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出版人俞晓群——这次“集体致敬”并非偶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0 11:3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访出版人俞晓群——这次“集体致敬”并非偶然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为“三老”出书之余,著名出版人、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自己还写了一本书,名为《前辈》,副标题是“从张元济到陈原”,书中收录了他对巴金、陈原、王云五等11位出版大家和关心出版的学问家的考察和理解。这本书几乎与“三老集”同时推出,收入上海书店的“海上文库”系列,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文章却都写得情深意切,满载着俞晓群作为一个出版界后辈,对前辈一份薪火相传的珍惜。

       生于1956年的俞晓群,是当下中国出版界的中生代,也是中流砥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主持策划了很多具有思想与学术价值的丛书,如“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海豚书馆”等,从国外引进“探索书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系列图书”等世界著名品牌图书,格局宏放,影响深远。

       在俞晓群身上,对这些出版前辈的承继,并不是书本上的高山仰止,而是实实在在的出版实践。他尤其与改革开放后三联书店第一任总经理沈昌文过从甚密,与沈昌文合作策划了多套重量级丛书,并自称为沈公“永远的追随者”。

       日前,俞晓群来深公干,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到最近“老出版人群体”备受关注的现象,他表示,这次“集体致敬”并非偶然,而是近十年来中国出版界乱局的“触底反弹”,“很多文化人和管理者都开始反思,近十年的中国出版出了什么问题?时代需要产生大师,出版对文化的尊重已经开始回暖。”

“承继前贤”不是空话

       《文化广场》:你在书中写了11位出版前辈,梳理了近百年中国出版史。概括起来,跟前辈学什么?

       俞晓群: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承继前贤”,绝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单是一种志向,而是一些活生生的人生经历。张元济先生以天下为己任,开创现代中国出版一代新风;叶圣陶先生兼教育家、作家和出版家于一身,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那样完美;王云五先生自学成才,被胡适先生称为“有脚的《百科全书》”,靠个人奋斗成为一代名家;周振甫先生一生默默耕耘,不计个人得失,被钱锺书先生赞为“小叩辄发大鸣”;张中行先生满腹经纶,却一生居身编辑,甘于寂寞,都市柴门,大隐于斯,等等,这些出版大家在思想与行为上都有共通之处。

       跟出版前辈学什么?我有三句话:跟张元济学做人,跟王云五学做书,跟沈昌文学做事。

       我最敬佩张先生“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张元济先生60岁退休后,亲自操作的四大工程《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和《丛书集成》,后人评价极高,言其可与《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媲美。所不同之处,只是前人均以举国之财力为之,张先生却以私家身份修典,堪称“一人之力,可以抵国”。回忆起来,我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出版领域,就想向张元济先生学习,希望能有“一专多能”的本事。我大学本科学的是数学专业,进了出版界,再想搞纯数学是不大可能了。所以我选择了科普创作,在出版工作之余,真的沿着这条路径走了很久,1993年在三联书店出版《数术探秘》;2003年在中华书局出版《数与数术札记》;2013年还准备再搞一本《五行志研究》。见到这些东西,我的许多朋友感到大惑不解,它们与出版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啊,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劳什子呢?我笑着回答:“玩一玩而已”,可是心里却一直想着张元济、陈原等前辈做人的楷模。我觉得,我的追求可能会“东施效颦”,但人生的梦想总还是需要的。

王云五是个奇人

       《文化广场》:在你的书里,多次提到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人王云五,为什么偏爱他?

       俞晓群: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前三十年肯定是不提王云五的,近三十年主流依然不谈他。现在很多老辈人也还是骂他,因为他参政了,是国民党的高官,解放后也是战犯,有政治背景。但王云五是个奇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最初的出版志向是编辑第一部中国的《百科全书》,未能如愿。他转而出版“万有文库”,共推出两集,达到4000多册,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丛书”,并说“它为苦难的中国人提供了书本,而非子弹”。由于战乱影响,这套书“二世而亡”。但它的影响却经久不衰,至今依然不绝于耳。

       上世纪90年代,我在辽宁教育出版社任职,偶然见到几本旧版的“万有文库”,感慨万千。王云五一套书出手就是4000本,我们一套书几百本还做不出来,你说时代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为什么外国的“企鹅丛书”、“岩波文库”可以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能够出版不衰,而我们连一套长存的文库都没有呢?所以我试图接续王云五先生的出版思想,推出“新世纪万有文库”,还提出一个“十年千书”的目标。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到辽宁出版集团工作,“新世纪万有文库”的出版也相继终止,出书不足600种,留下一段遗憾。但我的心里一直有所不甘,总希望在退休前,还能有机会完成自己“再编文库”的愿望。

跟沈昌文学“做事”

       《文化广场》:你和沈昌文合作出书最多,他对你影响也最大,可是《前辈》所列的“出版十一家”之中,却没有沈公的名字。如何看待这位出版前辈?
       俞晓群:即使在我试图接着写下去的名单中,有陆费逵、姜椿芳和范用……也没有沈先生的名字。但是,沈先生做事的风格是非常值得一写的,也必须写。回忆与沈昌文先生交往,已经有近20年的光景。记得1996年沈昌文先生退休,被我请到辽宁教育出版社,做我们的指导老师。帮助我们组织书稿、约请作者,还帮助我们建立编辑出版流程等等。那时我经常讲两段话,其一,对于我们新一代出版人来说,向沈先生学习,向商务、三联等有传统的出版社学习,是业务上的“一步登天”,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其二,在出版上,沈昌文先生是我们的“导师”!闻此言,沈先生不无幽默地说:“不,我只是导师的秘书。我的职称很低,能够做好你们的社外助理编辑就很不错了。”

       学习沈先生做事,首先就是谦虚,或曰低调,或曰藏拙。他说,对待作者要服务至上,甚至有一点“奴才精神”也未尝不可;他说作者是大知识分子,编辑是小知识分子;他说有时我们组稿不单是为一部稿子,更是在“组人”;他说写文章最忌讳用“应该”二字,我们本没有指手画脚的资格;他说好文章要有内蕴才耐读,主张“钝刀子割肉”;他说好编辑不但要知道作者在写什么,还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有什么情趣、有什么困难;他说即使是所谓“大编辑”也分导师型与秘书型两类,陈原先生属于前者,他自己属于后者;他说当了编辑就不要想再成什么“家”了,想成“家”就不要来当编辑;他说衡量一个好编辑的标准,不单是看他的学问有多大,更要看他手中的好作者有多少;他说组稿时,首先是组到作者最想写的东西,而不是你最想让作者写的东西……沈先生还有许多话,生动而有趣,能够面对面地向他学习,真是我们这些后来者的荣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48 , Processed in 0.0755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