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大修订与教学指引
(此文已发表于《江西教育》杂志2012.05期)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历经几年的修订,终于以2011年版的新面孔与大家见面了。仔细对比研读实验版与修订版课程标准,不只是一些词句的简单变化,而是课程目标、性质和课程实施思想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将指引着语文教学发生新的变革,将纠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产生的偏差,将语文教学引向更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方向。
一、新课标最重大的修订:强调“能力”与“实践”思想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与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比起来,变化的地方很多,但笔者认为,最基本、最突出的变化是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的修订。由此决定了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与课程实施,也必须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一)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凸显课程“能力”目标
原来的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规定课程基本目标时这样界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在的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修订界说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对原课程目标定位于“语文素养”的笼统变具体、模糊变清晰、空泛变明确。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目标定位于“语文素养”,相对过去“语文素质”的表述是一个新词,其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和笼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曾提示广大语文教师,可将其简化理解为三方面内容,一是语文基本知识,二是语文能力,三是与之相关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即使这样简单解析,“语文能力”也淹没在“语文素养”的广泛内容之中。空泛的目标表述,使语文教学指向模糊,操作不实,以至效益不理想。现在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简单明了地直接将课程目标指归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个了不起的修订,更贴近学科教学本质与个性地设定课程目标,有力地导向课程实施中泛语文、非语文的改变。
(二)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晰课程“实践”性质
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专家评论说,这是对课程性质最差的表述,根本没有说清楚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根据前一句话,说明语文具有“交际性”吗?好像它又不是这样说的。根据后一句话,说明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吗?事实上它又没有那么肯定,只是这两“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与课程的“根本性质”显然不是同一意思。就这样模模糊糊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者还有一线的教师,就勉强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当作了课程性质。而且“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直到今天都还遭到专家的质疑,比如音乐学科,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性质或特点呢?因为音乐也是人文学科。如此不明不白的课程性质界定,理论昏昏,怎么可能使语文教学实践者操作昭昭呢!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界说时,开宗明义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掷地有声地揭示语文课程性质就两个:“综合性”和“实践性”,不再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让人不解其真意。而且紧承上述课程基本目标定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此表述课程性质时,给“综合性”与“实践性”加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修饰与限制,凸显出语文课程性质的特定性与个性,不至于和其他任何有“综合性”与“实践性”性质的课程相混淆或界说模糊。
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两性定位时,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中前半句,比起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明确、更肯定,更毋庸置疑。这样,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质,在整个课程标准中被突出出来,重点定位明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句话仍然保留,笔者认为,其意义在于,它与“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性质表述是相吻合并统一的。课程标准在强调“实践性”兑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时,同时要求不能忽略学生综合素养(做人层面的全面孕育),防止将语文教学导入“唯工具论”、只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的误区。
(三)“小宪法”通篇贯注“能力”与“实践”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小宪法”。2011年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目标设定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课程性质重点定位于“实践性”后,在后面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都一脉相承地加以了修改,使“能力”与“实践”思想一以贯之,通篇统一。
1.“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能力”与“实践”
基本理念之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论,“能力”培养是其起点与落脚点,在新旧课标都明确“四大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上,修订版课标在“四大能力”之后加了落脚语“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能力”培养有明晰的方向指归,同时吻合和照应前面的基本目标设定。
基本理念之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句话揭示了“能力”与“实践”之关系,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的途径是语文实践。修订课标在此还增加了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于强调课程的“能力”目标指向,明确语文“实践”的突出途径,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基本理念之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样的论述,进一步诠释了语文实践性的内涵与实施原则要求。
基本理念之第四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增加了“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样的表述,明确要求继承传统,肯定必须发扬光大的中华语文教学经验,同时阐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样就勾勒出了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路径与方式图谱,使语文实践有具体的理想的课程(开放而有活力的)承载。
2.“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强调“能力”培养
“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这一部分,修订文字不多,但突出的几处修改,让我们可以清晰地领会到对“能力”培养的强调,特别是“读”“写”能力。如第7条,这样修改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将“能力”与“方法”紧密相联地陈述,更合乎逻辑,更突出“能力”与“方法”的关系。“能力”是心智性的本领,而“方法”是其情景化、具体化的运用,是外化的操作,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更高、更快、更强,必须强化其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用方法达到熟练化、自动化的程度,自然就生成为能力。这第7条中还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分别强化了“阅读能力”的有关内在要求,“阅读能力”在学生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体现,以及阅读能力表现为积累的程度与指标。第8条由原来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修改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明确了“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及其具体表现。
3.“实施建议”中增加的很多文字都是为了突出与强调“能力”与“实践”
“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原则要求如第二条,增加了很多论述,“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还有第三第四条中增加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等,其对“能力”与“实践”的重视不言而喻。
再看针对五大领域教学的具体建议及评价建议,也是增添了不少的论述,以强化“能力”与“实践”,如“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方面,(拼音)“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识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这一块教学建议中特别增加了一段对“练字”的教学要求,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又如关于阅读教学,修改的内容也很多,从中可以看到对加强阅读实践、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视。再如口语交际教学,增加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这样的表述等,不一而足。
二、教学指引:基于“能力”培养,在语文“实践”中“练能”
为了促进我们教学观念的更新,强化教学改革的决心,我们首先回溯与反思一下。
世界上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截止于一百年前,历经教育先贤们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基本状态,基本“统治”全球的状态,那就是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为线索,以知识为重点展开教学。我国成体系的教育教学是在学习并实施这样的格局中形成的,特别是十年动乱结束、教育拨乱反正后,我国的教学是从“政治中心”扭转为“知识中心”的。“知识中心”的教学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一直没能改变,我们这些作教师的,就是在这样的格局下学习与成长的,并在这样的格局下从业学会教语文的。所以一开始直到现在,都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顺手、习惯乃至天经地义。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稍放远一些,看到世界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会十分惊讶,也就是在近百年前,世界上一些教育改革家特别是杜威等人,掀起了教育教学的革命,从而将曾“大一统”的教学格局分化成了两派:一是“知识中心”的格局,一是“能力中心”的。而今,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基本是后者,并且奉行“能力中心”的教学带来了他们的学生能力强,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们依然是前者,依然在人家断然抛弃的教育格局中徘徊甚至抱残守缺,以至于我们各方面都落后他们很多年。
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教育教学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提出的“能力为重”要求,“知识中心”的教学格局应该扭转为“能力中心”,“能力中心”的教学要弱化与变轻知识的教与学,教学的展开以能力为目标、线索和重点,知识的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硬指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凸显了“能力”目标,强调通过“实践”这一途径达到重点是“能力”培养的目标达成。在这一课程标准(语文实施的“小宪法”)所指示的方向引领下,语文教学必须作相应的重大改变,以实现课标的意图与预期。
在“能力中心”或“能力为重”指引下的语文教学,要变基本属于“教知”的状态为重点处于“练能”的状态。“教知”与“练能”在教学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与操作办法各方面,都是区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的。
比如我们以阅读教学来说——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最主要的途径,语文各领域的教学都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包容和实现,语文的“四大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操练得到培养——“教知”型的操作是怎样的呢?过去甚至现在,很多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很自动化地就会循着这样的路线展开教学:背景介绍、引入课文→初读课文后教认字,教词语→讲读文章,理解内容、明确中心,体会写作特点等→布置练习。解析这样的常态(模式),不难发现,教师每一步都在为着“知识”做事,最后大的、总的目标是围绕课文(知识承载)的读懂而做事。为着这种状态的运转,师生的行为常态一般是:师以讲、问和“做”(示范、演示、操作等)为主要方式,生以听、看、答和“做”(被动性的操作等)为主要方式。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师始终是主宰者、操控者和活动的主角,而学生呢,离课堂的真正主人还有较大距离,如果说存在学习活动,也是被动而有限的并没有强化言语实践的活动。这样常态的阅读教学,除了保底性地完成识字、学词等任务外,阅读教学应该得到的绩效是很远远没有达到的,以至于教师引着学生读了一篇又一篇的课文,“长进”的程度显现不出来(思想教育上也还是有收获的),最终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能力的提高)很不理想。
如果遵循新课标“能力”与“实践”的思想理念,按照“练能”格局来展开教学,教学呈现出来的样态就大不一样了。如阅读教学,不再简单设定以理解课文内容或得到课文所承载的知识为目标,而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在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中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就是以“课文”(“例子”)教(最好是“练”)“语文”(基本功与能力),甚至是以“课文”教(最好是“练”)“能力”(不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包括国家“规划纲要”强调的三大能力)。这样,阅读教学课就要重新定位:变“教懂”为“练能”了。阅读教学在“练能” 与“教懂”不同定位上,教学思维大相径庭:“练能”课凭借文本,通过丰富多彩而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最大化地让学生进行言语学习、运用和积累以及听说读写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读懂文本、受到熏陶感染等任务。“练能”为显,“读懂”为隐;“练能”为主,“读懂”为次,“读懂”(包括获得知识和受到教育等)是在“练能”的过程中实现的。“练能”是目标与过程,“读懂”是中介与桥梁。现实证明,着力“练能”,课堂就实,偏重“教懂”,课堂就虚。“教懂”只为一“鱼”(这一篇课文)而事,“练能”则为所有“鱼”(天下文章)而事“渔”,获得语文能力甚至学习能力,何惧这一篇或那一篇文章没有教懂。
怎样让阅读教学课堂充分体现“练能”?那教学操作就要一改过去那种通过串讲串问串读的方式,从头到尾将课文内容讲(或教)给学生懂,实施围绕“七件事”选择练能点、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将课堂做实的策略。正如现实生活“开门七件事:财米油盐酱醋茶”,阅读教学课堂也有“七件事”,也就是围绕七个方面开展语言文字学习运用活动:1.层层推进读到位;2.词句理解兼运用;3.由点到面练口才; 4.巧选时机当堂写; 5.学法指导重迁移; 6.思维训练促创新;7.积累词句增素养。面对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精心选择的一两个练能点(要长文短教,大胆取舍),就选做七件事中的一两件或两三件(可别贪多),努力将其扎实,做到位,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历练,得到提高。
这样的“练能”,只是阅读教学容易达成的现实境界:教师牵引下练能。而“练能”教学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自主活动、自主练能。“自主练能”要变革常态的阅读课堂为自主课堂,课堂按一定的自主学习流程展开,学生运用教师教会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强化训练,教师教知识、技能弱化为“少”甚至“无”,所教主要集中到“方法”(重点是如何阅读理解、如何交流展示、如何互动训练等),常态化的角色行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练“能力”,这里的“能力”重点是语文能力,更包括整个学习能力乃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了这种自主“练能”课堂状态的早日实现,教师在上阅读教学课时,必须在教学行为上有一个重大改变:由教课文变为教方法,让全班学生尽快获得将“练能”课堂自主推进的一套方法。多少年来,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是在一篇篇课文上去用力,这好比是教师很费劲地打鱼给学生或是与学生一同费劲地打鱼(独立的一条鱼),能不能将精力集中用在训练学生早点学会打鱼的方法,让他和他的同伴们一同起自主打鱼(学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我们教师,就真的如同“教练”,“站”在旁边快乐地指挥(组织)、欣赏(评价)着他(他们)打“鱼”。
为了搞好阅读教学甚至语文教学,只局限于将课堂变为“练能”课还不够,还应该按照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下多途径、全方位地练能。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甚至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学生的阅读活动甚至语文实践,就是多维度和立体化的了,如此兑现“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练能也就更有效和得到保障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将其充分做好了,实现“练能”要求了,那语文教学效益就基本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基本能达成了。但是,做好阅读教学的改变不等于做好了全部语文教学,在“实践”途径中“练能”的思想理念,还要充分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其他领域之中,识字、写字要注重练能,写作要注重练能,口语交际要注重练能,综合性学习在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和其他能力中全面练能,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学好语文,充分实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基本的起点性目标,也能根治长期以来语文少慢差费、耗时低效的沉疴顽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