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水墨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30 18: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水墨语文


 2012年04月20日  作者:吴继德  
得失寸心知
——我的水墨语文
  曾经多次问自己“语文是什么”,却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后来终于明白,我永远说不清语文“是什么”,我只能说语文“像什么”。根据自己20多年的教学体验和感悟,若把语文比作水墨画,倒有几分神似。
  水墨画一是情趣,简单的几样,或者几只虾浅水斗狠,或者几尾鱼荷下嬉戏,画面情趣盎然;二是韵味,就那么三五笔勾勒,或者远山疏树,或者寒江孤舟,细细品味,均含不尽之意于画外;三是意境,或浓墨泼洒,或淡墨轻皴,色彩淡雅,在似与不似之间,无不流露出一种追求、一种寄托,一种意境,折射的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
  这些,无不与语文有着某种默契。我认为语文课堂一要有乐趣,妙趣横生的课堂,学生自然喜欢;二是要有韵味,余味无穷的课堂,学生必定留恋;三是要有境界,得“意”忘“形”的课堂,学生一定期待。若无此三者,则语文教学就会索然无味,面目可憎,语文课堂就会一潭死水,令人恹恹欲睡。
  所以,我追求“有乐趣”的语文教学。
  无论是导入的设计,还是问题的设置,也无论是教学流程中环节的转换,还是结束阶段的总结,都力求别出心裁,生动有趣。
  比如问题的设置,常常利用适时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切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分析人物形象时,我这样设计:
  我今天看到咱们班两个同学在教室外打闹,甲手持扫帚追赶乙,乙一看形势不对,得找件武器呀,于是横端拖把,如此你来我往,斗得热闹非凡。(学生大笑)我就奇怪了,连咱们同学打闹都知道要找件趁手的武器,鲁提辖本是有意去惩治郑屠的,有备而去啊,却赤手空拳,为什么?他也完全可以像郑屠一样从肉案上抢一把尖刀啊?(学生不笑了,开始思考)
  同样是分析人物形象,执教《社戏》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发现这两天我们班正在进行新的班干部选举,一个班集体的领导团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班长,其次是劳动委员,如果候选人是“我”的这一帮小伙伴,你选谁担任班长?又推举谁担任劳动委员呢?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陈述理由。
  这样就比简单地分析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要有乐趣得多。
  又比如利用音像资料辅助教学,不是简单播给学生听听、看看就完事了,总要变出花样让学生感受到乐趣。执教《威尼斯商人》时,引入电影版《威尼斯商人》的视频,我把“法庭审判”放给学生看过之后,关闭视频的声音,让学生分组来给电影配音,全班学生简直乐翻了天。
  再比如课堂的总结,既要给学生一节课内容的完整印象,又要考虑便于学生记忆,于是常常选择一些既有趣又形象的说法来作总结:
  比如用数字“一、二(两)、三、四”来做总结,《故乡》的课堂总结是“一(座老屋),两(个闰土),三(种故乡),四(样见解)”,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觉得新奇好玩,也容易记忆。
  比如用对联作总结,上、下联常常概括内容、主旨,横批则概括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比如《七根火柴》的总结是“七根火柴点燃精神篝火(上联),一片丹心照亮历史天空(下联),以小见大(横批)”;《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的总结是“心有莲花澹泊明志虽居陋室亦能赏心悦目(上联),德如君子洁身自好纵出淤泥决不同流合污(下联),托物言志(横批)”。用对联总结也有跟学生逗趣的,比如我给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或者他们拟出上下联,我来横批点睛,学生觉得有趣,乐此不疲。
  我常常想,语文教学应当“挖空心思”来制造一些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喜欢语文课,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体会语文的无穷韵味。
  所以,我还追求“有韵味” 的语文教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8:50:56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要有“文”味。语文本身承担着传承传统、传播文化的重任,作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必须时刻铭记这一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容量是不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恰当地补充、拓展课外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使我们语文课堂的文化含量变得厚重起来。比如关于古代诗歌,初中六册书合计也就八十来首,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这只是沧海一粟。   在开展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时,就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尽量多涉猎古代诗歌这一宝库,而学生的选题也是丰富多彩的:唐诗宋词中的“月景”、“雨境”、“酒意”、“花鸟虫鱼”、“山水名胜”、“节日习俗”、“朋友离别”、“乡思乡愁”、“爱国情感”、“四季景色”,更细化的选题还有唐诗宋词中的“杨柳”、“梅花”、“春天”、“黄鹤楼”、“西湖”、“蝉”、“莺”……等等。一次活动,尽量开展得深入、扎实,力求把某一方面挖掘充分、透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也使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类似这样的拓展,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忧患与责任”单元时,围绕作家作品,也做了大量的拓展和补充。比如由《事事关心》拓展到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和高攀龙,了解这两人如何公正为官,主持大义,解职之后如何奉献乡里,兴办教育,了解顾宪成为兴办书院慷慨解囊,甚至把自家的房舍腾出供学生住宿,他的妻子亲自为学生做饭;了解高攀龙耿介坦荡,大义凛然,与“阉党”魏忠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视死如归,从容自沉后花园的水池,“纵然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的诗句令学生动容。由《最苦与最乐》拓展到“戊戌变法”,重点了解谭嗣同为了中国之改良、变法,甘愿赴死“为天下先”,希望以死唤醒更多的有志之士,他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令学生震撼;再由梁启超拓展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了解他们夫妻一生为研究中国的建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了解他们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而进行的坚决、艰难的抗争。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补充鲁迅先生详尽的资料,他的生平事迹,他的人生理想,他的精神品格,了解他的《自传》、“遗嘱”以及他的儿子周海婴的一生。
  执教九上“艺术长廊”单元时,学习《明湖居听书》之后,补充了唐代诗歌中描写声音的三首名作: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阅读,体会清代人方扶南说的“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的魅力所在。
  其二是要有“人”味。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场所,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生生之间融洽和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不使人觉得紧张、压抑、焦虑、不安。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师生较长时间的磨合,慢慢形成一种共识,一种默契,一种心灵的相通,从而形成是非判断、审美情趣上的“所见略同”。
  幽默和风趣是不可或缺的。课堂上有学生打瞌睡,就戏谑地问全班同学:“饭熟了吗?”全班哄笑,该生就被吵醒了。某男生总是课间疯玩,忘了上厕所,上课途中经常举手示意“内急”,次数多了,也会令人不满,于是戏谑一句:“要手纸吗?”该生嬉笑,但不生气。时间一长,只要他举手示意“内急”,旁边的同学会戏谑一声:“要手纸吗?”全班大笑,该生仓皇而去。如此几次,毛病竟然改掉了。
  “人”味的课堂还应该是深入学生心灵的,洞察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特点,从而灵活机动把握课堂,而不拘泥于一节课的计划是否能够实现,毕竟,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样体现人文关怀。2004年下了一场大雪,那应该是连续好几年中的一场大雪,学生兴奋不已,上课铃响后,一部分学生恋恋不舍那沸沸扬扬的大雪,磨磨蹭蹭不想进教室,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也是心不在焉,伸颈顾盼,本来是计划阅读教学的,干脆改为“作文课”——观察、体验下雪,让学生玩雪、打雪仗,之后完成一篇作文——《2004年的大雪》。巧的是全区的期末统考,作文题就是《2004年的第一场雪》,学生出考场高兴啊,赞叹老师真是“神人”,结果全区该年级一共四个满分作文,我班独揽两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尊重,是心灵与心灵的相互探访,是思想与思想的相互碰撞,是情感与情感的相互交融。“以人为本”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课堂每一处细节中的“人情味”。
  其三还要有“余”味。语文课要上得像听章回小说的情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设一点悬念让学生去猜测,卖一个关子让学生去期待,留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有更多的角度去感受语文的魅力,因为语文是主观性极强的学科,一种理解,一种说法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扁鹊见蔡桓公》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留下一道课外思考题:蔡桓公当然有不可原谅的错误,难道身为医生的扁鹊,在“桓侯之死”的悲剧上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比如教学《愚公移山》,常规的内容结束之后,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愚公为什么直到“年且九十”才想到“移山”?如果搁到现在,想要表达用坚定不移的行动来战胜困难这个主题,你还会选择“移山”这样的角度吗?
  这是关于内容方面的“余”味,还有迁移拓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比如教学《威尼斯商人》,常规的内容结束之后,给学生一个课外研究性问题: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请查阅资料,联系之前学习的《安妮日记》,从“法庭审判”的情形来看,你能发现当时以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存在什么倾向?
  再比如教学《重复与变化》,正值水果湖的“楚河汉街”开放不久,于是布置一个研究性学习任务:实地调查、探访汉街是否符合梁思成先生关于建筑艺术的论述?
  不让一节课在结束之时就戛然而止,而让课堂以结束为新的起点,或迁移,或延伸,或探究,或质疑,“课”已尽而“意”无穷,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丰厚底蕴,让语文课堂趋向更高远的境界。
  所以,我更追求“有境界”的语文教学。
  我希望课堂有轻松、活泼、愉快、诙谐的氛围,我希望能在师生的会心一笑中完成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我希望课堂是纯粹的、高雅的、有品位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与人共同体验生命涌动的空间,我希望当一节课结束时师生都是愉悦、充实且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会说“这节课上得好快呀”……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我力求当一节课结束的时候,留存在师生脑海里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恬静而不乏味,深远而不肤浅,含蓄而不晦涩,雅致而不粗俗,澹泊而不功利。
  我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手拿《参考书》照本宣科的说教课,这样的老师只能归入“工匠”的队伍。因为除了“按图施工”,他们绝少自己的主见和创造,因而语文课堂也就鲜有灵动和生气。自己无趣,还想方设法教导别人没趣,最后弄得整个课堂都成了“受教育者尤其是儿童的苦役”。
  我可怜把语文课上成为考试而教的“考点”训练课,这样的老师自然要归入“奴隶”的行列。他们奉“考试为神”,尽管也教得尽心尽力,恪尽职守,甚至不乏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之辈,但是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不过是在“考场”里苦苦挣扎的“角斗士”,所以颇值得同情。
  我更深恶痛疾把语文课上成供人围观的表演课,这样的老师把教室当做“我的地盘”,准确的说,他不是在上课,而是在演戏,学生变成了配合他演出的“道具”, 课堂变成了“一个人作秀的舞台”,这样的老师更适合去做演员。但他们竟然执迷不悟,竟然为自己的表演津津乐道,所以尤其可恨。
  不言而喻,教学的境界主要是由教师的境界决定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格外注意修炼自身的教学境界。
  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是真心热爱语文,热爱教学,现在开始为时不晚——重要的是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因为“情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态、高尚的志趣和专一的精神;没有情趣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有情趣的学生”(陶西平语);因为“没有情趣和艺术,才情就会枯萎,生命之花就不能得到醇美的滋养;没有情趣和艺术,理想、信念、智慧与真情就缺少了最有力、最动人的表达方式”(肖川语)。具备了高雅脱俗的情趣,淡化了急功近利的心态,才有可能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教学境界。
  上课铃再次响起,我将又一次和学生共同展开一幅长卷,水墨画一般,有乐趣,有韵味,有境界。我不敢说我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但是我坚定地追求这样的高度,我努力地接近这样的高度。(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特级教师 吴继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6:56 , Processed in 0.0595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