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香港学校的这一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9 07: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我在香港学校的这一天作者:SUNNY
我在香港学校的这一天
王爱娣
                                                 《师道》2011年第6期
今年一月下旬,参加在汉华中学举行的香港中语会活动时,与老师们谈起香港的语文教学,我便打算再次专程来香港学校听课,观摩他们常态下的中国语文课怎么教,看看香港学生的学习状态。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的蔡凤诗老师,此后,蔡老师帮我作了细致周到的安排,确定在3月8号。这一天,我便如约而至。
早晨八点整到达学校,至下午五点钟离开,我在该校逗留一整天,体验学校生活,见闻感想颇多,汇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享受教育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我所访问的这所学校是香港佛教联合会开办的第十三所文法中学,以弘扬佛法和推行校训“明智显悲”为办学宗旨。
进入学校大厅,一种特有的气氛迎面袭来:一尊观音佛像,宁静肃穆。我心中顿时肃然起敬。楼道里静悄悄的,同学们各自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教室。该校上午第一个小时是这样安排的:8点前到校,8:10-8:30早会,8:30-8:50早读,8:50-9:00收功课,收取各科作业。我们的学校每周星期一有升旗仪式,也有早读,但却没有10分钟的收作业时间。可见,香港学校在时间安排上的细致周到。
蔡老师领着我去她的教室参加早会课。香港学校没有升旗仪式,没有早操,但有各自不同的活动仪式。早会课天天有,但是,只有星期二这天校园电视台主持节目在全校播放,学生们教室里观看。走进蔡老师的中六班,教室里安安静静,同学们站立着观看校园电视台统一播放的早会节目。先是播放幻灯片,今天的主题是“工作=能力+兴趣”。伴随着舒心的音乐,幻灯片自动翻页,内容讲述着什么是能力,你应具备哪些能力,如何拥有兴趣,等等。接着,是学生的对话节目,推荐好书。中间插播一则简短有趣的英文小故事动画片《小狗探险》,最后播放上周学校活动剪影,于是播放了学校上周举办的“艺术周”活动记录,有音像,有图片,全校学生都在观看,共同回顾自己的校园生活。早会课持续20分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教育氛围,用理念和文化熏陶、感染着每个学生。
8:30-8:50早读。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高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较重,中七年级还要参加公开考试,所以,早读时间班主任也会给他们讲功课。这所学校的班级管理几乎是人人参与,每班班主任不止一个,高中每个班配备两位班主任,初中每个班三位班主任,班主任为学生做好充分的服务工作,从学习辅导到心理扶助。早晨的第一个小时,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下午放学前3:45-4:00的15分钟,班主任也必须到堂,讲讲班级一天的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如果哪个学生心里不舒服,也可以去找班主任说说。老师的办公室门口有一间小小的玻璃房,专门为有心理疏导需要的学生准备的,只要他们有什么麻烦,就可以去找班主任说。这一早一晚的接触与交流,让人感受到学生一天都沉浸在学校教育的氛围里,而不只是来学功课学知识,学完功课背着书包就离开。
学生每天来到学校,感受文化教育氛围,获得智慧启迪,培养独立意识,这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为重要。而目前我们的很多学校已经缺乏教育,只剩下教学,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战了。
二、课堂教学时间长短不一
香港学校的课堂时长由各所学校自行决定,短则35分钟/每节课,长则70分钟/每节课。例如汉华中学每节课为35分钟,而茂峰法师纪念中学的情况较为复杂,他们的课堂时长分为两种,一种是70分钟一节课,一种是50分钟一节课,中一和中七没有区别。
上午第一节课是9:05-10:15,时长70分钟,我去中五乙班观摩了萧逸东老师的中国语文课。蔡老师原先的安排是让我坐在他们的电视台看现场直播,香港教师一般不乐意别人坐在教室里观课,但我觉得坐在远处观摩,不如身临其境,感受其教学氛围。为此,蔡老师专门与萧老师沟通并得到他的认可,我才进入课堂聆听其教学。今天这堂课是《庄暴见孟子》的课题延伸教学,教师专门就课文的语文能力要素“对比论证”展开教学。教师准备了充分的实践任务,从“对比论证”的定义出发,带领学生认识对比论证的文本样式,然后讲到对比论证的好处,教师总结出一个公式,让学生明白对比论证是怎么一回事,一步一步地往前延伸,最后,布置任务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萧老师虽然教书时间还不满一年,可他十分认真,勤于向其他老师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很恰当,时间安排很紧凑,一节课完成任务,决不拖泥带水。我想,能在七十分钟时间里把学生圈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转,实在不容易。
下午第一节课1:40-2:30,时长50分钟,聆听何曼婕老师的一堂中一乙班的阅读课。何老师讲解《风雪中的北平》,很是生动,学生很活泼,一位男生上台表演北风呼呼吹来时的动作和表情令全班大笑。老师的讲课很有激情,这让我联想到香港教师激情飞扬的演讲风格,虽然他们的国语讲得不好,但粤语却讲得非常快速而流畅,尤其是香港领导的发言,一般都从切身体会出发,不讲政治报告,念的也不是别人写来的讲话稿,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真实的思想和领导的视野。这堂课让我看到了香港学生活泼可爱、有民主意识的一面,也感受到他们沉不下心思读书的浮躁。
三、办公室既是生活间又是教研室
香港国际化大都市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住房空间狭小,学校的课室和办公室也是如此。走在通往办公室的过道时,蔡老师不住地感叹地方太小太拥挤,她羡慕我们的学校,空间大,敞亮。可是,别看他们的教室空间小,学生坐下来济济一堂,而电教设备却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教室里的电源开关就是几大排,且都保护完好,未被破坏。校园电视台的先进设备也是内地学校很少有的,学生主持电视节目,或者当演员,在此大显身手,更是一种工作体验。
午间休息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大家都留在学校午餐。学校没有食堂,学生由学校集体订餐,教师自订外卖或自带午餐。今天午餐我在蔡老师的办公室与大家同享。他们的办公室就像生活间,有冰箱和微波炉,大家从家里带来午餐,放在冰箱里,不怕坏,用餐前用微波炉加热,不怕凉。办公室虽然人多,书杂,满满当当,但是地面很干净,总会在某个角落里腾出一个空间来,摆一张长方桌,午餐时可以使用,小组讨论问题时可以围桌而坐,很实用。
下午4点放学,学生离开学校,4:00-5:00的一个小时是教师补课和备课时间。下午4:15,中四年级的六位语文教师有备课活动,我欣然参加。4:15大家准时坐到办公室角落里的那个方桌边,围绕事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单元教学进度,单元测验,年级活动及颁奖,年级收费情况,等等。没有闲言杂语,大家就事论事,发表意见,或提出新的方案。讨论完毕,会议结束。
四、教师的教学任务很繁重
香港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很繁重,不仅课时多,而且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像蔡老师,是该校中文科主任,还担任中三中六中七三个年级的语文课及中一年级的中国历史课,萧老师除了教中一中三中五的中文课,还要教中四年级的电脑课。每个人平均每天至少有3节课,课堂教学时间达到200分钟以上,班主任工作除外。每一位教师都同时担任几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内地一般的学校跨年级跨学科,在分配岗位津贴时都有所体现,而他们没有,他们做班主任也没有额外的报酬,这是工作,必须的。在香港,或许把教书当成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吧,所以,教不同的年级就是一天上几节不同班级的课而已,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脑力。中一至中三,总共有六个班级,他们会安排六位教师而不像我们一般是三位教师来承担平行班的教学。他们的教师拿到课程表,只接受任务,没有谁去抱怨如此安排不合理。但是,教师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谁都不得被占用,即使高考阅卷,达到规定时间,教师也都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香港学校也几乎不可能有晚自习,更不可能轻易在周六或周日来补课。
五、学校之间竞争意识很强烈
在香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学校与学校之间很少有交流,很少有校际教学研讨。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竞争,同一所学校的教师为了同一个目的——把自己的学校教育教学搞好,以取得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认可,这样才可以收到更多更好的学生,学校才有发展前途。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像法宝一样,成为学校发展的秘密武器,不可轻易示人。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也没有行政约束力,平常举办活动,或者召开会议,教育局无权规定学校教师必须参加(除非校长有规定)。例如,香港教师中心每年三月都要举行交流活动,教师自愿在网上报名,你不去参加,不去学习,没有任何人能够干涉你。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师个人的学习机会很多,例如,深圳市教师有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语文学科每周四下午是规定教研时间,只要市局或区局教科中心有活动,一个通知下来,大家都必须参加,这是上级规定,违抗不得。不过,香港教师从教材出版社获得的教学资源足够他们选择使用,从教学计划到单元测验,从教学方法到课程发展,几乎替教师考虑到一切有关课程教学的需要,这与英美国家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和出版策略一脉相承。
六、香港学校面临的难题
香港的学校目前也面临着很多难题。例如,334学制实施以后,他们的高考怎么办?今年是他们最后一届中学毕业会考,两年之后,与大陆学制同行,像我们今天一样,所有进入高中的学生都要参加高考,那些学习程度跟不上的学生怎么办?正令校长和教师头痛呢。而以前香港的中七是预科,在中五,通过中学文凭考试后,就有70%的学生被分流,只有30%左右的学生为了继续学习而升入中六中七,读预科,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所以,香港教师不用像我们这样没日没夜地抓高考,高考成绩几乎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再比如,因为生源的紧缺,香港学校的生存问题成为大事,每年港岛的200所学校中就有一所面临消失的危险,如果不想让一所学校彻底死去,教育局商定200所学校每年每所学校减少一个班级。班级少了,教师人数就要减少,多出来的教师就会失业,若是一所学校关闭,所有的校长教师都会失业。除了官立学校的教师身份是公务员可以享受政府津贴之外,津贴学校、直资学校的教师的去留都掌握在校长手里,一旦失业,就没有了工资。因此,为了获得生源,学校必须努力,一是提高成绩,二是提高办学声望,让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你的学校里来,只要学校有学生,政府就会给学校拨款,这样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抢生源难免会明争暗斗。
为此,香港的学校办教育,除了要分数,还要有令人信服、令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教而育之,教好书的同时,还须育好人,学生在学校里既要学知识长能力,更要接受教育成为文明人。或许这正是我所看到的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每天上午花一个小时,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特有的氛围里接受熏陶感染,享受教育,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两三位班主任、全天候跟踪学生,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深层原因吧?


《师道》情智版2011年第6期目录
总第 137
开卷视点
1  沏一壶唐诗,香满楼/许松华

   特别策划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思想足迹——教育主张回头看
4 陈独秀的广东新教育改革/万多胜
6 吴玉章在延安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张晴晴
9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
    生平:一生刚烈写传奇/徐 焰
    思想:始终站在劳苦大众一边/蓉 儿
12 红色延安 特色办学/刘 静
   党性修养——师德建设新启迪
15 总有一份情怀一种坚守——教育一线好党员郭铭辉访谈/本刊记者
18 党作指引,让师魂绽放时代光彩/谢荣斌
21 党的团队力量源自信念和意志——蒋琪和他的团队办学纪实/施南华 本刊记者
23 “党员”助我走向人生高处/罗刚淮
25 学问中的那粒“性子”/曾扬明
26 谁为我的专业发展给了力/王厚成
29 点燃教育反思的星星之火/陈复兴

   民间声音
31 九龄童救母的启示/朱慧松
31 不要随意剥夺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刘 鹏

   新论视窗
32 教师的底气/何恩鸿
34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李剑平
36 经典诵读开路,夯实读写基础/姚霞晖

   别样课堂
38 夕阳山外山/何 萍
39 顺水推舟:追求出彩的语文课堂教学/罗小驹
41 教育没有如果/王维审
42 活用“激趣”善用“激趣”/赵克婴

   学子点击
43 告别心灵惩罚/孙增美

   边教边悟
45 乐感•诗情•禅意/刘果真
46 有效突破习作教学的三大难点/谢雄龙
48 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管理综合效能/陈绍洪
49 多媒体时代班级管理中的交往教育/刘亚萍

   智慧纵横
51 养成教育乃人本和谐之道/刘国庆
52 驴子的眼罩/王登班
  
      今日充电
53 我在香港学校的这一天/王爱娣
55 从一次次听课中“认识自己”/周顺海

   一页书香
57 让众生一齐闪亮/刘关军

   苦乐杏坛
59 教育,就是一场相遇/王开东
60 只为教育那一片绿阴/王洪国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主题师德征文获奖文章选登
61 “正心诚意”话师德/梁小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5:56 , Processed in 0.0664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