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好声音》传递真诚之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9 09: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好声音》传递真诚之音 来源:未知

“导师”将是这个夏天最热的词汇之一。随着三期《中国好声音》的持续热播,包括那英、刘欢、庾澄庆、杨坤在内的坐镇《中国好声音》现场抢“声源”的四位“导师”的表现,成了节目除“好声音”之外的最大看点。
可以说,这是一场和“毒舌”完全无关的选秀,四个评委可圈可点的表现以及收到的观众好评也预示着笼罩在国内选秀舞台多年的“毒舌”评委怪圈被彻底打破。
高高在上不如放低身段
从已播出的节目来看,“导师”与“导师”间的互相打趣代替了以往选秀评委们的正襟危坐和互飙评语,“导师”与“学员”间的平等互选代替了以往评委的高高在上和犀利毒辣。
“我真诚地邀请你到我的团队中来,我们互相学习,一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刚刚播毕的第三期节目中,杨坤这样邀请他看中的“好声音”选手,一句诚意的“互相学习”也尽显了他和选手之间的平等互动。第一期节目中,那英和来自乡村的“赤足女孩”黄鹤同台唱歌,并征询对方意见:“我也可以脱鞋试试吗?”刘欢为了说服对外貌自卑的网游歌手董贞摘下面纱,脱掉帽子露“真颜”,鼓励选手:“我刘欢长成这样,在中国流行乐坛已经屹立30年。对真正的好歌手来说,外貌如何并不重要。 ”
为了抢夺优质“声源”,四个导师不仅时时要放低姿态抛出各种“甜言蜜语”来博得选手青睐外,互相之间更充斥着善意的调侃和打压。这让节目更有可看性的同时,也让观众大赞导师们的“真性情”和“接地气”。
“苛求”不如“渴求”
《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表示,“这是一档真正温暖励志的节目,而不是靠吵骂来引人博眼球的节目”。温暖的要诀也许就在于“导师”两个字里。陆伟解释,“传统的音乐类节目里,明星是一个‘评论者’的身份;这档节目里,当评委转过椅子面对选手的时候,恰恰就把明星由一个评论者的身份转变成老师的身份,他们瞬间从居高临下变成了求贤若渴”。
业内人士表示,比起对好声音的“苛求”,莫如对好声音的“渴求”,“明星评委卸下了板着脸孔挑毛病的架子变成了导师,反而让选手更轻松,发挥得也更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严肃的刘欢,也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表现出了风趣的另一面,除了常常加入到“抢人大战”,面对庾澄庆、那英等导师的“打压”不仅不在意,还会予以反击,不经意的睿智言谈博人会心一笑。
“寻找”不如“担当”
以往的选秀节目中,观众对“毒舌”评委已经司空见惯。事实上,《中国好声音》从一开始就对四个导师的人选给出了标准:第一,不需要毒舌评论;第二,不需要煽情。在陆伟看来,选秀节目中评委靠毒舌炒作搏出位的时代已经过时,《中国好声音》首播就造成轰动,很大程度上因为明星导师们对声音的专业,而不是一味地炒作自己搏出位。今夏,各种“声音”的荧屏混战已成定局,同类节目都不约而同地举起“声音”的旗帜,要将“好声音”寻找到底。而导师们除了寻找“好声音”之外,也更多了一份担当。庾澄庆认为,“导师和评委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评委只评不导,对于学员的发展不会有多大助益,学员大多年轻缺乏经验,如果让他们自己‘消化’,很可能不仅没有进步,还会失了自己本来的风格”。
别亵渎“专业”
东西
选秀舞台上,好听的多半是选手的“声音”,好看的还有评委的 “声音”。东方卫视最近一期《声动亚洲》的评论员孙楠,就给观众又带来一出好戏。
32进16的淘汰赛上,郭一凡的《我期待》技惊四座,邓宁的《可惜不是你》演绎得情感丰富。加试环节中,郭一凡被邓宁淘汰,让带队评论员孙楠感到很“生气”,甚至不顾录制进行时直言:“我们都是专业的,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来参加比赛,我早知道这样也不会来坐这个位置,当时跟我说的时候是很公平的! ”
从孙楠当时的话里,不难听出,他指的“公平”对应的是和“专业”无关的主办方口味偏好的嫌疑。不管事实究竟如何,孙楠的第一反应告诉我们,他是这么判断的。孙楠的现场发飙让人联想起三年前快女舞台上的相似一幕:当争议选手曾轶可被宣布“保送”进20强时,包小柏甩下一句“我以我二十五年的专业经验来保证整个比赛的标准,今天她留我走”,愤而离席。孙楠和包小柏不约而同摇了“专业”的旗帜。他们维护“专业”的心当然不会有假,但在娱乐盛行的当下,“专业”在更强大的娱乐面前似乎总矮了个头。至少,在曾轶可进入快女10强后,“她留我走”言犹在耳,但包小柏“走”了一圈还是又“回”到了评委席。这次的孙楠在节目播出后更是直接用 “情绪失控”来回应自己的现场失态,把所有的可能性指向都揽到了自己头上。
不管怎样,首先要感谢孙楠、包小柏们的“专业”精神。那么多专业评委,毕竟只有少数人喊出“专业”口号,尤其在这个人人皆可是评委的年代,多来几次“愤而离席”式的呐喊,总能或多或少提醒人们别忘了“专业”。
只是,也别娱乐化了专业。虎头蛇尾式的愤怒,到头来总让人觉得又是一次炒作,岂不更伤了“专业”?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21: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好声音” 成功把握互动 尊重表达诉求 来源:未知




       在这样一个眼球效应时代,任何一档电视节目的走红,追根溯源,就在于满足了观众特定的文化需求。《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深夜守候的观众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也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社会思考。“妈妈的味道”也好,“粒粒皆辛苦”也罢,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观众可以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人和社会的关系;而这,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同样的道理,《中国好声音》的走红,显然并不只是因为那些动听的歌声。用制作及推广团队宣传总监陆伟的话说,“《中国好声音》不是独立的音符,是音符后面一个个人。”换言之,当我们评价《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不妨多从“人”的角度来进行解读。
首先,对社会互动的成功把握。社会互动的核心在于互动双方权利平等、地位均等,只有把握好这一点,社会互动才会传递出温情的力量。在《中国好声音》里,社会互动不仅体现为评委和参赛选手的“双向选择”,更体现在二者的亲密互动。直爽率真的那英走上舞台,与“准妈妈”齐雯共同演绎了一曲《白天不懂夜的黑》;沧桑感性的杨坤遭遇忠实粉丝,和“全职妈妈”戴月一起演唱了一首《里约热内卢》,我们既感受到了音乐之美,也体味到互动之美。
       不论是齐雯,还是戴月,都没有赢得四位评委的“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们都是“失败者”。然而,在这个舞台上,人们在分享“强者”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没有歧视“弱者”的折戟而归。对于不少音乐爱好者来说,能和心仪的偶像同台演出,是埋藏在心里的梦想。《中国好声音》的霞光照亮了参赛选手,参赛选手照亮了我们许多人的梦。
       “艺术家”也好,“明星”也罢,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都是那样的高不可攀;他们无形之中成为一种抽象的符号,一种模糊的记忆。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放下“身段”的评委们,或插科打诨,或“争风吃醋”,有血有肉,真实可感,在无形之中缩短了与观众的连接距离。
其次,对表达诉求的充分尊重。正如人民日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所言,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中国好声音》以“声音”为原料,以“故事”为作料,赋予参赛选手充分的表达空间,让我们在品味悦耳的歌曲的同时,也能倾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中国好声音》,一些曾经被忽视的声音,一些过去被遗忘的面孔,终于走到聚光灯下和舞台中央。
       此外,对细节问题的特别关注。以“声音”为特色的《中国好声音》,却用心良苦地设计“面孔”的出场。不同于许多电视节目中“亲友团”的热闹喧嚣,这里的亲友团很少发出“声音”,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面孔。心如火灼、眉头紧锁也好,喜出望外、热泪盈眶也罢,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会引发观众们强烈的心理共振。
       应该承认,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选手身份造假、编排痕迹过重等。对于《中国好声音》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故事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02:27 , Processed in 0.21992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