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刊的栏目化编辑之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4 11: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2]校刊的栏目化编辑之研究

  发表日期:2007年11月30日  



醴陵市第四中学 邮编:412200     何开思

    内容摘要:《醴陵四中教育通讯》是我校以全体教职工为读者对象而编辑的月刊。由过去的零散无序编辑到现在的栏目化编辑,是校刊编辑方针和方式上的一大进步。其内容分为学校常规管理的情况反馈和展示教职工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和探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校刊  栏目化编辑  二级管理  督导评估  情况反馈  思考和探讨  校园文化

    一、栏目化编辑是校刊编辑的一大进步

    《醴陵四中教育通讯》(以下简称《通讯》)是我校以全体教职工为读者对象,由学校党政办主办的月刊。2001年创刊至今,已编辑到总第46期。应该说,她在学校事业的发展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其它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它自身也是随着学校工作的不断进步而进步,不断规范而规范。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是由过去的零散编辑进步到栏目化编辑。《通讯》在初期的前34期内容编辑的随意性较大,入编什么、不入编什么有很大的偶然性。从第35期起,《通讯》开始按栏目编辑,从此,《通讯》设置了《校情通报》、《工作安排》、《工作总结》、《制度方案》、《教育论坛》、《督查考评》和《远程教育》、《特载》等九个栏目。其中《远程教育》、《特载》为不定期栏目,另外六个栏目几乎期期必有。

    如此按栏目要求组稿、编辑,一改过去像一堆散砖散砂,散置的门窗一样的无序状态,它使《通讯》的内容有板有眼,不似过去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无疑是编辑方针和方式上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仅使我们的编辑工作规范化和条理化,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教职工的查找和阅读。

    二、栏目设置的理念

    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讯》的组稿和编辑实际上是着眼于两大板块。《校情通报》、《工作安排》、《工作总结》、《制度方案》和《督查评估》为第一大板块,主要是为适应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之需;《教育论坛》、《特载》等是第二大板块,主要是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可读性,人文价值较高。

    《校情通报》实际上相当于新闻版,主要用概述性的文字,以消息报道的形式,由编辑人员自行采写,将学校近期全局性的工作,从宏观视角向全体教职工通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学校党政工作动态以及校际交往等等。自“校情通报”成为一个完整的栏目以来,它总共编发84条消息,较多地吸引读者眼球,记录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工作安排》和《工作总结》的设置,着眼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常规管理色彩最浓的栏目。是学校以月为单位的工作指南和工作督查,特别是《工作总结》登载的是各处室、各年级的工作汇报,它显然是为促进学校工作有序深入进行而设置。

    《督查考评》是学校工作须臾不可或缺的。现在很多地方都实施目标管理,目标设定后,实施过程中要督导,实施结束时有结果,而这些东西有时用数字显示比文字表述更准确更真实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无论哪一个组织,既然有工作的实施,就必然会有数字的产生,有时还要借助表格来显示。因此,《督查评估》主要是为刊载这些内容而设置的。特别是我校近两年实施 “二级管理”体制,即校级管理重在办学方针政策和方向上的宏观引导、调控和督查上,将教育教学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责与权等下移到年级部。在《醴陵四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年级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举措的实施基础上,各处室代表学校对各年级部的各方面工作,依照相关职责予以调研、评估和督导,这就必然会产生各个方面的数据和表格,作为反馈渠道,《督查评估》栏目内容是丰富的。缺少这个栏目,还真是会造成学校管理工作的严重缺失。事实上,由于教职工都很在意学校对其所在部门工作的评估,因而这个栏目很能吸引广大教职工的目光。同时学校的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都要公示,都要作为史料保存,使这一栏目不仅是校务公开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是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

    也许有人会问,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学,哪会有那么多的制度呀条例呀需要校刊上开辟一个《制度方案》的栏目呢?这种疑虑表面看来似乎有道理,然而作为一所较大规模尤其是管理上追求规范的学校,更是需要形成制度文化。那些制度条文在经实践检验后,又会有与时俱进的修改完善。如此一来,《制度方案》栏目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渠道。

    另一板块是《教育论坛》,其主体是教职工自己,刊载的都是教职工的署名文章。顾名思义,这是广大教职工展示自己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考和探讨的平台。作为一所以“励精图强,追求卓越”为校园精神的学校,必须要有这一平台,正如《通讯》第35期首期栏目的编者按所言“开辟这一专栏,旨在给全体教职工提供一个校本的‘教坛论剑’的平台。既然是论教育之‘剑’,无疑地应该‘百家争鸣’。教育的话题原本就是丰富的,本论坛当然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事实也确是如此,这个论坛中的文章,有谈班级工作体会和感想的,有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有谈年级部、处室管理工作得失的,甚至其中所表述的思考和观点,有时还是值得商榷的,但都是教职工们不懈探讨的足迹展示,不同视角的思考和观点有时确需争鸣和交流,才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教职工们就是在这种探讨中不断完成专业成长的。因此,无论是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看,还是从丰富校园文化的角度看,《教育论坛》都承载着这一十分重要的功能,况且这些文华质美的优秀论文,其价值不比公开发行的教育期刊上的文章差,其中的案例和材料是自己熟悉的,更具说服力和参考价值。教职工这种勇于探讨,善于总结和表达,支撑了这个栏目的建设。毫无疑问,这个栏目需要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参与,教职工们也非常需要这个栏目。

    我们建设校园文化,重要途径之一是要办好校刊,要办好校刊,除了领导的重视、必需的条件外,还要努力将校刊办出水准、办出特色、办出档次,而在体例上注重栏目化编排,加强栏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校《通讯》离高水准、优质量的要求差距甚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思想要进一步解放,编辑力量还有待加强,围绕《通讯》的实用性、全面性、有效的指导性,尚需整合各部门资源,那么《通讯》才会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喜欢的读物。

                                                2007年10月30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3:55 , Processed in 0.0673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