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的五要五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9 10: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的五要五不要
西 邑

    关于名师,想说的应该很多。但杂志排出1500字的篇幅,只有长话短说。俺深知,大家都是教师,对谁指指点点都是不妥的。鉴于名师已成社会公器,冒昧说几句吧。进入脑海的,是若干个“要不要”。仅只提出,并不做展开。
    不要多吃多占。名师的多吃多占现象相当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一些个名师的贪婪度却很是无餍。先进教师是我的,特等奖金是我的,外出交流是我的,提拔做官也是我的。总之,名师的虎皮一上身,所有好处都是我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的一句话,送给这等名师比较适合。他说,“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
    不要急于扯旗。中国的教育模式名目之多,绝对世界第一。那么,中国教育是否世界第一呢?地球人都知道。这里面,名师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了几节自我感觉不错大伙儿评价还好的课,就急于扯旗,上书“某某教育”之类烫金大字,招摇过市。借鉴先贤也不打个招呼,一幅天下独门惟我原创的派头。实质上,形式逻辑的关都没过。
    不要孜孜做官。很多名师,名了之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本。加之运作之效,官儿也就到手了。做官之后,掌控资源的能耐更强了,“集天下英才”简直小菜一碟,“出成绩”也就比别人容易很多。以名捞官,以官保名,师不师的,教不教的,均可旱涝保收。我想,这大约就是传说中最美妙的“双赢”吧。
    不要做催泪弹。一些名师说起自己得意的课,总喜欢拿学生们“流出了热泪”说事,一派“感动中国”的成就感,挥之不去。在一些论者的标准里,学生是否流泪了,大约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具备“人文色彩”的因子吧。在我看来,“健康情感”是不需要培养的,只要不伤害即可。某名师全国上名课,所到之处,嚎啕一片。滑稽啊!
    不要工于表演。说一些名师是上好的演员,并没有半点冤枉他们。以前流行“教师主导”的时候,他们挤眉弄眼声泪俱下。现在时兴“学生主体”了,他们见风使舵课堂鼎沸。从刘姥姥到林黛玉,没他们不能演的角色,也没他们不能演成功的角色。我想,教师首先是人,凡是人,总有着他相对恒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真嗓子说话,人之底线也。
    以上,凑出来“五不要”;接着,再凑齐“五要”。
    要尊重公民权利。中国从来就不缺乏体制所需要的人才,而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却只有指望一代公民的出现。中国孩子普遍被剥夺了休息权,没几个名师看得见,遑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孩子们基本人权的丧失鼓与呼。一些名师操作中的尊重学生,无非是将硬的控制化为软的就范。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名师们任重道远哦!
    要不断刷新知识。听语文课的时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绝于耳。听物理课的时候,牛顿后面,愣是听不到联系一下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哪怕几句。历史教师,从来自信满满,张口闭口历史规律,愣是对“测不准原理”充耳不闻。刷新知识,不止一个学科概念,更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名师们,备课时先上维基百科瞧瞧,好么?
    要读一遍教育史。读了,便基本知道水有多深。读了,便不会过分胡说八道。名师们大都喜欢说创新,我呀,只想悄悄地提个醒——不知旧,焉知新!西谚云,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如此,我们才可能规避奢谈创新的陷阱。再,每个时代,人类都有障碍,教育都有命题。读了,当可借鉴勇气、智慧和经验。善莫大焉!
    要勇于质疑体制。质疑是一个学人应有的品质,发自感受,基于良心,绝非作秀,更不类跟体制撒娇要糖吃。目前中国大局,正处于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之中。耳闻一些名师,对加剧教育与社会不公的重点中学现象,非但不无扼腕,反而面有德色,我不知说什么好!真的名师,必将如蔡元培、胡适、殷海光诸君,矗立于社会洪流,而为其中流砥柱。
    要敢拿教材开刀。“繁难偏旧”是教育部承认了的,但我从来没在哪个名师的演讲中,听到身体力行的讨伐。中国教科书问题的谬误,绝不下于国人印象中的日本教科书。名副其实的名师,应该具备刷新现行教材的眼界、胆略与智慧。牛奶中含有三聚氰胺,咱再怎么讲究“喝法”,再怎么作香甜状,都是没用的。荼毒子弟,杀人父兄的事儿,该改弦更张啦!
    我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对名师概念,也显得迟钝。听过几节课,见过几个人,而已。十年前,北师大某博导名师在我校讲坛上说,没考上博士就没资格对博士说三道四,否则,便是酸葡萄主义。听完之后,几个人笑笑,庆幸道,幸亏没读那种博士。博导此说,大约是想激发俺们知耻后勇——勇于范进中举硕士博士壮士烈士一路读下去的吧,没成想,种瓜得豆,反而帮俺,脱了博士的鬽。
    谢谢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6:46 , Processed in 0.0565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