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刘良华的《教育自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6 11: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要打开此书,遇见书中淡如兰芷而又不乏诙谐幽默的文字,眼前就仿佛在放映精彩的电影:一个调皮捣蛋、留级打架的孩子在偶然而又必然的环境中,在跌宕起伏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变幻为健康智慧、为人厚道的专家学者,那身边闪现的幅幅重要意义他人的肖像如静谧而热闹的老照片,颤动在生命的影集之中,不用浓艳笔墨,只需人物的几句口头禅或几点好恶便使至亲、至爱、至友的形象跃然纸上,言行入木三分,可爱至极。        
用心亲近一个人的成长史
――——读刘良华的《教育自传》
肖川

   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世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不断探询和思索,力图用夸父追日,西西弗推石般的勇气与决心,爬出湮没真理的洞穴,揭开隐着本质的面纱,好让智慧之光涤荡万灵。于是,“理性”、“客观”、“本质”等几近成了人们标榜人性甚至顶礼膜拜的词汇,“感性”、“主观”、“现象”等则似乎理所当然地遭遇冷落,沦为“低级”与“肤浅”的代名词。
   为了脱离低级与肤浅之嫌,许多领域人文社会学术研究都受到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追求量化、抽象化、精密化和系统化。教育学也一直在寻求其“科学化”的道路,从讨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分析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到探究教育的规则和模式,我们力求接近真理。那么,我们所信赖的理智和所依赖的抽象思维是否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呢?当我们被所谓的“宏大叙事”过滤于具体细节之外时,令人费解的是教育中的真问题还是为言说而言说的文字游戏?
    关于教育的话语不只是以思辨形式存在的“宏大叙事”,还包括关注个体和群体内在世界和经验意义的“经验叙事”,后者便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教育叙事研究所关注的。罗兰·巴特曾言:“有了人类历史本身,就有了叙事。”人,本身就是故事性的生物,生活在一定时段中,在各种情境中与各种人和物发生互动,因而,人可以通过叙事来“讲述”世界,通过叙事来“理解”世界。教育叙事,简而言之,是一种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可以叙述他人,也可回顾自我,后者便是“教育自传”。教育自传不是杂乱无章的资料库,那么,哪些事情值得回顾呢?

    刘良华先生在其著作《教育自传》中,认为“教育自传”是回忆自己做孩子、做学生的故事,以及自己做家长或做老师的故事。因而,该书的结构便依序为《我的生活故事》、《做学生的故事》、《做老师的故事》以及《教育自传选读》。总之,是以教育生活为线索的著作。
   书是很好读的。这是一本不用正襟危坐,不会味同嚼蜡,不必担心消化不良,也不要害怕头昏眼花的学术专著。可在清晨读报时随意翻翻,可在茶余饭后偶尔看看,也可在夜晚入睡前任意读读,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打开此书,遇见书中淡如兰芷而又不乏诙谐幽默的文字,眼前就仿佛在放映精彩的电影:一个调皮捣蛋、留级打架的孩子在偶然而又必然的环境中,在跌宕起伏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变幻为健康智慧、为人厚道的专家学者,那身边闪现的幅幅重要意义他人的肖像如静谧而热闹的老照片,颤动在生命的影集之中,不用浓艳笔墨,只需人物的几句口头禅或几点好恶便使至亲、至爱、至友的形象跃然纸上,言行入木三分,可爱至极。
   然而,刘教授的趣旨似乎多在叙述,有时甚至只顾不愠不火、慢条斯理地素描,迫近高潮却又嘎然而止,正如评书中的“且听下回分解”,然而,等君迫不及待地翻至背页时,除了读者们的几点感想外却再无只字我们早已习惯以至于“期待”的大道理,欲言未尽后只留下一片空白。刘教授在前言中曾说:“自传的意义在于:人是生而陷入枷锁之中的,但却可以自由回忆和自由想象。”可见,自传不仅是作者的自由回忆、沉淀、忏悔的私人空间,也是读者任意遐想、交流、反思的公共舞台。掩卷后,文字和情节袭来的乐趣渐淡时,空白之处便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去挖掘故事背后的种种。正如康纳利、克莱丁宁所言,“写得好的故事接近经验,因为它们是人类经验的表述,同时它们也接近理论,因为它们给出的叙事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教育意义。”而这种教育意义在于与作者的碰撞共鸣,更在于读者基于各自背景的独特反思。
   好的教育自传,让人读后还有一种动笔写点什么的冲动。写和想、和说都是有差别的,想与说可以是天马行空但也难免因此而不够深入和精致,写则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积攒平日的细腻感受,在脑海中激荡,又慢慢沉入心底,酝酿着露水般淡定却又潮水般汹涌的分泌物,最后凝结成圆润精滑的颗颗珍珠,用传记的绳子串起来,便是一生最美的艺术。美的东西可以精致,也可以简约,传记的绳子不论是金丝玉缕还是麻绳棉线,都可以将思想分泌的珠儿贯穿成链。因此,无论满腹经纶还是平凡无奇,只要有心观察,有意思考,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均能在自己的天空创造艺术。
   而用这种艺术的方式来做研究又是多么幸福的事!它基于经验感受而又引人探究洞悉,让人怀着熟悉而不麻木,新奇而不茫然的感觉深入庐山之中,描绘山的萃萃生灵,拍摄林的摇曳多姿,原生态的微妙在切身的记录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剩下的全凭读者、观众以自己的眼睛自在地阅读、赏析。因为有了自由才有选择,有了选择才有多样,有了多样才有这大千世界。
    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呼吸着草露泥土的芬芳,经验着雪舞风唳的黑寒,仍然守候蝶舞花飞的季节;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不会忘记种子破土前的殷切期盼,不会不知蜂儿酿蜜的千辛万苦,不会错过破茧成蝶的惊艳瞬间。
    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欣喜,我们失落,我们祈祷,我们等待,我们安然地行走在这大地上,日落而息之时,可以用叙述的语调低吟诗意的生活。
刘良华著:《教育自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02:46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术上,导师对我们的指导从来都是整体方向性的,他从不具体干预我们的学术研究。2006年年底,我们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导师只是告诉我们写论文最好小题大作,强调了学术规范问题,至于其它的一切,他都没有过问。导师认为,我们选择的这个领域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也一定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比其他人更具有发言资格。        
特别的普通人——我的导师肖川教授
彭君

      幸运之至,能成为导师的学生。
      导师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名普通而特别的教授。他普通,是因为他和北师大所有的教授一样,生活在北师大的体制内,遵守所有的规则,履行所有的义务;他特别,因为他文章的独树一帜,因为他话语的石破天惊,更因为他在体制之内用他的笔、用他的语言、用他的行动努力地为自己也为别人争取平等、自由和生命的尊严,为此他显得不那么合群。
      导师是全国知名学者,他不仅以优美的文笔、深邃的思想闻名,他也以不媚俗、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闻名。
      导师写了许多文章,为了通过学校的考核,他写学术论文;出于性情,他写教育随笔。他最优秀的成果集中体现为大量的美丽而深刻的教育随笔,这些随笔是他奉献给教育学者、教育界也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曾经有人说“肖川的文字是绵延不绝的火种,点燃着我们的激情与思想。”的确,读导师的文字,你能始终被一种美好的尊重生命的情愫所感动,不由自主地就生出积极向上的澎湃激情。我就是被导师的著作《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所深深吸引,进而才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热情。因为导师的文章文笔优美、思想深刻,很多有影响力的教育杂志都开辟了肖川专栏,而导师的文章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导师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说,没有读过肖川文章的教师,一定不会是一个好教师。这话遭到很多人的攻击,攻击者认为肖川太狂妄,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其实最初听到导师这么说,我也觉得导师未免有些武断。后来我看了导师的博客,才明白了导师的本意,他其实是说,肖川发表了那么多文章,如果一个教师一篇都没有读过,那么这个教师的阅读面肯定十分狭窄,其文化素养又怎么会高呢?一个文化素养不高的教师必定不是一个好教师。导师是一个率真的人,他有什么想法就会直接表达出来,他不会因为恐惧流言而瞻前顾后。导师也是一个清高的人,他不会也不屑于讲一些他认为的废话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即使遭到误解甚至责骂,他也不改初衷,因为他坚信理解他的人用不着他的解释,不理解他的人解释也是多余。在这个媚俗的年代,导师的“真”和“傲”显得尤为珍贵。
      导师是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热忱善良的人。在不苟言笑的外表下,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上,导师都真诚关注、引导、激励并帮助我们。
      导师平时不怎么召见我们,见了面也不说很多话,常常是他一一解答完了我们的疑问之后,问一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没有问题,他就会说:“你们要多读书,那就这样吧。”我们这个师门的同学在导师的影响下都比较自觉,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事,所以我们的问题其实很少,我们每次见导师基本上都在半个小时以内。导师珍惜他自己的时间,也极度珍惜我们的时间,他总觉得大家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为了讨论而进行的无聊讨论。
      在学术上,导师对我们的指导从来都是整体方向性的,他从不具体干预我们的学术研究。2006年年底,我们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导师只是告诉我们写论文最好小题大作,强调了学术规范问题,至于其它的一切,他都没有过问。导师认为,我们选择的这个领域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也一定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比其他人更具有发言资格。当然,当我们的开题报告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导师的做法让我们感到了信任的力量,他的“放任”反而让我们多出了责任感,我们几个都非常认真地做完开题,得到了开题报告小组老师的一致认可。导师总是把最无保留的信任送给我们,给予我们最充分的自由。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导师认为,学术上的成功来自于个人安静的探求,而不是外在的机械的训练,真正的人才一定是一个自主发展的人。我非常庆幸,这两年来,导师让我们“清闲”度过,让我有充裕的时间去读自己喜爱的书。
      在生活上,导师对我们的关心是具体而实际的。入学第一次见面,导师就说不赞成我们出去做兼职。他认为,做兼职是得不偿失的,读书期间就应该抓紧时间好好读一点书,出一些成果,个人发展充分了,以后才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导师说如果有经济上的困难,可以找他借钱。而事实上每个学生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都会得到他主动提出来的几千元借款,还款日期由学生自己确定。导师之所以主动提出借钱给我们是因为他担心,因为我们觉得尴尬而不好意思向他开口。他不想自己的学生因为一时的经济困难而影响长远的发展,所以他主动开口,他让学生接受帮助时不会有任何的难堪。导师总是尽他自己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学生们能够保持安静的心去读书。2006年6月份,我跟导师说我父亲想来北京找一份文字类的工作,导师说他一个朋友也许能够帮上忙,让我先给他一份我父亲的简历。我把父亲的简历交给导师以后,出于不好意思,很长时间没有和导师联系。有一天偶然见到导师,他主动和我提起这件事。他说他已经和那位朋友说过了,并让我记下他朋友的手机号,让我直接和他的朋友联系。当时导师是顺口说出那个手机号的,事前他根本不知道我要去找他,但是号码他却记得那么清楚,如果没有十分的真诚肯定是做不到这样的。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父亲没有来北京,但是这件事还是让我十分感动。
      导师平时很少笑,表面上我们因为导师的严肃而和导师很疏远,但是心理上我们都非常亲近导师。听已毕业的两个师姐说,她们在找工作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肖老师,她们说想到导师就觉得充满了力量。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导师是我们很有力量的支持者,我们的疑惑或问题,导师都能帮我们解决。2007年4月份,因为学校电脑选课系统的问题,我的一门体育课没有成绩。体育老师愿意证明没有成绩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但是研究生院管课程的老师不肯相信事实,坚持认为我的中期筛选不能够通过。如果是逃课或者其是我的其他什么问题,我一定承担这个后果。但是事实上出错的的确不是我,我觉得很委屈,但也很无奈,因为我无力改变研究生院的决定。在我最无助,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的时候,导师帮助了我。他拿着我写的情况证明书亲自跑到研究生院和体育学院去一一解释说明,费尽口舌终于帮我把事实说清楚,终于让研究生院给了我体育成绩。导师很少求人,看着他为了我的事去“求”体育学院的黄老师及其他老师,我非常难受,也深深感恩。导师以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就是我们的守护者,他支持着我们,保护着我们。
      从容淡定,大气优雅,用智慧与真情,用理想与信念,用使命与责任来认真地为人师表、认真地为人处事、认真地为学行文——这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鬼才”,同时又被很多人都误解了的真实的肖川,这就是我尊敬的导师——他豪迈地活着,他勇敢地活着,他洒脱地活着,他温情地活着。因为有他,这个世界多了更多真实的美丽与感动。我为能够成为导师的学生而骄傲。
      转引自:http://blog.cersp.com/80111/1270926.aspx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11:41 | 只看该作者
不在场为什么比在场更重要

刘良华

    1.不在场不在场更重要。
    眼前的电风扇是在场的,电风扇所提供的不在场是:夏天的闷热之后的清凉。
    大学教室里的讲台上的桌子是在场的,桌子所提供的不在场是:一种威权、一种装腔作势、一种虚张声势、一种僵硬和保守。

    2.这个是深红,那个是桃红,还有一个是粉红。它们一起构成看不见的“红”。
    “多”个是怎么变成“一”个的?
    有一种看不见的“想象”在起作用。

    3.人们都以美的名义遮盖自身。
    被遮盖的自身,总会在某个看不见的场地暴露。

    4.每个人都道貌岸然,谦谦君子。
    在道貌岸然的背后,有看不见的不在现场的交换。

    5.有一种现场的硬汉与悍妇(女强人)。
    在强硬的背后,有看不见的柔软,有令人垂泪的儿女情长。

    6.光天化日之下,惟在场者一览无余。
    白道现身在场,黑道隐身不在场。

    7.每个领域都有藏龙卧虎的人。
    这些生龙活虎,竟然总是不在现场。
    在场的人,不过是一些小丑。

    8.今天讲座时,说:“阅读是为了接通思考的神经;有的人不读,思维处于跳闸的状态,一阅读,就通电了。”
    思考是看不见的,那是想象。

    9.准备专门写一篇关于“想象”的文章。
    把“想象”作为教育现象学关键词之一。

    10.……
转引自:http://blog.cersp.com/18893/1243243.aspx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21:31:3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叙事重建教师思维
刘良华
  随着“教师专业化”、“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与大学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在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不少大学研究者鼓励教师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资料,然后整理成“教育论文”并争取公开发表。中小学教师最初对“发表教育论文”
  往往很有兴趣,热心地请大学研究者帮助他们“修改”文章,大学研究者也很乐意提供这种“专业支持”。
  可是,发表教育论文似乎并不能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也很难说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于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合作研究”之后,合作研究中的双方对这种以发表“教育论文”为目的的“教育科研”不免发生怀疑。
  我们也曾与中小学教师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在我们的合作研究中,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尴尬。不过,在一次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教师在“谦虚”地承认自己“理论水平不够,不会写论文”的同时,他们很善于讲述自己经历的教育故事。他们叙说出来的“教育故事”很真实,且令人感动。
  于是,我们开始改变合作研究的策略,把合作的重点从原来的“给教师做教育讲座”转移到“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建议教师“讲述”自己是否遇到了什么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自己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情境;问题发生之后,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
  那次对话使我们意识到,教师做研究可以采用“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我们甚至在某些合作研究中提出“教师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在我们的合作研究中,不少教师很愿意接受这种研究策略,并感受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作用。
  不过,我们也不断地遇到中小学教师提出来的质问:叙述出来的教育故事是否算教育论文呢?
  我们的解释是:叙述出来的教育故事显然不是教育论文,它毋宁说是一种“教育记叙文”,我们称之为“教育叙事”。但又有谁能够说只有教育论文才算是教育成果呢?
  就实际效果来看,“叙述”包括口述和书面描述,教育故事对教师本人确实是比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师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而对自己所发表的“教育论文”中的观念并不相信的话,这种“教育论文”不仅不能说比“教育叙事”更有理论水平,而且简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师将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叙述出来,这种叙述不仅可以启示他人,引起共鸣,而且可以在自我叙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通过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在合作研究中常常建议教师以多种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们将这种研究方式称为“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将教学叙事作为所有叙事研究的重点。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学校可以配合“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或称之为“研讨课制度”)。教师在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然后教师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用钢笔录像”。在我们与中小学老师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师将这个过程总结为“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个人叙事”。
  但“用钢笔录像”只是教学叙事的第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使“教学叙事”仅仅落实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由于“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在我们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师将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称为“插入”或“涂抹”,即教师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插入”到课堂教学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涂抹”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中。
  之所以强调要配合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主要考虑到这两种制度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而且经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这种“教学叙事”的方式同样适合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发生的某些学生生活事件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叙事”。如果教师针对某个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踪研究,那么,这种“班级管理叙事”会显得更有价值。同样,这种叙事也适应于校本的行动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叙述”其实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教师不行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教师就无话可说。第二,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不只是为了发表教育论文,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第三,对大学研究者而言,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最好是“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目前,写教育论文是每个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事情,也确实有许多教师在写论文的时候犯了难。教师到底要不要写论文也引起过有褒有贬的争论。本文作者提出的教师做研究要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并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叙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而不是去写那些有时是连自己也不理解的观念性的论文。这种方式与其说是教育论文,毋宁说是教育记叙文。以此类推,可以提出教学叙事、德育叙事、管理叙事等等,在这些叙述中寻找那些有意义的细节,然后进行反思与分析。这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编者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21日第3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21:34:0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文化的人类学研究
刘良华  
  本章重点讨论教师文化的基本主题及其人类学研究方法。有关教师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显示为两种:一是人种志研究,二是叙事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师文化研究逐渐显示出两个基本的主题:一是教师的教育信念研究,二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第一节 人种志研究与叙事研究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人类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有关“教师文化”(以及“学生文化”)的问题。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人种志研究(主要是“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和叙事研究以及相关的教育传记研究、教育日记研究,等等。
  
  一、教师文化的人种志研究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开始大量地采用人种志研究的方式观察和询问教师文化。这些研究主要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但除了参与观察之外,也往往有所询问、访谈。访谈的重点是“听其言”,观察的目的是“观其行”,既“听其言”,又“观其行”,二者一起构成日常的人种志研究。
  受西方教育研究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采纳“人种志研究”的方法研究有关教育问题。
  在我国教育界,刘云杉较早地采用“人种志研究”的方式“扎根”学校进行了个案研究。该研究在关注“受教育者”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况的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也有所研究和解释。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参与式观察”并辅之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
  
  1998年5月初至11月底我扎根在模范中学。……根据我的要求,教务处安排了两个不同类型的班级让我跟班活动:优秀的高二文科班与一个较差的初二班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都是68人,他们在十分拥挤的教室里挤出空间,专门给我安排了课桌。班主任老师告诉同学们:大学中来了一个大朋友,她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都十分感兴趣,要和我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遵从质化研究的科学性,在实地研究开始前我准备了一个小采访机。我可以方便地将它放在衣服兜里或者手袋里,不被发现地进行工作。遵从研究伦理,尊重访谈对象,每次录音前我都征求访谈者的同意。学生大多很乐意,录音以示态度的慎重,谈话的严肃以及对他的尊重;教师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在记忆中我似乎没有遇到直接的拒绝,但常有情绪上的抵触:“我随便说说的,没有什么价值。”苏北淳厚好礼的民风使他们没有直接拒绝我,但当我与他之间的黑匣子开始工作时(多在一个静谧的环境),我与访谈者之间似乎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自然交流,而是有了一个陌生的第三者,这个冰冷的黑匣子不疏忽地监视着访谈的进行。教师的谈话不再随意,他们多半在斟酌字句,选择说法,他们多半在说些表面的现象并对现象做一些常识性的解释。在多次访谈后,我试图让他们忽视黑匣子,或者关掉采访机,完全进入叙述情境中,在一些熟悉或者敏感的话题中,我用强记与快速整理来进行工作。
  
  1999年前后,程晓樵在研究“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问题时,采用了人种志的研究方式(他称之为“族志学研究”),具体方法也是“课堂观察”和“访谈”,并以“问卷”作为观察和访谈的辅助手段:
  
  课堂观察成为我搜集资料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在搜集资料时的整个过程中,每天都到研究现场进行课堂观察。我按照课程表的安排,观察每天的语文课和数学课,最少时一天观察两节,最多时一天观察4节。一直到退出研究现场,我的课堂观察才随之结束。
  
  对于观察资料的记录,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笔录,一种是录音。……我的课堂观察笔记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课堂情境的描述,另一部分是我对观察的反省。
  
  对教师的访谈分为非正式访谈 正式访谈:
  
  非正式访谈主要是配合课堂观察的访谈,一般是在课后随意进行的。只要教师课后有时间,并且也愿意和我交谈,我都抓住这种机会对教师进行访谈。每次谈话的时间长短不定,有时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有时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可以交谈二三十分钟。非正式访谈的话题是开放式的、非指示性的、非结构性的,一般围绕课堂中的事件,有时也会谈论教师的以往经验,谈论学校的事情,谈论学生的情况,等等。
  
  正式访谈主要在搜集资料的中期和后期进行,一般都是和教师事先约定时间,选择一个单独的房间进行。由于教师们都很忙,约定一个正式访谈的时间并不容易。每次正式访谈一个教师,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基本上安排在星期五放学之后。
  
  2000年1月至5月,郭华以“参与性观察”、“访谈”、“实物搜集”的方式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行了“田野研究”。“参与性观察”和“访谈”是主要的研究方式,遇到访谈不太方便时,有时候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为辅助:
  
  当我进入大同路小学进行实地观察的时候,我的目的是为“教学的社会生成”这一课题的论点收集论据。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必须观察学生,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各种活动,以及根据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互证研究,如通过与老师或其他学生的言谈来进一步搜集关于这个学生的资料;同时,我也需要观察教师,观察教师在不同的时空下的不同表现,观察他们对待不同学生时的态度,观察他们在学校中的各种活动;当然,我更要观察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如何展开的,等等。
  
  除了每天在三(4)班听课之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其他一些活动,如两周一次的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班,语文组及数学组的教研活动,全校、全区乃至全市的教研活动,等等。
  
  将近期末的时候,我对老师们做了集中的访谈。……进行访谈时,一般都进行录音。录音之前,我会事先征求当事人的同意。除了三(4)班的班主任于老师之外,其他人都积极配合,录音效果很好。不过,我自己认为,在两个人之间横着一个录音机会影响交谈的气氛,所以,即使征得了当事人的同意,我也要把录音机隐藏起来,放在我们视线不及的地方,尽量消除因为“第三者”的存在而影响交谈的质量。
  原计划要对三(4)班的学生进行集中访谈,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了这种打算。……惟一的补救办法是,我在三(4)班做了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同时,在三(1)班也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以作对比。
  
  香港学者徐碧美以“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了四位教师的“成长经历”。这种案例研究实际上是观察和访谈。收集数据时,她采用了沃尔科特(Wolcott, 1992)的“观察、询问、检视”(watching, asking and examining)的方式:
  
  对专家教师玛丽娜的观察持续了三个月,其间我对她上中二年级的每一节英语课都进行了两个完整单元的教学,并使我能够关注我特别感兴趣的某些具体的教学方面。其他三位教师,珍妮、艾娃和婧,我对每人的观察持续了一个月,听完了一个完整单元教学。
  
  观察时进行的录音、录像,补充了我在课堂观察时可能错过的实地记录。因为她们工作忙,我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之前或之后对其进行访谈。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伍兹(1985)所阐释的访谈和对话的结合,较长的半结构式访谈通常持续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半小时。这常常是定期进行的,大约是一周一次。其间,只要教师的工作任务稍微轻松,我总会在课前抓住十分钟的时间来询问她们的教学计划,课后十分钟询问我在课堂中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有时,我会利用开车送她们回家课间喝水休息,共进午餐,在下课时陪她们从一个课室走到另一个课室,以及她们等待另外的教师下课的时候和她们访谈。回家之后,我会回忆谈话内容并记录下来。在玛丽娜的案例中,其中有次访谈是春节在我家吃过午餐后进行的录音对话,还有一次访谈是在餐馆请她吃饭的时候进行的。
  
  除了课堂观察和访谈之外,我还收集了教师的教案、教学材料和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在学期末我还享受了一个特权,参加了一次教研组会议,并作了录音。在会上,我参与了他们对过去一年来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实施情况的回顾。
  为了了解玛丽娜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对玛丽娜的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调查,访谈的学生包括她教了三年的六个中五年级和五个中二年级的学生。
  
  从这些人种志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来看,主要是参与式观察、访谈和实物收集三种方式。
  参与式观察主要是课堂观察,也就是“听课”。与学校生活中的“听课”不同之处在于,作为人种志研究的“听课”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往往延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有些学校还为研究者在课堂中安排了单独的书桌和椅子。
  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普遍使用了录音的方式,但录像并不多见(就我阅读的材料来看,只有徐碧美的研究使用了录像工具)。录音可以更完整、准确地记录访谈的内容,但研究者也普遍遇到了录音的干扰现象。录音机成为干扰访谈的“第三者”、“黑匣子”。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在录音时都征求了被访谈者的同意,一般将录音机放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比如放在衣袋兜里,尽可能地减少它对访谈的干扰。
  当观察和访谈不那么方便时,研究者也采用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一般的调查研究报告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编制问卷也成为调查研究的一个难点。但在有关教师文化的人种志研究中,问卷并没有被大量采用。问卷调查可能比较适合做较大规模的宏大研究,而在微观的教师文化研究中似乎效用有限。
  
  二、教师文化的叙事研究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采用“叙事研究”(narrative inquiry)的方式对教师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尽管从实际的研究策略和研究途径来看,很多“叙事研究”也可以视为“人种志研究”,但“叙事研究”的视野毕竟给教师文化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
  叙事研究的这两个基本追求使有关“教师文化”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光泽:无论研究教师的教育信念,还是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这些研究都在平静地娓娓讲述教师的个人生活故事。教师文化的叙事研究就是通过讲述教师的真实的、整体的生活故事,以此揭示、解释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行为。
  “叙事研究”与“人种志研究”的追求相关。“人种志研究”至少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强调“面向实事本身”,关注具体的教育“事件”。这是“现象学”的精神;二是强调“事件在整体中”、“事件在背景中”。这是“自然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精神。
  人种志研究的这两个基本特征也是“叙事研究”的基本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叙事研究不过是进一步放大、扩展这两个基本特征。叙事研究进一步发出一些提醒和恳求:提醒人们关注具体的教育“事件”,恳求人们把这些具体的事件放到整体的“人的生活”中去理解。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教育“事件”,也就失去了研究的现场感和对象感;如果没有人的生活背景,那么,相关的教育事件就不可能被理解,失去了真实的意义。
  如此看来,叙事研究是从人种志研究中分化出来的一条研究路径,但“叙事研究”也反过来影响人种志研究的发展。至少,它使人种志研究的报告变得更加丰富而多样化:“原有的界线已变得相当模糊,并有扩充之势,引入了诗歌、戏剧、对话、读者剧等等形式”。
  1998年6月至1999年2月,耿涓涓采用“叙事探究”(相当于“调查的叙事研究”)的方式研究了一位初中女教师(李群)的教育行为和教育信念:
  
  本研究的主要教师合作者是广西某市某完全中学的一位初中语文女教师,为遵循研究的伦理,在叙述中隐去教师合作者的真实姓名,代之以化名——李群。其他被观察或访谈的教师及学生,均代之以笼统的称呼或其他符号。
  
  其收集资料的途径有:
  
  1.对42节语文课的现场记录。其中,李群任课的甲班12节,李群兼班主任的乙班22节,同年级另一语文教师任课的丙班8节。这些课的课型有必读课、自读课、作文课、练习课。选择另一位语文教师主要想做对比观察,这是一位刚刚工作两年的新教师。
  2.合作教师访谈。这是与李群的谈话,地点主要为办公室、教室和走廊、操场、李群的家、李群朋友的家、街上,等等。谈话的方式有面谈和电话交谈两种方式。谈话的内容包括李群的课堂想象,她对自身课堂行为的解释,她对所教学科性质的看法,她的学生观、理想课堂观,她的职业经历,她的个人经历和生活观,她的家族故事,等等。
  3.其他相关人员访谈。这是与李群朋友、同事、学生的谈话。谈话内容包括他们对李群教学及课堂行为的理解,他们视野中的李群生活故事等。
  4.对教室外发生的重要事件的记录。比如,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李群的朋友聚会等。
  5.合作教师实物的收集。包括李群的工作总结,教案,个人简历,照片,研究论文,学生日记和作文圈阅等。
  依据实地考察记录,我叙述了一个“李群的故事”。这个故事依赖于实证证据和教师参与者李群的支持以保证准确性。所有的叙述部分都最后经过了李群本人的认可和细节修改。
  
  这类叙事研究显然接近“人种志研究”的道路,它是大学研究者“进入现场”(现场就是中小学的课堂)所进行“实地研究”或“田野研究”。离开现场之后,研究者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事件整理成为“故事”。提交一份有关教师文化的人种志研究报告,就是讲述一个教师的教学故事或教师的生活故事。
  
  第二节 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教育行为研究
  
  教师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教师究竟如何看待学生?教师究竟相信何种教育理论?内隐于教师头脑里的这些教育信念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于是,在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关教师文化的研究报告中,教师的教育信念研究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主题。
  
  一、教师的教育信念研究
  
  国外有关教师信念的研究往往将其视为教师的“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属于教师的“个人化实践知识”(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也有人称之为教师的“个人哲学”(personal philosophy) 。这些“内隐理论”和“个人化实践知识”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显示出来,但也可以在对话和深度访谈中呈现和敞开。从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深度访谈”和对话片段来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呈现为多种状态,具体包括“教学科目性质”的信念、“教师角色的信念”、“关于学习过程及教学过程性质的信念”、“关于学生的信念”,等等。 但从总体上看,比较普遍的信念有三:(1)传递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师道尊严,严格管理;(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一)传递知识是教学首要的任务
  教学有多种功能,比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社会化等等。但从已有的有关教师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报告来看,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强调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李群的教学明显突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她要求初二学生对生字词反复抄写,更突出的是读写结合以及“入格作文法”。尽管她的教学中囊括了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运词造句等内容,但文章的格式是最为重要的。这实际上是训练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双基”训练的效果在后来的中考中体现出来。不过,此长彼消,例如在学生的作文中出众的文采、独特的立意等很少见,用李群的话说“写得不怎么漂亮”。
  
  她把知识的传递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强调知识的结构,注意知识的关联性,并为此作详尽的课程计划。她注意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关联而不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对学生而言,知识和技能具有某种规范性和确定性。比如:
  
  小学生写字,首先要样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所谓的“身正、足安、肩平、臂开、一尺、一拳、一寸”,其次还必须依照笔顺、笔画以及字体的间架结构来写,对每个字的字义也要按其本来的意义来理解,而不能依照学生或教师自己的喜好来任意“解释”。……又如,数学要要根据各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来教学,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1+1=2,是一个确定性的知识,不可能在数学课上,进行所谓的“脑筋急转弯”的训练,问学生什么情况下1加1不等于2?(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是:一个泥团加一个泥团等于一个泥团——因为两个泥团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泥团,等等)再如,数学中的小数点,语文中的形近字、同音字,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公式,等等,都有它们特定的含义,也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是教学本身的确定性所要求的。要想真正完成教学任务,不遵守这些规范是不可能的。
  
  (二)师道尊严,严格管理
  班主任如何确立其威信?首先是制订“班规”,并令行禁止:
  
  我刚接受一个班的时候,首先建立规则,面对全班学生将规则讲清楚;这样再抓撞在“枪口”学生(就是知道规则还要违背的学生),严厉批评。这样在学生中会由“畏”而生“敬”。作为任课的老师,将课上好,学生就会对你由“敬”而生“畏”。学生对班主任还是有紧张感。
  
  树立“班主任的权威”的另一个方式是“通过各种评比”和分配“班干部”的角色:
  
  通过各种评比。戴花啊,评选班干部啊,负责一种工作,比如发发报纸、值勤、查查别人啊,检查卫生啊;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有要求还要有检查,一件事情布置下去之后,就必须要有结果,检查之后,要有批评,有表扬;教师要公正,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你的做法要让学生能够接受,让学生心服口服。
  
  学生之所以敬畏和尊重教师,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师拥有一些管理学生的权力资源。教师往往通过三种方式运作其相关的权力资源:
  
  1.分配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机会。
  2.分配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的角色,例如指定某些学生作为班干部,指定某些学生作为课代表。
  3.给学生不同的评语,决定学生的前途。
  正因为教师具有这些权力,教师不但在学校内受到学生的尊重,在学校外也会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权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可以为教师带来各种利益。
  
  严格管理的日常意义是“不能容忍课堂里闹哄哄的情况”,教师的管理就是用眼神、言语等进行“控制”:
  
  我不能容忍课堂里闹哄哄的情况。教师应该树立教室里的威信。教师往教室里一站,学生就应该安静下来。课间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玩,学生不在课堂上,个个都是很好玩的。但是上课的时候如果调皮的话,就不行了。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也要看教师是否严格。如果教师对他们客气的话,他们就不怕了,上课就开始调皮了。反过来,如果这个教师一贯是很严格的,学生上他的课的时候,就会很遵守纪律。我自己还上其他几个班的思想品德课,那几个班的学生都怕我,上课的时候,纪律都不错。
  在课堂控制中,我的眼神有好几种作用。在我的眼神中,使用过责备的眼神,制止的延伸。还有一种眼神就是鼓励:在学生自学的时候,在学生齐声朗读的时候。我的眼神能够起到维持纪律的作用:有些学生做小动作的时候,他们的心虚,不敢跟教师对视,眼睛都不敢看我。我一看他们,他们的眼睛就要回避。
  
  当教师用友好的言语和眼神无法控制学生的吵闹时,教师就得暂时放弃“教育学”的原理,“现实的日常生活逼迫着人们采用更实际的行为方式。温情、浪漫、感动似乎是生活的奢侈品。” 一位小学老师说:
  
  我们有一个笑话:心理学、教育学,讲一个老师的标准应该什么样的,那没有用。我有一个同学,刚工作的时候,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话,按书上说的去做,但没有用,教室里吵翻了天,他的话音学生都听不见。正好这时一个老老师从他门前走过,什么话也没说,就大吼了一声,教室就很安静,该上的课都上下去了,孩子也都听懂了,所以她说,教育学没有用。
  
  为了守护“师道尊严”的立场,教师首先得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权威”,不仅成为知识上的“权威”,而且拥有组织上的“权力”:
  
  在李群的课堂里,教师在知识上是权威,在课堂组织上是权威,教师所作的任何阐释都是正确合理、符合客观实际、不容质疑的真理,学生应该力图按照教师呈现的知识的“真实”面目来接受知识;教师在德行上近乎“圣人”,不悲不喜不言利。作为教师角色出现的时候,她的形象是可望而不可即,可敬而不可亲的。
  
  “应该说我更喜欢学生自觉按照学校要求做好这一切,但学生总是做不到,不得不严密管理。”因此,李群在每件事情上都有细致的安排,不会让他们“有机可乘”。她的班级在她严密有效的管理之下,一切井然有序。
  
  严格管理的另一个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规范、学习习惯。“规范是否掌握得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学校中的成就。”一位小学老师说:
  
  哪些孩子突出呢?就是那些纪律好的孩子。低年级的老师有一个口头禅,我们低年级知识教学的任务不重,难度不大,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才进学校,就是要培养习惯。所以那些纪律好的,听老师话的,字写得好的,这样的孩子,就很突出。他们的常规纪律好。在低年级,很重视常规。认定班干部,就找这些孩子。然后这些调皮的,老师就规范他:上课要怎么样,怎么说,怎么做,有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而有的孩子就掌握不了,上课插嘴呀,随便说话呀,不做作业了,这样的孩子就当不上班干部了。所以他们就变成差孩子,而那些常规好的、习惯好的,就是好孩子,实际上他们在成绩上的差异是不大的。
  
  也有老师在严格管理与松散管理之间不断调整:
  
  第一年,我尽量趋于严格,但我本身不是一个严格的人,我不知道该怎样做。这也是我有时感到处理好师生关系不容易的原因。
  在第二年,我变得真的很严厉,我的同事也注意到这一点。在第一年我是比较宽容的,实际上第二、三年也许还有第四年都很严厉,但可以肯定地说第二、三年,这两年是我八年教学工作中最严厉的两年。我批评过学生,给他们难看的脸色,在课堂上很少露出笑容。而且也因为确有纪律问题,我觉得我不得不对他们较严厉。
  
  对玛丽娜来说,对学生严厉使她能有效地管理课堂。她的中三的学生,除了她的课以外,在其他课上都很吵闹。这一成功的经验对她而言是一个正面的强化。但她有时也觉得“当时太严厉了”,感到有些“后悔”:
  
  实际上,我对学生如此严格的感觉并不好,学生们都怕我。他们听你的,也按你说的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学习。因为他们怕你,课堂气氛并不很融洽。
  
  (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为了维护“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立场,教师本人则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李群始终践行着“为人师表”的传统,并贯穿在她的生活中。比如她可以抵御物质的诱惑,再比如对自身要求相当的严苛。在李群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的道德精神即做人的精神,教书即育人,她把自己的行为作为道德的表率。
  
  “为人师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教师“人品好”,“一身清白”,“不收学生的东西”:
  
  我不会收学生的东西。我这个观点一直没有改,僵化得不得了。我觉得拿了人家的东西,就像家庭主妇一样的。……我很重视我的人品。我跟人家讲,我现在是当教师,如果我当营业员、当护士、也会一样的对人好,我的天性是这样的。
  
  “为人师表”的另一个含义是教师需要有某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既然干了这个事情,我必须把它干好”:
  
  我认为,(既然)我干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必须干好,我就必须要努力地干,干出我的最好水平。……这个小孩在我手上,我就必须把他教好;这就是我工作的宗旨。……对我而言,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这样。我就说干某样事情,就要把某样事干好,就受到这种教育,自己也用这种思想来指导自己。……“我既然干了这个事情,我必须把它干好”这种思想支配着我。
  
  二、教师的教育行为研究
  
  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的学生。当教师的行为普遍受学生认可、赞赏时,这个教师就被认为是“好老师”。当教师的行为普遍引起学生的反感、憎恨时,这个教师就被认为是“坏老师”。
  “好教师”究竟有哪些行为和品质?以往的研究报告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研究结论。比如美国《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该研究在收集了9万名学生关于他们心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品质:友善的态度;会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颇有方法。 我国有学者曾以“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师”为题,向4415名中学生作书面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某些品质受到学生普遍的认可和期待: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耐心温和;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负责任,守信用;说到做到;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大事;讲文明,守纪律。
  但是,从众多的“教育自传”来看,被议论最多的“好教师”行为品质是“赏识学生”。在考虑“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时,笔者大量收集、阅读、分析了教师的“教育自传”。近年来,笔者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整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自传”:比如在给本科生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时,要求他们撰写自己的“教育自传”,通过反思他们自己的生活历史来研究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比如在给“专升本”函授班的教师开设“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时,要求学员撰写“教育自传”,作为课程作业的一个部分;比如在参与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撰写“教育自传”,以此作为“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途径。到目前为止,共收集了485份“教育自传”。其中有些“教育自传”已经公开发表。
  在笔者所收集到的485份教育自传中,有399份教育自传谈到教师的“赏识”对学生的影响,占80.22%。
  几乎所有的教育自传都在反复地表达一个共同的结论:“老师对我很好,所以我喜欢他”;“我喜欢那个教师,所以喜欢他的课”;“我喜欢他的课,所以我的那门课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这里隐含了一个“三段论事件”,即“好老师——好课程——好成绩”。
  相反的感受是:“那个老师对我不好,所以我恨他”;“我恨那个老师,从此不喜欢他的课了”;“我讨厌他的课,所以我的那门课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差”。这里也隐含了一个“三段论事件”:“坏老师——坏课程——坏成绩”。
  
  (一)“对我们好”
  “老师对我们好”在“教育自传”中有多种说法,所谓“我们”,实际上是对“我”或某个学生个体。比如“某老师一直关心我,那天他找我谈话,我很感动”;“某老师那次鼓励我,让我感到很意外”;“某老师对我有信心”;“某老师说我有进步”;“某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做了很多记号,写了很长的评语”;等等。
  总体上看,所谓“老师对我好”,主要是说老师“赏识”我。这种“赏识”有时显示为语言的“赞赏”,有时直接显示为实际的“帮助”。与之相反,当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显示为轻视、侮辱、训斥、指责、谩骂时,这个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对我不好”。
  1.赞赏
  每个人的成长,总会受他人的影响。有些人的影响不怎么重要,是不怎么重要的他人;有些人的影响很重要,是“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也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老师。就老师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生积极的重要影响的,往往是那些善于鼓励、赏识、宽容学生的老师。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重要他人”。小学的胡老师,是第一位帮助我的贵人。
  小学三年级以前,我的成绩很糟糕,属于老师心目中的几个笨蛋学生之一。
  我在小学三年级读了两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留级,也是最后一次留级。
  被通知“留级”的感觉很糟,在周围的同学看来,几乎就是被“判刑”。后来看到报纸上报道某人被“判刑”一年,我立刻就想起“留级”这个词。
  那年我一直有一种很沉重的失败感。
  直到第二个三年级的某一天,我忽然成了班上的英雄人物。
  那天我们的数学老师去了亲戚家,学校的胡老师临时作为代课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胡老师是我的邻居。我们两家关系说不上好,但好像也不怎么差。
  在那节课上,胡老师猛烈地鼓励我、赞赏我。
  我呢?就开始猛烈地喜欢他的样子,喜欢他的数学课。
  那天放学后,胡老师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凡是经过我检查合格的,就可以回家。如果不合格,就留下来更正。
  几个星期后,胡老师推荐我参加全镇小学生数学竞赛。事先我并不知道这事,那天早晨我上学迟到了,没赶上出发的时间。远远地看见胡老师骑车带着两个学生离开了村庄。当时听说胡老师推荐了我,因为等不及了,才临时换了一个人。我心里虽然将信将疑,但莫名其妙地兴奋了整整一天。
  自从遇上了胡老师,我后来的小学生活一路阳光雨露。考上大学后,每年回湖北老家,我都想去拜访胡老师。
  我相信: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育要么成为折磨虐待、落井下石的别名,要么成为拯救落难、维护尊严的义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胡老师是拯救、维护过我的人。
  长期以来,我对胡老师一直心怀感激。直到今天,只要遇到姓胡的人,我立刻就有好感。
  
  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下面的这份“传记”记录了教师的不同态度在学生身上所发生的不同影响:
  
  王老师教语文,也是班主任。
  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她尤其欣赏这一句: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
  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个套路而已。
  但是如果不是赞扬,而是一顿批评呢?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被夸奖出来的。
  ……
  王老师教了我一年,移交给下一任老师时,她的评语是,该生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缺点。这为下一任老师修理我,留下了把柄。
  这位年轻力壮的女老师一接手,就咬着牙根对我说,听说你红得发紫,这回我给你正正颜色。
  我倒也配合,大概是到了发育的年龄,我整天想入非非,经常盯着黑板发愣。数学老师把教鞭指向右边又指向左边,全班同学的头都左右摇摆,只有我岿然不动。于是他掰了一小段粉笔,准确无误地砸在我脸上。
  数学老师说,你把全班学生的脸都丢尽了。
  嗷,全班一片欢呼,几个后进生张开双臂,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
  从此我数学一落千张,患上数学恐怖症。
  高考结束,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从此再不和数学打交道了。
  38岁生日前一天,我从噩梦中醒来,心狂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水池有一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呸,神经吧,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
  有一天我去自由市场买西瓜,人们用手指指点点,这不是《实话实说》吗。我停在一个西瓜摊前,小贩乐得眉开眼笑,崔哥,我给你挑一个大的。一共是7斤6两4,一斤是1块1毛5,崔哥,你说是多少钱?
  我忽然失去控制,大吼一声,少废话!
  抱歉!
  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股骨头坏死,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
  当数学是灾难时,它什么都是,就不是数学。
  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数学“精英”的早期受教育的“惊险”旅程:
  
  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大历史。
  “那个老师不经意地表扬了我一次,我就很受鼓舞,信心足了。”沈国斌说。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沈国斌的数学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还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别人问他如何能够学好数学,他说很简单,“喜欢数学老师,就喜欢这门课。”
  到了初二,他喜欢的数学老师考上师范大专,走了。班里来的新老师,给沈国斌的“第一个感觉就很不好”,满脸阴沉,说话严厉,开口就问“谁是数学课代表”。沈国斌心里发怵,也不起身响应。老师连问了好几声,见下面还是一片沉默,不禁怒容满面,沈国斌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躲避,战战兢兢的起身迎接老师的目光,接着就有一阵训斥劈头盖脸而来。
  “第一次见面我就不喜欢这个老师,”沈国斌说,“后来我的数学就下来了。”
  老师批评他,说他的数学不行,当数学课代表是徒有虚名。这让他更加沮丧。沮丧的结果是数学成绩更差。如此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有一次数学考试只得了40分,还牵连其他课程也不如从前。
  就这样到了初三。有一天又是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是一个平面几何题,让大家回答。班里有个同学数学第一,平时总是他抢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这一次,也许是题目太难,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当时好一阵沉默,无人应答。恰在这时,沈国斌脑子里灵光一闪冒出答案,又鬼使神差地举了手,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而且解题方法特别巧妙。老师看他举手,已经有些意外,现在看了他的答案,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很好,很聪明的方法。”
  “在这之前我的平面几何一直很差,就是这一句话,我大受鼓舞,信心一下子就足了。”以后的一个月里,沈国斌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平面几何上。从此以后直到博士毕业,数学都是他的长项。
  “真的就是那一句话,我就有了动力。”他说,“我不是学不会,只是觉得老师好,才有动力去学,否则就没有兴趣。”
  
  当教师的行为显示为“赞扬”、“鼓励”、“关心”时,学生就开始亲近老师,亲近他的课程,由此而提升这门课程的成绩。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某种冷漠或者轻视、训斥时,这个学生多半会对这个老师“怀恨在心”,连同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也会使他“反感”。如果学生长时间地生活在反感中,他的学业成绩往往好不到那里去。
  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果某个老师对某个学生“不好”,这个学生受了刺激之后,却发狠要拿出自己的实力来“证明给老师看”,很有些“卧薪尝胆”的悲壮感。这算是教师行为在学生那里所引起的“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的第一种状态呈现为“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站起来”。不少“教育传记”讲述了学生受了老师的“轻视”、“小看”之后,反而“奋发向上”的故事。
  
  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活中,学校里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我曾经被老师认为“好极了”,也曾经被老师认为“太差了”。这是两位老师和我说过的话。一位是小学认识的邱老师,一位是初中教了我三年的陈老师。前者为我打开了生命里的一扇窗,而后者却将我的另一扇半开的窗关上了。
  邱老师是我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但是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一直都是我很怀念的一位老师。想起他,总会想起他很瘦弱的身影与满头的白发。但是,在四年前的这个季节,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是三年级,我第一次学写作文。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就是按图写作。那时侯的试卷是各个年级交叉着批改的。邱老师刚好批改的就是我们年级的试卷。
  那天发试卷了,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个大大的“好”字,我原来不以为然,可能全班的都有这样的评语。课间,我和小伙伴们在教室外跳橡皮筋,一位老师走过来问我:“你是邓红吗?”我很奇怪,他不是我的科任老师,怎么也认识我?我停下来好奇地看着他。他说:“我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你们期中考试的试卷是我批改的。你的那篇作文写得好极了,我想借去读给我们班的学生听,他们五年级了,都还没有你这个水平……你平时很喜欢看书吧,一些词语在书上学到的吧……”可以想象,一个刚学作文的小学生听到这般赞扬会是如何一种欢喜!我的语文老师从来还没有说过我的作文好。我跑进教室拿了卷子给邱老师,他还告诉我准备哪节课读,叫我去听。那天放学,我是一路小跑着回家的,还没有回到家就在门外大喊:“妈!”我迫不及待地向母亲说了邱老师的一番话,母亲也很高兴,特意给我做了一个荷包蛋。
  后来,我不敢去五年级的教室听邱老师读我的作文,只是悄悄地在后门外站了一会,一听到邱老师的声音就跑了。但是心里却欢喜得很。
  从这时候起,我更喜欢看书了,除了将自己的书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经常借别人的书看。而且常常有意记住一些成语和句子,写作文的时候,一旦用上了,就开心到不得了。同时,也更喜欢写作文了,当周围的同学在抱怨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时候,我正在享受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我当时很想快点到五年级,让邱老师来当我的语文老师,改我的作文。但是在我升上五年级的那一年,邱老师就刚好退休了,我为此遗憾了很久。
  不过,他当时对我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写作,同时,也看了很多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不仅仅让我在知识方面有所增长,也让我在人生的信念方面有所增长。如果这就是人们说的“赏识教育”,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学生享受“赏识教育”。因为孩子的兴趣开始是很广泛的,如果在某一个方面有成就感,那么就会更喜欢哪个方面。
  “太差了”是陈老师的话。
  陈老师是我初一到初三的数学老师,居然教了我三年的数学。现在想来才发觉太不可思议了,学校的安排也太不合理了。
  陈老师在当时是以严格出名的。她的课上得很好,总能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难题。
  刚上初中,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是一般般的。第一个学期开家长会,母亲回家来和我说:“其他老师对你的评价都不错,但是数学老师说你的脑筋不够灵活,数学学得不好。”我听了觉得很冤枉,说:“不是我脑筋不灵活,我一定要学好给她看!”母亲点点头:“是啊,我女儿是很聪明的,可以学得很好的。”
  我用在学数学的时间多了。我的成绩提高得很快。到了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在班里排在第二。我满以为这次陈老师不会说我“脑筋不灵活”了。
  但是,开家长会那天,当母亲走进教师办公室的时候,我特意从窗外偷听了。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地说我的表现。到陈老师时,我的心跳得特别快。但是我很失望,她还是说:“你女儿还是很勤奋的,所以这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女孩儿,怎么说,脑筋都不是那么灵活,想像男孩儿那样就很难啦……”
  我还是不甘心,我并不觉得我的脑筋不灵活,我一样可以像班里最好的男生一样。有一次数学测验,班里最高分的两个都是男生,陈老师大大地表扬了他们。我想,我下次也要拿个第一,证明我并不比别人差。
  果然,后来的测验,我得了第一,但是陈老师一点反映也没有,发完卷子什么也没说就评讲了。
  既然这次她忘了,她不会每次都忘的。我下次再考第一提醒她。
  当我再次考第一,陈老师也没有任何表扬我的意思时,我彻底地失望了。再后来,有一次,陈老师叫我上讲台做练习,我做错了,她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他的评价是“太差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
  从此,我对数学就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了,尽管成绩一直不错。到了高中,整天盼望着分文理科,我开始很幼稚地以为文科班是不用学数学的。因为高考,我不得不学数学,成绩也还是不错,心里却很冷淡。
  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幼稚,学好某一科,不是为了那个科任老师,而是为了自己。但那时还是“孩子”,孩子总是需要有一些鼓励和肯定的。
  
  “反向作用”的第二种状态呈现为“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站起来”。这种“反向作用”在教育史上也不乏“先例”: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Allport, G.)一生对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反感。这种心情与弗洛伊德(他心目中的老师)对他的态度相关:
  
  作为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他在访问维也纳的时候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信,说他本人就在城里,想见一见他。弗洛伊德非常大度地接待了他,可是一声不响地坐着,等他开口说话。奥尔波特试图想个话题来开头,就提起说,来弗洛伊德办公室的路上,他听到一个4岁的小孩告诉他母亲说,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东西,显示出了对赃物的真正的恐惧。奥尔波特描述说,那位母亲穿戴整齐,衣领浆过,气势不凡。他认为这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弗洛伊德用他那双仁慈的、治病救人的眼神看着他,忽然问:那个小男孩子是否就是你?奥尔波特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只好转换话题。这次经历令奥尔波特坚定一个想法:“深度”心理学如果挖掘过深,可能忽略了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人格特质的探讨。
  
  在学校生活中,“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站起来”的日常现象往往显示为如果某个学生从语文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喜欢数学;如果某个学生在数学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会喜欢英语;如果这个学生在所有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喜欢学校围墙外面的社会,选择逃学。
  2.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表扬”、“赞扬”、“夸奖”。不少“教育自传”在讲述自己遇到过的很多“好老师”时,老师的“好”大量地显示为实际的“帮助”:
  
  第一年(学前班),我的学业成绩并不好。可是,到了第二年(一年级),我变得很乖巧听话了。这与我遇到的一位老师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她的模样,她姓官,是一位中年妇女,并不漂亮,但是很清秀,温柔、和蔼可亲,我觉得她是很美丽的。她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不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她都会微笑面对着学生。所以,许多学生都很喜欢她。
  有一件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那天傍晚放学,我,还有一些和我一样背不出古诗的同学被老师留下来背《画》这首诗。我们一心想着回家,怎么也背不出来。后来,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忐忑不安的我以为她会批评我,当时的我很害怕。令我意外的是,她脸上一点怒气也没有,而是非常耐心地跟我分析怎么样可以一句一句把诗背出来,怀着不安以及各种复杂心情的我慢慢安静下来了,很奇怪地,我慢慢地把诗背出来了。
  还有一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的我们,在天冷的时候,总会拿着个取暖的小木箱回学校,而风总会把微弱的木炭星火吹灭。我感到很冷,总是担心地看着小木箱,很委屈。官老师微笑着走过来,很小心地吹那些将要熄灭的木炭,让星火继续燃烧。那时尽管是寒冷的冬天,我的心却是暖暖的。
  不知道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不自觉地就喜欢读书了,我的学习成绩一下子考得很好,而且一直保持着。后来老师喜欢派我当班里的干部,做学习委员,或者,做班长。
  也因为她,我对老师有着特别崇敬的情绪。我立下愿望,以后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像她那样的老师。
  在我的学涯中,出现不少好老师,也出现不少让我觉得奇怪的老师。而我,喜欢用旁观人的眼光细细地看着周围的人与物,过着自己的生活。
  三年级遇到的班主任,是一个心直口直的中年妇女,我有点怕她。她上课的时候,一生气就手拿着教棍使劲地在讲台上大声地拍。
  平时,她从来不吝啬对犯错同学的批评,而且她的批评是从来不间断的。但是,她对我却是非常的好,在我爸爸、妈妈面前老是夸奖我。
  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一个特别慈善的女老师,她是一个老年妇女。她给予我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上,更多的是生活上的教育,这可能与她是语文老师有点关系吧。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课外交往,她总喜欢给我们说些生活上的事,教育我们做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我记得,是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三年初中生活。她说:“等你们到了初中,就要学会辨别地交朋友,有些学校有黑社会团体的,你们要小心为上。”
  
  已经公开发表的不少“教育传记”也证实了老师的“帮助”所蕴涵的“赏识”意义。鲁迅在去世之前,曾多次脱人寻找日本学医时曾经帮助过他的藤野老师。鲁迅之所以终身惦记着藤野老师,也主要是因为藤野老师曾经帮助鲁迅如何做听课笔记。
  
  藤野发现周树人听课非常吃力,便想:课上的笔记该也不会做得好的……
  一个星期过后。
  周末。藤野的助手叫走了周树人。
  在研究室里,藤野正低头查抄着什么。听到进来的声音,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抬头问道: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可以抄一点。”
  “拿给我看!”
  周树人不晓得先生的用意,心里想:该不会是找什么岔子罢?但也无法,只好迟疑着把所抄的讲义交了出去。
  才过了两天,讲义便发还了。先生说,此后每个星期,都要送给他看一回。
  周树人接过手里,连忙打开来看:讲义从头到尾,都已经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加以订正——呵,原来如此!他伸出手指,摩挲着红笔划过的地方,心里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如果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像“教育传记”所显示的那样广大而精微,就可以认为,做教师其实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业。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谈话,一次作业评语,既可能成全学生的一生,也可能毁坏学生的一生。
  教师的行为何以这样而不是那样?这里面实际上隐含了某种教师的文化观念。一个教师能否“赏识”某个学生,自然与这个学生是否值得“赏识”相关,但更重要的因素取决于教师是否对学生怀有“爱心”。
  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意味着什么?
  至少意味着教师愿意与人打交道。教师就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果一个老师愿意与人打交道,他的工作状态就可能显示为喜欢学生、接纳学生、宽容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他的工作状态就可能显示为拒绝、冷漠或厌恶。这样的老师会过得如此辛苦,最好改行做其他的职业。
  “爱心”使教师自然而然地“善待学生”。善于赏识学生的教师,在他身上总是蕴涵了愿意与学生打交道的“爱心”。只有那些对学生有“爱心”的教师,他才可能真诚地赏识他的学生。“赏识”、“宽容”并不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技术或技巧,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认可与爱心。
  
  (二)“有激情”
  “教育自传”所显示出来的“好老师”的日常行为形象除了“对学生好”之外,接下来的行为是“有激情”。在485份教育自传中有364份教育自传谈到教师的“激情”对学生的影响,占75.05%。
  教师的“激情”既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显示为某种“思想”的深度,在以往有关“教师素质”或“教师专业”话题的讨论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或“知识渊博”占了很重的位置。我所收集到的“教育自传”虽然直接谈论“思想深刻”或“知识渊博”的不是太多,但是,凡谈论教师“激情”的地方,总涉及教师的思想魅力。
  教师的激情直接地显示为生活的“热情”态度,但更多地显示为教师思想的深度。凡是对生活怀有热情的教师,这个教师总会通过他的热情感染他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的生活状态呈现为鲁迅所不齿的那样“两眼下视黄泉”、“满脸装出死像” ,这样的老师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好感。
  但除了生活的热情之外,教师的激情还有另外的意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又是一种与知识、思想打交道的事业。教师与人打交道的生活激情,往往直接源自教师思想的“穿透力”。学生与其说是喜欢某个老师的激情,不如说是叹服、敬畏这个教师的思想的“穿透力”。
  1.生活的“热情”
  与各类“文艺机构”相比较,学校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地方。如果说文艺生活代表了自由、冲动或激情,那么,学校教育大体代表的是秩序、知识和理性。
  但是,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自由、冲动和激情的渴求,即使素以秩序、知识和理性为特征的学校,也离不开有激情的、艺术化的生活追求。这种艺术化的有激情的生活是否能够自由地表达出来,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态度。
  教育的责任自然是传播知识,但无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日常的生活,学生总是需要有激情。教育原本是一种激情唤醒另一种激情的事业。惟教师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学生才有可能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激情,学生才有可能以激情的方式接受和创造知识。
  青年学生原本充满激情,教师的责任是维护和保卫这种激情。如果学生的激情被生活琐事所拖累、压抑时,教师的责任是激励、唤醒和鼓舞。有一份“教育自传”,谈到了老师对生活的理解和他的乐观心态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年级共有六个班。我们班是最活跃的一个班。
  陈老师一脸的严肃,但我们都知道他是装出来的。他有一种冷冷的幽默。这种幽默使他的严肃变得可爱起来。他的语言,他的走路的姿势,都让我们感觉他的乐观。
  我们最喜欢在班会课上听他“训话”。有一段时间,班里不断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有人的皮鞋在宿舍被人偷走了;有人的汇款单被人冒领了;有同学很霸道,在班里动手打了同学;有人骂了老师,老师气哭了……。每次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感觉很烦闷、气愤。
  但陈老师好像并不生气,也不着急。一旦有事情发生,我们就等他给我们“训话”。一旦他“训话”,无论事情怎样复杂,立刻就变得简单;无论事情怎样苦闷,立刻就变得阳光明媚。我们一直认为他的话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听他讲语文课是一种享受。用他的话说,语文课就是用艺术的方式让人明白幸福的意义。学校的语文课很多,陈老师是班主任,他动用他的权力,每天下午或者晚自习,给我们增加了很多阅读课。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觉得不满足。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在等待中过日子。我们等待他的语文课。
  陈老师走路的姿势很特别。走路时,两只手几乎不摆动,个子不高,腿不算长,走路的速度却快。头并不高昂,却分明是“不可一世”。每次走进教室时,像一阵旋风。在抵达讲台之前,他决不看我们。仍然是“不可一世”。可是一旦在讲台上找到了他的位置,他的一脸的严肃立刻融化为轻松,一副“好久不见”之后的重逢感觉。
  他是我们的骄傲。
  
  从这份“教育自传”对老师的观察来看,所谓生活的“热情”,并非一定是满脸的阳光,而恰恰可能是一种冷冷的幽默。另一份“教育自传”也表达了类似的主题:
  
  文科班存在的时间不到两年,但在同学的记忆中,却俨然是一个完整的阶段。那是因为我们班不仅集中了全年级的大量精英,而且发生了数不清的趣谈逸事。
  首先是干部严重过剩。当过班长和团支书的足够组成一个政治局,班委和课代表俯拾即是。班主任左平衡,右解释,总算草草委任了一届内阁。我们班主任教语文,四十多岁,长得很像那时的影星颜世魁,一张黑脸上布满杀气,永远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和一双黑皮鞋,拿着一本黑教案,我们管他叫老魁,管他上课叫“黑手高悬霸主鞭”。我跟老魁说,我在初中当过学生会主席,领导这个班,没问题,老魁一摆黑手,你啥也别当,就给我当语文课代表,有事儿我直接找你。后来我才明白老魁的用意,并由此悟得了许多统治之道。10年后我也在北京一个中学当过一年班主任,也是让最可靠的学生当语文课代表。其实老魁很少找我,可我们班同学,尤其是女生,都造谣说老魁待我像亲儿子。我说老魁从未表扬过我,而且还批评过我,都没用。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老魁在重大事情上都是依靠我的,只是感情不外露而已。
  ……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似乎很难发现有激情的教师。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师的生活是否需要有激情,在很多教师那里几乎不成为一个问题。但在教师的“教育自传”和一些“教育电影”和“教育小说”中,凡是赢得学生拥戴、尊敬的教师,无不与教师的生活激情相关。
  2.思想的“穿透力”
  《人间鲁迅》叙说了鲁迅在北京大学做教师时所显示出来的魅力。
  
  鲁迅在北大开课的消息,给学生群带来莫大的兴奋。
  临上小说史课,预备钟还未敲响,教室里已经没有虚设的座位了。两人一排的座位常常挤坐着四五个人,找不到的就站在门边,走廊,甚至坐在窗台上。本来,这是国文系的课程,而听讲的却不只是国文系的学生,别系和别校的青年也不少,有的甚至是从老远的外地跑来的。
  ……
  鲁迅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
  在一个专制或是动荡的时代,思想始终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中心。鲁迅讲课的特点,正在于极力突破课程的规范,把原来的小说史讲成了中国社会和国民灵魂的历史。因此,他从来不逐段逐句地照搬讲义,而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以生发、穿插,处处显露出他所特有的思想批判的锋棱。
  ……
  他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其中包括最古老最僵固的古文字知识,但总是设法通过事物之间的多边联系,使知识激活起来。为思想革命的观念所辐射,这些知识以不同的整合方式,显示着世界的光明与黑暗,真实与虚伪,美好与丑恶;于是,欢乐与悲哀,热爱与仇恨,忏悔与愤怒……便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弥漫过来。当人们从感情的沉湎和激荡中间抬起头来,方觉鲁迅苍白冷静的脸上,有亲切的光辉浮动,如严冬的太阳……
  
  实际上,教师的思想魅力并非在专制或是动荡的时代才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在任何制度情境中,教师的思想的深度永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中心。电影《死亡诗社》讲述了基廷老师的故事。他初次与学生接触时,他的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间引起一阵眩晕。但学生很快喜欢上了这位特立独行、思想深邃的教师:
  在文学欣赏课上,基廷给学生解释诗歌的价值:
  
  我们读诗和写诗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和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惠特曼曾写到,啊,自我,啊,生命,这问题不断地出现,毫无信仰地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意义?啊,自我,啊,生命,回答,因为你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存在,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基廷老师以他对艺术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他的思想的穿透力感染、唤醒了他的学生。他成为他的学生心中的文化英雄、精神偶像。学生喜欢这位老师的很多特点,但在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所有特点中,他的激情成为影响学生关键的因素。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21:37:0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
王枬
      近些年来,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日渐兴起,随着"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案例研究"等思想或做法日益被运用于教育研究过程之中,"叙事研究"这一原本有些陌生的术语开始逐渐被教育界的人们所熟悉。尤其是90年代以来对课堂教学、学校生活、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意识到"叙事研究"对教育变革、对教师成长所具有的突出意义,因而,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关注并介绍"叙事研究"。[1]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陆续展现出来。
      叙事本是文学的要素之一,也是文论中讨论的问题,"叙事学属于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理论",[2]似乎不属于科学同一层面的领域,也因此被"科学的研究方法"排斥在外。但是,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给予了新的解释和强调。利奥塔分析了科学知识与叙事知识的关系,认为科学知识仅仅有关事实或真理的限定与选择,叙事知识则具有人文学科的多种价值关怀,因而,不能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来判断叙事知识的成立与否及其效能。利奥塔也批判了普遍适用的"大叙事"或"元叙事",而提倡适用于有限范围的"小叙事",认为小叙事具有如下五种性质:其一,通过故事的讲述提出一些评价事物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人们能够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其二,它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可以是描述性的,可以是指令性的,也可以是评价性的;其三,它的传播具有某些内在的规则,它要求一个人为了他的故事被听必须说什么,一个人为了说故事必须听什么,以及一个人为了成为叙事对象必须扮演什么角色,换言之,就是"如何知道"、"知道如何说"和"知道如何听";其四,它具有时间节奏,它来自于过去,但影响到现在;其五,叙事中关键的东西不是叙事者,而是叙事本身[3]。而以小叙事继续为人类生活编织出意义,并促进小叙事的繁荣,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任务之一。叙事研究由此在研究方法层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崇和运用,它体现出对人们生活故事的重视和对人类内心体验的关注。可以说"叙事研究就是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4]。从利奥塔的思想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后现代主义对于教育理论最大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它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它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它力图为正不同之名而努力[5]。在这里,教师不再是传声筒,不再是应声虫,教师不再依靠别人的思想而生活;教师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教育也不得不容许多种声音与见解的并存,不得不对"歧义"和"争执"表现出更为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这为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基础。叙事研究正是在分析丰富的教师经验和独特的生活故事方面为教育引进了有益的视角。在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呼声愈加强烈的背景下,"叙事研究"也许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师的反思离不开教育实践,正是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世界的不断追问,对所怀抱理想的不断思考,对所从事教育意义的不断追寻,才有了教师的成长。传统教育理论将许多教育问题从教育实践中抽拔出来而概念化抽象化,产生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隔离。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就是把这些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置到鲜活的现实中,使理论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这就离不开叙事研究。
      事实上,教师每天的生活都与叙事交织在一起,教师就是从叙事中学习的,甚至可以说,教师"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叙事"[6]。叙事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成有价值结构的事件,串缀成有现实意义的链条,从而将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体验和韵味。教师叙事研究就是对这些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揭示。
      与文学中的叙事学或利奥塔所说的叙事知识关注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不同,教师的叙事研究更关注教师的生活故事本身,更强调教师的个人体验,更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粗略概括,教师的叙事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7]。叙事研究则是质的研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来说,"教育"是土壤,"质的研究"是方法论。没有教育的滋养,就没有教育事件产生的根由,所叙之事就无从叙起;没有对教育事件质的揭示,叙事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叙事研究的可能。叙事是为了研究,研究是为了剖析事件的质,解释现象背后的真实。因而,叙事正是在质的研究中展开、分析、描述并完成的。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教师的叙事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必要"是因为质的研究重在对教育现象"质"的直观以再现教育现象的"质",重在对教育行为"意义"的探寻以对被研究者的行为进行"意义解释",它必须以教师在教育中所发生、所进行的活动为叙事研究的前提,通过叙事研究,激发起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使自身获得理性的升华和精神的愉悦,从而提高教师教育行为的自觉性和"示范性";"可能"是因为质的研究赖以生存的营养就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关注教师生活的故事,倾听教师内心的声音,探询教师存在的意义,它是贴近教师需要的研究,是以教师本人为主体的研究,是"平民性和互动性"[8]的研究,它使教师有可能成为叙事者、思想者、研究者。对于教师来说,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研究的范式,更是一种看待教育世界和建构教育现实的方式。质的研究将使教师不仅获得有意义的职业生活,而且会改变教师的存在方式。
      2.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
      叙事所"叙",其实是"事",叙事即故事,而故事所讲述的正是人、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故事。教师的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就是教师的故事,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它是真实的、情境性的。其中,可能包含着丰富的内心体验,可能蕴藏着细腻的情感变化,可能反映出潜在的缄默知识,可能预示着远大的理想追求……正因如此,对于叙事研究来说,它才尤为珍贵,才具有不仅是第一手研究资料的价值,更是心灵轨迹实录的意义。
      教师的生活故事是丰富的,也是平凡的。由于是教师所经之事、所历之件,它会在教师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唤起感人的映象,并在叙事中让读者感受到教师灵魂深处的颤动,诱发读者发自内心感动的涟漪。从微观上说,这些生活故事对于教师个人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它是不可重复的,具有唯一性;从宏观上说,这些生活故事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道德示范的慑人心魄的力量,它胜过任何说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由解说者描述和分析
      解说者就是讲故事的人。解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narratus,意思是被弄得理解,解说使人们理解某样事物",从技术上说,故事是被解说的[9]。这些故事可以是被解说者的经历,也可以是解说者本人的经历。解说也就是叙事,在解说中,故事变成了叙事的客体,解说者变成了叙事的主体。解说者所解说的,正是发生的故事,解说者通过叙事而使这一事件得以呈现。教师的叙事研究同样如此。它是由解说者描述的,解说者其实就是研究者,它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研究教师的人;研究者解说的是教师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现,使所叙之事通过研究者的解读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在故事的叙事中,解说者有时"在场",有时"隐身",在场的叙事更多地表现为解说者(研究者)夹叙夹议,解说者不仅对故事的过程进行描述,而且还就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情感、心境以及涉及的伦理等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展示出解说者的立场和理论视角;隐身的叙事则把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故事视作"社会真相",力求客观地再现故事本身,尽可能不夹杂解说者本人的判断,以使读者能凭借自己的"前见"对故事作出每个人独特的判断。
      教师的叙事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有情感魅力的领域。这是描述教师真实生活状况的研究,是能够激发阅读兴趣的"从下到上"的研究,它改变了以往纯粹书斋式的故纸堆里的研究,变化了某种单纯凭着思辨和文献得出结论的研究方式,而是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教育实践出发,"从学生以及家长的经验与感受出发,不仅可以为目前讨论中国教育的常规方式开辟另一条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而且能够使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它"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中国数以亿计的平凡人物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普通教师的声音,让我们透过他们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10]。显然,这正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也是教师研究中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法。
      二、教师叙事研究的内容
      叙事研究是研究"事"的,研究"故事"、"事件"。教师的叙事研究已非常鲜明地为我们划定了事件的范围:这些"事"是教师之事,这些"故事"是教师的生活"故事";教师叙事研究就是研究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所遭遇、所经历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不是转瞬即逝的、不是淡无痕迹的、不是无足轻重的、不是若有若无的,它长久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教师、影响着课堂、影响着生活。因此,进行教师的叙事研究无论对于教师本人还是对于学生或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从内容上看,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可包括以下几部分:
      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
      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是停留在空中楼阁的,也不是抽象存在的,它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表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教育思想系统与否、教育认识独特与否。教师关于教育的理想、认识、看法、见解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指导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影响着师生的人生。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教师对教育秉持着怎样的信仰,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取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相反,无视学生、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会导致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要求无甚反应、面对学生受到的伤害无动于衷,从而造成师生情感的疏离和师生关系的对立。教师的叙事研究首先就要研究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以便为教师的行为寻求到理论的支撑,为教师的生活建构起思想的框架。
      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教师在教育中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为自己,而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和事件构筑起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事业人生。叙事研究正是立足于此进行的研究:我们通过教师在校园里的举止谈吐了解教师的为人修养,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处事行为了解教师的个性特征,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诠释了解教师的知识基础,通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通过教师的语速快慢了解教师的气质类型,通过教师的教学惯例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甚至通过教师的衣着装束了解教师的兴趣爱好,通过教师的交往方式了解教师的个人习俗……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教师的叙事研究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职业触角有多深,教师的叙事研究延伸就有多长。
      对教师教育活动进行叙事研究始于教育活动的表面,但不是为了一般的描述,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是"重新关注研究对象的'局部的丰富性'","重新恢复'人类原始思维'的诗性智慧"[11],是要倾听教师的内心声音,感受教师的主观世界,体验教师的生命律动,探寻教师的行为意义。这种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深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而带来教育世界的整体升华。
      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
      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其中,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构成了教师职业劳动的主要部分。它以童稚无邪的目光、以充满好奇的探索、以展翅飞翔的灵魂展示了青少年生命的灵动。教师的叙事研究当然离不开对这些特殊的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
      学生是富有主动性的人,这"不仅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接受教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现在自我教育中,体现在对教的活动的积极参与中"[12];学生也有着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这是作为人所具有的共性,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学生也正是在独立把握客观外部世界和自身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它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所特有的旺盛的活力、饱满的热情、远大的理想和奋进的精神更使他们的发展呈现出难以设定无法预料的勃勃生机。
      教师的叙事研究也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所感兴趣、所思考、所进行的活动。当研究将学生生活的真实世界展现于我们面前时,我们就获取了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的可能,从而有可能理解学生所追求、所欣赏、所厌恶的事物。这样的教育世界才是真正属于师生的共同世界。
      三、教师叙事研究的过程
      叙事研究首先要有"事"可"叙",这就需要选择、观察、收集、整理故事;叙事研究还要对"事"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理论的准备和理性的视角;叙事研究还要对研究成果进行撰写,这就需要具备流畅洗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洁明快的文字写作能力。惟此,研究的结果才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如果用一条研究路径来表现其过程的话,教师的叙事研究包含了这样的流程: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研究问题
      确定研究问题是进行研究的前提。教师的叙事研究虽然已明确了总的框架是教师研究,但是,教师研究的范围仍然很广泛,教育观念、教育机智、素质结构、日常生活、体态行为、课堂教学等都可能成为研究的问题。教师的叙事研究更注重以"小叙事"来繁荣"大生活",更关注微观层面细小的普通的教育事件,更强调对教育中特殊现象的描述和体察。
      教师叙事研究的问题应是有意义的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我们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所涉及的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对被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13]。只有当研究者确定了问题后,教师叙事研究才有了适当的边界,研究也才有了宽窄的界限。
      2.选择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保证。由于这样的研究充满着对教师的关怀、对教师过去及现在的生活故事的关注,对教师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的感受,因而它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与合作:首先,研究者要有敏感的心灵,能够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真正理解研究对象,才能赢得研究对象的信任和合作;同时,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要有足够的热情,真正成为"热情学术"的探究者;再者,研究者的研究活动要得到被研究者的认同、理解与合作,双方应有从研究中共同进步的要求。没有这样的前提,叙事就无法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选择研究对象是抽样的需要,样本的选择不仅与要研究的典型问题相关,也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相关。年龄、空间、性别、个性、地位等等都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好的合作伙伴,真正实现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是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一步。
      3.进入研究现场
      研究现象是研究者观察、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环境。由于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主要是在校园、在学生中,因此,进入研究现场就意味着走进教师活动的时空,与教师一道同呼吸、共生活。没有这样的现场研究,就难以获得"原汁原味"的现场资料,就无法把握教师的行为、观念所赖以产生的深层原因;没有对教师生活的现场观察,就无法理解教师做法的背景。因此,研究现场是教师叙事研究获取真实资料的直接来源。
      进入研究现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轻松地融入,也可以创设特殊的情境快速地融入;可以直接通过他人的介绍而走进现场,也可以间接地在观察中逐渐走进现场……但是无论什么方式都必须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得到研究对象的许可,这不仅是研究伦理的要求,也是叙事研究需要研究对象多方面合作的要求。
      4.进行观察访谈
      观察访谈是在研究现场收集资料的过程,是清理研究者的纷繁思路、使研究更加清晰明确的过程,也是促使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来说,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在课堂、操场上进行的自然观察为研究者提供了来自视、听、嗅、触、味等的五官感觉或眼、耳、身、脑等多种渠道获得的经验。它是形象的、生动的、活泼的,它为教师的叙事研究带来了真实感、情境感、现场感,叙事研究也因此具有了不竭的源泉;访谈则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的有目的的谈话,双方在教室、走廊、办公室、小树林围绕着专门问题进行的访谈,又使研究者在观察中获得的外部感受得以深化,使外显的行为得到意义解释,使研究由表及里、由外至内,从而将叙事研究推向更深处。
      观察访谈是围绕着研究问题而进行的。观察力求客观,尽量悬置研究者先前已有的主观偏见,避免"先见"或"前设"对研究的干扰;访谈力求开放,使被访者在研究者设计的系列开放性问题中轻松思考并回答问题。观察访谈主要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而研究者一方面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有意义的事件作为所叙之事;另一方面要具有亲和力,能较快地为研究对象所接受,使访谈顺利进行。这显然与研究者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密切相关。
      5.整理分析资料
      "资料有它自己的生命,只有当我们与它呆在一起到一定的时间,与它有足够的互动以后,它才会相信我们,才会向我们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貌"[14]。教师的叙事研究离不开对所收集事件的整理分析,而整理分析资料就是与这些事件的生命进行对话的过程:每一次清理资料、阅读资料的过程,都是研究者与这些事件的遭遇,都会令研究者产生对事件的新感受和新体悟,进而产生新的意义解释。所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是叙事研究极为重要的环节。
      整理分析资料特别要注意避免研究者原有偏见的影响。研究者要尊重事实,尊重研究对象的声音,要让资料自己说话。当然,每位研究者都会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都会有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但是,叙事研究强调的是对事件本身的分析,是基于资料事实进行的符合材料实际的分析。切不可脱离资料另起炉灶,或是撇开事实主观臆测,否则,研究就偏离了叙事研究规范的要求。
      在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从所收集的大量资料中寻找出"本土概念","即那些能够表达被研究者自己观点和情感感受的语言,将这些概念作为登录的符号,'本土概念'应该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15]。惟此,研究才具有了独特的"个性"的特征,研究报告才具有了个性色彩。这是扎根理论的要求:概念必须来源于原始资料,扎根于其中。在此基础上才能建构起叙事的基石。
      6.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在前面大量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归纳。它既包含研究者对所观察到的"事"的故事性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的论述性分析,两者并行不悖,相映相成,构成了研究报告中细腻的情感氛围和浓郁的叙事风格。教师叙事研究所分析的根基便来源于事件,论述过程也是对事件的论述。叙事研究强调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写作采取人类学的深描,工笔画般的繁复翔实的叙事方式,力图在具体的偶然的多变的现场中去透析种种关系,去解释滑翔在事实表面的实证研究所看到的"想象的事实"、"数字臆造的事实"、"你所期望的事实"之后的"社会隐蔽"[16]。这使教师生活故事得以更丰富地呈现,也因此而具有教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意义。
      叙事研究报告既要详尽描述,又要整体分析,特别要创设出一种"现场感",把教师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教师的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智慧的魅力,使教师的生活世界走向人文的殿堂、灵魂的升华。
      教师的叙事研究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领域。相信这些研究会丰富教育的内涵,提升教育的意义,并为教师发展创造出更为宽广的天地。
    原载《全球教育展望》2003第4期,转引自:http://mail.hsedu.com.cn/SXJY/blog/more.asp?name=cym0066&id=17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21:39:39 | 只看该作者
叙事研究的三个元素
刘良华
前几天我提出叙事研究的四个元素,实际上后来写了五个元素。今天受一位老师的启发,我重新整理叙事研究的关键要素,提出“叙事研究的三个元素”。
  我这里谈论的叙事是“小叙事”。叙事研究的三个元素,也只是说:“小叙事的三个元素”:
  1.叙事研究看起来是说“事”,其实是写“人”。
  1.1写一个或几个的人生活故事,如果写很多人,应该有“主角”,由某个或几个“主角”带出其他人的故事。为什么有些文章读起来让人感觉很辛苦很疲倦?为什么有些研究报告看起来不能牵动人心不能引起共鸣?常见的缘故是:这些研究和报告可能只见森林或者树木,而不见森林或者树木中的人或者人群。森林或树木并没有发生什么故事,而是森林或树木中的人群发生了某些故事。这才有叙事的必要,这也是叙事的目的。
  1.2写人的时候,不只是写这个人遇到了什么意外,做了什么努力,重要的是写这个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可是,在写这个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时,写作者会遇到一个技术难题:观察者能够看到的往往只是他人的行为,几乎无法“看见”他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这使叙事研究有时不得不以来猜测和想象。叙事研究并非简单地“面向事实本身”,而是面向事实之后,经过回忆、想象的加工,然后再制作相关的故事。即是说,叙事作品并不像摄影机那样对面前的事实保持忠实的记录和摹写,而是“看见”事实之后立刻让事实悄悄地退到幕后,让事实暂时处于消失状态。事实消失之后,观察者眼前是一片空白。这空白地带就为观察者重新建构曾经面对的事实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样看来,叙事作品的基本制作过程是:“面向事实本身——暂时离开事实——以回忆和想象重新建构事实”。
  
  2.由这个人带出相关的事件,带出他/她的个人生活故事和时代事件。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人群中,任何人群总是生活在历史中。人在世界中,他可能孤独,有可能无助,但他是在人群中的孤独,是在人群中的无助。叙事作品表面上看可能是写某个人,实际上是在悄悄地讲述某个时代的故事。能够流传的故事,常常是那些写了某个时代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小说、电影、戏剧,都可算是人类的历史著作。相比之下,那些宏大的用规范语言和考证的样式写成的历史著作可能都是一些经过官方的加工之后的伪作或作伪。宏大叙事的危险,也就在于它常常可能用宏大的堂皇的政治事件淹没或掩盖了真实人群的日常生活。

  3.这个故事是有情节的。
  3.1它的情节是由一个或几个“意外事件”构成的。没有意外事件,叙事就失去了引起关注的理由,叙事作品也几乎不可能发生。这个意外的事件既发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又给日常生活“带来陌生感”。
  3.2它的情节是有一个或几个“本土概念”、“本土话语”或“象征性事件”构成的。
  3.3它的情节说白了是由一个或几个冲突构成的,而且多半是人性内在的冲突或内在的欲望。它让那些隐藏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神秘”力量悄悄地显露、敞亮、揭发出来。如果某个叙事作品的制作是成功的,这叙事作品必显露出人的本真状态: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面是火焰,一般是海洋;一边向往孤独,一边渴望狂欢。有时为了叙事的需要,作者常用的技巧是:寻找几个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信仰的人,用这几个人来分别代表人性中的内在冲突。人类为什么有这些“冲突”?这些“冲突”不过是一种表象,真实的内涵是人总是有多种的“需求”或“欲望”。
  教育学曾经用显白的话语把这种需要、欲望以及相应的冲突说出来:所谓“德”、“智”、“体”、“美”、“劳”。
  “德”源自人类对自然的妥协以及与之相关的对“秩序”、“安全”的渴望;
  “智”源自人类对自然的警惕和对抗以及与之相关的对“技术”、“知识”的依赖;
  “体”源自人类对性爱的本能渴望以及与相关对“力量”的崇拜;
  “美”源自人类对物体的玩赏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对“游戏”的向往;
  “劳”源自人类对物资占有的基本需求以及与之相关的对“收获”或“不劳而获”的想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8:29 , Processed in 0.1449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