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需要“纯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 21: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需要“纯批评”  李建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无论在哪个时代,文学批评都不是一种轻松容易的事业,而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批评的生成和发展,则尤为艰难。因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乐道人善的人情文化,而文学批评则属于超越人情纠缠和利害考量的求真型文化,所以,对许多中国人来讲,过于坦率地直陈自己的见解,是“不成熟”的表现,而过于尖锐地指摘别人的缺失,则是“不厚道”的行为,是会得罪人的。“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所以,我们在展开批评的时候,就有了畏首畏尾的怯懦,就有了瞻前顾后的犹疑,就形成了隐恶扬善的文化习惯和文过饰非的强大传统。
  然而,文学批评的本质是在美学的领域求真和求善,是揭示作品的高下文野和写作的成败得失。而只有摆脱外部的利害关系的羁绊,只有与批评对象保持必要的距离,批评家才能自由而深刻地体验,才能自由而积极地言说,才可能向人们提供比较靠谱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我称它为“纯批评”。在我看来,《文学报》所倡导的“新批评”本质是就是“纯批评”。
  其实,所谓“纯批评”,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几十年前,一个叫瑞恰慈的英国批评家,早就就用过一回了。只是,“新批评”理论里的“纯批评”(pure criticism),把文学作品当做文学批评的“本体”和“客观”对象,排除包括读者、作者、社会内容和历史背景以及“意图”在内的一切非文学因素,这与我所说的“纯批评”,显然是大不相同的。在我看来,将作品当做批评解剖的主要对象,无疑是对的,但是,如果忽略甚至排除包括读者、作者以及社会背景在内的关联性因素,那么,文本批评的有效性,就要大受影响。所以,我的“纯批评”观,在方法上,固然也吸纳“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和修辞分析的经验,接受它对语言的“咬文嚼字”的认真态度,但却主要是一种针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庸俗化而提出来的主张,意在强调求真精神和专业精神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纯批评”不是在形式上大做文章的技术主义批评,也不是只关注自我的个人主义批评,而是充满理想激情的人文主义批评。
  “纯批评”相信文学具有解放人和升华人的力量,相信文学是与人的教养、尊严、自由和幸福密切相关的事情。它认同人类已经确立的高贵的精神法则和崇高的文化理念。它评价一个作家成就大小的尺度,评价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不是市场性的,而是真理性的。它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学有着不可被“产业化”的品质,有着非商品化的特殊性。所以,“纯批评”从不根据一部作品的印数和码洋,来确认它的价值,也从不根据一个作家获奖的次数、级别以及奖金的多少,来评价他的成就。
  纯粹的文学批评,就是严格而尖锐的批评,而不是温温吞吞、模棱两可的批评。这样,尺度和标准的严苛,态度的尖锐性和彻底性,就成了“纯批评”的重要特点。诗人哲学家张中晓在《无梦楼随笔》中谈到“有所创见的思想体系”的时候说:“彻底性,正如独创性和尖锐性,永远使思想产生吸引力。永远反对冗长、平庸、枯燥、无味和空洞。反对思想的模糊,模棱两可。”别林斯基曾经在《论〈莫斯科观察家〉的批评及其文学意见》中区别过“对读书的爱好”和“对文学的要求”之间的不同,在他看来,尺度严格的要求,乃是文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等到我们的读书界变得人数众多起来,求全责备和严厉苛刻起来的时候,文学才会出现。”的确,没有严格的批评,就不会有良好的文学环境,文学就很难自觉和成熟起来,真正的文学就很难出现。
  为了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我们需要“纯批评”,就像远航的船帆,需要猛烈的风一样,就像冶铁的炉膛,需要高温的火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8:50 , Processed in 0.0697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