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景先拭眼:关于西方大学的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4 21: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景先拭眼:关于西方大学的笔记

文/孔新苗



    University原无确指,与community和college通用,与英文university 最接近的中古词是studium generale,指“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地方”,而非指“一个教授所有课程的地方。”称大学为“学者的社团”,集中代表了他起源时的涵义。由于大学起源时与宗教机构、教义研究的密切关系,留下了这样两个遗产:
    1、超民族、国界的交流方式。拉丁文与基督教义,是中古时沟通各地大学的纽带。到19世纪,科学精神和学科话语,则是连接世界各大学的共识。今天,现代大学以各种学术会议、学者交换计划和跨国留学生及奖学金制度体现这一特点。想必当年这样游学的是身披大袍的修士们。



    2、培养绅士的博雅教育。19世纪,宗教隐退,现代大学出现。第一位系统描述大学功能的牛津学者纽曼说:大学“一方面,是心智性的,而非精神性的;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展,而非提高。如果大学的宗旨在于科学发现和哲学探索,我就看不出它为何需要学生;如果意在宗教训练,则它又如何能够成为文学和科学的中心呢?” 纽曼得出结论:大学主要是一个培养“绅士”的地方(虽然他也认可大学可以训练职业人才),是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研习而实现博雅的精英文化趣味养成的“性格之模铸(character formation)的场所。显然,这构成了第一代现代大学的性格。体现这一性格的典范,非巴黎大学和牛津、剑桥莫属。


才华横溢的牛津学子奥斯卡·王尔德,其想象力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营造的人文世界波。

    1978年,哈佛大学出了一份长达36页的“核心课程报告”,表明了哈佛对现代“知识人”应有的训练与修养的理解,及在大学本科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理念。其中要求在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道德哲学、自然科学、数学、外国语言、外国文化这九个领域,各为所有学生提供8-10门课程(实际合计100余门),每位学生需在每一领域中选修一门。这些课程旨在传授每个领域“理解的范式”(mode of understanding)。一位哈佛学生要取得学位,总共需要修完32门课程(16主修,7核心,9选修)。这个知识量与视野宽度,也可看作是古典“博雅”教育在现代的实践。



   有趣的是,以培养绅士为目标的剑桥大学以人文教育为本不设科学课程,在16-18世纪中,却培养出培根、巴沃、牛顿、哈维等影响人类历史的大科学家,直到1859年剑桥毕业生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科学教育才刚刚在剑桥开始。这印证了剑桥之子罗素对智慧的理解:“科学能处理手段,却不能处理目的;目的必须依赖感受。”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反思二战的语境中,提出了与纽曼不同的现代大学理念,强调大学是一个“知识性的社会(intellectual community)而不应是绅士的俱乐部。他强调在培养整全人格的同时,更应着意于对创造性文化情调的养成,宽容与多元十分重要。大学是为那些对知识有迷恋的人而设。知识的发展必须靠分工,其深度依赖学术的专精。从而开拓了现代大学的第二个性格:以创造性研究为主及教学。

          

    尽管以水晶宫为符号的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证明了英国工业的伟大,但1889年以埃菲尔铁塔为符号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则显示了欧洲大陆制造力量的崛起。于是,在现代产业与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中,最保守的英国教育也开始分化为“象牙塔”与“红砖大学”。
    “红砖大学”的名称源于为城市建设需要而建立的市立大学,多以工业时代大量生产的红砖建成。位于英国工业重镇的“伯明翰大学”,在1900年最早获得了象征英国大学正式身份的“皇家宪章”,成为首所红砖大学。他的培养目标,是城市建设需要的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建者伊兹拉·康乃尔在获得特许状的庆典上说:“这所学院将使科学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它生产行业。”标志了现代大学的第三个性格:社会服务站。



    1959年,象牙塔中的剑桥基督书院施诺爵士发表了著名的“二个文化及科学革命”的演讲。警告:学术文化已形成两个壁垒森严的世界,一是人文的,一是科学的。这大概就是后来哈佛提出“核心课程报告”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对新的信息时代的通识教育的探索。一种从“博雅教育”被“技术文明”分化后再度回归“通识教育”的探索。
    其实,英国人向来都把大学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与文化人的地方。并不认为大学是人人可去、适合去的地方。与此相反,美国人提出“高等教育属于人人”。



    美国大学集英国的教育传统和德国的研究传统于一身。但美国大学的最大特点,还是参与社会。大学成为所谓“知识工业”,学术与市场密切结合。“教授的忠诚对象已不是大学,而是支持他研究的私人基金会或华盛顿的项目。教授关心的不是隔壁同行的评价,而是其它大学或国外大学的评价。”加州大学前校长克尔给今日美国大学取名multiversity综集大学),这已超出 unversity 的经典含义[size=+0][size=+0]。
[size=+0][size=+0]    克尔认为,纽曼培养绅士的大学是一元文化的“乡村”;雅斯贝尔斯的研究型大学是学人社会的“市镇”;当代大学是由复杂多元构成的有机体——“城市”。


    其实,大学是什么性格对不同的人生选择具有不同的意义,正如城市对不同生活态度的人具有不同的感情寄托。而不管什么人,只要以大学教职为业,剑桥克莱亚学院前院长阿什比爵士的话最中肯:“想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之必要条件是:他必须要有深厚与持续的热情去做一桩事,并做得刮刮叫……而不是从旁边绕过去。”

   百闻一见,万观双目;今夕西向,明朝求道:莫斯科——圣彼得堡——巴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2:40 , Processed in 0.1669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