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辅类报纸不能资料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4 06: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辅类报纸不能资料化




张西安(学语文报 武汉 430056)

教学辅导类报纸这一对中小学生颇具影响力的纸质媒体,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开阔学生视野,介绍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特殊作用。但由来已久,这类报纸也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资料化倾向,而且近年来愈演愈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者年级化,二是版面试题化。
“读者年级化”就是按年级划分读者,一个年级一个“版”,小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中学从初一到高三。这种“年级版”在教辅类报纸中虽然尚没有普及,但已形成了一种趋势,没分到年级的报纸,不少也有分到年级的计划。“版面试题化”就是大量刊登试题,从头版到其他各版都刊登,从同步训练题到单元检测题,从期末套题,到中高考模拟题,形成试题系列。有的报纸如果去掉报头,已很难把它与复习资料区分开来。
造成教辅类报纸资料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一种对试题的客观需求。学生要面对各种考试,在各种考试中最好都能拿高分,这是学生、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共同期盼。而要拿高分,不少人以为就要多做题,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试题的客观需求。对教辅报而言,这种需求就是上帝的需求。“上帝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教辅报自然就要来满足,或曰必然就要来适应这一需求。于是,按年级分版、大量刊登试题也就大行其道了。其次,其他媒体,尤其是某些综合性报纸、社会性报纸炒作中高考,甚至大量刊登高考模拟试题也助长了教辅报资料化的倾向。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6月3日报道,当年高考前夕,某省会城市“在当地大都具有相当程度影响力”的一些报纸,“竞相刊登高考模拟题”,“一家报纸最多的一天一口气刊登了16个版的高考模拟试卷”。这就容易给教辅报报人这样一种感觉:既然这些综合性报纸、社会性报纸也刊登试题,我们当然就更可以刊登试题了。再次,当今各种媒体窄分受众的趋势对教辅报按年级划分读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这是从受众客体和社会环境诸方面因素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若从教辅报自身来分析,片面理解教辅报的产业属性则是其资料化倾向的重要原因。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和国家有关部门对文化传媒的原则划分,教辅报被划为文化产业。既为“产业”,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当然要面对市场,当然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但不能片面地理解教辅报的产业属性,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它还是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对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学有一定影响的精神传媒。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首先强调,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是对教辅报产业属性的片面理解。当前过分强调师生需求,听任市场摆布,一味走资料化道路就是片面理解教辅报产业属性的表现。
教辅报资料化倾向的不良后果是明显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的风气太盛,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题海战、疲劳战严重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党和国家多次采取措施,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把“减负”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学生、家长、学校对试题的需求并不是一种正常的需求,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教辅报若仍投其所好,继续把大量的试题抛向学生,等于是给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显然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一种负面作用。
二、不利于新闻行业的规范管理。教辅类报纸目前虽然只有60余家,在全国2000余家报纸中只不过是个零数,而且这类报纸在舆论导向、思想内容等方面一般都是比较过硬的,但这类报纸普遍存在一个似乎令管理部门十分棘手的问题,即一号多版的问题。据了解,教辅报目前没有不分版的,少则二三个版,多则十几个、二十几个版,甚至有40多个版的。有的“版”下还有专页。一个刊号衍生出这么多的“版”,显然是不规范的,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完全是这些报纸资料化倾向的结果。它们要给师生提供同步的辅导资料,就必须先按中高考设考的科目分科,再按年级分“版”。如此分下来,焉有不滥之理!
三、不利于教辅报自身的发展。教辅报是报纸,是经国家管理机构审批同意连续出版发行,并拥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新闻媒体,是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化品位的青少年课外读物。但一些教辅报走资料化道路后,失去了它原有的品位,变得直白,甚至苍白,可读性自然大为降低。虽然凭所谓的适用性赚得了不少读者,但如前所述,学生、老师和家长对这些资料化的报纸不少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并非是这些报纸的品位吸引了他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种精神产品,如果没有文化品位,要想长久赢得消费者,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这么说,教辅报走资料化道路,等于是自我降格,扬短避长。有些教辅报走资料化道路后,竞争不过一些地方教研部门所编印的复习资料就是明证。而且教辅报的发行现在就经常被有关部门视作资料予以封杀。可见,教辅报资料化是不利于其自身发展的。
因此,教辅报必须从资料化的泥淖中走出来,应该反璞归真,回归到报纸的本位上来。当然,教辅报不是一般的“新闻纸”,不能以新闻为主打。教学辅导性是它的特点,也是它安身立命的特长。它不能失去这一特点,也不可能不发挥这一特长,否则它就会失去自己。但如何在纠正资料化倾向的情况下继续发挥这一特长呢?笔者认为,应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视野、解析重难点、揭示学科规律、介绍学习方法等方面做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和体会,教辅报这方面的文章永远也做不完。只要下功夫把这方面的文章做好了,同样能受到师生的欢迎,同样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求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06:19:56 | 只看该作者
语文类报纸
语文报  语言文字报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
作文导报 中学语文报 希望报 语言文字周报
小学拼音报 作文报 学语文报 小学语文报
中学语文文摘报 作文点评报 作文周刊 少年文学周刊


语文类杂志(综合)
现代语文 语文世界语文教学通讯(小学 初中 高中) 语文建设
中学语文园地 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生语数外
读写月报 中文自修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 中国少年文摘
语文学习 快乐青春 少年文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阅读与写作 语文月刊 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 高中)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园地 语文百草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学习 语文知识 语文研究 语文学刊
语文新圃语文天地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类杂志(侧重阅读)
阅读与鉴赏 小学阅读指南 青春阅读初中生阅读世界课外阅读中学生阅读 名作欣赏 文史知识中华活页文选

语文类杂志(侧重写作)
作文世界 作文之友 新作文 快乐作文 全国优秀作文选 作文通讯 21世纪小学生作文 作文成功之路 作文大王作文中小学作文教学优秀作文选评(初中 高中 小学)小学生新作文小学生作文小学生作文辅导 小学生作文向导小学生作文选刊少年优秀作文选少年作文辅导 百家作文指导初中生优秀作文 故事作文中学生优秀作文应用写作

语文类杂志(侧重语言)
语言文字应用 中国语文 语言文字学 语言研究汉字文化汉语学报方言 民族语文 语言与翻译 当代语言学古汉语研究咬文嚼字语言学论丛

语文类杂志(侧重文学)
文学报 中国校园文学 青年文学 儿童文学文学自由谈文学教育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少年(初中小学)青少年文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3:14 , Processed in 0.0886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