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和言语就是这样共生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7 10: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和言语就是这样共生的  时间:2010年12月3日下午16:20-17:40
  主题:参与“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实验的(往届学生代表、2008届全体)四届学生与专家座谈
  地点: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体艺楼”二楼
  主持人:潘纪平(教授)
  潘纪平:听了吴泓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看了丰富的学生学习材料,老师们既感到振奋,同时也有些疑惑。这个座谈会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望各位专家、教师、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苏立康:我知道今天来了几位往届的毕业生,既然今天来了,而且是专门为了这次会议来的,就想听他们谈一谈这种学习方式和我们一般的语文学习方式相比,对他们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金璐(2000届学生,200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深圳某外企高管):那我先谈一下吧。我是2000级的高一(6)班,也就是第一届开始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刚才我看到展示的那种泛黄的集子就是我们当时出的班刊,过去已经有七八年了吧,看到那些东西都已经泛黄了,还是很感慨的。老吴给我们打电话,要我们过来参加这个座谈会,虽然我们已经工作了,但是觉得这个机会非常难得,而且当时这个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确实有好处,所以我和我们四个同学专门请假回来了。今天又看到老吴在上课,觉得吴老师这么多年好像一点变化都没有,而我们从学生已经变成社会人了,很是感慨。刚才吴老师在介绍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他说有大、中、小三方面的作用。其实可能对于现在在座的这批高三学生来说,“中用”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我们,“大用”对于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我在想,中学语文教学到底要带给我们什么?不光是给学生时代的我们带来什么,还有会给成长后的我们留下些什么?今天听吴老师介绍的时候,他说思辨、感悟等还有直到最后形成的研究性的方法跟我思考的这种语文教学方式对我们的益处是相吻合的。所以我想从三个方面去总结:第一,我觉得通过这种专题研究性的教学,它给了我们诗意的教育。比如我们以前做过苏东坡的专题,现在自己到外面旅游的时候,他的那些诗句就会不自觉地冒出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时候你会觉得你的心灵和古代文人的心灵在通过一个遥远的时空而共鸣。我觉得这种体验是很舒服、惬意的。我觉得中学的语文课首先应该给我们一种对美的欣赏和领悟的能力,因为只有当你懂得美,你才会去尊重美,对你所面对的事物具有一种欣赏的、敬畏的眼光。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敬畏之心,你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才不会想要更多的去索取,你会希望让美的东西得到延续。如果语文课给了我们美的启发的话,那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对历史传统的破坏都会更少一些,因为我们懂得如何去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从中得到的美感。
    第二,我认为语文课给了我一种精神的力量。当年我们做了一个鲁迅的专题,看了很多延展性的材料,我对有句话特别深刻,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解读,像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要求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但这种解读实际上只是语文解读的表层,我觉得真正的语文学习应该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中获取各种思想从而产生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就像今天上课的时候,每个同学对王安石的看法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我觉得这是最难得的,而且也是教育最终的一个目的——把人培养成一个会思考的,有独立思想的人。今天我看到学弟学妹们做了“中国近代史”的专题,这个专题我们以前也做过,这让我们形成了有别于以前形成的历史观。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以前死记硬背的历史真正活起来了。历史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性格的,有血有肉的,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的学习,你才能真正抓住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为它会带给你思维方式或其他方面的启示或帮助。所以我觉得这种专题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三,我觉得这种专题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理想的意义。这个世界是需要理想的,因为只有这种对理想坚持的人的存在,这个社会才会自我治疗和反省着向前进。我想,人总是要找到除了钱、地位、美色以外,为之向往和努力的东西。这就是当年我们学了这些专题之后,它给我们带来的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理想,我觉得这是最最重要的。如果青年人没有理想的话,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现在鲁迅的文章可能已经渐渐淡出了语文课本,但是我相信,鲁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有些沉重,但我们是可以去面对的。因为只有面对这种沉重,我们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对这个社会才会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考。所以我觉得当年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对我读大学以及我现在的工作都是有裨益的。谢谢大家!
    潘纪平:讲得非常好,非常精彩。我们从里面也听到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下面还有哪些老师有问题想要提出的?
    俞宏斐(2005届学生,现就读于深圳大学,大三年级):老师,您好!我是05届的学生。现在在读大三,也讲一下我的感受吧。刚刚那位师姐已经讲了很多,我想主要讲讲个人的心路历程吧。我初三的时候就读于新安中学,当时就听说高中有位语文老师很厉害,叫吴泓,我就想,我读高中后不知是否有机会在他门下学习。高一时,我愿望成真了,老吴真的教我们班。但我有一点失望,因为我一直以为老吴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大婶,没想到他那么高大英俊。后来发现老吴真的很特别。记得我们学习《诗经》中的《静女》,诗里写到的角楼书上有两个解释,我当时认为老吴的解释有点不妥,与他在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后来我还在网上发了个帖子论说我的观点。让我很感动的是,老吴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专门跟我分析这个问题,他将他的观点一一列出,和我分析讨论。后来又讲到《氓》,大家都比较相信那是个负心汉的故事,刚开始我也这样认为,可是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这样理解好像不对。因为《氓》这篇诗歌通篇是从女子的角度去写的,都是女主角在说,如果是在法庭上,这就是一场没有被告的审判。原告控诉被告,但被告没有任何辩解,说不定真相完全是相反的呢?女主角也许是个刁妇,整篇《氓》也许是对“氓”的污蔑呢?于是,我就想写这个东西。最后我写出来了,但是我交上去时心里是很忐忑的。因为有点反传统,一般老师也许不能接受这样一种看法。但老吴接受了,还给我批了三个“好”,我到现在都记得。从这里可以说开始了一种正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老吴刚开始给了我们很多名家的资料,但他同时告诉我们:这些资料你们可以看,可以去参考,但是你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再有名的大家,他分析的再透彻,那也是他的想法,不是你的。而且每个人的阅历知识不一样,其想法肯定会有不同。后来我们慢慢发现《诗经》并没有我开始想象的那么古板,无聊,发现原来它真的很美很美。我们学孔子专题,以前的历史对孔子的评价都不怎么高,觉得孔子这人迂腐、顽固,满口仁义礼教,鲁迅说是“吃人”。读了《论语》以后,发现孔子原来不是这样的人,孔子思想也许有它的局限性,但我想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的思想能不能看到两千多年后的社会的发展呢?我觉得孔子在他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已经做得很好了。于是我慢慢开始喜欢孔子这个人物,因为他做的事情给我很多启发,他的一些思想都很有教育意义。后来老吴又让我们举行辩论赛,题目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个好题目,我想要把孔子的思想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大家孔子的思想不是没有意义的。但遗憾的是,我是反方,我的观点是“孔子的思想在现代没有意义”。老吴让我做反方的一个负责人,我很不高兴,甚至想退出,但老吴还是让我做了。后来我发了个帖子,征集想加入反方的同学,没想到大家都很支持我,大家觉得这个辩点让大家很有感触,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后来我们就组成了一个队伍,叫“反‘孔’精英”。辩论赛的结果不重要,但在那一个月的时间,老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辨的思维的养成。有时候思考,人其实是复杂的,没有人一生都正确,也没有人一生都犯错。所谓的圣人,我觉得是不存在的。就如孔子,他首先是一个人,他的“圣”是后世人赋予的。所以研究孔子就应该回到人的本源,从他本身作为人这个角度去入手。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潘纪平:讲得非常生动啊。我们可以看出老吴的一些做法。还有哪位老师有问题提出?
    郑浩:我听了这堂课,也听了同学们介绍这个情况,我想提点问题:就是同学们你们做这个专题的时候,在字词句的过关这一方面有没有遇见语言方面的障碍?或者说,遇见了这种障碍,你们是怎么办的?
    刘颖(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我下面说的不代表我们全班同学,只是我自己的解决方法。我记得当时读《论语》和《孟子》的时候,我先看注释,看完之后有不懂的我就自己上网查,到最后实在不懂了我才会去问老师。我们还有那些网络课,所以会把问题留到网络课上,利用电脑区查找我想要的东西。有时在网上找东西的时候,原本是想找一个词,结果可以搜到许多知识点。
    潘纪平:主要是通过自学解决了这些问题,是吧。
    邹贤敏:听了吴老师这堂课,突然想起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自己,也就是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你们太有智慧,太可爱了,我们那个时候太笨了,太没有思想了。高三学生有这样的功底,我们那个时候想都不敢想,所以我感触很深。现在我提一个问题:吴老师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精神和言语共生”,那么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这个过程是怎么走过来的?在你们的脑子里面,精神和言语是怎么共生的?精神怎么生成言语,言语又怎么生成精神?
    王仙意(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对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有感触的。因为我在高一的时候,思想比较独特,表达是不太清楚的,很多人都不明白我说什么。我有一次写关于海子的作文,写了三次,第一次写的是海子和梵高,写了五千字,不行。第二次我就写海子,还是不行。第三次写了两千多字。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把我的语言慢慢变成了理性化的思考。我们通过阅读,首先看别人写的是什么,我们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思想,所以我们思想的产生是在言语之中的。然后当我们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要思考应该如何表达,将我们的思想转换成语句,这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转换成了言语。所以,我觉得“精神与言语共生”的过程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俞宏斐:不好意思,我只讲一句话。我当时写孔子的时候,我的语言是怎么出来的呢?我看书时越看越气,胸中充满不平之气,我一下笔就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只想把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表达出来。
    李舒(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我们班同学都知道我是交文章交得最慢的一个,写文章也是写得最短的一个,每篇大概不超过两千多字。在我看书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思想,慢慢成形,当你想要表现出来的时候,大概框架会慢慢浮现在你脑海。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当我想把要写的东西准备写出来的时候,我会一遍又一遍地推翻我原来的想法,因为我要说的问题太多太多,阅读时涌入的大量信息会让你不断问自己:为什么问题会这么多?我到底要怎么写?到底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可以让别人接受到我的思想?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我曾经试过一晚上没有睡觉去写我第一篇作业——关于当代诗歌的专题研究。第一次我犯了老吴的大忌,就是通篇都用排比句,言而无物。那时候很想表达一些东西,可是总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和贴切的表达方式,因而文章显得很空洞。经过一段时间思索,我发现当你想要解析某一问题时,你就将自己带入这一问题或说去体会你要研究的那个人物当中,你要去慢慢探索里面存在的一种规律或说是一种本质的东西,自然而然那些语言就会流泻下来,这是一种流泻的过程。谢谢!
    李友林(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我觉得语文学习首先应该是从文字、语言和表达等方面着手的。由语言层面再上升到感悟,再由感悟到思辨,再由思辨到精神,一直达到思想层面。跟老吴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看别人的文章时,是我们积累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别人思想和自己思想交汇、对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感悟,有思辨,写成的文章就是我们完成这一学习过程之后的成果。我认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达到了精神与言语共生。
    赵敏融(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刚刚那位老师提出的精神与言语的话题,其实是老吴教学的一个实质。刚刚师姐也说了,通过学习鲁迅的专题,培养了我们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我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性认识。第一,传统教育和我们这种教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我觉得,传统语文教学只是从一江春水中舀了一瓢水给我们,我们是不满足的。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我们需要知道更多,而不仅仅是课本里的那几篇文章。而这种专题学习就满足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它给我们提供一个巨大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搜寻我们在情感、态度上认可的东西,这个可以说是它的优势。第二,为什么我们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阅读的材料老师会提供一部分,但大部分是我们自己去找,那么这个“找”肯定暗含者我的价值取向,比如我想研究的是这个话题,那我找的材料就和其他同学的材料可能会不一样,在我搜集、发现的过程中形成我的辩证思维。另外,我是这样理解精神与言语共生的。我们在专题学习中,看的是一本完整的书,看完之后我们会查一些资料。比如说《老人与海》,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从这部小说里面我们可以获得很多视点,如人与自然的角度、对待成败的角度……有很多个角度我们可以进行挖掘。老师对我们的引导就像把我们带进了一片青草地,之后的事情我们自己干,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青草。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老吴的一句话:“生命留痕,精神不灭。” 语文高考,直接反映我们能力的是写作,它的背后是什么?一个是强大的内心支撑,比如说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另一个是大量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这两点是我们的优势。谢谢!
    桑建中:我觉得在座的同学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差不多。我为同学们担忧,语文的书包厚厚的,你们怎么处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我感觉你们好像用了百分之百的时间来做专题研究都做不过来。我是做编辑的,我们许多老师写了文言文方面的文章之后,我们的编辑还要拿出原著,还必须是权威的原著来核实,审读一篇文言文的稿件时非常难的。我就感觉这么大的阅读量,同学们很难完成。第一是语言的障碍,第二是内容障碍。语言不过关,理解就不到位,只有对语言理解了,才有对内容、精神理解的提升。所以我还是怀疑。另外,同学们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刚才有往届同学从社会人的角度说自身收获很大,你们应届生的收获是不参加高考的收获还是就是应试的收获?你们学习文言文是高考逼迫的,还是自发的、内在学习的动力所驱使的?
    金璐:今天来听这个课我就挺有感触的,为什么老吴在高三还能进行这个专题研究性学习?其实我们高三时候是不被允许进行专题性学习的,因为怕影响我们的学业。后来我自己也在想:这个专题性教学在高三是否有必要呢?高三备考那么紧张,做专题会不会与自己学业真的发生冲突呢?我以一个已经经历高考的往届学生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语文实际上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就像您刚才所说的,语文锻炼了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即使是其他学科也都需要你去阅读并理解,所以我觉得语文是个最最基础的学科。这个专题性教学就培养了我们的理解能力,所以它与其他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刚才您还说专题性教学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来操作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我已经经历了高考,我觉得它不仅没有影响我的高考成绩,反而会有很大的促进。当年我的语文成绩是883分,那时候是900分的标准分,我觉得这就是专题性教学给我带来的一个成果。专题研究性学习不会影响我的高考成绩,不会影响我注音、改错字还有近义词辨析等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反而促进我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朱泽涛(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老师好!对于您刚刚提出的问题,我想用三句话来回答。第一句话就是:子非我们,子如何知道我们无法跨越语言障碍?第二句话是:子非作者,你如何知道我们不能理解作品的意思?第三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非您是原作者,否则您没有理由否定我们所做的东西,但是我们容许怀疑。
    李友林:对于语言上有障碍就无法理解作品的思想这一问题,我认为不能因为我们现在只是高中生或说是阅历不够而怀疑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主旨。举个简单的例子,沈从文学历不高,但他依然能成为作家。还有许多作家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是自学成才的。他们在理解语言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并不一定非要经过传统的教育而获得。我们通过这种专题性学习,通过老师引导我们自学可以达到理解语言和思想的目的。这是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第二就是关于应试和我们人生教育的问题,我在我的一篇文章《只有高于高考才能超越高考》中说过,我觉得我们的专题性学习是超越了考试而不怕考试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在高一高二时候进行的是完整的专题学习,到了高三,我们是小部分专题学习,其他时间用于高考备考。我们用最后一年时间是完全可以达到和别人一样的应试水平,而我们的优势就是在高一高二进行过这种专题性学习,我们拥有了厚实的知识储备。所以,我认为以我们这样的状态去应付高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前几届师兄师姐们的优秀成绩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谢谢!
    袁曼(2005届学生,现就读于深圳大学,大三年级):各位老师好!我是08届毕业的,我从高一到高三都是老吴带的,我初中也是新安中学的。在我初中时就听说金璐师姐语文很厉害,后来跟着老吴学的时候,看到她的文章发现她是真的很厉害。但是我初中的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在座的往届学生只有我是跟着老吴学了三年,有些只跟着老吴学了一年或是两年。对于刚刚那位老师所提的我们这种专题性教育对个人应试或是将来工作有什么影响或作用的问题,因我还是一名大三学生,所以工作问题暂且不谈。我记得我们高考语文试卷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是音、字、词部分,这个我们在高一高二没有进行系统学习,但在我们学习专题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生僻字,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去查阅求证,甚至用《说文解字》来求证。我们自己会去判断辨析:这个多音字在古代和现代发音不同,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该发哪一种音呢?对于拼音这块,我们高中前两年的学习其实是有学习到的,而且和那些没有进行专题性学习的同学相比,我们对拼音的了解可能会更深入。不仅如此,在学习文言文专题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触?这种训练对于我们解决高考的阅读理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对于高考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我现在读大学,期间老师会要求我们写一些小的论文,将来我们还要写毕业论文,其实这个任务跟我们高中的专题性学习是相似的。你要去浩瀚的书海中寻求你觉得有用的、合适的资料,选择完之后你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再去扩展或寻觅其它的资料,继而使你脑海中的想法和观点得以成形。所以专题性学习对我大学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高三的专题学习其实已经减少了一部分内容,就是写论文那部分,那时候写作文多针对应试的要求了。总的来说,我觉得学老吴教的语文我很开心,不用天天死记硬背,不用整天题海战术,但同时又能收获很多很多,包括对复习备考的重要作用。
    潘纪平:讲得很好。同学们的回答可能也解开了老师的疑惑,从他们的发言我们也看出了他们的机智和思想。还有哪位老师有疑问?
    参与座谈的一位老师:其实同学们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以同学们这种对待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他们语文素养的呈现,我觉得让他们去参加高考是没有问题的了。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专题教学不知道要进行多长时间?其次,就是在这个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家是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但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会慢一点,有些同学可能会快一点,这可能导致有些同学的研究无法顺利进行下去,那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再次,就是同学们还要学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也很重,那你们在时间上是怎么协调这个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的呢?
    张炜(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我想回答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专题学习主要都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而且语文课外没有任何作业,这根本不会影响别的科目。反而其他科目还要谢谢语文课,因为语文不会占用我们的课余时间。我们高一高二学习的专题为我们高三积累了大量的材料,高三阶段我们就积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再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点。所以专题研究性学习不会影响我们其他科目的学习。谢谢!
    黄俊丹(2008届学生,现就读本校高三):刚才这位老师问我们一个专题大概需要多久,我可以说个平均值就是两个月。像伍尔芙,当初因为是意识流小说,所以时间会用得多一点,有三个月。然后就是第二个问题,同学因个人原因快慢进度不一样的问题,有的同学以前就已经读过这部作品,他可能就很快,一个星期之内就写出了自己的文章,而有些同学是刚开始读,可能花的时间会多很多。这个时候,对于做得快的同学,老师会告诉他下一个专题是什么,你自己可以先去研究。今天我们这里公布的是十个专题,可是有些同学可能实际上做了十几个。其实个人寻求问题的时间一般不会拖太长,难就难在怎么写出自己的文章。对于语文与其他科目的时间协调问题,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我们的专题研究都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前面那位老师所问的如何补我们的基础,我想说的是,我们知道自己高一高二没有经历其他班级所进行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所以我们会有更好的自觉性、主动性去学习基础知识。我有同学没有在老吴所教的班,他们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就在弄音、字、词,可是到了高三他们还是在弄。以前学了,但那是老师灌输的,不是自己主动想去学习的。而我们相对而言,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更高一点,老吴在高三时并没有强迫我们要做多少题,但是我们自己会额外去找题做题,而且一定要达到自己做了就要懂的程度。其实我觉得学习语文更多的就是靠自觉,而且语文对其他学科是有帮助的。我高一的时候跟着老吴做过《论语》、《孟子》,有时候我在历史或政治的选择题中遇到有关它们的问题时,我就很轻松地知道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而不会因为理解不了题意而选错。所以,老吴这种教学方式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王仙意:我想回答一下前面几位老师的问题。有老师说我们阅读量这么大,我们哪来的时间?阅读量大是因为你们站在外面,一旦你们进入到这一过程当中,其实阅读量是不大的。我用几个数据来来说明一下,比如一个专题,如果是两个月时间,我们一个专题可以看50-100篇文章,如果是一节课,网上阅读的话可以看3-5篇,而在其他班级,同学可能要两三节课才学完一篇文章,而我们用两三节课已经看了10-11篇了。老吴指导我们自学,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自主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思想的魅力。
    关于我们学习古文是被迫还是主动的问题,我想简短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我高一跟老吴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基本都是学的古文,主要是《论语》和《孟子》。刚开始觉得很难读,也不能产生什么兴趣,老吴就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读要求我们读《论语》,一则要读20-30遍,这个阅读过程为文言文学习作了一定积累,所以到高三复习文言文时就不会很累。而其他很多班的语文学习是被迫的。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有些班级的同学为什么不喜欢语文?这个语文到底是灌输式的还是主动进入的?我们这个专题学习就是老吴把我们带进去,让我们主动去学,由于是主动学习的,所以记忆很深刻。三个月出一份高考试卷,我们有三年的专题学习的积累去应对高考是完全可以的!
    我从这个专题学习中得到的收获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比较物质方面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世界到处充满信息,我们要如何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自己认为有用的,然后整合出来成为我们所需的。我们的专题学习其实就是为此服务的。另外一个是精神层面。小学五年级以前我是个不算坏也不算好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喜欢看孔夫子。五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个语文老师,是他带我走进了文学殿堂,我还创作了一部两万字的小说。跟从老吴学习后,我在价值观形成上有了很大收获。老吴在介绍作品时也给我们讲一些价值观的东西,我记忆最深的一个词——人道主义,在我们的专题学习中也经常出现这种精神,比如伍尔芙、加缪。另外就是一种包容精神。我很向往二三十年代的北大和后来的西南联大,那时候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没有严格的身份桎梏的,他们自由争论,那个时候也是中国文学比较多产的时候。而老吴的教学方式也是这种包容精神的丰富体现,像刚才上课时有同学直接站起来反对老吴的观点,而老吴并没有打压,老师的这种包容精神是值得我尊敬的。
我觉得真正的语文的最高追求应该是精神力层面的,不能只是为了生存而考试或工作,我们应该在这身后寻找一种生活的根基,一种思想。最后想送给大家几句话,是我父亲写给我的:“批判的精神,边缘的姿态”。
    王昊然(2003届学生,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我是06年毕业的,我们这一届基本都参加工作了。我从心底替老吴感到一些无奈,他既要坚持自己的教育信仰,又要适应高考制度,不让别人诟病。这是他很不容易的一个地方。其实大家都看到了,这样一种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人文关怀的追求热情。这是它最大的好处。记得高二时做《雷雨》专题,我写了一篇谈论蘩漪和周萍的爱情的文章,我的观点是无所谓真假无所谓对错,当时写完后没有觉得什么,后来老吴跟我说,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我后来才发觉自己在那种教学环境下形成了不随意苟同别人观点、有点特立独行的认知性格。我现在在读戏剧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说是文学启发我,让我选择了这条艺术之路。当时的我可以很叛逆也很辨证地去看一样东西,这也许是年轻人可以奢侈消费的一样东西。但我在内地许多中学生或大学生身上看不到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老吴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从心底都知道是应该得到推广的,但他身上又背负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们在质疑这种教学模式能否适应高考这个大环境的时候,我们的专家是否也考虑帮助我们这一代、下一代或下下一代能够不必面对这样一种残酷的高考制度,而能够更多地接受一些本质的人文教育呢?如果我们的教育有朝一日能达到这一步,能脱离现行的这种应试教育,那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是成功的。老吴做的这样一个东西是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所以我非常支持他。
    张小婉(2003届学生,现就职于深圳某律师事务所):不好意思,耽误大家一点时间。在这里我很不客气的说,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从我们这些高中学生开始,教育模式直接影响了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趋势,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缺乏了创新思维,而且他们也不敢随意对一些问题提出尖锐的批判,缺乏一种批判精神。一个有批判精神的人他才会不断进步,因为只有在不断批判当中他的思想才会不断朝着真理迈进。我们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从我们现在开始,就要有这种观念。老吴的这种教学方式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敢去想,因为他鼓励我们。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会具有敢想敢做的劲头,而不是随波逐流,做一个很平庸的人。虽然个人都是渺小的,但当所有人都有这种不甘平庸的想法时,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现在我们强调要与世界接轨,世界需要的不是一个只充当加工厂的国家,它必须是有创新精神的。通过老吴的专题学习,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创新,敢想敢做。这是我补充的一点。谢谢大家!
    潘纪平:有很多老师同学还想发言,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能一一给予发言机会了。我们今天召开的是“全国首届‘高中语文模块教学’研讨会”,这说明现在的目光都在注视这个问题。刚刚谈到高考的问题,实际上现在高校招生也在进行调整,比如说北大清华两大阵营都在调整招生政策,既然招生政策在调整,那考试命题的方向和方式也会不一样。这种调整可能更需要这种批判精神,一种个性的表达。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吴泓老师的教学改革在很多报刊杂志上也进行了报道,所以这种专题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在此感谢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谢谢大家!
(注:文章发表时有删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2:25 , Processed in 0.0695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