教学秩序恢复
  三、普通中小学的调整与改革
  四、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与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五、中高等专业学校的恢复发展
  六、成人教育的新发展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09:36: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教育改革在闽东
  一、多渠道集资改善办学条件
  二、初等教育分步骤普及
  三、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推进
  四、职业教育发展与中等教育结构趋于均衡
  五、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节 普及与提高——“两基”教育目标如期实现
  一、政策支持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
  三、师资保证
  四、法制与多种措施结合
  五、加大扫盲力度
  六、“两基”目标逐步实现
  七、“两基”水平不断提高
  八、成绩与问题
  第八章 20世纪末21世纪初闽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基础教育深入改革
  第二节高中教育的新发展
  第三节 职业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优化
  总结与展望
  下篇 专题研究
  一 朱熹与闽东理学教育
  二 冯梦龙、李拔、陈瑸在闽东的教育活动与影响
  三 闽东畲族教育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四 教会、传教士与闽东文化教育
  五 闽东与浙南教育关系探
  六 20世纪50~60年代的农民扫盲教育得失谈
  七、“红色少年”张高谦
  八、复式教学——一度撑起闽东农村教育半边天
  九、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闽东的传播与创新
  十、 柘荣经验与闽东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本成果重要创新观点主要有:
  第一、闽东百姓在受传统儒学教育之前,就先受到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这为宋代以儒学为主干糅合着佛、道思想的理学在闽东的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宋代闽东理学教育的兴盛,及后代闽东人文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章第一节最后一段,第22页)
  第二、本书通过对闽东教育的分析,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采取办重点中学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培养少数的精英,进而带动一般中学进步的教育方法,是符合当时我国特别是山区教育发展实际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考红旗表明了闽东中学教育的进步,在当时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的现在,宣扬高考红旗是与素质教育精神相悖,而重点中学制度也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因而,当前不应该以应试教育代替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五章第二节最后一段,第159页)
  第三、重点中小学制度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历史阶段,曾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今学校教育已从普及上升到提高阶段,这种重点学校制度如继续保存,容易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中小学失血,以及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这在教育资源不足的闽东,危害尤其明显,因此必须改变。(第七章第一节,第210页第一段)
  社会评价:本成果出版后,引起了福建学术界相关学者的重视,福建师大历史系博士田志馥在《闽东教育史述略评介》(发表于《宁德师院学报》2011年第3期)中认为,该成果“纵览古今,开闽东教育史研究之先河”,是“将各地域的教育历史与现实教育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论著”,“ 以文化视角研究教育的创新之举开拓了地方教育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将长时段宏观考察与微观问题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丰富了地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体系,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不容忽视。”泉州师院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陈名实教授撰写的《地方教育发展历史的另类解读》一文(发表于《福建陶研》2011年第1.2期合刊),认为《闽东教育史述略》“既有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原因分析,也有对教育落后的追问,将闽东大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特色进行全景式解剖,力图将闽东文化的独特之处为人所发现。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在了解海西教育传承的独特历史的同时,了解闽东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感受到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对教育的影响。”  (09供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1:21 , Processed in 0.1258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