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国申:语文课该怎么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2 11: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国申:语文课该怎么教

语文课该怎么教,这个问题从第一天教语文想起,我想了40年。今天看到《香港中文系教师批内地高考作文过于文艺》(2012年06月08日)《人民日报》)中记者与赵丽宏的答问,又有了新的启发,因为我发现现在语文课本上非珍品文章太多了,而老师们却多把这些非珍品当作珍品来教,使得不少学生一辈子都不能辨识文章的优劣。——
记者问赵丽宏:语文课该怎么教?
赵丽宏: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识别文章的优劣,而不是像解剖麻雀一样,按照非常固定的思路去解读文章。在这当中,中学老师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要求语文老师首先自己是读书人,有丰富的阅读储备和较高的阅读能力,这样才可能去启发学生,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
我在上学读书时就有这样的感受,那些能够深远影响学生的老师,并不一定专注于分析课文,而是通过课文,教授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启发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兴趣。当然,不是说必要的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并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语文了解人生和世界。切勿因为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甚至失去灵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元,就是要教学生“识货”,即能鉴别文章的优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选好文章来读,并从好文章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学会写作。我国的语文教材,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文选。选入课本的文章,多是经典,也是“规范”。“文选烂,秀才半。”不读文选就成不了秀才。因为经过众多名家大浪淘沙般的“海选”,进入语文课本的多是些“文质兼美”的篇章,只有熟读这些篇章,才可能“取法乎上”。语文教师教学生读这些文章,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好处,喜欢它们,模仿它们,在模仿中创新。如果连一篇文章的优劣都分不清,那么,这个人书读得再多,也还是文盲——“文章盲”。让“文章盲”来编教材,写教参,评语文课,出语文卷,就好比以盲导盲,多么危险!随处可见的“汉语危机”正是“以盲导盲”的必然结果。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识文比晓声识剑难得多,如果不能沉醉书中,不会比较,读万文犹不识文。赵丽宏是识文的,因为他爱读书,无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他甚至把自己的专业定性为读书:“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他说:“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当然,如果只会“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而不能细细地读,“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也还不能识文。所以,识文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读得多而杂,二是读得细而深。过去的文选家,以及那些编语文教材的人,还有那些语文教得好的老师,都是些书读得多而杂,且读得细而深的“书虫”。他们在长期的阅读中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们选出来的文章,大多可以流传千年而不衰。
但是近30年,无论是编语文课本的还是教语文的,都不怎么读书了。他们很忙,都静不下心来读书。他们忙什么呢?考试-分数-金钱:一生都在这“三点一线”来回奔忙。编教材的满脑子想的是“知识点”,编写落实知识点的练习,赚大把大把的钞票,把读书学语文变成“做题学语文”,让教师与学生不是忙于读读不完的书,而是苦于做做不完的题。教语文的满脑子想着考试与分数,还有荣誉与奖金。他们左右开弓——一手抓考试分数,一手抓“赛课”,忙得不亦乐乎。为了抓考试分数,他们研究了很多语文的“答题公式”,教学生像做数学题一样答语文题。为了评上“优质课”,评上“教学能手”或者“教坛新秀”,他们会呕心沥血,上一次公开课前一次又一次地排练。他们根本不去考虑所选的课文是否完美,他们迷信课本,哪怕是一根稻草,他们也能在语文课上把它吹成一根金条。他们早已不想读书,不愿思考,习惯于照着教学参考用书“鹦鹉学舌”,把漏洞百出的参考答案当作“金科玉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谁有时间静静地读书去做“书虫”呢。
当然,多读杂读细读深读之外,识书还有另外一条途径,就是学术民主,自由批评,因为自由批评能够促进细读深读。对于阅读,无论哪篇课文,无论对谁,都不要预设框框。同一篇文章,允许有人说好,也允许有人说不好,只要各自说出各自的理由。争鸣不一定要有结果,即使执不休,也可以引发他人思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文章就更难十全十美了。叶圣陶先生曾说:“名家名篇哪个没有毛病,编者自己写也会有毛病。”(《答章熊》1981.1.3)笔者也反复说过,文人写作、语文教师上课与医生看病一样,不出差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对语文而言,差错还是显性的,更多的问题是隐性的。遗憾的是,我们所听到的对名家名篇的批评几乎没有,连对非名家名篇的批评也难得一见。
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中,非名家名篇很多。如果语文教师有一点胆略,可以抓住其中的一篇或几篇,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批评。这样做,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已经做过几次实验,证明它不但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鉴别文章优劣的能力,有兴趣的教师不妨一试。
拙稿草就,忽然看到一篇旧文——《郑桂华谈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其中一段谈到“看轻”教材,与拙稿的思想接近,照录如下:
在目前,我认为老师们对教材的态度应该是“看清”和“看轻”。看清,就是能够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教材文本有相对准确的解读。教材是教材组、审查委员甚至社会人士等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凝聚着集体的智慧,研习教材,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的前提。那种一味批评教材种种不是的做法是不够理智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轻教材,这就是说不要以为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文质兼美,不能批评。
比如有一篇课文《书生论剑》,学生普遍不喜欢读,说读不懂。有人以为是因为文章太长了,但有的文章比这篇更长,学生却喜欢读,读得懂。这是一篇评论文章,文章评的是什么?标题说是“剑”,文中却一会儿是剑,一会儿是青铜剑,一会儿又是剑器,中间也缺少明晰的过渡转换。文章后面有一节内容,论点是“今人爱剑胜过古人”,后面的论证都是在讲今人对剑的丑化,论证与观点是矛盾的。所以,学生看不懂不是因为自己的阅读能力,而是文章本身有问题。
有个语文读本中有一篇文章《坠落之间》,是讲母亲跑过街道接过从楼上坠落的女儿的故事。文章里有些表达很糟糕,什么小孩掉下来,“像翻飞的燕子”,“划出一道弧线”……我曾连听三节课,没有一个教师对此提出异议。有的老师说,我们也觉得这些表达不好,可是这是教材啊。
这当然不能怪老师,毕竟我们对权威的服从有太长的历史,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但这些至少说明,不是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老师可以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教材。我个人甚至主张,教材选文时,就应该选择一些有问题的文本供师生有意识地批判性阅读。
看轻教材的另外一点做法,就是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学生情况与办学特色改编教材,甚至编写使用自己的校本教材。(2008年11月24日 茅卫东 中国教师报)
阅读延伸
许国申:“原来,我也能批评国学大师”
——记一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
今年四月中旬,我做了一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先发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给学生细读,要求学生写点点评或感想,只要与所读的作品相关,写什么都行,怎么写都行,但要力求有新意,尽可能与他人不一样。学生开始动笔之后,我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快下课时,我让四个同学把他们所写的某个片段抄在黑板上。第二节课,我对抄在黑板上的片段进行讲评,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与此同时,我还告诉学生大家刚才看的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下课以后,高一(7)班的王吉青同学交上来一篇短文,标题就是“原来,我也能批评国学大师”。下面是这篇短文——
原来,我也能批评国学大师
季羡林,一代国学大师,文学上的一个伟人。
在今天之前,我一直仰望他。他对于我而言,就像教徒们心中的神灵一样,我对他充满了崇拜,敬仰。然而,今天我却与之亲切交谈,甚至批评他的过错。当然,前提是,我并不知道他是季羡林。
语文老师发了一篇文章给我们,这篇文章是《幽径悲剧》。老师让我们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对文章进行修改,写下一些自己的感受。
“幽径悲剧”这个题目很吸引我,但我看了一半之后,却不想再往下看。原因有二:一是文章内容并非我所喜欢的,二是文中还有多处描写不当。但想到这是任务,也只得硬着头皮往下看。
看着看着,我对文中的一处内容产生了另外的看法,并把我的看法写了下来。老师看了之后,要我把它抄到黑板上,以供下节课讨论交流。同样的,还有另外三位同学,也将他们的看法抄到了黑板上。
第二节课,老师对黑板上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听了老师一番讲解,我顿觉这篇文章弊病还不少呢。这文章是谁的啊?从文章内容看,作者还是个北大教师呢。就这水平?
但老师接下来的话却让我惊掉了下巴——
他说,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写的。
是那个国学大师季羡林,那个文学伟人季羡林,那个北大的季羡林吗?
那个神一样,我该仰望的人。今天,我却批评了他写的文章。我与他平视,甚至指出并批评他的过错,我还是有点难以相信。可事实就是,《幽径悲剧》确实就是季羡林写的。
之后,老师又发了这篇文章的改稿,我已无心阅读,我脑中所想的是,如果我事先知道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写的,我就不会去找他的错处,只会去描述他的好,或者用老师教的那些答题模式来对它进行赏析。
我想我应该感谢这次经验。因为它改变了我对铅印文字、名人名著的一种无条件的、盲目的信服。是的,我也可以批评季羡林。
——这位同学抄在黑板上的那段话是针对作品中“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写的评点:
没有出息与感情太多没有关系。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未免太过。
我觉得伟人是那些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他们之所以这么(指代不明)做是因为“爱人”,“爱社会”。伟人中也会有爱动物花草的,他们(多余)对生灵的怜悯,爱护,才使得他们想要改变世界。
——这段话中的观点可以商榷争鸣,词句也可斟酌推敲。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是在对具体问题的商榷争鸣与对具体词句的斟酌推敲中提高的。
对同样一段话,另一位学生则认为:
他(季先生)对万物的喜爱超过了名利与声望(声望其实就是“名利”中的“名”,“名利”与“声望”不可并列),而他表现出来的对万物的(可省)那种喜爱我觉得就很伟大,所以文章中他说他决不能成为伟人,我就觉得不确切。(这其实不是“不确切”,而是“明抑暗褒”。)他虽多愁善感,但他那种不慕名利,只在乎自然景物(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的性格就很伟大。(这句话的意思前面已经说了,可删。)
更多的学生特别关注作品的标题与主旨。斯康甜说:
整篇文章主旨是写古藤,以古藤为线索(不完全符合作品实际),并没有花很多笔墨写幽径,(标题)应改为“古藤悲剧”。
杜娅南说:
作者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人,为古藤的命运打抱不平。古藤只想为这个世界多添那一份美,结果呢,竟是死路一条。多奇怪呀!这不禁让我想到:总得有人站出来,让社会更美好。(这里没有把“想到”的都写出来,以致与前文脱节)他们会不会也有这株古藤一样的命?不知谁能回答。(“他们”指代不明。这里思维有跳跃,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作者感叹古藤的命运毕竟只在心里,最多把他(它)以文字的形式军事宣泄出来。他有实际行动来保护古藤吗——比如查出是谁把古藤的命夺走了?好像没有。更别提让周围的人加入到古藤萝的保护中来了。所以他的思想(什么思想没说明白)火花始终只是火花,并没有燃烧成大火。
想到的事情很多,付出的行动却很少,明显的对比呀!现在随大流的人不在少数,能不能在这之中也能多一些有个性的人呢?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当作没看见一样,还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别总是逆来顺受,像一只温顺的羊,那是性格软弱,人总要活得有棱角才有意思,对吧?
作者以古藤来隐喻自己,从古藤的受人喜爱到被人诛伐,最后变成吊死鬼来说明自己的仕途挫折。名利驱使(他)在茫茫人世中只能自己面对这所有的困难,古藤的悲剧又何尝不是作者的悲剧?借物喻人,前后对比,抒发自己内心情感。
虞嘉理说:
作者过于多愁善感。本来世界上就一直发生悲哀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别人愿意用短暂的一生换取虚无的名利也是他们的事,本来也就不该奢求所有人都注意到别人的感情或生死。自私是人人都有的情感。这确实很无奈。但作者不耻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感慨就太多余了。要么改变他们的作为,要么改变自己的多愁善感,否则,就只能一直悲哀下去了。
何超男说:
在今日的世间,有很多人不愿意相信美丽和真挚的事物其实就在眼前。为了保护自己(这话乍看不好懂,只有读完她的整篇文字,才可理解。)他们宁愿一开始就断定: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只是一种虚伪的努力。(这话有语病。)这样的话,当一切都失去了以后(此句改为“于是,当无论什么美好的事物失去之时”更准确),他们也因此而不会觉得遗憾和受到伤害(此句改为“他们就不会觉得遗憾,更不会受到伤害”)。比如古藤的灭亡。古藤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它古老而神秘。它就像代表一种珍贵罕有的品格——无私。(这种品格)在世间越来越稀少,越来越不容易得到,因为。太多的人已经不愿意再去奉献,再去相信(“再去相信”费解,可删)。
而我对你,自始深信不疑。
古藤啊,古藤!若我是你,我就不会这么傻。可是你要知道,你有多少狠心。(可改为“因为你不知道,你有多么‘狠心’”。)你用芳香的一瞬(不确切),来换我所有的忧伤和寂寞。对,这不是你的错,这只是最好的一种报复方式。人类施加在你身上的痛苦会加倍还给自己。(后面两句扯远了,应该区别“人类”与某个人或者某些人。)
可笑啊,偏偏老师发了这么一篇文章给我们,而我又偏偏是这样的一个人,而(“而”字多余)我要用一生来思索二(两)个问题。(:)无私到底是什么?无私最终是为了什么?
还有一个学生,匆匆看了一遍就开始写作文。写的时候没有标题,交给我的时候还是没有标题,我请她拟一个标题,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拟好,这个标题是教师代拟的。
发生在我身边的“幽径悲剧”
从小,爸妈就不在我身边。在读小学之前,一直是外公外婆照顾我的,他们很疼爱我。
每周一到周五,哥哥总是哭喊着,不肯去上学。而我却向往那个学校,背上哥哥的书包,拉着外公的手,嚷着要上学。其他的小朋友,也都被我哄着去。
外公很开心,抱起我,有时候背着。路口边上有一棵好大的樟树,记得每次经过,我都要拜一拜,外公会津津有味地跟我讲它的故事,我听得心旷神怡。
那棵大樟树好大好大,要几个人才可以抱住。它枝繁叶茂,遮盖了路上的一大片天空,为我们过路的人遮风挡雨。再走一段路,要过一座桥。那桥还算宽,下面的河流是和东阳江连在一起的。河的两边是繁密的竹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很清爽的感觉。
微风习习,沙沙沙;河水滔滔,哗哗哗,美妙极了。外婆还会给我唱歌,听熟了,我也跟着哼。
到了学校,我看见哥哥姐姐读书好羡慕,只想快点长大。外公催我回家,我总是躲着赖着。被外公捉住了,我就趴在外公宽厚的背上,让他背着走。一路上听着鸟儿歌唱,欣赏着悦目的风景。
而现在,我已经上高中了。上小学时,我到另外一所学校去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从那条路上走过。趴上外公背上,听着鸟儿歌唱,欣赏着悦目的风景,就成了我一份珍贵的回忆。我记得很清楚,那种感觉。
去年暑假,我去外婆家,舅妈、表哥、表弟晚饭后陪我去散步,又一次走过儿时非常熟悉的那条小路。才走几步,我的心里一颤:眼前犹如废墟,那棵大樟树已经没了踪影。听舅妈说,是村里要修路,只好砍掉了。那片竹林,像是被砍掉了下半身,只剩下了脚。它们不会再生长了,只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腐烂在泥土之中。这个时候,耳边再也听不见那大自然的和谐乐章,灌入耳鼓的,只有汽车刺耳的喇叭声,以及车辆疾驶而过的一阵阵风声。
我低下头,为那棵樟树与那片竹林默哀,脑海里浮现出的是童年时代爷爷背着我从这条路上走过时的情景。我是个重感情的人,想着想着就掉了泪。用手往脸上一抹,滚烫滚烫的。我怕被舅母他们看见,就加快脚步,离开了那个地方。
没有什么事物是永恒的,只有回忆中的那一份真情,那一份快乐,与我同在。(徐灿)
【课后感悟】
一、看学生的评点与感想,鲜活,灵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又如看一个万花筒,只觉得眼前五彩纷呈。尽管其中的某些认识还比较肤浅或者偏颇甚至有些不可思议,语言表达还比较幼稚甚至朦胧晦涩看起来很累,然而瑕不掩瑜,字里行间时时会闪耀出思想与智慧的光芒。看过这些,再去看教参上的“分析”,再去听语文老师的讲解,再去做语文试卷上的练习,不但会觉得多余,而且会觉得可笑。因为那些“分析”,那些讲解,那些答案,不但公式化,千篇一律,远没有学生想到的丰富、深刻,也没有学生表达的生动有趣。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自由地写作,不立樊篱,不设禁区,才能让学生在作品中找到自我,确立自我,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确立自己的人生观。正如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所说:“‘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这样的语文课,课堂上就充满着“人味儿”。这“人味儿”,才是种种“语文味”中最重要的“语文味”。(参见拙稿《“语文味”探微》2011.12)
二、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不但每一个读者对文本的关注点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关注点,不仅理解不一样,而且评价也不同。甚至是同一关注点,理解与评价基本一致,但表达的语言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认识用最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并在交流中加深思考,深化认识,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因为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语文课就有了“新鲜味”,能够让人百听不厌;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语文课就有了“纠错味”,能够让人在纠错中提高;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语文课就有了,“学术研究味”,就有可能培养出几个“读书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可以大大“激发并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兴味”,并从中“领悟到自学语文的途径与方法,养成终生不懈地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同上)
三、2010年1月26日,温总理在听取教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此前不久,温总理还在纪念国务院参事室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提倡独立思考、敢讲真话的精神。”这种“自己独特的灵魂”,“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以及“敢讲真话”的精神,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试想: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12年,唯书唯师唯考是瞻是从是学,唯唯诺诺习以为常了,到大学哪里还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怎么可能培养“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以及“敢讲真话”的精神?相反,如果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打破教参与考试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出手眼,自树脊骨”读书,自由灵动别出心裁地表达,大学又何必再培养“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以及“敢讲真话”的精神?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对照《纲要》,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美国小学生会写论文,中国大学生写论文还要抄袭或者让教授像改小学生作文一样修改,不是美国人特别聪明,中国人特别笨,而是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封闭式的语文教育,把学生折磨笨了。如果中国的教育也能真的“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开放阅读教学,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独立地阅读,自由地思考,个性化地表达,我相信,中国人的创造力肯定不会亚于美国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27 , Processed in 0.0855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