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孝感学院伊甸园文学社的青年朋友们!!--《教师之友网》13971958105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4:03:16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04:35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关于社团的记忆
实习记者 张觅觅
  2008年10月,是大学校园里最热闹的时节。学校的各个社团和学生会开始忙碌着招新纳贤,各种各样的招新海报铺天盖地,食堂边、广场上、学生公寓的大门口摆满了各大社团的招新咨询台,牌子打得一个比一个大,吆喝声一声比一声响,吸引着每一个新同学的目光。
  源于社团的大学憧憬
  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殿堂,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惊奇的大一新生来说,“社团”这两个字眼总会拨动许多人的心弦。在小米的眼里,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意味着可以去做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意味着能结识很多新朋友,而社团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顺着那些招新咨询台一个一个看过去,负责宣传的师哥师姐总是会很耐心地给每一个驻足的同学发宣传单和报名表,热情地介绍社团的情况。
  小米说:“社团虽然很多,但彼此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有的社团前面挤满了人,已经填好的报名表都有厚厚一沓了,可有的社团前面冷冷清清,宣传的人比报名的人都多。”
  这一路下来,小米手里已经拿了厚厚一沓宣传单,同行的宿舍姐妹们也都觉得看花了眼,经过精心挑选,小米选了文学社和影像协会,因为她喜欢文学和摄影。
  去文学社报名的时候,小米的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顺利通过考核。交了20块钱,填了报名表,负责人说让回去等面试通知。影像协会则更简单,零基础入社,连面试都不需要,不过要求自备相机,小米问数码相机可不可以,负责人说无所谓。报完名,小米兴冲冲地回到宿舍,姐妹们也都报了自己喜欢的社团,有好几个人都报了英语协会,小米虽然不太喜欢学英语,但见大家都报了,也决定去报一个。
  文学社面试在广告学院的一个会议室进行。小米记得当时一共去了二十几个人,社长介绍了一下文学社的基本情况和以后要开展的一些活动,然后就让大家挨个儿做自我介绍,最后给大家每人发了一张会员证,就算正式入社了。
  小米当时特高兴,觉得这面试还真简单,其实后来才知道,无所谓什么面试,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加入,之后的英语协会的面试也一样。后来小米又被“逼”着参加了心理社,因为大二的师姐说这是本学院办的一个社团,本学院的人必须都加入,小米也是随后才知道,心理社是因为招不到人才拉他们入社的。
  失望从那一刻开始
  一周以后,小米第一次参加文学社的活动,那是一次“文学沙龙”,让大家带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去,经过精心准备,小米带了自己写的一篇记录军训生活的文章。
  去了以后,小米发现大多数人都是拿的名家名篇,而所谓“文学沙龙”也就是每个人上去读一段自己带的作品,大家发表意见探讨一下,每个人都读了,可发表意见的人寥寥无几,社长也没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整个活动就在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中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
那是小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文学社的活动,此后很久没再得到社里开展活动的消息,后来小米就不再关注社里发的海报了,活动自然也没再参加过。
  影像协会第一次活动是上作品鉴赏课,请了一个业界的专家,来的人特别多,小米去得稍微晚了没座位,站着听了一会儿课,前面的同学吵得很,根本听不到,课还没上完就走了。第二次活动是去北京郊外采风,每人交200块钱,小米觉得太贵,就没去。
  心理社算是小米参加活动最多的一个社团了,听讲座、看电影、发心理健康宣传单,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时候还协助社里举办了图书借阅活动,可能因为社员绝大部分是本学院的同学,大家都还比较支持,能在外面拉到一些赞助,举办的活动也相对丰富一些。英语协会要数最没劲的了,小米本来就不喜欢英语,那些枯燥的讲座不仅没有提高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反而让她对英语学习更反感了。
  又到了金秋十月,大二的小米是作为心理社的宣传负责人参加招新活动的,随后也协助社长举办了一些讲座之类的活动。转眼到了大三、大四,社团已经从小米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再一次走过十月的热闹,瞧见师弟师妹站在宣传台前给新生们做着耐心的讲解,小米只是笑笑,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05:11 | 只看该作者
校园里的“彩色泡沫”
本刊记者 肖隆平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的积极力量,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随着大学的扩招,各大高校学生数量的膨胀,大学社团也是数量剧增。于是,大学生社团便出现了数目急剧增多而疏于管理、老社员“不退而退”导致“巢空”、活动繁多而并无大意义等现象。
  社团:校园里的空中美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校生(包括研究生)也就是4000多人,该校的社团却有46个之多。平均大约100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社团。而北京大学在校生3万多,社团有267个,平均大概是每150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社团。
  据了解,近几年以来,全国大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仅北京高校目前就有各类学生社团2300多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分别达到6.5%和14%,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
  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团部负责人小杨同学介绍,作为负责人,她也希望能够多参加到外校社团中去,这样既可以多认识一些人,也能够在与外校合作的活动中学习到对方的优点。
  北京林业大学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也表明,“该校的社团活动覆盖大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3%左右。社团数量的年增幅保持在9%左右。”华南农业大学从2000年的只有17个学生社团,发展到目前拥有74个社团。
  不过,社团数量的急剧增多就给社团管理带来了新的麻烦。小杨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们现在除了给各个社团活动提供场地、桌椅等各种服务之外,还需要协调各个社团之间的活动,由于数量多,同一类型的社团也多,有一些社团的活动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就需要给社团负责人协调,协调不了的只能找到学校团委专管社团的老师那去。
  而北京大学山鹰社社长薛秀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由于社团数量多,尽管山鹰社是北大的三大品牌社团之一,但是他们的活动并不会像从前那样受到学校重视了。
  社员:“捧人场”后的冷落
  小郑是北大大三学生,她大二时加入的山鹰社,但是,她现在几乎不参加社团的活动了。
  薛秀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们社团社员的积极性是大不如从前了,日常活动有700人报名,到时参加的也就100人左右。好多社员到了大三就很少参加社团活动了。
  在本刊做的“高校社团活动调查问卷”关于“您参加所在社团活动的频率是”一项回答中,回答“每次都参加”的为0,“基本都参加”的占40%,“偶尔参加”的占37.2%,“很少参加”的占22.8%,“从不参加”的也是0。
  而从参加这份调查问卷的年级情况来看,大一的占14.3%,大二的占25.7%,大三的占25.7%,大四的占34.3%。共青团江苏省委学校部、江苏省学联秘书处针对江苏省高校做的一项“江苏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87所高校277242名社团成员中,仍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居多,占参加社团人数的74%;三、四年级的成员仅占参加社团人数的25%。
  对于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小郑解释:现在学业负担重,就业形势不好,没这个心思去参加这么多活动了。
  对此,薛秀丽也表示,他们将尽量减少一些没有意义而耽误时间的活动,着重突出山鹰社的特色:登山、攀岩、攀冰。
  中国传媒大学一位大四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在大三时是如何看社团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虽然还保留着两年前入社时发的会员证……但社团的诱惑和魅力似乎永远只属于那些初来乍到的孩子们,属于他们美丽多彩的梦想。”
  活动:社团无法绽放的“花朵”
  在中国政治青年学院,大的社团有西部之窗、青之协、健言社,三个社加起来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而小的社只有十几到二十人。
  小杨告诉记者,他们学院46个社团分成了四类,有公益实践、学术理论、文化娱乐和体育类,正好每个类有11个社团。有一些社团尤其是那些小社团就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活动。作为社团的负责人,小杨一般情况下都会协商社团负责人取消或者与别的社团联合举办活动。
  在本刊“高校社团活动调查问卷”关于“您对社团活动的整体评价是什么”,回答“很好,活动多且质量好”的占总数的20%,回答“一般,活动多但质量差”的占34.3%,回答“较差,活动没什么意思”的占到了45.7%。
  而在关于“你认为你校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一项调查中,回答“一般”的竟然占到了91.4%,回答“很高”的只有8.6%。
  对此,广东省团校一位教师指出,大学生社团尽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明确的引导和指导,受到经费、场地的制约,目的性和系统性不强,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能作什么就做什么,随意性比较强。
  这位教师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社团发展的步伐太快,各级管理机构还没有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出来了还没有解决的办法;二是社团干部及成员的流动性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05:55 | 只看该作者
社团为何只“赚吆喝”
实习记者 张觅觅
  在大学校园里,社团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大学生的心弦,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并且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丰富学生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学术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数量和类型的大幅度增长,大学生社团已经开始发生异化和转型,形式变得越来越花哨,内容却越来越贫乏,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参加活动的却越来越少,社团文化也开始充斥着越来越浓的功利气息。社团已经不再是学生们施展才华发展兴趣的舞台,而成了“赔本赚吆喝”的草台班子。
  跟风潮的“先天不足”
  大学生社团的“堕落”,与其自身的种种局限有着必然的联系,纵观那些出现“生存危机”的学生社团,其在社团建设和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致命硬伤。
  近年来,大学生社团的数量和种类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呈现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河南高校所做的一项关于“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社会科学、学术科技、文学艺术、志愿服务、体育健身、综合等七类,覆盖范围极广。
  而在这些社团中间,质量却良莠不齐,有的社团在组建当初没有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设计,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比较盲目,只是凭着创建者一时的热情而建立起来,没有核心理念作为支撑,容易在日后的发展中偏离方向,造成“艺术社团无艺术,学术社团不学术”的现象,毫无特色可言。
  在本刊开展的“大学生社团活动问卷调查”中,接受调查的北京大学学生认为山鹰社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社团”,首先是因为它有明确的自身定位和鲜明的社团精神。
  相比之下,现在高校里的大多数社团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在高校学生社团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迷失了方向,最后只能在一片“吆喝”声中退出历史舞台。
  质量差带来的吸引力衰退
  在我们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同学对社团活动的整体评价是“较差,没什么意思”,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很好,活动多且质量好”。由此可见,大学生社团在活动开展和文化建设上还缺乏精品意识,这也是社团“先天不足”的一个方面。
  社团组织的活动尽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大多质量不高,有的过度娱乐化,有的又太过死板,甚至有的社团是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社团成员聚在一起吃一顿饭、逛一下公园,也都算在社团活动的范围之内。
  更有甚者,连这种活动都不开展,在采访过程中,有同学说他所在的社团每年基本只有一项活动,就是招新。
  因此,从总体上看,社团活动呈现出低品位的倾向,缺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支撑,大多数社团也就只是在招新的时候能“热闹”一下,进入之初大家都蜂拥而至,随后便偃旗息鼓,“只赚吆喝”便是必然的了。
  门槛低带来的凝聚力松散
  准入门槛太低也是社团在自身建设过程当中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记者在走访北大、人大、中国传媒大学、清华的大学生社团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社团在挑选社员的时候,只有少数社团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准入考核,大多数社团所谓的“面试”都只是幌子,参加面试的同学全都能通过,还有一些社团干脆许诺“零基础入社”,只要交纳会费,谁都可以加入。
  “说是影像协会,完全没有摄影基础的人都能进去,甚至没有相机都可以。”中国传媒大学影像协会的一名同学说。过低的准入门槛虽然给所有同学提供了一个平等发展的平台,但也造成社员能力不强,兴趣不高,很多专业活动无法开展,实际上也损害了有兴趣有能力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另外许多同学都是跟风而来,从调查问卷上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入社初衷”上选择了“没什么目的,随大流”,这些跟风而来的同学本身就对该社团的活动缺乏热情,社团的宗旨和思想在这些同学手里无法传承下去,更谈不上积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这样最终会损害办社初衷,也就仅限于“吆喝”一番罢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大学生社团社员流失严重、稳定性差,有很多社团的成员都是大一新生,大二的都很少,大三大四就更不用说了,一方面是新社员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是老社员的相继退出,社团永远难保持人员上的稳定性。
  由于社团是在共同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自愿加入的组织,进入和退出都是自愿。中南民族大学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社团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9%的社团没有建立明确的社团章程和评价激励机制,对社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约束,在活动安排、经费使用、会员奖惩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现象。
  中国传媒大学“青果”文学社社长张斌说,有的社员对活动不热心,社团是一个靠兴趣聚在一起的组织,参加活动全凭自愿,不带任何强制性,管理起来确实比较棘手。
  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章程,社团还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计划性差等问题,这样使得社团越来越成为松散的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难以保持稳定性。
  经费不足带来的发展乏力
  据了解,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社员会费、商业赞助和学校拨款。但本刊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7.7%以上的社团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会员会费,学校虽然设有专门的机构(比如团委、社联)对各学生社团进行直接的管理,但由于高校教育资金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所以一般高校给予社团的经费支持十分有限,有的甚至没有经费。
  而争取社会商业赞助的稳定性很差,公益类社团争取赞助相对容易一些,学术类则很难。中国传媒大学“青果”文学社社长张斌说,学校没有经费支持,光靠会费来开展活动和创办社刊远远不够,只能靠社团干部一家一家地跑单位拉赞助,困难重重,很多时候社团干部只能自己往里贴钱。
  经费缺乏保障,几乎是所有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经费不足,有的社团运作常年处于停滞状态,活动无从开展,社团形同虚设。其次是社团活动的场地难题,中南民族大学的一项《北京大学生社团的调查总结》报告中指出,目前有 43.75%的社团没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所,而学校在为社团提供场地的问题上态度并不积极,有的还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采访中,就有不少社团干部表示“借场地太麻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另外社团设备奇缺也是一个难题,该报告中说,有33.33%的学生社团没有任何办公设备,尤其是那些艺术类和体育类的社团,如摄影社、舞蹈社、网球社等缺乏必要的器材和设备,开展活动时只能让社员自备,没有设备的同学就只能跟着“吆喝”一番,或者根本就不来参加活动。
  管理差带来前景忧患
  那么学校对于社团的管理又如何呢?据了解,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社团都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虽然有校团委或专门机构来直接领导社团,但大多都限于宏观上的调控,在社团的具体运作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对社团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对于社团的创办缺乏严格的考核,只要申请,都可创办,造成大学生社团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现象严重。
  还有一点,很多学校的社团管理机构聘用的指导老师专业性不强,上海市委学校部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65%的大学生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对社团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却非常有限,很多指导都流于形式,对社团的建设不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而社团建设单靠社长和社团干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力量太单薄了,希望学校能在社团建设和管理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这是很多大学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心声。学校在社团管理上的缺位,直接造成一些社团在无序而激烈的竞争中自生自灭,如昙花一现,也只能热闹一时。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06:40 | 只看该作者
社团如何“突围”
本刊记者 肖隆平
  北京大学山鹰社,其社名之意为“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全国第一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
  作为群众性体育和学术团体,山鹰社成立已近20年了,从这里走出的新老队员遍及全国。在北大267个社团中,山鹰社虽然是该校三大品牌社团之一,但是,它的地位和影响却远不如从前,如今山鹰社的第20任社长,也是第二任女社长薛秀丽面临着不少高难度的挑战。
  去芜存菁
  相比于成熟的山鹰社,一些年轻的大学生社团,则面临着一些如何发展壮大社团的问题,因为时下的社团是鳞次栉比,想要提升一个社团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很有难度的。
  宗旨为“情系苍生,兼济天下”,重在关注西部,关注三农,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部之窗协会会长刘金觉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们社团在招新时,“首先得认同我们的理念宗旨和社团精神,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其次是愿意为我们所关注的对象和整个社团默默奉献和服务,踏实能干。当然,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具体的知识技能也在考察之内。”
  因登山活动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山鹰社,它所面对的问题和西部之窗有所不同。近几年来,长期赞助山鹰社发展壮大的某化妆品公司也停止赞助,山鹰社开始“销声匿迹”了。用薛秀丽的话来说,一是因为媒体报道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新闻太多了,把山鹰社的新闻报道都给淹没了;二是北大的社团活动太多了,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对山鹰社的兴趣都有所降低。
  其实,同样的问题在其他高校也存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团部部长杨晔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她正在筹划一个方案,让那些“散兵游勇”的小社团联合起来,要么是兼并社团,要么是活动联手举办,好让同一类型的社团活动更有意义,在规模上也能吸引学生参加。
  面对困境,薛秀丽这位柔弱的女子,坦然地接受了山鹰社交给她的重担。薛秀丽要做的工作不少,第一个要做的就是精简山鹰社的规模,留住山鹰社一些最本质的、传统的活动,减去那些没有山鹰社特色的活动,让那些还继续参加社团活动的部长或理事,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野外、攀岩活动中。同时,将尽量找一些山鹰社的老社友回来做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因为山鹰社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户外活动的平台,而不是供学生来这里学管理技能的。
  至于资金方面的难题,薛秀丽表示,这个问题不是说想解决就解决的,但是作为社长,薛秀丽将尽量地通过各种渠道去找赞助,让山鹰社的活动能够继续举办。
  拨动“资金”这根弦
  在本刊做的“高校社团活动调查问卷”关于“您所在的社团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一项回答中,有37.7%的调查者填写的是“收取会员会费”,34%的调查者填写的是“拉赞助”,9.4%的调查者填写了“学校经费补助”,有1.9%接受调查的同学认为是“自办经营活动”,还有17%的调查者对于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不清楚”。
  社团经费不足已经不是一个大学两个大学学生社团的事了。在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一份关于江苏省大学生社团经费调查的数据显示,对于社团经费主要来源,有38% 的学生回答是会员会费,32%同学回答是学校支持,19.3%的同学回答是赞助,还有19%同学回答其他。在回答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时,有94.4%的团组织选择经费不足。在回答学生社团在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有94.4%的团组织选择经费不足。
  对此,淮阴师范学院团委书记朱延华认为,这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没有专门的预算,另一方面,一些社团也缺乏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不少社团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花大量的精力外出寻求赞助。
  资金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山鹰社。薛秀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山鹰社过去一直有大公司赞助,比如可口可乐、宝洁等,而山鹰社20周年庆大型活动又即将举行,筹集社团活动资金将是薛秀丽一大考验。
  薛秀丽说:“现在拉赞助很难,但是,我们并不会因为拉赞助难而影响到山鹰社的活动,也并没有给那些想参加山鹰社活动的人增加资金上的负担。”幸运的是,山鹰社基金于今年已经设立起来,在设立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老社友们的捐助就已经有几万块钱。
  薛秀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山鹰社基金的设立,一是由于现在社团活动资金筹集特别麻烦,二是很多老社员确实是想回馈山鹰社,给山鹰社尽自己所能做一些贡献。他们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建立这样一个基金的想法。
  山鹰社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山鹰社规范的制订和资金管理,同时,也可以让校外的人士知道山鹰社基金,为社会募集提供便利的渠道。
  “倒掉咖啡换可乐”
  一个山鹰社老社员说,“山鹰社在走过近20年后,它就好比一个杯子,已经装满了咖啡。如果我们要想山鹰社继续辉煌下去,我们要做的可能是倒掉咖啡,重新装上可乐。”
  薛秀丽说:“但是,这并不是说咖啡就比可乐差,在你做出倒掉咖啡,加进可乐的决定之前,你要有很大的勇气,你要认清客观的原因。”这些客观的原因有可能使一个社团从此消失,不过,薛秀丽对于山鹰社的发展壮大很有信心。
  2001年成立的西部之窗协会,尽管至今已有7年历史,但是,社团在学校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力是从2005年开始的。
  刘金觉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们社团有一个发展规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稳固和丰富社团文化,通过各种合作交流继续扩大在校内外的影响;长期的则是把社团打造成一个在校内外有品牌影响力的公益实践团体(NGO),这个团体不仅包括在校大学生,还包括已经参加工作的原来社团成员和热心公益的组织,以后不仅有学生西部之窗,更有社会上的西部之窗;当然,我们更希望有一天已经不需要我们了——因为整个社会真的很和谐!”
  7岁和20岁,走过的路自然不一样,所面对的问题、困惑也不一样。7岁的西部之窗可以是朝气蓬勃,20岁的山鹰社却不一定如此。作为山鹰社的社长,薛秀丽表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和胆识,“山鹰社明年是20周年社庆,将来也会有30周年、40周年、50周年社庆。不会因为离开任何一个个人而不是山鹰社。”
  “我们很难,但是,我们在难中寻求到了更加坚定地继续生存着的信念。我们没有钱,但是,它只是让我们前行的步子迈起来更加难而已。山鹰社的活动还在继续,并没有因为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我们会努力战胜这些艰难险阻。”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07:15 | 只看该作者
名人与社团
苏智成
  社团总是和年轻人联系在一起,也为每个年轻人追求梦想撑起了一片天地,有艰辛也有快乐,有成功更有失败,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发展中演绎了社团多彩的历程,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他们在社团中成长,在活动中成熟,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社团的发展增添更多的辉煌和喜悦。 
  周恩来与觉悟社
  周周恩来入南开大学期间,正是“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之际。他和广大进步青年一起,从“五四”运动一爆发就投身伟大洪流之中,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负责“南开学校学生通讯处”工作,联络海内外南开校友,他还协助张伯苓校长推进学校的改革工作。1919年2月,周恩来同赴京请愿的代表一同乘火车回天津。在车厢里,大家热烈地讨论起“五四”运动的经验教训。周恩来认为应该尽快把“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这两个进步团体的骨干分子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并建议出版一个刊物,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宣传。他的话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大家约定回去马上着手准备。
  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天津爱国学生的进步团体——觉悟社,在南马路草厂庵天津学联办公室终于成立了。会员有周恩来、马骏、李震瀛、邓颖超、张若茗、李毅韬等10男10女组成。尽管觉悟社没有明确的选举领导人,但周恩来以其出众的才华、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杰出的组织才干,赢得了无可争辩的权威地位。他发表了自己在觉悟社的第一次讲话:“我们要组成团体,出版刊物,以改造学生的思想,进而唤起劳动民众的觉悟,来共求社会的改造。”周恩来的讲话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热烈掌声,大家都为觉悟社的发展献计献策。经过全体成员讨论,决定由周恩来执笔写成《“觉悟”的宣言》,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灌输世界新思潮”的任务,“本‘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觉悟社发扬民主,提倡自我批评,并且决定邀请李大钊、胡适等社会名人讲演指导。
  觉悟社组织比较严密,没有进一步发展社员。为了应付斗争的需要,他们还决定用抽签的办法,以号的谐音取名,作为通信和写文章的笔名。邓颖超抽的是“一号”,就叫“逸豪”。周恩来抓的是“五号”,叫“伍豪”。 为了不影响学习和工作,觉悟社成员规定,在社里不允许谈恋爱。后来反动当局逮捕了一批觉悟社社员,并逼迫学校开除了觉悟社社员的学籍,觉悟社在成立了一年以后被迫停止活动。
  威廉·拉塞尔与骷髅会
  1832年,出身于美国东部豪门家庭的耶鲁大学学生拉塞尔前往德国游学一年。期间他接触到德国一个秘密社团,其活动不公开,并把骷髅头当作崇拜对象,年轻的拉塞尔对这个神秘组织很着迷。
  一年后当拉塞尔回到美国时,发现美国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共济会运动,以消除秘密组织对美国的影响。拉塞尔之前所属的一个秘密社团也在这场运动中被轻易地剥夺了秘密性,这让他倍感愤怒。
  愤怒的拉塞尔召集了耶鲁大学同年级中一些重量级人物,组成了一个新的秘密社团。其中包括后来出任陆军部长的阿方索·塔夫脱,阿方索·塔夫脱的儿子就是美国的第27任总统威廉·塔夫脱。他们给协会起名为“死神兄弟会”,俗称“骷髅会”。他们用322作为协会的代码,该代码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解释说该组织成立于1832年,而且是德国秘密协会的第2个分支;另一个解释是,据说古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于公元前322年逝世时,雄辩女神也随之升上天堂。骷髅会因此自称为“雄辩女神俱乐部”,并且相信雄辩女神于1832年又返回人间,跟他们同在。
  协会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只招收精英分子的原则,在每年接近5月底的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所有三年级学生都聚集到一个现在被称做老学院的地方等候各个协会的选拔。所有学生,老师,甚至当地居民都会旁观这次活动,选拔上的新会员到达“坟墓”门口敲门三下后,门就开了,立即有老会员用头巾蒙住他的头,将新会员一个个地带进322房,他们会被要求按照一些指令行事,比如重复念保密誓言,吻“教皇”的脚,喝下盛在骷髅头容器里的“血”。最后,新会员被推倒在“唐·吉诃德”面前,喧哗停止。“唐·吉诃德”用剑轻拍新会员的左肩说:“根据我们的命令,我封你为‘雄辩女神的骑士’”。这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它代表了又一个“骷髅”的诞生。
  每年协会都会举行两次聚会,快毕业时候的那次聚会被称为“年会”,届时协会所有在世的成员都会受到邀请。那些声名显赫的成员会被邀请做演讲。毕业时新进成员会得到所有在世骷髅会员的花名册,这本花名册上一排排的名字也就成了会员们上升的阶梯。
  莫扎特与共济会
  共济会起源于中世纪的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行会。包含着许多宗教成分。它强调道德、慈善原则,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并坚信灵魂不灭说;同时它又是以互助为宗旨,要求会员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从1717年6月2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建立第一个联合组织“共济总会”以后,在欧洲和美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屡屡遭到各宗教团体和一些国家的反对,最后仍然延续了下来,并得到公开接受。
  奥地利伟大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大学期间加入了维也纳共济会分会。 莫扎特进了共济会后,按该会的三个主要等级,先是作为“学徒”,不到一个月,就升为“师兄”,最后到最高级的“师傅”。莫扎特认同共济会的宗旨,对各会员都有兄弟般的深厚情谊。于是,当另一位会员,尽管不是莫扎特同一个分会的“师兄”希卡内德碰到困难时,便愿意去救助他。
  在此期间,莫扎特与同为共济会会员的埃马努埃尔·希卡内德联手,改编成了舞台剧《魔笛》,并于1791年9月30日下午在维也纳的威登剧场首演,莫扎特亲自担任指挥,演出结束后,听众强烈要求作曲家上台谢幕,在座的一位著名作曲家甚至激动得亲吻了莫扎特。对于《魔笛》的深刻含意,可以说,从上演那天开始,就引发了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史家的极大兴趣,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总体上说,认为歌剧的情节是建立共济会的理想,即表现真正的“爱”和它如何有助于“善”去战胜“恶”的这一主题。
  撒贝宁与戏剧社
  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1994年进入北大法学院,从大一开始就参加学校广播电台,台长兼播音。每天负责学校新闻的播报,并参与当年的新生文艺汇演,那时他们的师哥、师姐们很挑剔,如果表演的不好,不仅有鸡蛋会飞过来,而且喇叭声和脸盆撞击声还会不绝于耳。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撒贝宁在新生文艺汇演中表演了一曲《小白杨》,出乎他的意料,他的这首歌竟赚来了一片掌声。挺过了这场汇演以后,他开始喜欢上了表演,于是大二参加戏剧社,并当上了社长,组织各种活动,并拍电视剧,在学校拍的电视剧里当“男一号”,大大小小的文艺晚会上当主持,他的作品也获得了中央台“理想杯”二等奖,大三作为合唱团团长率队远征西班牙,在国际比赛中勇夺第一。本科毕业那年,撒贝宁不用忙着找工作也就比较闲散,于是,张罗组织戏剧社的成员排演话剧《保尔·柯察金》。后被《今日说法》吸纳成节目主持人。
  吴敬琏与音乐社团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爱好非常广泛,对集邮、集古钱币、音乐、历史、文学、做木工活、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都很有研究,而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子发烧友,在金陵大学里,是一名非常积极的学生领袖和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造反派”。
  1951年2月,揭露美帝国主义者利用教会大学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他积极参加,还负责组织各种展览会。结果运动很成功,学校就不再教英文了,系里也不再教西方经济学了。同时参加当时学校的音乐社团。每天下午四点多,音乐社团就开始组织活动,活动的时候,一般先发一个油印的歌谱,标明欣赏歌曲的主题,华彩乐段等内容。
  最初他都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曲子,像《致爱丽丝》等,听乐曲中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的掌纹,有时甚至会因为突然不期而至的感动而欣喜不已。情绪紧张的时候,听班得瑞的《蓝色天际》,似风中灵动而来的风笛与钢琴声,常常能瞬间松弛紧绷的神经。心绪烦乱的时候,听《神秘园》,小提琴、竖琴、电子合成器配合神秘女声所营造出的舒缓、清新、幽雅的乐声,像潺潺的溪流漫过心田,烦躁的情绪也会渐渐平静下来。缺乏灵感的时候,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明朗的长笛,纯净而优美的单簧管,和着浑厚的铜管乐,脑海会立即浮现出蓝的天空,还有开满五颜六色花朵的芳草地……听过的音乐多了起来,也有了自己的欣赏口味及方式。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07:53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高校知名社团简介

  北京大学爱心社

  成立于1993 年,是中国高校第一家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社团。现有注册社员上千人。爱心社现有儿 童、助残、校园、护老四个部组,以及手语分社下辖的表演组、教学组及宣传组。 “呼唤爱心,奉献爱心”的口号经过一届届社员们的传播与贯彻,深入人心。作为北大十佳社团及品牌社团,在校内外具有极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团宗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念,立足于社会道德自律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有志青年,大力倡导敬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并以“友爱、善良、诚实、互助”之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而无私奉献。
  浙江大学黑白剧社

  前身为浙大文琴艺术总团戏剧社,原是这所百年学府1937年抗战之前的学生文艺社团,当时称为黑白文艺社,是享誉全国的优秀学生自主组织。“黑白云者,意在申明收复时受日寇侵占之‘黑水白山’之决心,及研判是非如黑白分明之求是精神。”
  1997年复名为“黑白剧社”。2001年6月,浙江大学文琴艺术总团成立,黑白剧社成为文琴艺术总团下设的戏剧社。至今为止,剧社已经创作、排练演出了大中型话剧及校园实验话剧近三十出,话剧小品四十余个,演出逾百场,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戏剧的一面旗帜。
  武汉大学康腾实践中心
  成立于1992年,取英文“CONTENT”为名,中文即译为“康腾”。2001年更名为“康腾实践中心”。其品牌活动——康腾全国高校案例分析大赛,作为武汉大学校园文化超市的精品项目,为全国高校学子提供了指点市场风云,评判成败得失的专业舞台。
  康腾实践中心始终以专业学术性社团定位,其活动的原创性、应用性和前瞻性吸引了校园内外众多目光的追逐,激发了无数青年学子脑力的震荡。主要职能有二:1.承办一年一度的“康腾全国高校学生案例分析大赛邀请赛”,2.负责经济与管理学院寒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
  中山大学彩虹社
  彩虹社(英文名Happy Together),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第一个合法注册登记的研究同性恋现象的学生社团。社名引自同志平权运动的标志“彩虹旗”。
  由于该社团倡导多元文化与平等,让不同性取向的学生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因而一成立就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彩虹社下设外联、宣传、秘书、资源及LGBT共五个部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LGBT部,负责组织成员交流、聚会以及开办咨询站。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sexual)就是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的意思。
  彩虹社的前身“酷儿研究小组”是中山大学中文系艾晓明教授创办中大性别教育论坛下设的读书小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理论思潮“酷儿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

  “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成立于1999 年,以促进城乡差距消除、推动社会公平进步为己任,旨在团结关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在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农村、建设农村,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调动全社会对广大农村的热情关注,最终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前进。
  职责:1.开展与本会宗旨有关的多种宣传活动,以便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中国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业,2.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持续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交有关政策建议。
  厦门大学绿野协会
  成立于2000年,以“倾听荒野之声,以传递绿色梦想”为口号,宗旨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关注校园环保,生活环保。内部机构有:野外生存小组、动植物爱好小组、环教小组、宣传部、内务部。
  绿野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学生环保社团。“绿”代表爱、生命、希望、和谐,“野”代表大自然。2002年获得全国环保最高奖项——第六届“地球奖”;2005年获阿拉善“SEE生态奖”滋根奖和“全国十佳环保社团”称号;2006年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这是一个在全国环保圈里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学生环保社团。
  复旦大学理财协会

  创建于1995年9月的理财协会是上海市财经实践类社团的元老, 协会对内以严格的管理规范自身,对外本着“普及和提高全校同学的金融知识水平,拓展每位会员的金融视野及金融实务的操作能力”的宗旨,作为学生与金融信息的沟通桥梁、与实践的姻系,将新颖的理财思想带进学生生活,铺开了新的未来。
  协会近2年还推出了许多跨校际跨领域的大型活动,更有专门的培训课程。 常规活动主要就是协会定期的日常培训、学术周的讲座及交流活动,还有不定期的会员沙龙联谊活动及参观实践活动。每个新学期,理财协会都将此作为培训新会员的良好契机,并不断开展高质量的培训,真正做到一周一次培训。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7:41:39 | 只看该作者
湖北职院作家协会成员名单
主席:胡英军(办公邮箱:yingjun894@126.com
常务副主席:杨洪霞(办公邮箱:hbzyzjxh@163.com
副主席:张晶  马晓芳
秘书处:余琴  周颖(办公邮箱:hbzyzxmsc@163.com
组织部:李俊(办公邮箱:hbzyzxzzb@163.com
宣传部:刘晓改  李晓芳(办公邮箱:hbzyzxxcb@163.com
创作部:石珊  高倩(办公邮箱:hbzyzxczb@163.com
通联部:张晶(办公邮箱:hbzyzxczb@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9 23:15 , Processed in 0.0667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