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现代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旖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所谓“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学识、人格、修养、能力等都将直接决定学生素养的水准。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教师人文素养概述
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人才的培育必须以人文素养做底蕴。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北大教授叶朗在《人文学科大有作为》一书中指出:“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早就发出警告: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人文教育,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人才首先有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教养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而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基本方式便是教育。教师自身素养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这大概是关于“人文”一词最早的记载。其意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成为与“天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的概念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
“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
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人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
人文素养的本质,是个人一种内在的修为和品格,是个人一种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这种品格和价值体系通常被称为人文精神——个人对自我以及外部世界在生存意义和价值取向上所体现出的一种普遍而持久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以争取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为己任,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不断追求自身解放为旨归,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人文精神是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对人的理解、容忍、接纳、尊重,是对人的爱护和关怀;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人文重视思想和理性的价值,关注人的发展,认为人具有潜能。再简言之,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人”处在人类活动的中心位置——以人为本,“人”是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基本的价值衡量标准。)人文精神非常重要的内核,就是对人的承认,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资料链接1】
人文素养的ll项内容
1.对于古典文化有着相当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
2.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
3.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否则将人简单化、机械化。
4.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
5.对于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直觉与灵性给予深切的关注,内心感受明敏、丰富、细腻与独特,并能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6.重视德行修养,具有叩问心灵、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7.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乐于用审美眼光看待事物。
8.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追求完美。
9.具有终极关切和宗教情怀,能对于“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类的问题作严肃的追问。
10.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
11.能自觉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如公平与正义。
(二)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
学术界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有着不同标准和界定,但基本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之一。它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1)历史知识。所谓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教师的历史知识除了明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由此构成的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外,主要的应该关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关注人自身如何从蒙昧发展到文明。这里就涉及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指的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在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反思——对历史的认识和由这种认识产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思考。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学习中国通史,学习世界通史,学习断代史,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国别史。并能在把握历史的基础上,积极反思,不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现实的教育应该考量如何使学生更有力地推动历史,如何接续人类文明成果,进而使自身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2)哲学知识。哲学是研究人怎样对待世界、怎样对待人自身的一门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认为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才能使人摆脱人的束缚、摆脱物的束缚,达到人的彻底解放。教育如果把人的解放当做理想的目标,就会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3)宗教知识。宗教是一种信仰,大部分宗教都指向“人性”的“向善”追求。无论是儒家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还是道家老子的“上善若水”,还是佛家的善恶报应,无论他们各自侧重于现实关怀,还是侧重于终极关怀,都在力图纯化人们的德行,导引人们的品格。
可以这样说,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应该就是人性“向善”的教育。“向善”的力量足以使学生做人讲诚信、做事守承诺,足以使学生胸怀宽广、拒斥浅薄、超越功利。
(4)美学知识。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也是对自身经历的淘滤。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人更是十分自觉地创造美、欣赏美。人们创作艺术作品、美化生活环境、美化自身都表达了对美的不懈追求。
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生活得高雅,有情致、有韵味、有活力、有光彩、有价值。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何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一代新人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们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严,全靠我们今天的教育,全靠我们广大教师的辛勤劳作。我们的教师今天多洒下一滴汗水,我们的后代就多一份财富;我们的教师今天多耗费一份心计,我们的民族就多一份前途。重任在肩,光荣而又艰巨。作为教师,应该怀着一份激动、怀着一份荣幸、怀着一份庄重,把历史的重担挑起来。
(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没有理想的人,便不能创造理想的社会。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源头?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教育的路途应该怎样走?教育的桎梏应该怎样打破?教育的愿景应该怎样绘就?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的“应然状态”?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不能遮蔽现实,不能抛开“实然”空谈“应然”。但是,教育的理想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阳光,是必要的“乌托邦”,拥有教育的理想才能立足现实、改造现实,而不是在现实面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途径。在存在各
种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能增强人的社会能力,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态,缩小社会性的不平等。我们要积极维护和支持教育的公平和正义,关心农村教育,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关心教育资源的分配,关心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摈弃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对待不同家庭、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4)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
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问、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
(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
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
3.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现代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
内容:
(1)直觉。直觉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加工活动。作为教
育教学人文方法的直觉,是指对学生状况和教学情境的观察、判断,是直接觉察的,不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思考,凭借经验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对学生状况和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不仅达到了快捷性、流畅性和灵活性的程度,而且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2)体验。一般是指个体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深度体察、感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者未必能够言说的事物,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养成某些行为习惯,形成某些观念、情感、态度乃至心理品格的过程。体验可以以不同的标准分为感觉体验、视觉体验、动手体验、情感体验或者成功体验、挫折体验等。 作为教育教学人文方法的体验,一方面从教的角度体会、品味、觉察自己的职业意义和
价值,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深人班级,深入学生,抛开教师的心理角色,以学生的视角观察,以学生的心态感受,真实经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内省。内省是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
作为教育教学人文方法的内省,首先是指向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还要指向自己的职业发展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的达成度。
【资料链接2】
内省:让光芒进入自己之内①
当我们有意识地省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以及内里的观念、欲望、情绪等活动,就是在内省了。内省的具体过程是,将注意力的光芒照耀到内在无意识的黑暗之处,使得虚幻的思维曝光,从而使我们对真实心灵的醒觉度不断提升,进而可以越来越接近、认识自己的灵性本质。
我们没有活出自己本身,心灵就会有苦痛、不满足,才会去找寻。内省可以让那些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暴露出来而消除,而让我们真正的自己即真我的特质显露出来。
不管外在的你拥有什么地位、名誉、财富、人际关系,这些可能都还没有带给你内心真实的满足感、快乐和最终的意义;也可能混沌、迷茫与无名带给你的苦痛、失落、空虚,你早已经受够了。你希望改变、发现自己,知道活着的意义;或者只是想自己先获得心灵的平静与自在;或者想有更大的智慧,并更超然地活在这世间;或者你想探索“你到底是谁”、“你的本质是什么”等。这就是说,你在寻求解脱,寻求真理,寻求你的“真我”和“道”,说法很多,但都是一回事。有了这样内在真实的愿望,对自己的认识和省察就变成了一种需要了。内省就是基于这种需要,在醒觉的状态下进行的。
认识自己是智慧之始。内省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的手段,内省让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外在、内在的活动表现,这些活动暴露在你的意识之光中,其中那些伪恶、虚幻不实的即会自动地被消除。这样虚幻的东西便不能再以秘密隐讳的方式,控制你做出各种无意识的言行举动。不经过内省,那些内在隐蔽的思维能量会一直操纵你去实现它们自身,而你不能依照心灵真正活出你自己。
二、教育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
(一)教师社会角色的需要
教师的社会表现角色有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等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社会角色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学生设计学习的自我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选择自我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多元智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营造民主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特别是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特别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学生一道找寻真理,并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促进者的角色的特点:一是积极地观察。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领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和推理;帮助学生猜想、创造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发现各部分知识问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与显示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教师要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减轻学生的紧张程度,并及时提供心理指导、咨询和诊断,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教师应该是一位“心理教育者”。
3.学生成长的合作者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过去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教与学的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交往。既然要合作,就要交往,师生交往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无交往,就不存在教学,不能发生教学;无实质性交往,就是假教学。交往的本质就是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交互发挥主体性,各自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师生问人格的平等性。
(2)互动。师生互教互学。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各自发挥作用。教师在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学,也在对话中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自己的发展成长负责。
(3)互惠。师生在教学中彼此都得到好处。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共享知识和经验、理解和智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学习则是主体性的实现,他们感到心境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文素养对教师价值观的形成、职业生命价值的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人文素养对于教师价值观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日益多元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的作用。张岂之先生认为,人文素养在各种素质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构成人生观、世界观的知识原料和思想资料;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如果离开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一个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人,对人类的命运、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对人类命运有深切的关怀,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一个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往往有崇高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乐于奉献,内心坚定。
2.人文素养有助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实现,增加职业幸福感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教师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绝不是照亮别人却毁灭自己的“蜡烛”,而是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自己前进道路的“火炬”——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创造性的工作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深厚的人文素养会让教师更容易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具职业幸福感。他们能够在从事教师职业时,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即:用外在的标准去评价,他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同时,在他的主观感觉上,自己是一个幸福的教师。如叶澜教授所讲,“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进取的锐气等,都具有精神超越性。这是人性之美、力量之美,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流淌,是教师内在精神的显现。它既反映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性,又体现了教师自我完善的崇高追求”。而教师“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进取的锐气”,正是人文素养在他们身上的集中体现。
3.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于正确认识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把握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1)把握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般理解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知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学习成绩是否良好标志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与水平。但从人文的角度看教学,其基本目标就是另外一种样子。人文主义的关注点是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做人”。教材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平台和中介,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就是“人”的成长主体。做人的核心要素是人生存的价值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方法,“知识”对于做人来讲只是辅助条件。由此看来,学生的生存状态和成长能力,才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与水平的标志。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对“知识”本位的超越,是对“人文”本位的回归。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从人文的角度看,学生首先是“人”,不是等待雕琢被动塑造的“物”,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设计和规划自我。诚然,学生处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实施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学校的规章,班级的制度,是学生团体意志的具体体现,必须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要经受学生的评判。学生组织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即使学校教师认为有效的教育方式,目的也许是“为学生好”,但也必须获得学生的“现场认同”,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要相信学生“向上”、“向善”的天然本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时代流行用语,展示出了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
(3)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人文观念强调,学生的成长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就遗传素质而言,已经先在性地规定了他们的不同,就后天环境而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人际关系又加大加深了这种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学生认知方式上、情感类型上、行为习惯上以及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我们在学校生活中见到,有的学生偏重文科,有的学生偏重理科,有的学生具有音乐天赋,有的学生偏偏五音不全,有的学生长于分析,有的学生长于综合。这些不同常常是他们的个性,是他们自己独有的特征,不能用“好”与“坏”去评价,一张试卷更不能说明多少问题。当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也有一些支支叉叉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成长中的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拓宽自行消除,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理解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会设计个性化教案,进行个性化讲解,布置个性化作业,安排个性化测试,就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就不会歧视后进学生、另类学生,使全体学生真正找到落脚点。
【案例1】
故事一:一个外国女校长到天津南开大学附中见习期间,要打电话到她澳大利亚家里去,校长让她到办公室打电话,但她谢绝了。她认为这是私人的事,坚持到邮局自费打电话,不占公家的便宜。
故事二:同样是这个外籍校长,平时和蔼可亲,待人诚恳友善,但有一次她却大发脾气。原因是她主持的一次教师培训活动中,有一位教师迟到了三分钟,外籍校长认为这位教师的行为是对她本人以及100多位等候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她讲求诚信守纪,并尊重他人。
故事三:同样是这位外籍校长,有一次她看见一位教师在学生家长面前数落学生学习不认真的行为,事后她批评过这位教师。她认为这是教师缺少人文素养的表现,不能只埋怨学生,也有教师没做好的地方。她主张宽容,自省,爱护学生。
这三个事例,都被天津南开大学附中校长作为师德教育的范例。事例中的被外籍女校长批评的两位教师,如果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要求来看,并没有多大的违背之处,甚至可以说没有违背,但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去审视,无疑能反映出人文素养修炼不够的问题。而故事中的女校长,廉洁自律、诚信守纪、尊重他人、坚持原则、宽容学生,是对人文素养最好的诠释。
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更深层次的内容。作为现代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人格魅力,推动人文风尚的形成,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新课程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
“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在教学层面上它追求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提出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是对过去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过强的功利性、工具性、唯理性倾向的否定与纠正。的确,从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全人”或“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只得到某一方面发展的人,这也是教育的人文价值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整个都弥漫着浓重的人文气息,它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不仅是学生的,也包括教师的。可见,新课程改革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教育真正的巨大力量存在于教育的本质、人性的本质、教育的人文精神之中,对它们的不同认识和贯彻便会产生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进而导致不同水平的教育成果。可以说,目前的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偏离教育本质与人性本质的情况。尽管作为教师,他们无法完全去除制约教育本质发挥的一些深层因素,无法抗衡已有的顽固惯性,但是作为一个能够主动影响下一代灵魂的群体,他们有责任在现实和理想之问寻求最和谐的发展与统一,获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育人文精神的价值更多倾向于受教育者的情感和人格,而非某些人认定的为社会运转生产大量的技术分子和工具人。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完整智慧、适应个体身心潜能发展的、适应社会各个层次需要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进步。现今大力倡导的新课程改革真正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摆脱了单纯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倾向,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在真、善、美的境界中。
应试教育忽视了认识活动的主体,从纯理智范围内考察知识问题,而素质教育所认定的知识内涵包括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部分,它主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知识价值观。教师只有把握住知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才能更好地钻研教材、挖掘知识中最有科学和人文价值的部分。 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其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再次,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激发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对待学生,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爱心、耐心和信心。
应试教育把教科书、教师、考试作为三大法宝,热衷于灌输、填鸭,将工具价值夸大到了极致。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科学的教学观指导下,把教学结构拓展到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实践体验和文化陶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确立导学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
2。丰富广博的爱心
教师只有对自然,对生活充满爱,才会以积极的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去面对现实;只有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才会发自内心去关爱学生,宽容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才会主动地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怀有对事业的爱,才会无悔追求。教师的爱是对自然、对祖国、对事业的爱,更是对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和做人素质以及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充满信心的良好期待。这种爱具有纯洁性,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
3.崇高的职业责任心
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一事业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
替代的推动作用,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的职业还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程度,教师是学生通向幸福之途的向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伟大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就要对“教书育人”心怀敬重。教书育人一事看则简单,实则繁难。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教师的担子非常艰巨,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对待工作,以兢兢业业、锲而不舍的精神塑造学生心灵,教师要以高度的奉献精神对待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工作苦累,以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直面繁重的教育任务。教坛无小事,教师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把教育活动当做一件乐事去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于小事上下工夫,在平凡简单而又伟大的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4.健康的个性品质
(1)美好的情趣。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化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教师应该用自己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影响学生的品格,用自己良好的情趣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心灵。
(2)坚强的意志。教师的意志是教师个性品质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师表风范。要求教师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情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抱有明确的目的和坚定的信念,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充满必胜的信心,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3)平静的心境。教师只有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幸福感,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因此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开朗的性格。教师的性格特征应当是具有明朗快活、朝气蓬勃的精神。教师的活动毛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因而教师健康的性格特征应集中反映在热情开朗。在教弯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热爱人生、热爱事业、精神饱满、勤奋愉快、胸怀坦荡、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性格有利于产生巨大的人格吸引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教育教学产生促进作用。同时,教师的性格还表现在理智、诚实、有独立性。
5.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
教师的文化根底不仅要“渊”要“深”,更应强调“博”和“广”,要成为杂家,广收并蓄,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诸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同时要博采众长,长成自己身上的人文血肉,使之面对学生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授与学生的东西,应是教师自己人文思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教师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还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全面地把握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要有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气势来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自己的教学过程,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这样,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枯燥,学生也不会觉得学习无味。
‘ 6.终身学习的理念
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人的能力发展永无止境,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知识在不断剧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教师如果不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现有的知识储备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教师就不能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历史创造和积淀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教师就无法把握教育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高度,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努力提高人文素养。
【思考题】
1.请简述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
2.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有哪些。
第二节 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
教师人文素养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却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关注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一)教育目的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
教育的目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因缺乏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导致了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失衡,在教育向科学轰轰烈烈“进军”的过程中,未能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气质,未能实现将品位、良知、信仰作为教育的实际追求。人文教育的弱化,必然导致人类心灵的干枯,必然使人无法认识自我,从而寻觅人生的意义,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轻言放弃,对他人更是冷漠淡然。
【案例2】
《我们的地球》课堂教学片段①
片段一:
这堂课中,教学地球地貌的美丽风光时,我先板书了地球上的几种地貌:海洋、山脉、沙漠、草原、森林……接着就安排学生说说“你知道地球有哪些山脉、沙漠、草原……吗?”由于学生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介绍得不亦乐T,我相机告诉学生每种地貌的特点及成因。
但是学生除了机械地说出了某个沙漠或其他地貌的名称,了解了一些特征外,压根没有感受到这些地貌风光的美丽。
片段二:
为了让学生能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我设计了闯关游戏,第一关为知识抢答,有“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是什么洲?它处在地球的什么位置?比太平洋小,比印度洋大的洋是什么洋?北冰洋的面积是多少?”等知识点的巩固。第二关是火眼金睛辨大洲,我提供了七大洲的纸板模块,让学生写出七大洲的名称,并根据面积大小进行排序。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各小组就马上进入紧张而激烈的比赛状态,同学们一会为各大洲大洋面积的多少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一会为各大洲到底像什么而议论纷纷,一会又为七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争论不休……场面非常“热闹”。
本来只需要5分钟的教学环节整整持续了20分钟,还无法结束。
片段三:
后面的课就在我的引导下顺理成章地上下来了,学生也似懂非懂。最后,我在总结的时侯说:“今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风光,让我们一起写写对地球的赞美吧!”
学生们开始在我制作的赞美卡中写赞美的话。
冥思苦想后,学生们的话竟然是如此的相似:
大部分同学:地球,你真美!
部分同学:地球,你很漂亮!
几个同学:地球,你的地貌真多呀,很美丽!
思考与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地理课型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地理知识,更要让学生产生丰富情感体验,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①为此,只有牵手“入理切情”,才能构建具有人文色彩的课堂。 从这一次试教中,我也在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为了让学生“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力求把知识讲得多、全、细,尽力做到面面俱到;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试图使地理知识内容与情感态度挂钩,尽可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但是,实际的结果却违背了教学的初衷,更不用说达成“对我们的地球的美丽的由衷赞赏与对地球的那份热爱之情”的课堂教学目标了。确实,第一次试教结束,我从中看到了在地理题材品德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目标“茫然状”
对于教学,教师应该有一本目标“明细账”,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此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我的第一次试教中目标定位明显呈现“茫然状”:只重地理知识目标,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从而导致本课情感目标(感受地球地貌风光的美丽)无法顺利达成。 .
当讲到“地球地貌的美丽风光”时,我讲解了地球有几种地貌,同时扩展到关于地球上这些地貌的具体名称,讲解了各种地貌的相关特点,同时又深入讲解到地球上不同地貌的形成啄因、气候特点、植被和动物等。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目标“茫然状”,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难怪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孩子们只是机械地重复记忆,学习兴趣不浓。
问题二:知识“迷乱眼”
品德课新教材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这些散点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在本课教学中,我完全被教材中多而散的知识点“迷乱”了眼,觉得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开始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让学生掌握文本中每一个知识点,我采用了一些花哨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试图通过活动这个载体,把知识讲得多、全、细,生怕有一点知识上的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问题三:知情“两张皮”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做了和谐的整合。这种综合产生的是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合金’,而不是各种教育的拼盘。”①在课即将结束时,为了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我让孩子们写一句对地球的赞美语。从孩子们千篇一律的语言中,明显让人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写赞美地球的话”无疑是一种形式,我只是把情感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原本的知情统一呈割裂状,致使情感与地理知识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
(二)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
教师本应是教育活动中人文精神最有利的体现者和传承者,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教师身上的人文精神却越来越少见。首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师道尊严”,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通俗形象的概括。这种传统虽经现代化观念的洗礼,依然没有动摇其根基。学校“从严治校”,教师“从严治教”,家长要孩子“听话”的训诫,都在强化着教师的专制权威,同时也培养着学生的奴性,造成师生关系的严重不平等。媒体已经披露的教师给学生脸上刺字、逼迫学生相互打嘴巴,都是极端的例子。在这些极端的例子背后,还有大量的司空见惯的有损学生人格、剥夺学生权利的现象,比如罚站、罚做作业、停课之类的处罚,比如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跑动和大声讲话的校规,比如逼迫学生在周六、周日上课的措施,这些现象还常常打着“教育”的幌子,似乎还是“为学生好”。
其次,有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视为谋生的工具,使这一神圣的职业平庸化和商业化。有的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没有充分的认识,往往疲于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无暇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因而,视野狭窄、反思能力低下,缺少文化底蕴,不具备应有的人文素养。
【案例3】
从清华尴尬看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
陈保才
最近,清华大学闹出了笑话——_5月11日宋楚瑜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赠送一幅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小篆书法《赠梁任父同年》,念到“侉离分裂力谁任”中的“侉”时被卡住了。他还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礼物,引起学生的一片嘘声。这事按说也该结束了,但想不到的是,12日夜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宋楚瑜大陆行》节目中特邀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教授,除将“侉”字读错外,还将小篆说成“小隶”,闹出了更大的笑话。
清华是一向以入文学术著称的。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很多著名的大家会聚在此,但后来清华进行院系调整,撤销了许多文科院系。如今,虽然清华也有中文、新闻这样的人文学科,但毕竟弱了一点。清华的人文氛围也是一直令人担忧的。此次校长和教授出错,正是清华长久以来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希望引以为戒。
其实,在中国大陆的学校,不只是清华如此,很多学校,从大学到初中,从小学到幼儿园,老师们普遍缺乏一种人文的滋养,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学语文老师不读书,而只看参考书目和标准答案,至于众多的唐诗宋词、古今中外名著,他们许多人压根就没有读过。还有,就不要说理科老师的人文素养了,在当下的教育现状里,他们似乎只要能培养出高分学生就行了,根本考虑不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和品格的培养。
笔者听过香港中文大学的理科老师上课,对那种人文气息的渗透和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敬佩有加。窃以为,大陆在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中,是越来越缺少对古代文化遗产和人文素质的重视了,比较香港和台湾,大陆的确是太缺少这方面的教育。
真的希望我们的老师们能多读书、看报,多研究研究人文方面的知识,毕竟我们是教育者。如果连教育者都缺少人文素养,那被教育者又当如何呢?
——摘自《杂文报》
(三)课程中人文素养的遮蔽
从我国的课程安排来看,侧重少数几门“主课”,而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被视为“副课”。这种学科之问的鲜明界限,构成了学科的等级化,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的整体缺陷。另外,我们的课程教学多偏重理论,长期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的潺潺声,不能倾听白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的歌唱,学生仅仅背诵描述这些神奇事物的枯燥无味的干瘪句子。”虽然进行了新课改,但由于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课堂只见学科不见人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原本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被锁定在书本和认知的框框之内,只注重知识的记忆、理解,忽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漠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再加上我国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比国外低得多,导致了学生缺乏广博的视野与深刻的思维品质,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策略
(一)读书学习 ’
读书学习,与时俱进,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许维诚先生在为《学习科学大词典》作序时写道:“从个人来说,在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如何快速地获取自己的那一部分知识?随着事业的发展,又如何补充知识来满足新的需要?面对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又如何能做到不落后于时代?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的事情。” 读书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从某种角度说,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
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只有学会学习,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大潮中搏风击浪,勇往直前。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其原因有二:其一,学校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师从教的基石,《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作者提出相互联系的四部分课程模式,即:个人成长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学习如何学习的课程、具体内容的课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教师应是学习的典范,应该率先学会怎样学习,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而非简单地奉送真理,即授之以渔。其二,知识
迅猛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据技术预测专家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三年就增长一倍。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面对知识的蜂拥而至,我们必须学会从中筛选、检索、加工、整理这些信息,从中提取出最有利于自己生活、最有利于师生发展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教师要做到读书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沟通与表达;泛读和理解的技能;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获得、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的意念;开展研究的能力;终身学习。
学习的领域,可涉及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
【案例4】
“二、三、四”秘诀④
用心去做,一切都会变得美丽而有趣,教育亦如此。我在自己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中,也慢慢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我把它总结为“二、三、四”秘诀,即身带两种镜,床头放三物,怀揣四颗心。
作为教师的我们,每人身上至少要带好两种“镜”,即望远镜和放大镜。自己要有勇气拿起“望远镜”,去眺望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去追寻教育教学名家身上的“光芒”,去“跳出”自己任教的学科看“大教育”。教育具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自己才会寻得发展动力,才会有目标,有奔头。另一镜为放大镜,自己要有信心拿起“放大镜”,去审视教育工作中的你我,真正聚焦到教育教学中的细枝末节。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把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好。我经常和老师们说:“任何教育的精彩,无不源于身边的小事。躬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成就教育的伟大。”
“床头放三物”就是指在自己的床边,要放上书、笔、本,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作为一线教师,白天除了备课、上课、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和一些临时性的会议,很少再有自己支配的时间。那么,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思考,什么时候整理自己一天的收获与体会呢?这些事,我都利用晚上来做。每晚睡前,拿出一个小时,读读自己喜欢的书报,想想自己一天的收获,你会发现,有许多可以思考和记录的东西,随手拿起床边的纸、笔,任自己的一切思考在笔端流淌。我发表的好多文章,都是倚在床头上完成的初稿。人们常谈,让书香溢满校园,我觉得这句话不完整,应改为“让书香溢满校园和家园”。
㈠ 怀揣四颗心”是指,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想要有所建树的教师,至少要具备“四颗心”,即要有热爱教育之忠心、服务学生之爱心、关心别人之善心、关注自我发展之恒心。这“四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具有了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自己才会视工作为享受,视坎坷为挑战,才会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同时,也只有具有一颗爱心,也才会主动向别人伸出友谊之手,视同事为挚友,诚心相待,和同事结伴同行。在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帮助同事的过程中,更要拥有一颗自我持续发展的恒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思考,不断学习。也只有自己的不断成长与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水平和层次。
用心,教育中会多一份情趣,多一份满足,多一份幸福。践行,会让自己的理想一步步成为现实。
读书,作为汲取人类文明与智慧的重要方式,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书的过程,恰如余秋雨描述的行走的意义一样:“但走的远了,这个理由渐渐淡去,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每一段路都能解答一些问题,却又带出一些问题……”所以,读书引发思考,思考又促使自己继续读书,这样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过程,自己会不知不觉地一步步成长,一步步提升。
【资料链接3】
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④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跟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
我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他的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人是禁书。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叨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着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祥林嫂,,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
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
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谁能够完整地背出一阕词?讲我最喜欢的词人苏东坡好了。谁今天晚上愿意为我们朗
诵《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你说这总共不到五十个字吧,它带给我们什么?它对我们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你
说没有,也不过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
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刃.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
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
上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T/I、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事实上没有一个是完全的现实,两者必须相互映照、同时存在,没有一个孤立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 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我们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杨,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杨树,那么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一个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价值判断。
(二)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1.反思的进程和阶段
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2.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
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步骤
(1)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教师要自觉地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如通过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做出评价,界定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了解问题为何事、为何以及如何。并通过集体的讨论,明确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教师善于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
(2)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问题明确后,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根据美国学者布鲁克菲乐德的观点,教师可以从四个视角去透视这些问题:
①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包括回忆教师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教学的体会以及当教师后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②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同事所提供的视角。请同事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发表一些中肯的意见。
④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阅读一些教育文献,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此外,教师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总体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分析和把握问题,向问题的本质靠拢。
(3)进行目的——手段分析。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从已有的知识、其他教师、各种文献中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找出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手段,然后对各种能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评估,从中择优选取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行动。选取行动方案后,反思性教学进入实施阶段。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实施的时候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5)总结评估。反思性教学计划实施一个周期或阶段之后,教师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一个专业判断并得出一个暂时I生的结论。其中着重对反思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估。这次的总结和评估,是前一段行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
以上五个步骤的划分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
(三)教育实践
人文素养的培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理解和观念的确立上,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学校生活、学生生活的互动中切身体验,才能真正活跃起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点关怀、一点理解、一点宽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用人文的观点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用人文的方法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同其他教师积极合作互助。
1.积极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
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所有的人文知识、能力与态度只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才有意义。人文学科虽然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人文精神的精华,能够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影响,但是它们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生活。回到现实当中,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素养成长的作用可能更为实际、有力。
学校就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地,它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走进有的学校,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浓的人文氛围:校园整洁漂亮,随处可见人类文化先驱的名言以及同学们的作品,老师的脸上写着慈爱与睿智,学生身上洋溢着活泼向上的气息,同学们之间礼貌友爱……有的学校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校园的宣传栏里写着“离期末考试还有××天”,领导和教师的脸上写满怨言,学生一个个脸上是愁眉苦脸的神色……同样,在一所学校里,走进不同的班级,感觉也不一样,有的班级里墙上贴满了小红花,挂满了笑脸,学生们要么在教室里井然有序地学习,要么在校园里高兴地玩着,处处洋溢着快乐和幸福;有的班级里,黑板上写的全都是作业完不成的名单和上课捣乱的学生名单,以及各扣了多少分,学生们的手一直不停地在写作业,脸上一个个都神情紧张。从以上的两种类型的学校和班级中可以看到,一个具有人文教育的学校永远都在朝气蓬勃地发展,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班级永远都是那样的和谐,学生都是那样的幸福和快乐。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重要的,但环境毕竟是外在因素,人的活动才是对人的成长直接起作用的东西。所以,人文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鼓励学生实际地去从事人文活动,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我们教师特别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在生活当中,任何活动都含有人文因素,都可以看做是做人的过程,所以,做人的锻炼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比如洒水、扫地做起。当然,仅仅是洒水扫地并不能培养出自觉、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平常事还得看怎么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
【案例5】
一天,某个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
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哧哧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像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
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做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走了……
后来,老师通过让女孩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透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我发现老师的做法是那样的不寻常,是那样的巧妙,她没有强迫同学们去接受这个女孩,而是走进女孩的内心,通过各种活动帮女孩在同学们面前树立了威信,这是一种饱含着浓浓人情味儿的教育,是一种具有很高境界的教育,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是一种呵护人的心灵的教育。所以说,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创造一种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环境。我们教师要多在这方面探索、研究,才能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的更高素养的人才1
2.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渗透人文精神。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案例6】
开放作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①
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程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尽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而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它割断了学生生活的脉搏,隔膜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情,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我们许多学生作文就是过于含情脉脉,过于养气和顺心,这不是作为中学生应有的风格。和时代的心跳连在一起,为城市贫困职工而潸然泪下,为农村解决不了温饱的农民而忧心忡忡,为社会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为信仰危机而振臂呼号。一个真正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学生,他们的目光应该经常投注在这些事关民族进程和社会步伐的大事上。过多地把视线锁定在学校家庭的趣事风波,未免会钝化心灵思想的敏感度。总之,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价值、命运、权利的思考是人文的要义,失去了这些,文字就多了几分脂粉气,少了几分动人心魄的力量。
1.关注热点焦点,了解时事动态
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每一个变化点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之所在,它透露着社会进程的
焦灼和艰难,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直方圆。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开设“一周热点纵览”专栏,把从各渠道收集的热点焦点向学生介绍,打印成文下发。这些“点”很多都是学生视而不见的世事视“点”,有别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或者是他们视野未及的?风景”。从这些“纵览”中,学生渐渐地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世界,那里风起云涌,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乐曲”。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这个多元化的“大海”,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都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含量。
2.评论大众话题,引发人文思考
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道德信仰危机”、“三农问题”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应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去探索其意义。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向棕熊泼硫酸”一事,笔者曾将这一热点引入课堂,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谈自己的感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许多有见地有质感的观点,如“学历和道德水平成正比吗?德育重于智育吗?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此举的真正动机何在?”等等。学生讨论很
热烈,它激发的是学生对社会进程中“危”的深层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到作文选材中,进一步融入自己的生命中。
二、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的是人对于自身的把握和认识,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深层思考。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强弱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如其人,学做文与学做人应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作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就提升了。
1.调整价值取向,弘扬浩然正气
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受社会风气影响呈现出狭隘的功利色彩,崇尚名利,追求荣耀,过于急躁和浮动。特别是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消失,人生目标的散漫是许多学生虚以度日、空乏无聊的原因,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尤为重要。应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尊崇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的功力,真正做到“以情动人”。对于学生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随时进发出的个性的思维火花。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用尊重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火花去照耀自己的作文教学的路子,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境界崇高的学子的人文学科。
2.走向社会生活,打造美好心灵
作文是源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活水,我们的作文课堂要向生活打开一扇窗,让学生走向社会和自然,深入生活,接触人民,培养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赤诚之心,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体味“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精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生活中打捞湿漉漉的作文素材。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大语文”的理念。
所有这些,都是让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做人理念和作文理念,让生活去陶冶人,让人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继而磨砺和打造人文的眼光与精神。
三、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吸纳人文精华
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课堂的教材外,还要广闻博记,感受语文本色。
1.诵读古典诗词,关注当代名作
唐诗宋词里,忧国忧民、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等人生哲理与人文精神是一脉相连的。学习古典诗词,能够让学生在熏陶中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化,自我的品位和内涵会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教学中,也要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树立学生的社会和历史意识,如余秋雨、贾平凹、余杰,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要加以吸收和鉴赏。
2.涉猎多种学科,拓宽阅读视野
新课标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要求学生九年要达到阅读量400万字以上,除了纯文学作品外,还提及了“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不同学科知识能开拓学生作文的视野。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它要求作文教学必须从应试的舞台中切实解放出来,多角度、多渠道地开拓作文教学的层面,引导学生去走近“人文”,真正撑起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大旗。唯有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活跃思路,勤于积累,树立大语文的开放教学观,才是正确的路子。
3.课外活动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迫于升学压力,很多学校只重视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学校应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让他们在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中感受积累人文精神。古代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的;学生在缅怀古人,游览自然风光过程中,对古人文化精神,智慧力量的崇敬之情能内化为自觉学习的力量;并能派生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视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组织学生参观大沽口炮台,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顽强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思考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沧桑巨变,崇敬与自豪之情便会油然而生。那么,站在巍峨的长城上,站在滔滔的黄河边,学生定会学到更多东西,积累更多的人文精神。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去参观农田、搞公益活动、手拉手活动等,唤起学生追求道德情感、审美情感、追求心灵完美的情感。
【案例7】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①
感恩,是一首诗,描绘着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恩,是一首歌,歌唱出不同的爱的故事;感恩,是一幅画,画出了蓝天一般的广阔胸怀;感恩,是一盏灯,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间……感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世界需要感恩,我们也要感恩一切!
故事一:“5•12”大地震,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2008年5月13日下午,阳光明媚,气氛黯然,当大家还沉浸在地震带来的悲痛中的时候,一位老人走进了大队部办公室,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气喘吁吁,满脸上写着“沉重”二字,进门就说“我们必须马上组织学生捐款,目前灾区的情况惨不忍睹,国家需要我们!”说话的老人就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田升俊老人。这是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我们讨论完活动的组织,老人就急匆匆地走出了办公室,因为他是2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那次活动很成功,孩子们有的捐1000元,有的捐500元,有的写信,有的作诗……为灾区的少先队员祈祷着……我们感到孩子们的心是火热的,老人的心也是滚烫的。第二天,当我们满心欢喜地准备把孩子们的表现向田老汇报的时候,接到了校长的通知,田老去世了!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袭来。学校领导去送田老,孩子们哭了!大家都相互讲着和田爷爷在一起的故事……
故事二:“我们知道感恩可以用音乐、用歌声、用手语来表达,它们都是真诚的,因为它们都源于心灵深处,但千言万语的表述比不上实实在在地做实事。队员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去帮助、关怀、接纳、感恩,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这是在学校“迎新春教师风采展示”、班级“新年联欢会”上,师生共同唱起《感恩的心》手语歌时的感慨。
学校开展社区教育“爱心服务接力棒”活动以来,已有两个四年级级部九个中队的学生,定期分组到社区内结对子的困难家庭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在“庆六一学生礼仪展示”主题会场,在少代会“心语心愿”展示墙,在为自己的妈妈填写“母亲节”贺卡的时刻,在双休日“今天我当家”小主人的豪情中,在扬起幸福的笑脸向老师敬礼问好时,在为同学抹去伤心泪水的心理安抚时,在齐心协力清理好环境卫生的劳动中,每一个学生真正懂得了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自然的美好情感,渗透了感恩情怀。
4.家校结合,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当中
教育,需要动用多方面的力量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这些力量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往学校一送,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全由老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重要的人文素养教师。孩子本身可塑性很强,他们的言谈举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一不深受其父母的影响,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很难想象一个粗俗刁蛮的母亲如何才能教育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儿,一个缺少礼貌意识的家庭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我认为应大力推广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们学会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影响孩子,如何关爱孩子。很多家长要么一味地溺爱孩子,要么高高在上,如同君临臣民,威风凛凛,可偏偏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两代人之间又有那么深的代沟,别说教育,沟通都很难。成立家长学校,不仅可以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也可给家长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内省自己言行上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案例8】
广开渠道,探索“家校结合”的新思路①
我们围绕“家校结合”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力求使本项工作上水平、见实效。
1.定时召开座谈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召开各种形式的小型家长座谈会,召开全体学生家长培训会,共同探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质量观,新的人才观。通过讲座帮助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素质的重要作用。
2.建立多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创“家校通”工程
学校要求各班都要做到及时与家长联系:一方面鼓励家长校访,一方面将学生在校情况通过书面联系、电话联系、网上联系等方式将学生的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教知识竞赛”、“家教经验交流座谈”、“家访回访录”、“评选优秀家长”、“网上家长学校”等活动或形式吸引家长自觉参与,使家长在理、情、趣相结合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教育知识,形成教育合力。
3.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
学校要求每班每学期必须召开两次家长会。家长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或交流对话,或
专家报告和咨询,或家长、教师、学生联欢。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增进相互间的感情和了
解。开放日活动期间,家长可以到教室听各个学科的教师讲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掌
握孩子课堂学习情况,及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教子的经验方法,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
水平。
4.邀请家长来校参加“亲子”活动,促进两代人的沟通
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学期开学初,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邀请交警来校作交通安全报告会,同时,要求家长观摩学生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也督促家长重视安全问题。每逢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我们都请家长出席观摩,如“校园艺术节”、“十一”、“元旦”等庆祝活动,让家长来校和学生一起同庆同乐。此外,学校还举办家庭技能展示、家务劳动竞赛、家庭趣味运动会,父母子女同台展示特长,参加竞技,心灵的沟通增进了亲情。家长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的特长,又欣赏到别的孩子的特长,备受鼓舞,调动了其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5.学校设立心理辅导与咨询专业机构
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辅导员,针对独生子女、留守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及时进行疏导,使其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并且做好家长育儿咨询。学校聘请筑仁成长教育中心专家邬瑾老师为心理咨询教师,每周三做客心理咨询室;聘请派出所所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讲座,加强学生法制观念,认真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教育活动。
透过上述案例我们看到,该校在家校结合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敞开校门,让家长到学校参加各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家长了解了教育,了解了学校,更让他们了解了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与智慧支持。
【思考题】
1.请简述当前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有哪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