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辑录书评以谢刘铁芳/孙明霞/刘发建/罗炜/陈大伟赠书之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 14:3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辑录书评




以谢



刘铁芳/孙明霞/刘发建/罗炜/陈大伟



赠书之雅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33:12 | 只看该作者
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2010年07月15日  作者:唐泽霞   来源:中国教育报
  重拾教育实践的内在精神——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正是基于对现时代种种弊病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教育的执著追寻,作者着力于现代性价值重建问题,不断回溯人类精神的源头,寻求当下中国教育精神性重生的基础路径


刘铁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几乎一口气读完刘铁芳的新书《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竟无语。只感到一种满盈的充实、安详与感动,更有灵魂欲向上飞升的冲动与渴望,然后便是一阵某名的沉重。多年以前,在阅读刘铁芳的教育哲学课堂实录时,就曾对他“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来通达人生理想彼岸”的哲学情怀深感震撼。今天,在细读完他的新书后,这震撼更转为一种深深的认同。

  在回溯中寻求教育精神性重生的基础路径

  在书中,刘铁芳多次提及,如今,技术主义、物质主义宰制一切,人格的均一化、同质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娱乐至上,消费至上,人们日渐丧失了对于崇高与卓越的追求,媚俗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境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面对时代的困境与教养性的危机,一方面作为同时代的个人,作者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病症,对无所不在的虚无与平庸的侵蚀深感痛心;另一方面,作为教育的思想者,面对时代的种种病症,作者不止于批判揭露,而是试图寻求突破之路径。这种努力,并非立足于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而是清醒地看到了遭遇无所不在的现代化侵袭后直接应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徒劳与有限。

  在这个意义上,刘铁芳的思考与言说不仅仅是单纯回应时代危机,而是“直面人类精神生活之幽暗所在”。这是一条返回之路,一条幽微之路,更是一条孤寂之路。通过这条路,作者上溯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下承蔡元培、杜威,将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资源一一化为绵密的精耕细作,充分彰显其深厚的古典学养。印象较深的是对自然教育、现代教育发生与发展的系统梳理,诗性教化与理性教化的不同作用及合理位序问题,对“技艺”、“自然”等关键词独具一格的理解与阐释,以及对于时下流行的概念,诸如“儿童本位与成人本位”、“教育回归生活”等,甚至对现代人文教育本身等切实而审慎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的所有努力是致力于将人的完整性诉求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并提出了具体路径:以促进教育实践主体的哲学思考为基本出发点,以人的自我认识为基本线索,以自然作为教育的起点,以博雅的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以积极的交往与活动引向对他者的关切,以积极的行动走向公共生活。这中间的路径十分明晰,即在延续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两大基本主题的前提下,重申教养性教育的三大主题:自然教育、经典教育、公民教育。这三大主题作为教养性教育的三驾马车,构成了教养性教育的关键内涵,由此给时下无所不在的职业性或者生存性教育提供另一种教育生活的可能:强调以人的自由卓越、高贵健全来对抗人性的复杂与幽暗,并肩负起人类的责任,拯救时代的平庸空虚与堕落。正是基于这种审慎理智、严谨缜密的学理化梳理,而非简单的浪漫化情性化的激情吁求,使得作者的思考不仅具备令人信服的严肃庄重的学术气息,更因他深挚真切的情怀而令人叹服。

  在审慎的言说中敞开教育理想的空间

  刘铁芳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埋首书堆做穷经皓首的学者,而是在沉潜自身、投入地作学问的同时,尽可能地关切中小学教学实践,包括与广大教师交流沟通,诸如组织教师沙龙,引领教师阅读,亲临教育现场,很多时候我都曾有幸参与。据我的观察,近几年来,刘铁芳的致思方向与努力的重点一直是围绕当下教育的基本问题展开,他对当下林林总总的教育问题总能保持十分敏锐而清醒的思考状态,其锐利的思维触角触及当下教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对象上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从城市到乡村,内容上包括经典教育、自然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乡村教育、教师教育……而对于经典教育的重视、对于教育哲学的倡导,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多年来不遗余力,勤勉踏实终成这部著作。

  因此,他的言说是有根的言说,而非不切实际的遐想与堆砌。纵观他的言说方式,印象最深的是审慎与节制、朴实与真挚。他的言说始终置于历史、文化、当下社会的三大视野,但又建基于个人的真切体会,绝不发宏大空洞的议论,不高蹈空谈,而是以平和温润的姿态,娓娓道来。刘铁芳不但在言说方式中体现审慎与节制的特点,而且在书中数次强调这二者的重要性。为什么审慎与节制如此重要呢?在结语中,刘铁芳点明“本书的写作不过是一种用语言来寻求教育理想的尝试”,他试图“用言说的力量敞开理想的空间”,他强调理想或言说不能等同于现实行动,理想与社会行动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他反复申言“消极教育”的必要,并提出需要一种“审慎的理想主义姿态”。这里,作者强调理论言说与实践行动的价值差异,在我看来,一方面他清楚地给出了知识人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也暗中回应了当下存在的一种盲目苛责理论专家所谓脱离实践的问题现象。这是其一。其二,面对教育行动的有限,面对生命发展的神秘,面对人性的复杂,我们要避免理智的僭妄,需要有所敬畏有所警惕,所以审慎是必须的。正是基于此,审慎与节制并非仅仅是一种谦虚的姿态,而更是一种必要的修养,一种理论思考的基本美德。

  在坚守中开辟一条人性的高贵与健全之路

  在价值虚空理想缺席的今天,刘铁芳十分清醒地意识到重提教养性教育“乃是一种南辕而北辙”的努力。他十分明白,自己总是慢半拍,总是落在时代的后面,这是一种不合时宜。与其说他的“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是回应时代危机所作的不懈努力,不如说是显明他自身置身时代之中的生存姿态,一种别样生活的可能选择。他明知,这种“知其不为而为之”是一种堂吉诃德的努力,是一种少数派,但他无疑坚守着这份理想,绝不随波逐流,而是执著坚韧地向前,尽管充满“犹疑”,但不乏信心,因为他已然窥见那条“为人性的高贵与健全敞开的幽微的道路”。

  这本身就是人性的美好与高贵,这人性之美散发出的巨大魅力,相信将点燃每一个读者内心之中所蕴藏着的理想与激情之火——如果他心中还有理想的火种的话。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们,在这样的言说中将得到怎样的唤醒与启发?试想,首先绝没有告诉你到底如何做,诚如当下诸多告诉你如何做的书籍一样,虽然实用但难掩苍白。或许它会让你激动,让你思考,甚至让你“经历思想的眩晕与灵魂的挣扎”,让你感觉到那条“灵魂的幽径”,你或许会感激,又或许会怨恨,你会彷徨,也会犹疑,但不管怎样,你将重新认识自己,你将走在一条与以前截然不同的路上。这条路,或许是幽微的,但却是深刻的;或许是艰难的,但却是幸福的;或许是孤寂的,但却是热烈的;或许是复杂的,但却是丰富的。它将一直通向人性的美好与高贵。须知,这才是正道,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回复之路”,因为“认识你自己”原本就是最大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此书的功劳真是善莫大焉。

  置身喧嚣与浮躁的时代中,每一个教育中人都无法回避这样的选择:是让心灵蜗居,还是真诚地面对这样一条狭长的灵魂之幽径,走一条“自我回复的心灵之路”。走,还是不走?确实是个问题。对于我个人而言,读完此书,答案已然清楚,因为那美的阶梯已经在脚下生长……(唐泽霞)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34:28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即美德
——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龙岩一中   邱静芳
电影《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南京!南京!》记录了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每每讲授课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便感觉内心郁结难忍。还清晰地记得参观哈尔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时那冰冷阴森的感觉。我一直以为这是人类失去人性所酿造的悲惨事件,从没想到其内在有更深的社会学根源。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这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功能。刘铁芳教授在分析了鲍曼及阿伦特的观点后有这么一段陈述性话语:“个人把自我投入于社会整体行动之中,消解个人对自我行为的整体性担当,使人性中的恶以狂欢的形式加以充分地释放。这中间显现出来的正是心灵世界的空无,而正是个体存在的虚无才导致人世间任何形式的恶都有可能发生。”(《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1页)
这段话特别有警醒作用。它让我想起了网络上曾传得沸沸扬扬的集体撕书的行为。那种狂欢式的场面特别令人震惊。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不是也是一种心灵世界的虚无呢?也许正像知名人士潘石屹所说的那样,“毕业了就泄愤撕书,是该反省我们教育的时候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了那么多知识之后,不仅没有一种心灵的富足感,而是虚无感呢?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如果,我们辛辛苦苦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所进行着的教育,最终是培养出没有幸福感没有使命感的心灵空虚灵魂虚无的而仅仅拥有“知识”的人,那将来的社会会成为怎样的社会?正如教育界人士孙云晓所说的那样:“学生撕裂的不是书,是教育!是中国的未来!”法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埃德加•莫兰认为教育的第一个黑洞就是教育无视知识的问题,“教育提供知识,但是人们从来不教授什么是知识”。
我们的教育确乎就是这样的。要不,为什么随着教育的提升,知识的增长,反而会有集体撕书这类事件发生呢?
有人说这是集体发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学生的这种举动是长期受压造成的。稍微反思,即能明白,我们的教育似乎一直是在培养奴性。希特勒《我的奋斗》中说:“他们对这一种高贵自由能做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为此感到被遗弃了。”大学之前的教育,学生没有多少自由的时间可供支配。偶尔放手让他们自我管理,便往往会出现茫然无措的混乱局面。双休日,大部分学生除了被家长强制送去补习之外,大多是睡觉或者疯狂无节制地上网。少有学生懂得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央视“大家建议”也请来各路人物探讨孩子们的暑假该怎么过的问题。可见,大部分孩子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评价上也存在问题。像东平县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李曙光那样,早晨天没亮就到学校,晚上站在学生宿舍的走廊上,待学生都睡熟了才离开学校。这样的班主任,学校是最欢迎的。我非常敬佩李老师,但是,我绝对做不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管理自己,而不是如果哪一天咱们生病了或者因家事拖累而迟来学校或者需要提早离开学校时,学生会以为我们不管他了,或者以为他们没人管了。
长期在老师或者家长的眼睛下行事,使得很多孩子渴望上大学,上什么学校无所谓,只要离开父母老师就行。大学再也没人管了,彻底解放了。高考结束,他们欢呼雀跃,庆祝自己终于获得自由了。是的,自由降临了。但很可怕的一点是,很多孩子进入大学之后茫然无措了。于是,央视“大家建议”又出台了一个节目——“大一综合症”,让大家建议建议怎样消解大一综合症。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管理。
读了那么多年书,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咱们的孩子最后竟然得了“软骨病”,离开父母老师两副“拐杖”就不知道如何迈步了。
是啊,钢琴过了十级又怎么样,声乐比赛夺得第一名又怎么样,2006年央视《对话》中,中国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当中国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中国学生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漂浮。”(转引自《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6页)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入唯“吹拉弹唱跳”才是素质的误区,各种考级成风。“如果个人诸种素质的发展带来的不过是自我人性的优雅装饰,而不是现实人格的完善与理性的昌明,那么这样的素质发展就只不过是在培养孤立的、与真实世界隔离的、自我陶醉式的优雅个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6页)这也就无怪乎美国丹尼尔·科顿姆要说教育无用了,因为它让我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外。
刘铁芳教授的“知识的双重指向”的论述特别精辟:“知识向内通向对个人存在使命的认识,知识向外通向个人在现实中支配他人与世界的力量。指向人体德性的知识愈丰富,则个体心灵世界就越丰富,心灵自我就越发达,个体在世界中获得的自由就越大,个人越多地从盲目与任性之中解脱出来,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内涵不断扩大,而使自我成为不断追求人性卓越的存在。一旦知识指向现实世界的力量不足以与其敞开的德性相匹配,个体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就会越来越弱,物性就可能一步步侵蚀人性,个体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方向,而容易迷失在对外力量的迷信之中。”(第8页)这段论述让我读来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味道。我总算豁然开朗了,原来我们的教育太沉溺于力的培养,强调“知识会改变命运”,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处处显示着知识能让你拥有权力,拥有金钱。而忽略了知识对个体心灵世界的涵养。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性,促进个体存在的完满,开启个体人生的尊严感与幸福。”(《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12页)我们确实要重申,知识即美德。我们要看清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们要反思我们现有的教育。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38:20 | 只看该作者
 初为人师,总会遭遇很多迷茫;教学数年,依然还会不断有困惑缠绕;等到驾轻就熟时,职业倦怠又随之袭来……面对一线教师的众多困惑和问题,《怎样当个好老师》作者孙明霞老师采取答问的形式,将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人生感悟和盘托出。
   《怎样当个好老师》中的这些答问,部分曾在《中国教师报》和《福建教育》“明霞答问录”专栏刊出,得到众多一线教师的好评,不少教师感言“心灵受到震撼”、“解开了心结”。杂文家、特级教师吴非评论答问“体现了教育者的理想、情感与智慧”;杨瑞清校长评论答问“富有尊严、充满智慧、包含温情”,“这是一位真正觉醒了的、真正获得了内心自由与快乐的良师的心声”。





孙明霞自序·努力做个好老师

第一辑 远离倦怠,像树一样成长——我们如何提升幸福感?
1如何对待工作中的失落?
不必把荣誉看得太重,那只是一道不经意的风景
2怎样把“副科”教得有声有色?
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
3难道我们老师就该无私奉献吗?
不做“春蚕”和“蜡烛”,努力像树一样成长
4我越来越讨厌做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倦怠?
在不断创造中品尝工作带来的乐趣和幸福
5每天生活在烦恼中,怎么才能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幸福?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6怎么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
坚信是种子就会发芽
7写几篇文章,发一点感慨就能成长为名师吗?
只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8有关系的老师调走了,留下的也不稳定,怎么办?
坏事不一定意味着“糟透了”
第二辑 改变,从现在开始——我们如何提高专业素养?
9我连见学生该说什么都不知道,该怎么当好老师?
转变角色,接受挑战
10面对很恶劣的环境,新手老师该怎么追求进步?
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能改变自己
11三年了,我一点进步都没有,我是当老师的料吗?
暂时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
12您对课题立项怎么看?您怎样做课题研究?
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生命的成长
13怎样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听、说、读、写”,贵在坚持
14我是理科老师,应该读些什么书?
老师的阅读视野要开阔
15基层教师该怎样开展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16如何让所学知识与自身成长有机融合并相互促进?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第三辑 修炼教学基本功——怎样做才能让课堂更美好?
17该如何对待偏科的学生?
搞清偏科原因,对症下药
18“公开课”我一点经验都没有,怎么办?
把上“公开课”看做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19你能在你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为一线教师做点实事吗?
切莫饿到只认烧饼
20怎样才能调动职业学校学生的积极性?
莫就学习论学习
21目前什么教学模式最好?您的课堂是什么模式?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2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胸有成竹”,才能“驾轻就熟”
23“不会命题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吗?
“命题”能力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24减负了,成绩下降了怎么办?老师该怎么做才合适?
从能做的地方做起
25您心目中的课堂是什么颜色的?
课堂应是绿色的
26您刚当上老师时就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吗?
只想让课堂美好一些
第四辑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怎样才算真爱学生?
27如何做到每堂课都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做一个有良知的教师
28每天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文化,该怎么办?
抓住学校活动的教育契机
29学生已经习惯了上课时说话、捣乱,该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30我对学生很有耐心,但对自己的孩子却一点耐心也没有,该怎么办?
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普通学生
31听到学生用很难听的话骂我,该怎么办?
宽容学生的冒犯
32如何对待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
伸出你的手,牵着孩子走一程
33我因“下水文”伤了儿子,怎么办?
尊重孩子的隐私
34大胆放手、大胆放权的班级管理,可行吗?
莫把学生培养成小官僚
35不是班主任,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
仅有“玩”是不够的
36假如学生犯了错该怎么处理?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后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42:3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做“童年生态”的自觉守护者——读落地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后感

来源:网络
2009-11-20
-


  早些时候,和麦子(人教论坛网友落地麦)聊起当下课堂的一些怪现象,麦子对“儿童缺失”的课堂深为忧虑。
  是的,君不见,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老师们越来越追求文本解读的深度,越来越讲究语文课堂信息的密度,越来越追求所谓的精彩程度。于是乎,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对文本进行“深度开掘”,发前人之未发,见前人之未见,解读出一些令听课教师也似懂非懂的微言大义,以显示自己钻研教材深入;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师们引经据典,无度整合,以显示其阅读面的宽广,视野的开阔;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师们设计一个又一个精妙的问题,逼着学生走向自己的预设,实现课堂的精彩。这样的课堂,往往因其出乎意料,异锋突起而让相当数量的老师赞叹不已,纷纷效仿,甚至趋之若骛。
  但是,静下心来思索,这样的课堂,学生得到了什么?当我们为教师精妙设计而喝彩的时候,我们何曾想到,课堂的主人——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老师的深度解读,符合儿童的心智发展吗?琳琅满目的拓展,孩子们能够在一堂课当中有所感悟吗?所谓的精彩,来自于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快乐吗?当我们用这样的问题来审视拷问我们的课堂,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一厢情愿地演绎着成人们认为的精彩,却忽视了真正的学习主体——儿童的生存状态。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类似的课文时,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师极尽“神化”之能事,将主人公人美化成一个僵硬的概念。《伯父》一文,诚如麦子所说的,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只见鲁迅不见伯父”。最典型的便是对“跪”字的处理以及“碰壁”和“深深叹息”的开掘。一个救助受伤者的平常动作,被老师们赋予了太多的意味——一个伟大的人跪在下层劳动者面前,“这一‘跪’,‘跪’出什么?”-这往往也是老师们爱问的问题。而事实上,每一个稍懂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救助受伤者,只能是“跪着”进行,这和身份地位毫不相干。而我们的老师却往往揪住“跪”字不放,非要"跪"出什么名堂来不可!至于“碰壁”和“叹息”固然内涵丰富,但更多的是鲁迅作为伯父的幽默的本色流露和不愿意让孩子们过早地知晓人世冷暖的下意识之举罢了。在追求深度的课堂上,关于鲁迅的每一个举动,老师们恨不能都和“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联系起来;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恨不能将自己对鲁迅的了解全部告诉学生,甚至有将鲁迅纪念馆搬到学生面前的冲动。于是,课堂变成了神化鲁迅的殿堂,鲁迅被高高地置于伟人的神坛!这样的课堂,诚如麦子说的孩子们只能“离鲁迅越来越远”!
  过分追求深度的课堂,实际上是对儿童生命的漠视,是对儿童生态的破坏。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教授,在《童年的诺亚方舟谁来负责打造——对童年生态危机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我们被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迷雾遮住双眼的文化大船出现了生命‘存在’的精神迷失,它正在现代的核动力的推动下,迅速远离荷尔德林所吟诵的‘诗意地栖居’的‘大地’。作为历史概念而始终被成人社会假设的儿童和童年。处在今天依然是成人本位的的社会中,更是命中注定地被精神迷失的快船拖向了危机四伏的海域。”诚哉斯言!我们用儿童文化及童年生态来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我们便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以童年生态的破坏作为牺牲。一个儿童,一个生气勃勃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自由、快乐的生命,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奉行的功利主义(包括科学至上主义、知识至上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孩子们生命的蓝天,却被几本教科书以及被我们的语文老师给遮黑了——其实老师们也是无奈——为了应试,不得不按照参考书照本宣科。孩子们不是为了“存在”而学习,学习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活着”,过早地背上了应试的包袱,他们学习不是为了给生命带来精神充实和快乐,而是将生命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这难道不是生态遭到破坏的生存状态吗?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麦子显然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让童年生态在自己的努力下,尽力回归!因此,在他的语文教学实践的进程中,他始终在关注着童年生态。在《伯父》一文的教学中,我们清晰地看到,麦子试图以儿童的视角,引领儿童走近鲁迅。以“伯父就是伯父”——“伯父不仅仅是伯父”——“伯父是永远的伯父”这三个层次,让孩子们慢慢走近鲁迅。第一个层次,从鲁迅的平平常常的言谈入手,在孩子们心目中建构起一个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长者的形象;第二个层次,从“平常”背后感悟“不平常”之处,在孩子们心中建构一个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的形象;第三个层次,再次将思绪拉回现实,用人们对鲁迅怀念的事实,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鲁迅的窗口,埋下一颗尊崇伟人的种子!三个层次的推进,始终以儿童的视角切入。课堂上,没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没有催人落泪的音乐,没有过多的课外拓展,没有更为深入的意义生发,也没有所谓的精彩纷呈,更没有以往上这篇课文时的固有的凝重——我们看到,课堂氛围甚至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课堂,是轻松的,是自然的,更是本色的。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这样的课堂没有深度,相反,我们却能透过洗尽铅华的教学流程,窥见麦子的教学理念——尊重儿童的语文,为了儿童的语文,走向儿童的语文。
  是的,每一个语文老师,理应成为童年生态的自觉守护者。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这样的境界:课堂应该是温馨的伊甸园,自主的学习的生态园,因师生平等、人格尊重而温馨,因精神自由充实而快乐,因智慧的传递与裂变而幸福。这样的课堂,始终以儿童精神的发展为指归,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中享受自由,在智慧的教学中心满意足,在心智的成长中共同守护着童年的生态!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我为麦子的探索真诚喝彩!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44:31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46:50 | 只看该作者
罗炜——同龄人中的勤奋精英  



http://qingyuandankui.blog.163.com/blog/static/61210802201231511352935/


   和罗炜认识有三年了,从2009年省教育厅第一次特岗计划教师招聘担任专家评委开始,持续三年,我们每年夏天都在长沙师范一起并肩工作几天。只是很记得她精致的五官,欧式美女般的轮廓分明,一双大大的圆眼睛,温婉得像一阵风,又安静得像一片叶。
   2011年,我参加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国培网络培训,在班级网页里,赫然发现罗炜是培训专家,在网上听了好些她的视频和讲座,心里好一阵哗然,哎呀,这个美女原来在美术新课程研究领域还是个顶呱呱的人物呀。
   今年上半年,罗炜老师委托国培班的李靖老师找我,邀请我为国培成果《直接美术疑难》一书写两个美术教学研究叙事。那时候即将过年了,交稿时间是28日(大年初六),只有20天的时间要完成。我一口应承下来。初五就把稿子发过去了,很幸运的是,审稿通过了。没多久,罗炜老师将“美术教学评价研究叙事”单独拿出来,要我修改之后争取纳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教师成长的精神档案》——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艺术教师成长叙事一书,并发来了很详细的样张。
   在我撰写“我的艺术之路”过程中,常常在群空间里,收到罗炜老师发来的推荐文章,既有中国教育报主流媒体的教育人的文章,也有一些先完成“艺术之路”样张撰写的同伴的文章,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尤其是针对我们撰写的文稿,她总是能做出一些体贴又细心而且中肯的点拨,比如她帮我的自传建议标题为《我的悦读人生》,特别贴切,契合我意!既让我心存感激,也开始下意识关注“罗炜”这个人来,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如下情况。
   罗炜,1969年生,长沙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长沙市开福区艺术教研员,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村艺术教师成长⊥型模式研究》主持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全国“教科版”《艺术》实验教材副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艺术项目组核心成员、《艺术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学科优秀培训专家、全国美术教育委员会会员、湖南省美育学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画会学术秘书、湖南省课改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曾在《中国美术教育》、《新课程研究》、《美术报》、《艺术中国》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著有《艺术教师的成长与研究》、《美术心育艺术》、《体验新课程——艺术》等多本书籍;主编《生命·成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课程1—9册共18本;曾先后30余次受聘到安徽、内蒙、宁夏、福建、山西、广西、重庆等地主持国家级学科培训;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艺术科研课题多项并获奖。其研究团队事迹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少儿频道、湖南电视台教育频道、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几乎是同龄人的我,在优秀的罗炜面前,真的是汗……汗……汗……
    最近,罗炜老师又出了一本专著《好家长是这样炼成的》,涉及美术之外的家庭教育,为她喝彩。
    不妨找时间读读这本书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49:19 | 只看该作者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序



文/陈大伟

本书由“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和“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两部分组成。

先说“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

201010月,收到《教师月刊》做“年度回访”的约稿,要我说一点想说的话,我说:“海德格尔认为,人只有通过‘先行到死中去’才能从沉沦中拯救出来。读书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我对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信的,于是免不了想一想死后的情形。或许,死后会有人说‘这个人提出过观课议课’,但这算不得知己的说法。我的梦想和目标是有人能说‘这个人曾经参与论证和推进过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这个理念’。”在我心目中,课程建设问题花去了我更多的心血,在我看来更有意义。

作为教育人,目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中国教育的艰难和痛苦,我良心难安。教育的出路何在?一直被这个问题纠结。

辗转求索中,受良朋启发,自己做深入研究,我开始得出比较明确的认识:学生的发展决定于生活在其中的课程;学校产品是课程;教师劳动价值在于提供对学生发展有利而合理的课程;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学习生存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实践意义上,课程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理论需要实践,从 20078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开始,我致力于宣传这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教育的观念,抱着教育“穷则思变”的信念,探索着“变中求通”的方法,行走在研究和实践上述理念的道路上。几年磨一剑!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国培计划)。参与其计划,我现场和四川、陕西、海南、宁夏、安徽、云南、重庆的老师交流,远程参与广西、贵州项目的交流,他们提出了成百上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整理,发现大多集中在课程上。老师和校长们的具体问题和要求,促使我整理研究和实践成果,以更有效地为处于实践探索中的老师们提供帮助,这就有了“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

再说“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

曾经接到一位校长的电话,问学校如何改革,教师如何发展。我建议注意抓住“三愿”:一是“愿心”,要有改善生活、改进教学的愿望和心态,使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有动力;二是“愿景”,有一面理想的镜子去照现实的问题,使改革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去行走和追求;三是“愿径”,也就是要寻找大家愿意行走的有效路径,使改革和发展有可靠的方法支持。这所学校在推进观课议课,校长接着问我:“怎么看待观课议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作用,观课议课是不是属于‘愿径’的东西?”我说:“一方面,观课议课提供了改进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另一方面,你要知道,变革深处是文化,技术和方法的改变终究是表面的,体现为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的变化才是根本。”

“文”是什么?在古汉字里,“文”是一个壮汉胸膛上的纹饰。纹饰应该具有美感,由此我想,文是一种追求美的行动,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化”是什么呢?“化”左边的单人旁是一个人,右边的“匕”也是一个人,只不过相对左边的人,右边的人掉过了头,侧过了向。由此我理解,化就是改变;文化从动态看,就是用一个美好的东西引起改变。

用什么去“化”呢?我们用“让我们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小威廉姆E.多尔)促进理解;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促进宽容;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促进成全;用“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促进接纳,用“发挥教学想象力”促进创造,用“留下痕迹”享受幸福……。

2009年在第三届观课议课研讨会上,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与会代表介绍说:学校里的老师“与学生相处时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宽容和等待,观课议课让他们懂得和习惯了一个世界有多种声音”,“与同事相处时少了一份挑剔,多了一份相知和欣赏,观课议课让他们了解对方,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事的相伴与支持”,“与家长相处更多了一份默契,观课议课使教师们知道只有将心比心,只有换位思考,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教育孩子的目的”。观课议课使“教师们的心胸变得宽广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心情变得舒畅了,教育生活的幸福溢满教师的心房”。观课议课发挥了文化的作用。

赋予观课议课实践方法以内在原则和灵魂,提高观课议课实践的理性和品味,是“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的目标和追求。“改善生活的实践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构成了当下观课议课的文化框架。



我知道,“文化”和“课程”是很多老师头痛的词汇。所以头痛,一方面是我们绕不过它们,另一方面是它们总是给我们一种空洞的感觉。一些朋友给我说,现在不缺少理念,缺少的是落实理念的策略与方法。我的看法,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根子在于一些理论本身就没有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和论证,因为缺乏这样的基础,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也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理论需要有实践的基础,需要定位于服务实践,需要尽可能以实践者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在《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中,我在实践自己的理想。

效果如何?请您一观。我诚恳地等待您批评!

上篇: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
l       改善生活的实践观
一、教学改革需要生活改善的视角和思路
二、现有教研方式对改善教师生活不“给力”
三、在改善生活中寻找课堂教学研究的动力
四、生活改善是一个慢的过程
l       成长创造的幸福观
一、为创造开辟教学可能空间
二、“和而不同”
三、尊重教师创造性实践的专业自主权利
四、在创造性教学中留下生命痕迹
l       促进思想的发展观
一、“人因思而变”
二、观课议课与教学洞察力
三、观课议课与教学想象力
四、教育假设的意蕴和价值
l       以学论教的质量观
一、指导思想上以学论教
二、路线上学习效果入手
三、坐到学生身边去
四、尊重课堂
l       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一、观课议课的生态发展取向
二、在观课中成为做课教师的助教
三、在议课时设身处地
四、在“最近可能区”建议
l       境脉特征的真理观
一、“老师,他打我”
二、观课议课与案例研究
三、进行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四、从境脉特征的真理观看议课、评课和磨课关系
l       促进理解的对话观
一、提供课前说明机会理解做课教师
二、建立平等对话的议课关系
三、用倾听传递关怀
下篇: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
l       用课程体现学校和教师的价值
一、教育的产品是什么
二、作为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的课程
三、建立以课程为主要对象的教育评价体系
l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
二、理想课堂是帮助学生学“生”的课堂
三、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l       通向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
一、先学后教,自学领先
二、不会才教,以教导学
三、注重优化,体验快乐
l       如何理解自己
一、教师的隐喻
二、成为“明白”的教师
三、在改革道路上“有所畏”
四、欣赏脚下的风景
五、“尽己力而谓之忠”
六、“是不是天下的老师都不会教了”
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l       我们怎样理解学生
一、用什么视角看学生
二、用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怎么让学生听老师的
四、最好不称呼“差生”
五、如何批评学生
六、“只不过历史在重演”
l       如何理解环境
一,要找幸福而不要找不痛快
二、愿你心情好起来
三、把一点点微光汇集起来
四、穷则思变
五、快乐是自找的
l       如何尊重和热爱学生
一、学习爱的本领和表达
二、尊重 责任
三、爱的修炼两问
l       如何理解教学
一、学得好才算上得好
二、哪些问题可以当堂处理
三、智力的适度紧张与快乐学习
四、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l       教师如何有效教学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根本方法
三、注重培养学习能力
四、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五、牢牢抓住纪律的缰绳
六、适合学生的才是有效的
l       教师如何有效发展自己
一、脑袋和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二、使自己具有人格魅力和幽默感
三、学科只有一个人,我如何教研
四、天地万物都是我成长的导师
五、教育写作最好言为心声
l       怎样提高学校教研的实效性
一、先让自己“醒”过来
二、研究是为了让生活舒适和美好
三、观课议课如何与课题研究结合
四、教研的常见问题讨论
l       班级管理的问题与讨论
一、我帮助你只是因为你需要帮助——“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案例讨论
附: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让学生的意见成为共同成长的资源
——对“老师,我要告你”之案例讨论
附:“老师,我要告你!”
三、新接手乱班班主任,怎么办
四:从公民教育的角度看班干部的产生
五:遇到家长无理取闹该怎么办
l       关于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通信
一:如何推进有实效的教研
二:怎样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三:怎样在学校中推进观课议课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51:22 | 只看该作者
做一名科研型幸福教师
                            临沂李官中学    刘宗国
2009年岁末,区教科室的张连如主任推荐给每所学校一本《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我校通过新华书店购买了10本。分发给教导主任与教研组长阅读,借鉴我校领导班子读书会的做法,我们今天互相交流读书心得。肖川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想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在写作中得到梳理。”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

从教15年来,我个人没有从事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没有发表过一篇教科研论文,仅有一篇花50元钱评选的省教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对教科研的理念,更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拜读陈大伟老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教科研的科学认识,更是对自己的教育心灵的震撼,给自己未来的教育之路明辨了方向,真是拜读恨晚。

一、感受大师

陈大伟老师钟爱着、热爱着教育事业,教育对陈老师来说,那就是情人眼中的意中人。他从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从教育的基层步入教育的高层,著书立说几十部,科研成果斐然。本书中,体现了陈大伟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著作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任思绪在笔尖倾泻流淌。事例典型,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如《陶罐和铁罐》、《爷孙二人赶集卖驴》、《青蛙博士的实验报告》、《鱼牛的故事》等,小故事却彰显大智慧。指出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开题会叫启动会,结题会叫追悼会”,读罢,让人感觉酣畅淋漓,意犹未尽。虽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各种荣誉光环耀眼夺目,但他仍以虚怀若谷的谦虚品德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于细微处,在习以为常中,用独具一格的慧眼看教育,用博爱的慈心,感悟教育。不愧为教育者的楷模,是教科研工作者的典范,敬仰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二、“名师”不一定人人有机会做,但成为“明师”却应该人人努力。

做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已经够危险了,如果手里还硬拉着一队学生,这就不仅仅是危险,而且可能是罪过了。王敏勤曾说过:不管课程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能吃透,就很难有效引导学生。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当客人报出地名后,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线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如果你拉着客人绕圈子,多收了人家的租车费,浪费了人家的时间,是要被骂娘的。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由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不熟,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也是要被骂娘的。这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自古名师出高徒。我们即使不能成为名师,但一定要成为明师,千万不能成为昏师,不仅自己瞎折腾,还领着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瞎折腾,这不仅是误人子弟,还是误国、误民族,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三、生命不过是一场记忆,记忆的不过是一些故事。

日出日落,四季更迭,大千世界,生死轮回。人生有限,但人不能白来一遭。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所谓“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生”。给历史留下痕迹,就留下了永恒,人就在永恒中得到永生。陈大伟老师说到:“生命不过是一场记忆,记忆的不过是一些故事。人生不过是故事,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历史;有了故事,也就有了根基。没有故事和记忆的人生犹如荒漠,真是‘白来一遭’”。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扪心自问,34年来,尤其是从教15年来,自己有哪些故事?生命的记忆深处有刻骨铭心的故事吗?尤其是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吗?假如没有,这15年岂不白活?一切都要用心,用心才会“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用心才会有故事,有了故事,我们的生命才会幸福、有意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岁月过去了,它的无情和残酷,将会使我们抱憾终生。

我认为,叙事研究是我校教师当前较适合的研究方法。

四、少一份功利心,守住教育的的根。

有句歌词这样写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教育就是要平平淡淡,润物无声。教育最忌炒作,最忌浮躁,最忌折腾。有过多的功利思想,就难免会造假,当今学术界的丑闻还少吗?今天论文剽窃,明天成果造假,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守住一方净土真难。难就不做了吗?不能因为少有的几个败类而放弃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教育就是要淡泊名利,用心灵去触动心灵,用生命去感动生命。“一窗疏竹,两袖清风,几卷书本,万壑雨润”的为师境界,岂不妙哉?

五、发现问题,形成课题,破解难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习以为常的问题,正是习以为常的问题才最有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将问题形成我们的草根课题或微型科研课题,采用过程范式来研究,从而成功破解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如我们反思日常各教学环节是否有效,在有效的基础上怎样才能高效等等。

六、专业引领,自主内驱,团队合作,做幸福教师。

在教育研究的道路上,不外乎专业引领,自主内驱,团队合作这三种途径能让自己迅速成长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让自己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

专业引领,将使我们少走弯路。自主内驱,将是我们成为幸福老师的决定性因素。团队合作,将是我们心灵的“伊甸园”,欢乐的源头。非洲有句谚语:“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独行;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你与人同行。”

[size=+0]做幸福教师,从阅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开始。
http://sylnnw.blog.163.com/blog/static/50978994201212066185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39 , Processed in 0.0784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