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3 07:47:06
|
只看该作者
弗莱先是从这幅画里的笔触切入。这幅画从左下方到右上方,都是有规律的平行笔触,这些平行的笔触构成了一个很有次序感的画面。而这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因为当时的观众还是习惯于古典绘画修饰得光溜溜的那种画面,而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却把笔触暴露在外,因此观众会认为他们是粗制滥造,画还没有画完。罗杰·弗莱要为塞尚他们的这一特征辩护。他辩护的策略之一就是将笔触问题追溯到欧洲绘画的传统,特别是晚年伦勃朗的作品。伦勃朗有个学生叫杜奥,杜奥有个学生叫凡·得·维尔夫。他们的作品都修饰得很光洁,看不到画家的笔触,也看不到画家作画时的状态、情绪等等,这是当时荷兰绘画的一般情形。罗杰·弗莱认为这些绘画都是为了吻合当时的审美趣味而画出来的。
杜奥作品 维尔夫作品
但是,在这些绘画背后,却有一位大师。他就是伦勃朗。伦勃朗突破了这一传统,他的晚年作品笔触全部暴露在外,他不再满足于仅仅画出一个完整的画面,而是想把作画的情感也表达出来。
伦勃朗:《自画像》局部
当然,在《自画像》这幅画里,我们可以说,他的皱纹,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主题与形式是合二为一,正好统一起来了。这一点没错。但是,伦勃朗还有其他一些作品,更加突出了作画的过程以及所用的材料,还有作画时画家投入的强有力的情感。这件作品用的是毛笔和墨水,非常接近于中国画,材料也接近。当然,它仍然是以欧洲传统的人物塑造为主,画家用了聊聊数笔就勾勒出这个模特,以及她周围的整个氛围。
伦勃朗:《熟睡的女子》
我非常喜欢这幅画,想要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它的画面以及我对它的喜爱之情;但是,我认为没有比一位美国人更好的描述这幅作品的文字了。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他的话是这么说的:
? A Young Woman Sleeping at the British Museum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ster’s finest drawings. With powerful strokes and peerless economy his swift brush suggests his model’s form and the atmosphere that envelops her. The drawing is entirely done in brush, an exceedingly rare technique for Rembrandt. Looking at the broad liquid brushstroke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et with Western twenty-first-century eyes, it is hard not to think, at least for a moment, of the finest works one knows by Chinese and Japanese calligraphers or by superior abstract expressionists that give the impression of absolute spontaneity but that are, of course, completely controlled. Seymour Slive, The Drawings of Rembrandt: A New Study, Thames and Hudson, 2009, pp.73-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