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村镇首届“魅力焦村”风情摄影展征 稿 启 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4 14:3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焦村镇首届“魅力焦村”风情摄影展
征 稿 启 示
   
     焦村镇位于灵宝市西两公里处,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名镇。近年来,焦村镇党委、镇政府以打造城市西花园为突破口,以娘娘山景区为龙头,辐射带动灵宝市风情园,阳光山庄,卯屯排骨宴等特色餐饮蓬勃发展;同时在坪村水库、常卯水库、滑底水库开展休闲垂钓游,在南安头葡萄基地、辛庄大棚水果、马村樱桃沟开辟观光采摘游。在这里,山水秀美、瓜果飘香;在这里,你可以捕捉到最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最真切的人间关怀。由焦村镇党委政府与灵宝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灵宝市文化馆、灵宝市罗门摄影文化创意产业园、灵宝市阳光产业、娘娘山风景区协办的首届“魅力焦村”摄影大赛即日起开始征稿。
     大赛主题:
     要求围绕“魅力焦村”这一主题,以宣传焦村镇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经济发展、观光旅游、民间工艺制作等为重心,充分展现焦村镇的独特魅力、靓丽形象以及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面貌。
     一、参赛对象
     广大摄影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
     二、 活动时间
     2011年5月16日--2011年10月25日
     三、评选与奖项设置:         1、 评选 :主办方特邀著名摄影评论家担任评委,以保证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奖项设置
            金奖1幅,奖价值3000元奖品一份、获奖证书一份;
            银奖2幅,各奖价值2000元奖品一份、获奖证书一份;
            铜奖3幅,各奖价值1000元奖品一份、获奖证书一份;
            优秀奖若干名,各奖价值100元的奖品一份、获奖证书一份;
     获奖作者均由主办单位及协办单位共同颁发奖品、奖杯及获奖证书。
     四、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数码相机拍摄的彩色电子文件,单幅、组照均可。每位参赛者限交10幅作品(组图按1幅计)。
     2、本次展出采取网上投稿,参赛作品题材、体裁、形式、风格不限,不收反转片及照片。保留不低于3MB的图片文件,以备入选后提交大文件用于展览、宣传等用途,不能及时提交原始大文件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3、 参赛作品不得改变原始影像,只能在色阶的明暗、对比度及反差、做适当的调整。不得加入边框、水纹、签名等、影响后期的评选工作。       4、参赛作品必须如实填写作品信息,拍摄时间、地点等。       5、本次活动不收参赛费,不退稿。       6、参赛者作品版权与本次活动主办方共有,主办方拥有入选
作品的结集、出版、展示、宣传等权利,不再另付稿酬,但版权仍归参赛者个人所有。
     7、作品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解决。
     8、同一作者获优秀作品的数量不受限制,获三等奖以上作品作者不得重复。
     9、凡报名、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评资格。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4:40:04 | 只看该作者
五、参赛作品邮寄邮箱:
     mljcsyds@163.comwjb0062@163.com.
     六、大赛安排:
     1、开始时间:2011年5月16日开始。
     2、媒体邀请:三门峡日报、金城灵宝,灵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当天颁奖仪式及获奖作品进行如实的报道和刊登。
     3、主办方应与有关单位协调关系,给摄影工作者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创作环境。
    4、主办方准备有季节、时令相关活动以供拍摄参考。
    5、主办方根据时令不定期邀请相关摄友进行采风活动。
    五、征稿、截稿、展览时间
     1、征稿:从即日起,面向广大摄影爱好者。
     2、截稿:2011年10月25日(收到稿件为准)。
     3、展览及颁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11月18日举行,同时对获奖作品进行为时一个月的展览。
     六、其他事项
      1、本次摄影比赛主办单位或协办单位如使用未入选的作品则按“入选奖项”奖金及证书付给作者。
      2、本次摄影比赛解释权归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所有。
      3、联系电话   13639892416     13639830062
                                      
                                             焦 村 镇 人 民 政 府
                                                       2011年5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4:40:38 | 只看该作者
  • 崔卫平江苏盐城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获文艺学硕士学位。分配到北京电影学院,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和当代中国先锋文学。近年来同时从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并译有当代中东欧思想及文学。著有思想文化评论集:《带伤的黎明》,文学理论、批评论文集《看不见的声音》,散文随笔集《我见过美丽的景象》等。
  • 顾铮1959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1991-1993年进修于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系;专事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史、视觉传播。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展人。
  • 晋永权1968年生于安徽,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进入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工作至今。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著名纪实摄影家。1994年,日本东京新闻摄影研讨班中国大陆学员,1995-1997年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讲授西方摄影史、摄影专题、新闻摄影理论课程,1997年接受路透基金会资助拍摄、学习。2003年系列摄影作品《傩》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岛摄影中心展出。2004年完成为期五年的“三峡移民”(2000-2004)拍摄。2004年,受聘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策展人,大展报纸总编辑。
  • 李公明1957年生于广州,当过下乡知青、“七七级”大学生。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兼任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广东美术馆《美术馆》杂志执行主编,广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著有《广东美术史》、《历史是什么》、《左岸的狂欢节》、《广州人》、《思想守望录》、《奴役与抗争?科学与艺术的对话》等,参加撰写《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史部分,最新修订版)、《中国美术通史》等著作,以及专业论文、思想文化评论文章数百篇。
  • 李媚原《现代摄影》、《焦点》杂志主编,曾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艺术总监、北京爱普生影艺坊策展人。现任雅昌摄影网顾问,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客座教授。著名摄影活动家、策展人。2001年获“一品国际摄影节”“当代中国摄影特殊贡献奖”;2004年《受难者的光荣 侯登科纪念文集》摄影评论获中国文联年度评论二等奖,2005获连州国际摄影节“年度策展人奖”。2009年“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总策展人;2009年第二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
  •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1988年,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1992年创立《摄影家》杂志。1999年起与妻子袁瑶瑶携手为佛教慈济基金会制作慈济志工列传“看见菩萨身影”及电视节目“阮义忠镜头下的菩萨身影”。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其著作:《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对当代摄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吴亮1955年出生于上海,上海作家协会驻会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名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曾经风头甚健,以犀利而敏感的批评著称,1990年后吴亮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了艺术,开始关注起中国的画家及他们的作品。2000年吴亮又恢复到他的评论者状态,重出江湖,对文学、文化现象发表了一系列言论。著有评论集《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随笔集《往事与梦想》、《城市笔记》等。
  • 杨小彦1957年出生,广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建筑理论与历史博士。曾任花城出版社编辑、《画廊》杂志主编 ,加拿大温哥华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近二十年来,撰写有上百万字的专业评论,涉及绘画与摄影。被收入贾方舟主编的《中国艺术评论家》其中36人之一。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4:41:29 | 只看该作者

  谢春彦,画家、美术评论家。祖籍山东东营大王镇。现居上海,主要从事中国画、漫画、文学作品插图创作和美术评论。画风独特,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幽默情趣,透露着新古典主义的意味。被评论家誉为“新文人画”的一位代表人物。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4:47:40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4:49:12 | 只看该作者
不懂摄影能当著名摄影家吗?

      (原载《摄影与摄像》杂志2007年第2期“温宁热线”)
  
       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路史太奇问:俺村有个乡镇企业家,1956年年底出生,50岁啦,从来都不碰照相机,更不懂摄影,却一心想当个“著名摄影家”。您说他能行吗?

我说他能行。50岁怎么啦,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此类奇才多着呢,不信?你上网看看去!


照相机与摄影本来就是两回事,照相机只是个小工具,摄影却是一门真正的艺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能说没有碰过照相机的人,就不能成为著名摄影家。


没有研究过螃蟹,不懂得螃蟹的生理结构,不知道螃蟹的生活习性,没看见过螃蟹是纵走还是横爬,没卖过、没买过、没蒸过、没煮过活螃蟹,并不妨碍人家成为真正的、著名的、独一无二的、享受特殊待遇的大中华蟹类美食家是不是?

       虽然同属文化艺术门类,但摄影与绘画、写作、杂技、曲艺不同。你肯定没有见过不会画画的绘画大师、从未动过笔的大作家、身无一技的杂技家、曲艺家吧?但摄影就不同啦,没碰过照相机,没有摄影作品,只要有修养,并不妨碍人家成为著名的摄影评论家是不是?这也是实打实的摄影家啊!再不济,人家可以提供金钱,组织会照相的朋友出去游玩,或为某某影赛提供点儿奖品,同样不耽误人家成为著名的摄影组织家对不对?这也是不折不扣的摄影家啊!假若还不行,至少能够上上下下运动运动,吃吃喝喝吹吹拍拍,结交一帮铁哥们儿吧?只要关系拉得紧、搞得好、靠得住,即使不能混个“摄影运动家”当当,怎么也能被推荐成著名摄影活动家是不是?这也是个丝毫不掺假的摄影家呀!

千万不要小看了人!


干自己的事,吃自己的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拜年,不心烦,莫惹事,寿延年,直面人生,努力进取,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冷观市井龌龊臭事,笑看人间可笑之人。


     且莫管他是“家”非“家”,更别究其真“家”假“家”。成功之人,喜闻人人成功,富足之家,乐见家家富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5:48 , Processed in 0.1108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