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合 融合 渗透-谈早期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23: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合
融合
渗透-谈早期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无锡市梅村实验幼儿园 张学良


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科学认读,在教育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相信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东西最终是不受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衡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科学性最终是以是否促进孩子的发展为标准。非常高兴的是,早期阅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人的认可。



第一部分:我园早期阅读的概况

我园2001年开始了早期阅读教学的研究。我们通过科研的途径,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科研成果首先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同时我们对实验班的孩子进行跟踪调研,进行对比调研。我们发现这部分孩子到小学后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知识面,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些方面。我们进行早期阅读研究的关键词是:整合、融合、渗透!




第二部分: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

在早期阅读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的语言活动不能全部被早期阅读的教学内容所取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围绕主题展开的,虽然有领域重点,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科教学。教学时间不变,而教学内容增多了,造成的课程超载问题怎么办?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课程资源的重新整合。首先,我们端正老师的课程观,端正教材观。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同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用这个教材,也可以用那个教材。为此,多年来,我们没有一直沿用一套固定的教材。每一轮实验结束后,我们都进行回头梳理,重新调整教材。我们的早期阅读研究经历了从没有教材(老师从零散的教材中选择早期教育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材-------相对固定教材的历程。也就是直至我们相识了“科学认读”这套教材后,才相对固定下来。但尽管相对固定,也仅仅是早期阅读的课程资源库,还需要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再度整合。即将相关内容有机的与主题活动内容整合。我们幼儿园使用的是江苏省教研室编写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再此基础上进行班本化的实施。“科学认读”教材如何与这套教材整合呢?我们将这套教材在分年龄段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成三类:一部份放在主题教学的语言中进行;一部分留着课外阅读的内容;还有一部分与其他领域活动、与日常生活活动、游戏环节等相结合。这样的整合目的是为了避免课程的超载而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



第三部分:如何与五大领域相融合

在早期阅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早期阅读不只是语言活动的任务。它需要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各个领域相融合。《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阅读作为语言领域中的一部分不仅要与语言领域的其他内容相融合,还要与其他领域的内容相融合。
“早期阅读”与体育活动的整合。
体育游戏时我们可以将体育游戏与阅读活动相结合,可以使活动更富有情趣。如教材中的〈我们去探险〉就可以很好地与体育活动相融合,老师在场地布置与故事相符合的情境与场地,杜里和莎利“走过森林”“穿过沙漠“越过沼泽”完成相应的动作练习,最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游戏,教师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接受了阅读训练,提高了活动效率。
“早期阅读”与科学活动的整合。
教材中的《地球呼吸》,我们可以在阅读过后继续进行相关的收集、记录、设计,还可以学做环保小卫士,让幼儿对这个关于环保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将《地球的呼吸》中的情感付诸实践,将阅读与科学有机融合。
早期阅读与艺术活动的整合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语言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段好听的音乐,幼儿通过想象也会编出不同的故事。凭着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情感和特殊领悟力,学听音乐,也可渗透早期阅读的内容。比如教材上的《火车呜呜叫》,我们就可以结合《开火车》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习诗歌中的问答句式。幼儿在动感的音乐中感受儿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让阅读与音乐游戏相融合,幼儿有了更愉悦的身心体验。再如教材中〈撕呀撕呀〉这一内容就可以与幼儿美术活动相融合,画面本身让孩子欣赏到的是撕贴画的奇特效果,还可以是孩子进行撕贴的很好范例。幼儿可以尝试自己动手试一试,他们随意的撕随意的贴,可以给孩子留下更丰富的观察对象、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幼儿会“愿意读”、“主动学”,促进其各领域的发展,开启主动阅读的大门。



第四部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机渗透

“早期阅读”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活动,它可以融合到主题中,渗透在各领域中,当然还可以溶入到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中。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利用其他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听觉欣赏和阅读活动,让幼儿倾听教师朗诵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故事),或边欣赏故事录音边阅读图书,让幼儿在反复倾听中不断体验和品味作品,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如:孩子们来园后,吃完点心或者餐后、午睡前都可以渗透阅读,就这样,幼儿在完全没有压力轻松愉快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阅读任务。这样的渗透体现的是无痕,而不是硬塞不是灌输。
幼儿园环境也是重要的渗透载体。阅读环境是一种氛围,存在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并以其独特的暗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孩子。阅读环境可分为隐性的心理环境和显性的物质环境。这里主要讲显性环境,主要有教室的墙面环境、区角环境等物质条件,它的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为孩子的阅读活动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幼儿通过活动与阅读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埋下一颗爱书的种子,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更能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内在需求,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A.宽松的区角阅读环境 。 把阅读活动有机地融入区域活动,将会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质量。把阅读内容展示在图书区、表演区,有图片、头饰、指偶、故事录音带供幼儿表演的,有立体形的图片供幼儿在背景图上排图讲述的,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废旧图书和画报,通过剪剪、贴贴、画画和讲讲,这样的宽松的区角阅读环境,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实际水平主动地选择活动内容(材料),形成了阅读培养的良性循环。
B.适宜的园内大环境中也可以渗透早期阅读。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贴在楼道两侧,旁边附有幼儿的姓名和作品的名称;在每层楼的走廊上,都有一幅幅生动有趣、富有情趣的语言、童话故事,使幼儿仿佛置身在一个个美丽的童话王国。来园离园时经常看到孩子、家长聚集在图画欣赏、讲述着,创编着自己的故事。



第五部分:我们的困惑
近十年的早期阅读的研究让我们感受到研究的艰辛与喜悦!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更加关注早期阅读的教学能够做的更科学,更高效;更加关注师资队伍的培训;更加关注早期阅读中家园合作的问题;更加关注早期阅读中幼小衔接的问题。当然以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困惑!我们希望在省学前教育学会这个平台上能找到互动解决问题的伙伴!




2010-3-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09:44 , Processed in 0.2038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