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永刚:这个时代最需要常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5:5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永刚:这个时代最需要常识

    师永刚 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



从军十五年,写书十年。经历过边塞戈壁的苍凉,也经历过现代都市的繁华,师永刚的目光最终看向了历史,他说:“我们的历史,有太多的观点,有太多的解读,而少了历史本身。只有把人物和事件放回到历史本身的原点,或许才能真正见到历史的本来。”
所以,在这个意见纷繁的年代,师永刚不愿意通过他的书去表达什么,他说:“今天的人们,最需要的是常识,还原历史的真实形态,比表达一个观点更加重要。”
为了写诗去当兵
在师永刚的履历中,最早的经历是从军十五年。
师永刚说:“我当兵,是因为诗。我很喜欢诗,特别是边塞诗。上学时我学习不好,各门功课都不及格,唯独喜欢诗。”
为了亲眼目睹诗里所描述的边塞的苍凉和恢弘,师永刚选择了去西北当兵,他说:“我当兵的地方是甘肃的武威,也就是古凉州的所在地,无数的诗篇曾描写过这里,我有幸能够在这个诗人们留下足迹和诗篇的地方当兵,遥望先贤的风采。”
当兵十五年,师永刚走遍了边防古迹,写诗之余,也写小说,他的《最后的骑兵》正是在这里完成的,出版后一鸣惊人,曾风行一时。师永刚说:“我在部队也是做新闻工作,工作之外还是名诗人,后来又转型成了作家。西北的经历,给我的积淀至今让我受益。”
不过,受益之外,也有单调,然而,师永刚是一个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他说:“当兵十五年,感觉也就是一天,你的一生用一句话就可以说完,难道我一辈子就这样?我要投入到另一种生活中去,有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让我渴望去经历。”
历史放回原点
所以,当机会来临时,师永刚离开了边塞军旅,转入到另外一种充满精彩的生活中。
师永刚说:“剧烈的转变有两次,第一次是1999年到香港,进入《凤凰周刊》,离开了我生活十五年的地方。第二次是2001年,出版《宋美龄画传》,从这个时候起,我的兴趣开始转向研究中国100年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十年间,从宋美龄到蒋介石,从三毛到邓丽君,都成了他所研究的对象。师永刚把他们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视角,新的阅读方式,他说:“我一直觉得,中国需要有另外一种视角的历史书。我们原本的关于历史的书籍,其中有太多时代的痕迹,它们多是和当时特殊的价值观相联系,时效性不长,往往是在一个时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因为我们在历史中加入了太多特殊时代的色彩。”
师永刚觉得应该重新审视历史,他说:“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使我们能够对历史进行一个基本的思考,把历史重新放回到历史的原点。”
可能正是如此,他的书总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师永刚说:“我不太喜欢跟社会的热点,而是做一些冷点。并且我做的人物、事件以前都有无数的书籍写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5:51:4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不需要意见领袖
师永刚把他的书分为三种,第一,人物画传,如《宋美龄画传》;第二,革命说明书,如《雷锋1940-1962》;第三,尝试性作品,如《中国时代》等。他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减少时代的特征、个人的意见,把历史还原成最初的景象。”
在这个观点流行的时代,师永刚似乎有些另类,不过他有自己的坚持,他说:“在今天有太多的意见领袖,这本是好事,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意见。然而过犹不及,意见在表达时常变成口水之争,太多的意见不过是过眼烟云,今天可能看起来不错,但是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时效太短。”
在师永刚看来,这不仅仅是今天才有的,而是100年来时代变化和价值观转移带来的副作用,他说:“100多年来,国人对于历史,一直都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我特别喜欢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把历史放在历史中,而不是用来解读现代,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些事为什么会发生。”
所以,师永刚觉得,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常识,而不是观点。他说:“我们做的书,可能看起来更像是资料文献,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很多时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当时看觉得很好,但放到100年后再看,其实和历史本身是不匹配的。所以,倘若能够拓展对于历史认识的宽度,那么对历史宽容度自然也会越来越大。”
仅有热情还不够
师永刚的书中,大部分都是图片,这和这个时代阅读方式有关。
他说:“我们的出版业,一直都非常传统,一个封面,加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千年不变。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如今电视、电影、网络,各种娱乐方式占据了太多的时间,留给阅读的时间太少了,一部三十万字的书,能静下心来读完的人很少。更多的时候,视觉化的阅读占据主流,比如一本很厚的杂志,可能一个人10分钟就翻完了,我把它叫做翻阅时代。”
所以,在师永刚的书中,图片总是比文字多,然而,作为历史书籍的编著,这些图片也给他带来很多的困难。
他说:“近代史不像古代史,很多资料都是有版权的,特别是图片,大多数都要自己去搜集,去珍藏者手中购买,一幅图片3000到5000元人民币,如果是在外国,需要美元结算,一幅500到1000美元很正常。”
收集难、费用高,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常常会出现误解,比如今年,师永刚连续出版了两本三毛的书《三毛1943-1991》和《三毛台北地图》,引来三毛家人的不满。师永刚说:“这两本书的版权问题,是六年前的事情,这中间有诸多误解,现在仍在沟通之中。”
这也让师永刚明白,有时候,仅仅靠热情、默契和语言远远不够,如同历史一般,做历史的人,同样需要严谨,以防伤害到别人,也伤害到自己。
(周怀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2:00 , Processed in 0.0864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