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让偏激蒙蔽了双眼——为30年散文辩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6 05:2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别让偏激蒙蔽了双眼——为30年散文辩护





一个批评家固然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有严格清醒的自省意识;但坚持公正和实事求是,特别是拥有一种严格而不失宽容,冷静而兼具开放的对话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姿态同样可贵。

  20世纪80年代,有一句话在批评界曾颇为流行。这句话叫“片面的深刻”。“片面”,表示其拒绝流俗和平庸,不喜欢面面俱到;“片面”,还代表着个性、激烈、不人云亦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片面”也就意味着“深刻”,意味着读者的认同。但是,当我们在欣赏“片面的深刻”时,千万别被偏激蒙蔽了双眼。君不见,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便有人预言散文已走到了“末路”,散文必然要“消亡”。但后来散文的蓬勃发展,却狠狠抽了这些信奉“片面的深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预言家一记耳光,使他们的预言成为真正的“笑柄”。因为散文不仅没有走向“末路”或是“消亡”,反而从90年代开始便一路走红,甚至一度成为“时代的文体”。这是谁也不能抹杀的事实。

  然而,也有人对9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很不满意。在他们看来,这些散文在整体观念、精神结构和风格上没有大的改变,甚至有点像集市或赛会,简直是一团糟。举例说,早些年,在鲁迅研究和散文随笔写作上颇有成就、以思想独立著称的林贤治写过《90年代散文:世纪末的狂欢》一文,认为90年代的散文是一种“写作和阅读的狂欢”。由于这一时期的散文没有像“五四”散文那样受到外国思潮的冲击,因此“整个思想观念,脱不开老旧的固有的河床。由于各人在按惯性写作,面貌大体一致,水平也无甚差异,故而从总体上看,依旧波澜不兴,浑涵一片”。

  与林贤治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相近,散文家祝勇对90年代乃至近50年的散文在总体上也持排斥和批判的态度。在《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中,他这样写道:“散文在空间上无限蔓延的同时,在时间上却越发短命。散文界的‘繁荣’和‘热闹’几乎已经成为笑柄,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失语,主流散文界回避了散文的实质性问题和散文创作的实质性贡献,而有意对现有的写作原则和写作秩序提出挑战的写作者,则陷入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此外,还有人认为当前的散文已“迷了路”,甚至已进入“侏罗纪末期”。

  应该承认,上述这些对近50年散文特别是90年代以来散文的批评,的确击中了某些散文的要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当下散文的某些真相。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批评都或多或少带有偏激的情绪,甚至有“酷评”的味道。也就是说,时下的这些散文批评者对中国散文是过于苛求了。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当下散文的苛刻程度已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他们一方面对当下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总体态势不甚了了,一方面又在那里指手画脚,大发宣判性的高论,却无意或不愿对具体的作品作具体分析;他们一方面对表面化、虚假化的散文写作深为不满,一方面又对当前散文创作要求太严,期待过高,甚至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愿望。除此以外,他们中有的还有着严重的“经典”、“大师”乃至“崇外”的情结,只要是“五四”或外国的散文,就一定是优秀的、经典的;只要是当代尤其是当下的,再好的散文也无甚可观。请问:难道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韩少功的《夜行者梦语》、贾平凹的《秦腔》、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这样的作品真的比不上《荷塘月色》、《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画梦录》这样的作品吗?难道周作人随随便便写下的几百字,就值得我们如此顶礼膜拜,并将之视为无法逾越的高峰吗?可见,过分的偏激不仅会蒙蔽我们的双眼,有时也是一种故作姿态的矫情。这种矫情虽不至于摧毁中国散文,却有可能消弭我们的自信和斗志,误导我们的判断。

  其实,在评价中国近30年的散文时,我们既无需过分宽容,给它戴上“最好”、“最高”、“辉煌”、“黄金时期”等高帽,也没必要过于苛求,甚至是妄自菲薄,自我矮化。比如,不问青红皂白、一概否定当前的散文创作,认为90年代以来的散文都是肤浅虚假的“写作和阅读的狂欢”,或者判定整个散文创作界已经集体“迷了路”,甚至是散文已进入“侏罗纪末期”,仅仅只是一个“笑柄”,便是典型的妄自菲薄和自我矮化。事实上,持此评价的当下散文创作的批评者和否定者,本身也是这时期散文“大合唱”中的一员,而且他们中有的人也确实写出了优秀的作品;换言之,他们的写作事实上也是这时期“散文繁荣”的组成部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一面勤奋地写出了大量散文随笔,主动或不自觉地加入这30年散文的“大合唱”;一面又极力贬低和否定这30年的散文。假如认为自己的散文写作毫无意义和价值,甚至有可能成为“笑柄”,他们为什么还要执著地写作,并发动一场“散文革命”呢?可见,这是另一种矫情,是一种与事实相去甚远的自相矛盾的判断。

  也许否定者心目中有一个美轮美奂的散文时代,但这样的散文时代是什么样子?我希望他们能给热爱当代散文的读者描绘出来。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按他们的苛刻标准和理想化愿望,这样的散文时代永远也不会出现。

  对于散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分歧,有争论,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也可以说是散文的宿命。但对当代散文特别是21世纪散文总体评价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却不得不使我们思索:第一,需要给散文“立法”,即考量优秀散文应有一些相对通约的价值尺度。如人文精神尺度、文化尺度、感情与心灵尺度、艺术尺度,这样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指鹿为马和轻率随意。第二,辩证地看待 “创新”与“守成”的关系。“创新”意味着先锋和革命,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和文学发展的方向。但从另一方面看,“守成”也并非一无是处。“守成”即坚持、坚守、守护,它其实是一种文化姿态,一种古典情怀的凝聚。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求快与善变的时代,“守成”即坚守文学尤其是散文的传统和疆域,在我看来同样弥足珍贵。第三,由于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包容性较大,同时进入门槛又较低的文体,因而对散文创作最好能用一种理解、宽容的心态,而不必像评论小说,特别是评论诗歌那样苛求。倘若我们拥有了一种理解宽容的情怀,再加上对优秀之作有一些共识,就不会得出诸如“笑柄”、“侏罗纪末期”、“迷路”之类的判断和结论。

  毋庸置疑,我为新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辩护,并不是对当下散文创作状况毫无保留地认同和赞赏。相反,我并不是一个“千禧年主义者”,我一直认为当前的散文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遗憾。然而,当改革开放30年的散文创作以一种整体景观呈现于面前,需要我去感知、审视和评判时,我还是选择了立足主流,放眼大处,着眼于它的高端成就的立场和原则,对它作出了充分肯定的评价:新时期30年来的中国散文,突破了以往的创作模式,摆脱了种种禁锢,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这样的繁荣景象,即便不能说已经超越了“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但若说超越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任何一个时期,却是一点都不过分的。的确,我们不能因为当下的散文有某些“泡沫”和“杂草”,因为某些文化散文有过于浓厚的历史癖,因为一些抒情散文有“过度诗化”的倾向,或因某些散文观念的陈旧保守而全盘否定它们。在我看来,一个批评家固然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有严格清醒的自省意识;但坚持公正和实事求是,特别是拥有一种严格而不失宽容,冷静而兼具开放的对话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姿态同样可贵。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特行,显示自己的批评高人一等而故作惊人之语,或信奉狭隘的“文化门罗主义”,将不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所有散文统统宣判为肤浅、虚假、平庸和老朽,都应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窃以为这是不足取的。因为它无法正确评价一个时期散文的总体成就,也无益于当前散文创作的健康成长。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剑晖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1:22 , Processed in 0.0859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