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学习
多元的体验——贲友林老师“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与评析
【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七个小矮人。
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7。
生: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是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是21。
师: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教师追问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7。
师:对!这一列数都与7有关系!
板书:7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
〖评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教师创设了以“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情境作为本节课学习的主线。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学生们更是对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片断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师:大家能编7的乘法口诀吗?相信大家!我们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一列数,再编口诀。
学生小组活动。
师:现在请各小组先汇报你们编写了几句乘法口诀。
各小组的汇报都是编写了七句。视频展示其中一个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诀卡片。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生1:每句口诀的前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2: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七”。
生3:得数依次多了7。
师:对,这是从上往下看!如果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
生:少7。
师:怎么样?如果我们现在就记住这七句口诀,大家愿意试一试吗?我们大家自由读读记记。
学生读、记七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
学生背口诀。
师:在背的时候,感觉“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生:“一七得七”好记。
生:“七七四十九”也好记。
师:对!“一七得七”、“七七四十九”,首尾两句容易记。
生:我觉得“三七二十一”也容易记,因为“二十一”特别好说。
师:是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来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
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相关文字:
师:这段文字中有两句乘法口诀,你发现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上段文字中的“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闪烁后由黑色变为红色。
师:看来,难记的乘法口诀有三句:“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你用什么方法记呢?
生:三七二十一,再加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生:
二七十四,两个十四是二十八,四七二十八。
生:七七四十九,减去一个七,就是六七,就是四十二。
生:四七二十八,加七,五七三十五。
生:五六三十,加一个5,五七三十五。
师:哦!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口诀,来帮助记今天新学的乘法口诀。真棒!大家刚才交流的记口诀的方法很多,我们多读读、多动脑筋,一定能记熟口诀。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
【片断三】游戏巩固,主体发展
师:大家看着气球上的数,一起说口诀。
教师随机指屏幕上气球中的数,学生根据得数说口诀。接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学生填写课本例题中的口诀。
师: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根据口诀能算出哪些乘法算式的积?我们做一个游戏——送算式“回家”。
教师将1×7、2×7……7×7、7×1、7×2……7×6等13张算式卡片分发给各小组,学生把它们贴到相应的乘法口诀后面。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再参加一则游戏——转转盘。算对了,转盘才能转动。我们用抢答的方式。算式出示后,算好了就站,站起来就说。
转盘出示7×3、7×4、7×6……学生抢答。
师:请大家比较刚才算过的题目,我们发现4个7比3个7多——
生:7。
师:5个7比6个7——
生:少7。
〖评析〗练习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练习中先设计了师生对口令的游戏,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然后设计了“转盘”的游戏,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
【片断四】巩固总结,大胆延伸
师:7,是个奇特的数。我国古代与7结下难解之缘。
屏幕出示唐诗《枫桥夜泊》。
师:大家看到的这是唐代张继写的一首诗,与咱们苏州有关,我们三年级即将学习。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
生: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句七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屏幕出示由五副七巧板拼成的“刻舟求剑”故事图。(见右上)
师:小朋友继续看,这是用——七巧板拼成的故事图,这5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
生:五七三十五。
……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屏幕相机采用对话、图文等形式出示下列问题:
师: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
屏幕出示七个小矮人画面(与课始准备题的画面相同),并以游动字幕形式出示儿歌,同期配音:1个矮人1张床,7个矮人7张床;1个矮人2只碗,7个矮人14只碗……
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
〖评析〗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拓展练习环节从内容上讲,涉及了自然、音乐、社会生活、数学、人文等多个方面,匠心独运的这些练习,充分体现了教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数学理念,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及学科之间的整合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