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大漠的移民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04:5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大漠的移民生活
——阿拉善孪井滩一个生态移民嘎查的田野侧记


2009720,笔者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围绕生态移民社区构建主题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调研。孪井滩全称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是阿拉善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生态移民安置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黄河四级提水灌溉农业经济区,地处阿盟东南部的嘉尔嘎勒赛汉镇(简称嘉镇)。孪井滩位于北纬37°-42°之间,海拔高程1343-1430米,系荒漠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4℃、降水量147.5毫米、大风次数17.8次。总面积7203平方公里,其中约40%属沙漠、60%属戈壁荒漠,东部多为贺兰山南麓余脉山区,西为腾格里沙漠,土壤多为砂壤土、砾石,土肥相对贫瘠。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凸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被提上政府议程。1990年,阿拉善盟针对广大牧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生存条件,提出转移发展战的思路,做出了开发建设孪井滩的决定,并报经国家水利部批准,将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列入到国家发展西部黄河流域经济战略和拟建的大柳树扬黄工程范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八五”期间“生态示范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付诸实施,自此拉开了开发建设孪井滩的帷幕。后生态示范农业开发区更名为生态移民示范区。1994年开始正式搬迁移民,先后安置了来自腾格里等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贫困牧民和企业下岗职工8000余人。1994年之后,又有多批次的移民搬迁至此。目前示范区总面积7203平方公里,辖20个嘎查(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我们到达孪井滩时已接近中午。房东段恒君早已在车站迎接我们。房东家在查汉高勒嘎查,是示范区所辖的8个农业嘎查之一,也是我们此次调研的嘎查。查汉嘎查共有四批移民组成,第一批移民于1994年搬迁,其中119户来自查汉布拉格苏木,根据扬黄灌溉工程斗渠划分,耕地分在二支干八一斗和八二斗;30户来自腾格里苏木,耕地分在二支干七斗。搬迁条件包括宅基地1000平米/户,未开垦耕地50/户;第二批移民于1997年搬迁,其中30户来自原朝格图呼热苏木(朝格图呼热苏木现已划归嘉镇),耕划地分在二支渠一斗;30户来自查哈尔苏木,还有20户来自查汉布拉格苏木,耕地均分在五支渠一斗。搬迁条件包括宅基地1000平米/户,耕地40/户;第三批移民于2002年搬迁,共18户,来自查汉布拉格苏木,耕地分在五支渠一斗。搬迁条件包括宅基地600平米/户,耕地8/户,30平米粮房1间,30平米羊圈1个,青贮窖1个;第四批移民于2004年搬迁,共10户,来自原朝格图呼热苏木,耕地分在二支渠一斗。搬迁条件包括宅基地300平米/户,耕地10/户,30平米粮房1间,30平米羊圈1个,青贮窖1个。移民所属嘎查并非按照居住地域划分,而是根据扬黄工程灌溉斗渠划分,同一斗渠的所有户划归同一嘎查,每个嘎查所辖多支斗渠。因后期斗渠增建调整,查汉嘎查的部分移民划归至另外嘎查所属。因此,目前嘎查共有165户,580余人。

嘎查移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因气候干旱,无法靠田种地,扬黄灌溉工程成为移民生存的生命大动脉,水也当地最为宝贵资源。扬黄工程从宁夏中卫分四级提水,分水渠道按照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渠,水经农渠后直接进入移民户耕地。嘎查现有耕地8000余亩,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是玉米、油葵和西瓜,种植结构相对单一。除种植业外,圈养牲畜也成为移民们主要的副业。主要饲养羊和牛,饲料来源玉米秸秆为主。土地是嘎查移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因后期搬迁移民所分土地较少,亩产产值过低,产不付出,因此外出务工也成了后来不少移民们的重要谋生手段。

嘎查移民们搬迁后的适应过程十分艰难。199410月,第一批移民搬迁至此时,大家望着空旷的宅基地和未开垦的荒滩,举足无措。冬季马上来临,已无法盖房。没有住处,大家只能挤在帐篷里熬过刺骨的寒冬。风沙特别大,吃饭的时候碗边经常落有一层沙尘。人们就像被抛弃的流浪孩子,不知道家在何方。为了平整荒滩开垦耕地,大家集体出资购买一台铁牛55拖拉机和一台推土机。但由于土壤肥力低,气候干旱,风沙大,灌溉水量也无法保证,再加之牧民不懂种植技术,耕种的土地连续三年产不付出,严重亏损,这使原本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移民致贫的观点开始出现,人们也越来越质疑移民政策的初衷。大家不满情绪高涨,社会秩序也异常混乱,偷盗、抢劫等现象屡见不鲜。19961998年间,嘎查出现了返迁的高潮,先后有30余户移民重新迁回牧区。留下来人则坚持不屈的抗争,耐心经营自己的家园。

1996年,查汉嘎查在示范区率先成立嘎查党支部和嘎查委员会,选举支部书记、嘎查长等职务。群众自治组织的建立在维护村庄秩序、化解各种矛盾、有效组织生产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98年,孪井滩示范区管委正式成立,随后管委会全面托管嘉镇,政府职能开始有效发挥,国家行政权力有效嵌入嘎查社区,开始推动孪井滩的整体规划与发展。随后,在搬迁安置条件不断优惠和政府的统一引导下,多批次的移民涌入孪井滩,为孪井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2003年各嘎查间修通了柏油路,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嘎查面貌也开始焕然一新。随着扬黄灌溉工程设备升级,提水量能力增强,嘎查开垦可种植耕地由1995年的4000余亩增加至2008年的8000余亩。移民们生产生活经验不断积累,也越来越多的在实施精耕细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方面下功夫。2007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种植户贫瘠土地上超历史产出,嘎查平均每户收益7万左右,最多一户收益近15万。一年间,嘎查矗立起一排排崭新的瓦房,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如今嘎查社会秩序稳定,发展势头不减,移民们也过上了舒适体面的生活。

时常听房东谈起他们移民后重建家园的血汗奋斗史。每每此刻,激动的情绪里不乏奋斗者的自信。他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劲的,再苦的时候咬咬牙就过去了,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这是嘎查一代移民为了创造灿烂未来和幸福生活的巨大勇气与坚韧毅力。房东儿子今年已21岁,正适嘎查青年谈婚论嫁的时候。去年冬,房东利用积蓄为其在阿拉善左旗购买了一套130平米的房子,同时自己也买一辆皮卡车,这也许是他十多年来奋斗的最大成果。

调研期间,房东曾两次带领我们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的牧区,了解至今还在留在那里生活的牧民。一路上,房东心情十分舒畅,滔滔不绝的给我们将他们搬迁之前的游牧生活。似乎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大漠深处才是他永远的家……



者: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7级研究生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100081
Emailyouth.cun@126.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39 , Processed in 0.0682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