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思中词汇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0 13:0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思中词汇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

                     平果县海城初中 韦景武


内容提要

我国外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多、收效少的状况。要找出一种适合中国人更有效地学习外语方法是从事外语教学研究的教师、专家多年的愿望与探索重点。张思中教学法自一九八六年产生以来,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既广泛且深远。他创立了“十六字教学法”和“心理优势论”,妥善解决了长期困惑外语教坛的几对矛盾:“记忆与遗忘”、“集中与分散”、“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等。因此,多年来,张思中教学法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他的教学法做了深刻的研究,如:刘振海研究了张思中教学法之后,创立了“二十四字教学法”;无独有偶,梁仪也创建了“语感教学法”。鉴于此,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张思中教学法的词汇理论,探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它对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些帮助。

关键词:张思中词汇理论,中学英语教学

一.张思中词汇理论

张思中在总结新中国外语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一九八六年创立了“十六字教学法”和“心理优势论”,成功地解决了“集中与分散”、“记忆与遗忘”、“差距与心理优势”等问题。

“十六字教学法”是指“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适当集中”指的是学习内容,“反复循环”指的是学习的形式,“阅读原著”既有学习内容又有学习形式,“因材施教” 则是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扫除学习道路上绊脚石。四者合一是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的手段,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心理优势论”,则是指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表现在渴望顺利的实现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增强自信。由于其在全国各实验区都获得显著的成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教育部“十五”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十六字教学法”中,“适当集中、反复循环”八字是针对词汇教学的。

(一)适当集中的原则

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大多数有共同的字母组合。这些字母组合发音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应当使学生尽快学会利用这一规律,从学习英语的头几周,要让学生逐步了解字母、字母组合、音节、读音规则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学习国际音标,进一步掌握字母组合、开音节、闭音节的读音规则。而最佳的办法就是把含有共同的呈现字母组合或同一字母开音节词、闭音节词集中地呈现出来,学生就能发现规律。一节课可以集中教三十到五十个单词不等,具体视教学需要而定。集中识词的时间可以在学期初、期中考试前或期末考试前。张思中主张在学习课文前学习单词,一个学期分三次或四次教完。

“适当集中”原则分为三大类型,即“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

而“超前集中”是“适当集中”原则的主要形式。

“超前集中”就是把有规律的、重要的、常见的单词和语法,在教课文之前先粗教一遍,使学生有个总体上初步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尽量掌握这些内容,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自然是越多越好。

(二)反复循环的原则

反复循环原则分为四大类型:圆周循环、螺旋式循环、逆向循环和综合循环。单词记忆以“螺旋式循环”为主:依照遗忘规律,每组单词隔1、2、4、8、16天复习一次,几组单词交叉复习。每8天或16天测验一次,将记熟的单词排除在外,再将“生词”重新编组复习,复习天数越多,记忆量将越小,每周期如同一座“金字塔”。约过两个月就可把一个学期的词汇表记熟。

二、张思中词汇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超前集中,树立心理优势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非常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法,由于其耗时短,收效快,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张思中教学法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一种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词汇是最关键的也是最耗费时间的一部分。在我国,英语词汇教学一直是难以克服的问题。无数事实表明,一旦突破了这个难关,我们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上和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上。用多媒体课件集中教学单词,就是应用直观性启发性教育原则教学,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英语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为其终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语是拼音文字而汉语是象形文字,这两种语言各属于不同的语系。习惯于象形文字的国人学习词形长短不一的拼音文字时就是嫌其词形“杂乱无章” ,所以教学效果才是“耗时多,收效少”。而采用张思中教学法,在启蒙阶段就进行语音知识教学(最好是音素、字母、字母组合和音标同步进行),用几节课学习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通过flash课件把数个含有同一个字母组合的单词集中显示,也可以把单词拆分,学生一眼就看懂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就对英语词汇的音形关系产生很大的兴趣,并获得成就感。此后在学习过程中能享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他们乐此不疲,就不愁记不住单词。

实例一、集中教学语音。将含有同一元音 /ei/ 的单词集中教学。

该音素的外在表现形式:重读开音节、字母组合ay 、ai 等。

1)plate skate gate late date shake wake awake game make

made place plane page age tape name case cake grade

same safe save snake

2) stay play away today relay maybe pay say day may way

3) pain paint painter waiter paid again train rain

教学步骤:

1、复习音标。

2、展示第一组单词,通过flash课件将单词分解成两部分,揭示开音节形式“a口e”。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开音节。

3、教师把开音节逐个读给学生听,学生发现字母e不发音,a发字母读音。

4、展示第二组单词,学习字母组合“ay ”、“ai ”的读音规则。

5、直读单词,正确的给予鼓励。指导拼音方法。

6、学生分几个小组,将单词按词性分类,用单词卡片做记忆游戏。

集中教学是把无意记忆变为有意记忆,学生认知发音规则之后在记忆单词的拼写形式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学生会读单词之后,要按词性将单词分类记忆,将记忆活动的重点转移到词义上来。这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把词形记忆和词义记忆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提高记忆效率。

对词中有词的情况如“old、hold、cold、fold”,“ass、lass、class、glass、

grass”适时集中归纳,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使之熟能生巧。

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大大提高词汇记忆效率。如初中生学习内容多为日常生活知识,如运动、蔬菜、水果、文具、电脑、公共场所、职业等,老师课前通过上网搜索图片制作课件,课堂双边活动必然活跃。

其次,集中教学动名词。有些顺口溜把一些动名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再让学生“编”出来,可促进学生归纳记忆。下面是摘录自《英语周报》的一则关于动词用法的顺口溜:

“坚持(persist on)完成(finish)需练习(practise),冒险(risk)后悔(regret)应介意(mind)。喜欢(like)想象(imagine)太忙碌(be busy),原谅(excuse)拖延(delay,put off))提建议(suggest),避免(avoid)错过(miss)保持(keep)期。”

课件展示之后,教师建议学生编写顺口溜,可激发其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把一些常用介词的习惯表达法集中归纳记忆,例如介词后面接动名词形式、表达时间、地点的介词如in 、on、 at等。例如以“ to ”中心词将“listen to”、“look forward to”、 “write to”、 “thanks to ”等介词短语或以“look”为中心词将“look at、 look after、 look forward to、 look the same、 look like、 look for”等动词短语集中学习,学生就少犯词汇用法的错误。

还可以集中教学序数词等等。

总之,归纳和演绎是人类大脑的基本的逻辑思维方式。目前,多媒体已经普及到农村初中,使集中教学和直观性原则融为一体。集中教学不但十分有趣,而且使学生迅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具有良好的心理优势,就应验这句话:“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二)狠抓“反复循环”,迅速提高词汇量

集中记忆词汇要与“反复循环”原则相结合。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反复循环”,记忆效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各个学校都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一项项任务,而每项任务都必须以足够的词汇量为依托。而学生的词汇量大小与记忆效率有不可忽视的联系。由此可见,提高“记忆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1、帮助制订计划,并定时检查。

根据遗忘规律,每一组单词要在2、4、8、16、32天之后复习。复习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只有两三个,这个记忆过程可比作一座金字塔。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复习计划上清清楚楚地写明每天具体复习的内容,并定期检查。没有检查,一切计划都是摆设而已。缺乏耐力恒心是十三四岁儿童的心理特征。我们只有通过经常性检查,才了解各个学生遇到的不同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帮

助他们克服困难,因势利导。我们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相应的目标。确保学生每一天在按照计划复习单词。发现不经常按时记忆的,及时批评教育,促成学习。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只在口头上讲讲遗忘规律,没有在实际行动上制订计划,或检查过程前紧后松虎头蛇尾,那学生就不会运用遗忘规律的。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一个学期以上,学生们在考试中提高了成绩,心理优势得到增强,才从习惯成自然。

2、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除了谜语、绕口令、诗歌、寓言、童话、幽默故事、笑话,还有游戏、绘画阅读等记忆形式。

1)游戏

如下面的一项游戏是用于集中学习和记忆人体各部位名称的佳作。

玩这个游戏时,可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一个人发出指令,另一个或多个人表演动作。要发出的指令是:

“ Raise your right hand.

Put your left hand on your head.

Touch your neck with both hands.

Put your hands on your knees.

Put both hands on your shoulder.

Put your right hand on your left knee.

Bend your knee and touch the floor.

Touch the floor near your left foot.

Put both hands on your legs.

Sit down and put your hands on your knees.”

(Virginia French Allan ,2002:26)

一听到指令,表演者要马上做出反应。变换角色,进行比赛。正确率高者赢。

2)绘画。

绘画也可是记忆形式之一。它是输出型阅读。学生阅读文章后,然后绘画,直接将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表现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阅读。

阅读既是记忆词汇的手段,又是记忆词汇的目的。良好阅读能力归根结底靠阅读实现。阅读英文而阅读的良性循环是这样的:词汇量越大、阅读量越大、阅读速度越快、阅读能力越强、词汇量越大。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人每天阅读六百个词的短文,所以要视学生的能力布置不同质量的阅读任务。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使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旨在形成能力;进行听力和快速阅读训练;把阅读的指导落到实处:如指点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等。

在阅读训练中,要重视挖掘右脑的潜力,即是把记忆方法与阅读方法结合起来,将记忆内容形象化,对经典著作尤其要这样。

结论

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精神高度一致。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学校每个教室将都安装多媒体设备,这对于应用张法的师生真是如虎添翼。此文认为采用张法教学词汇是成功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前提,两者有相辅相成之能,就如何实施张法说出一些看法,希望对于教师同行今后教学改革尝试有点益处。


参考文献

[1]Douglas Brown,1987.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Englewood Cliffs,NJretice Hall

[2]Long.M.Arole for instruction 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Clevedon Avon

[3]Markee.N.Managing Curricular Innov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Sarah Phillip,1998,Young Learners[M], Oxford:Alan Marla

[5]Susan Norman ,2004.By telling student information,we areeffectively robbing them of it[J],London

[6]Virginia French Allan,2002. 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7]Well’s.G.1987,The Meaning Makers:Children Learning Language and Using Language to Learn. [M],London:Hodden and Stoughton

[8]葛炳芳,“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观念、策略关系的一项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第一期。

[9]韩新民,外语教学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10]梁延力,利用学生的心理情感因素大面积提高英语成绩[J],山东教育,2004年第二期。

[11]刘电芝主编,《教育于心理学研究方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2]王鸿雁,“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1998年第二期。

[13]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14]周国英,初中英语知识巧记拾零[N],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第35期,2006.2






来自:百色教育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23:14 , Processed in 0.0802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