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教评论:轻率质疑“眼保健操”有害无益 2012年07月25日 作者:顾雪林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只有中国孩子做眼保健操,按摩毫无作用的穴位;49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达3.6亿人,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这条微博的质疑,戳中了不少网友的神经。那么,眼保健操是不是“残害”了中国青少年?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是不是做眼保健操的结果?
我们很想看看这个网友是否还能拿出什么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依据、调查数据,但直到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能看到的,还是一条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质疑微博。但是,这条微博的影响却在持续发酵,引来媒体的无数争论和部分家长的怀疑。
眼保健操到底是不是在“残害”青少年?我们应该先看看事实。眼保健操出台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1961年,原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的中小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视力普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增高,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0%,初中生为20%,高中生为30%。这一组调查数字,使当时的许多人意识到,保护中小学生视力已是当务之急。
原北京市教育局体卫处的严亦柔老师和北京市防疫站的于凤翥、陈永馥老师经过多方查询,打听到北京医学院体育教研组主任刘世铭曾自创了一套眼保健操,对他自身的眼疾有一定的疗效。在刘世铭的指导下,她们很快掌握了穴位和手法。为了验证其可行性,1963年,她们先后在北京28中、景山学校、北门仓小学等学校试做这套眼保健操,并在部分中小学逐渐扩大试点,之后推广到全国。从1972年开始,原国家教委规定,小学生每天做两次课间眼保健操。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问世。多年来,眼保健操已成为全国中小学雷打不动的眼保健项目。
2008年5月至7月,北京市疾控中心在该市3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了新版眼保健操的试用追踪和效果评估,通过对新版、老版眼保健操操作前后学生的视力、脑力工作能力指数、眼血流速度等指标变化的比较发现,新版的眼保健操对改善学生视力、缓解眼部疲劳效果明显。2009年至2010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也曾在学校作过一次抽样调查,同样发现眼保健操对于短期内学生视力的恢复和眼疲劳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
我们之所以引用大量事实和数据,就是要说明,对于一件延续49年并惠及数代中国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想要发出质疑声,必须要有科学事实依据,不能误导舆论,不能信口开河。应当说,公众有向任何一项公共事务提出质疑的权利,但前提是任何的质疑都要有科学根据。而此次网友发微博质疑“眼保健操残害论”的问题恰恰在于,在质疑时没有拿出任何科学依据。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网络上的各种声音,我们的网民和整个社会也要逐渐地成熟起来。面对多种声音,网民们要理智、客观、公正,要先问一声质疑有无科学道理,问一声质疑有何依据。如果我们能冷静判断,应当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轻率随意地质疑眼保健操是有害无益的!(顾雪林)
《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25日第1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