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清晰的声音——2011年散文创作扫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5 17:4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些清晰的声音——2011年散文创作扫描

2012年02月16日
来源:光明日报 彭学明
  文学的万象里,散文是最万象的,也是最乱象的。万象而乱象的散文世界,既昭示了散文的繁荣茂盛、斑斓多彩,也昭示了散文的杂乱无章、无所适从。但不管如何,总有一些声音是清晰的。这些声音来自文学和生活,来自大地和心灵,是文学与现实的梵音。
  讲述与倾诉
  讲述与倾诉,是散文世界最常见的声音。讲述日常生活,倾诉生命衷肠,是散文的艺术常态。讲述与倾诉之间,讲述的情感趋于平和、语气趋于舒缓,而倾诉的情感更为深切、情绪更为饱满。讲述与倾诉,就像一把二胡的两根丝线,同一个音符,有不同的音准,但却是美妙的和声。亲情、友情和生命,是讲述与倾诉的最大母体。讲述和倾诉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而真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打动和感动他人最有力的声音。
  2011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散文是白描的《被上帝咬过的苹果》,这是因为白描的倾诉完全来自生命的体验、生命的书写和生命的回声,给人以巨大的真实与震撼。白描这颗生命的苹果,本是阳光健康的釉彩、果实饱满的生机,却突然宣布被上帝的癌症咬了一口。在生死两扇门之间,白描用他阳刚稳健的笔触,熠熠生辉的语言,发自灵魂的声音,讲述了一个勇者面对死亡时的痛苦与彷徨、镇定与勇敢、感慨与感悟。
  这个年度有好几篇对父爱的描述,都有着情感的穿透。王十月的《父与子的战争》,讲述的是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爱里的拉锯和拉锯里的爱。固执而沉默的父亲,血性而不安分的儿子,最终回到的是血肉、是亲情。江少宾《爱着你的苦难》里的那个与父亲由沉默对抗到最终的理解包容,昭示着莫逆的亲情也需要时间的历练。秦锦屏的《没有落叶的城市》只是生命中的单音符。她截取生命中的一个短镜头,展示了文学细节的力量。父亲背着大病的“我”跑出杨树林时的情形,父亲不停地竭尽全力呼喊不让“我”在昏睡中死去的镜头,让亲情美得心醉又心碎。
  张守仁的《轮椅上的背影》,是关于史铁生和友情的。这个年长铁生多岁,并且在铁生文学之路给予了很多帮助的长者,以虔诚和谦恭的心情追思了铁生的文学轨迹和人生轨迹,铁生的文学高度和精神高度。铁生在椅上的背影,是一个文学时代的身影。
  柴静虽然是一位职业记者,但她的文笔却贯通了中国散文特有的美感:宁静,干净,澄澈,明媚,灵秀,温润,透着人情味和人性味。她写旭日阳刚的《这世界其实挺美好的,能让我心碎》和周云蓬的《自由就是脑子里没有障碍》,都具备了这种完美的诗性品质和人文情怀。她娓娓道来时的那种没有一丝渣滓的隽永,都若一泓没有被文坛污染的清水,给匠气横流的散文界注入了清洁的魂灵。
  浅吟和低唱
  散文不是高调的文体,不需要用太多的感叹号或高八度去发声和抒情。散文是在低调中见高度,在平缓中见奇崛。所以浅吟和低唱,是散文的基本叙事品格。
  心灵的个体体验和感悟,事物的独到体察和描摹,是浅吟低唱的主体所在。与生活有关,与自我有关,也与大自然有关。面广,意深,境远。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微的表现力。浅吟和低唱,需要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自然流露。
  格非的《乡村教育:人和事》,回忆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乡村教育,作者在当年落后的乡村教育中所得到的幸福感、快乐感和成就感,是当今发达的城市教育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个中现象,令人思考和回味。彭程的《阅读的季节》,通过对《复活》、《猎人笔记》等旧时阅读时光的回味和怀想,复活了一个时代的阅读记忆与审美,留下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财富与精神财富,充满了知性之美、深邃之美、充盈之美。简默的《三张床》里,三张床的变迁,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摇篮,一个社会的变革缩影。第广龙的《来一碗》,浅吟的是每一碗陕西的美食,低唱的是每一根民间的文化血脉和每一种民间的文化营养。张承志的《油菜花》,写景状物,托物言志,在大江南北开遍的油菜花里,感悟到的是满眼美景下的高洁品性。
  俞虹《一个门卫的独舞》是一个值班门卫的真实写照。那些偶尔走进大门口与门卫聊几句天的老大爷、老太太,跑来给门卫告状的孩子,闯进来的小猫,在冷硬的城市里,给孤独的门卫一丝温暖,门卫愿望与现实不脱轨的知足与快乐,是最好的心灵吟唱。
  与俞虹笔下的门卫不同的是,周云蓬是租房子。周云蓬《在那些租来的房子》中几次迁徙租房的经历,既有对个人现实生活颠沛流离的痛感,又有对社会人性感恩的美感,那个每天帮他兴奋数钱的房东和那个帮他偷电取暖的房东女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俞虹和周云蓬都是城市生活的看客,鱼禾则是城市生活的主人。但当俞虹和周云蓬对城市生活有一种淡淡的知足和美感时,鱼禾《我梦中的居所》却表达出了隐隐的焦灼感。从租房、分房到买房,鱼禾所透出的是城市人普遍的焦灼和永不满足,这是城市的流行病,也是个人的怀乡病。
  呼唤与呐喊
  散文的意义,当然要给人美的享受和启迪。同时,还应该有着担当的铁性和风骨。散文不应该仅仅是个体的诉求者,还应是公众的代言者,应该有一种在场者的姿态和担当者的情怀。就是说,当社会和人们出现某种误区或走入某种歧途时,散文和所有的文学样式一样,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或呼唤,或呐喊。
  郭文斌的《望》,是从越来越淡的年味里,望眼欲穿年里年外的民风民情、人情人性,从而呼唤回归人文深处的乡土之根、文化之脉。
  李方的《随身物品》里,作者呼唤的钥匙不仅是打开门的工具而且是家庭的责任,身份证不仅是证明你的身份还有你的尊严,手机不仅是沟通世界的纽带更是活在心灵的见证,钱夹不仅是你数着的钞票还应是你劳动的美德。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不仅是物,更是品。
  豆春明的《回到夜晚》,在奇特的想象里,感悟到的是人为什么不敢像小草及大自然一样把自己交给白天的同时也交给夜晚,人为什么那样害怕夜晚,呼唤人需要坦荡地回到夜晚,不怕夜晚。
  余继聪《幸福的庄稼》,不是直接写庄稼,而是写城市对庄稼的怀念,呼唤心灵和精神对大地、泥土的依恋和回归。
  李清明的《女儿高考》不但心痛女儿高考时亲身经历的残酷与博弈,更心痛教育体制百年不变的陈规陋习,是从内心里发出的愤懑呐喊。
  倾听与抚摸
  倾听是散文的姿态和过程,抚摸是散文的情感和行为。倾听和抚摸历史、自然、生活及心灵,是散文永远发达的根系。因了倾听和抚摸,散文的纹理变得温情,散文的文性变得温馨,在人类和社会落寞或受伤时,散文就成了抚慰器和安乐曲,这是散文和文学应该具备的特殊功能。
  梁衡的《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历史》,拂去历史的层层风尘与锈迹,显现出了张闻天的生命磨难与人格光辉,其为共产党天造地设的老黄牛形象和忍辱负重的革命先驱品行,从此在梁衡的笔下,以文学的形象屹立在世人心中。
  王巨才的《回望延安》,回望延安的红色岁月,回望延安的军民鱼水,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历史碎片或记录在档案的历史记忆,都彰显出这个时代依然需要和不能稀缺的延安精神。
  鲍尔吉·原野的《小看客》,倾听的是“文革”的一段记忆,抚摸的是“文革”的一段创伤。一个年少看客眼里的“文革”是精神的迷茫混沌和历史的真实残酷。
  冯杰的《一把碎银》,以诗意灵动的语言和银质一样的情感,倾听银的前世与今生,从银的纯粹到银的伪劣,冯杰抚摸的不但是银的失落与伤痛,更是人心和世道的失落与伤痛。
  陈原的《土地上如釉的月光》,倾听到的是月光洒在大地上的声音,是一个游子回到故土时听到的大地的心跳,故土的月光对他乡游子的抚慰,是血脉相融的灵魂洗礼。
  虹影的《旧时底片》,难得的清纯和干净。她儿时的人和事、儿时的情与意,在心灵的底片上曝光时,也散发着历史的淡淡青光。
  习习的《老地方》,倾听的是历史遗迹。那些残留在历史遗迹上的神迹和神韵,是现代人无法复制和替代的。曹瑞欣则以童年的目光和视觉,在《表姨》里倾听到的是表姨的凄楚人生。胡冬林的《蘑菇课》倾听着大自然,千奇百怪的蘑菇,在他的笔下充满了生机、情趣和神秘。
  固然,2011年的散文是琴瑟有情,裂帛有声,和声有韵,且丝丝入扣,婉约妙曼。但2011年的散文缺能够强烈震撼人心、持久穿透人心的经典之作、大气之作或者撼人之作。散文还是大多停留在小格局、小情怀的境界里。雕虫小技,无病呻吟,依然是散文的通病。2012,这些病能否得到很好的医治呢?

2012年02月16日来源:光明日报 彭学明
  文学的万象里,散文是最万象的,也是最乱象的。万象而乱象的散文世界,既昭示了散文的繁荣茂盛、斑斓多彩,也昭示了散文的杂乱无章、无所适从。但不管如何,总有一些声音是清晰的。这些声音来自文学和生活,来自大地和心灵,是文学与现实的梵音。
  讲述与倾诉
  讲述与倾诉,是散文世界最常见的声音。讲述日常生活,倾诉生命衷肠,是散文的艺术常态。讲述与倾诉之间,讲述的情感趋于平和、语气趋于舒缓,而倾诉的情感更为深切、情绪更为饱满。讲述与倾诉,就像一把二胡的两根丝线,同一个音符,有不同的音准,但却是美妙的和声。亲情、友情和生命,是讲述与倾诉的最大母体。讲述和倾诉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而真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打动和感动他人最有力的声音。
  2011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散文是白描的《被上帝咬过的苹果》,这是因为白描的倾诉完全来自生命的体验、生命的书写和生命的回声,给人以巨大的真实与震撼。白描这颗生命的苹果,本是阳光健康的釉彩、果实饱满的生机,却突然宣布被上帝的癌症咬了一口。在生死两扇门之间,白描用他阳刚稳健的笔触,熠熠生辉的语言,发自灵魂的声音,讲述了一个勇者面对死亡时的痛苦与彷徨、镇定与勇敢、感慨与感悟。
  这个年度有好几篇对父爱的描述,都有着情感的穿透。王十月的《父与子的战争》,讲述的是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爱里的拉锯和拉锯里的爱。固执而沉默的父亲,血性而不安分的儿子,最终回到的是血肉、是亲情。江少宾《爱着你的苦难》里的那个与父亲由沉默对抗到最终的理解包容,昭示着莫逆的亲情也需要时间的历练。秦锦屏的《没有落叶的城市》只是生命中的单音符。她截取生命中的一个短镜头,展示了文学细节的力量。父亲背着大病的“我”跑出杨树林时的情形,父亲不停地竭尽全力呼喊不让“我”在昏睡中死去的镜头,让亲情美得心醉又心碎。
  张守仁的《轮椅上的背影》,是关于史铁生和友情的。这个年长铁生多岁,并且在铁生文学之路给予了很多帮助的长者,以虔诚和谦恭的心情追思了铁生的文学轨迹和人生轨迹,铁生的文学高度和精神高度。铁生在椅上的背影,是一个文学时代的身影。
  柴静虽然是一位职业记者,但她的文笔却贯通了中国散文特有的美感:宁静,干净,澄澈,明媚,灵秀,温润,透着人情味和人性味。她写旭日阳刚的《这世界其实挺美好的,能让我心碎》和周云蓬的《自由就是脑子里没有障碍》,都具备了这种完美的诗性品质和人文情怀。她娓娓道来时的那种没有一丝渣滓的隽永,都若一泓没有被文坛污染的清水,给匠气横流的散文界注入了清洁的魂灵。
  浅吟和低唱
  散文不是高调的文体,不需要用太多的感叹号或高八度去发声和抒情。散文是在低调中见高度,在平缓中见奇崛。所以浅吟和低唱,是散文的基本叙事品格。
  心灵的个体体验和感悟,事物的独到体察和描摹,是浅吟低唱的主体所在。与生活有关,与自我有关,也与大自然有关。面广,意深,境远。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微的表现力。浅吟和低唱,需要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自然流露。
  格非的《乡村教育:人和事》,回忆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乡村教育,作者在当年落后的乡村教育中所得到的幸福感、快乐感和成就感,是当今发达的城市教育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个中现象,令人思考和回味。彭程的《阅读的季节》,通过对《复活》、《猎人笔记》等旧时阅读时光的回味和怀想,复活了一个时代的阅读记忆与审美,留下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财富与精神财富,充满了知性之美、深邃之美、充盈之美。简默的《三张床》里,三张床的变迁,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摇篮,一个社会的变革缩影。第广龙的《来一碗》,浅吟的是每一碗陕西的美食,低唱的是每一根民间的文化血脉和每一种民间的文化营养。张承志的《油菜花》,写景状物,托物言志,在大江南北开遍的油菜花里,感悟到的是满眼美景下的高洁品性。
  俞虹《一个门卫的独舞》是一个值班门卫的真实写照。那些偶尔走进大门口与门卫聊几句天的老大爷、老太太,跑来给门卫告状的孩子,闯进来的小猫,在冷硬的城市里,给孤独的门卫一丝温暖,门卫愿望与现实不脱轨的知足与快乐,是最好的心灵吟唱。
  与俞虹笔下的门卫不同的是,周云蓬是租房子。周云蓬《在那些租来的房子》中几次迁徙租房的经历,既有对个人现实生活颠沛流离的痛感,又有对社会人性感恩的美感,那个每天帮他兴奋数钱的房东和那个帮他偷电取暖的房东女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俞虹和周云蓬都是城市生活的看客,鱼禾则是城市生活的主人。但当俞虹和周云蓬对城市生活有一种淡淡的知足和美感时,鱼禾《我梦中的居所》却表达出了隐隐的焦灼感。从租房、分房到买房,鱼禾所透出的是城市人普遍的焦灼和永不满足,这是城市的流行病,也是个人的怀乡病。
  呼唤与呐喊
  散文的意义,当然要给人美的享受和启迪。同时,还应该有着担当的铁性和风骨。散文不应该仅仅是个体的诉求者,还应是公众的代言者,应该有一种在场者的姿态和担当者的情怀。就是说,当社会和人们出现某种误区或走入某种歧途时,散文和所有的文学样式一样,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或呼唤,或呐喊。
  郭文斌的《望》,是从越来越淡的年味里,望眼欲穿年里年外的民风民情、人情人性,从而呼唤回归人文深处的乡土之根、文化之脉。
  李方的《随身物品》里,作者呼唤的钥匙不仅是打开门的工具而且是家庭的责任,身份证不仅是证明你的身份还有你的尊严,手机不仅是沟通世界的纽带更是活在心灵的见证,钱夹不仅是你数着的钞票还应是你劳动的美德。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不仅是物,更是品。
  豆春明的《回到夜晚》,在奇特的想象里,感悟到的是人为什么不敢像小草及大自然一样把自己交给白天的同时也交给夜晚,人为什么那样害怕夜晚,呼唤人需要坦荡地回到夜晚,不怕夜晚。
  余继聪《幸福的庄稼》,不是直接写庄稼,而是写城市对庄稼的怀念,呼唤心灵和精神对大地、泥土的依恋和回归。
  李清明的《女儿高考》不但心痛女儿高考时亲身经历的残酷与博弈,更心痛教育体制百年不变的陈规陋习,是从内心里发出的愤懑呐喊。
  倾听与抚摸
  倾听是散文的姿态和过程,抚摸是散文的情感和行为。倾听和抚摸历史、自然、生活及心灵,是散文永远发达的根系。因了倾听和抚摸,散文的纹理变得温情,散文的文性变得温馨,在人类和社会落寞或受伤时,散文就成了抚慰器和安乐曲,这是散文和文学应该具备的特殊功能。
  梁衡的《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历史》,拂去历史的层层风尘与锈迹,显现出了张闻天的生命磨难与人格光辉,其为共产党天造地设的老黄牛形象和忍辱负重的革命先驱品行,从此在梁衡的笔下,以文学的形象屹立在世人心中。
  王巨才的《回望延安》,回望延安的红色岁月,回望延安的军民鱼水,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历史碎片或记录在档案的历史记忆,都彰显出这个时代依然需要和不能稀缺的延安精神。
  鲍尔吉·原野的《小看客》,倾听的是“文革”的一段记忆,抚摸的是“文革”的一段创伤。一个年少看客眼里的“文革”是精神的迷茫混沌和历史的真实残酷。
  冯杰的《一把碎银》,以诗意灵动的语言和银质一样的情感,倾听银的前世与今生,从银的纯粹到银的伪劣,冯杰抚摸的不但是银的失落与伤痛,更是人心和世道的失落与伤痛。
  陈原的《土地上如釉的月光》,倾听到的是月光洒在大地上的声音,是一个游子回到故土时听到的大地的心跳,故土的月光对他乡游子的抚慰,是血脉相融的灵魂洗礼。
  虹影的《旧时底片》,难得的清纯和干净。她儿时的人和事、儿时的情与意,在心灵的底片上曝光时,也散发着历史的淡淡青光。
  习习的《老地方》,倾听的是历史遗迹。那些残留在历史遗迹上的神迹和神韵,是现代人无法复制和替代的。曹瑞欣则以童年的目光和视觉,在《表姨》里倾听到的是表姨的凄楚人生。胡冬林的《蘑菇课》倾听着大自然,千奇百怪的蘑菇,在他的笔下充满了生机、情趣和神秘。
  固然,2011年的散文是琴瑟有情,裂帛有声,和声有韵,且丝丝入扣,婉约妙曼。但2011年的散文缺能够强烈震撼人心、持久穿透人心的经典之作、大气之作或者撼人之作。散文还是大多停留在小格局、小情怀的境界里。雕虫小技,无病呻吟,依然是散文的通病。2012,这些病能否得到很好的医治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17 , Processed in 0.1135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