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相声瓦舍: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8 15:4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相声瓦舍: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作者:牛春梅 洪欣宜   摄影/图:李继辉


       本报记者 牛春梅 实习生 洪欣宜
  提起如今台湾的相声剧团,名气最大的当属相声瓦舍。这个成立于1988年的相声团体,不仅在23年间红遍了整座宝岛,其影响力甚至流传到了作为相声艺术发源地的北京。12月23日至25日,创建者冯翊纲和宋少卿将首次率相声瓦舍来京,在保利剧院演绎他们的经典作品《东厂仅一位》。演出之前,两位台湾相声大腕儿接受本报专访,聊聊他们的瓦舍,也聊聊他们眼里的相声。
  让相声走出录音带
  虽然此次演出是相声瓦舍的首次进京亮相,但对于很多北京观众来说,冯翊纲和宋少卿早已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了。在不久前来京演出的赖声川戏剧作品《宝岛一村》中,有一对叫“老赵”和“老周”的角色,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扮演者就是冯翊纲和宋少卿。谈起当初创办相声瓦舍的初衷,这段往事还是得从导演赖声川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冯翊纲只是一名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学生,而宋少卿还在上高中,两人都喜欢自己写本子、说相声。但在当时,台湾几乎没有任何相声演出,他们只能通过录音带来听相声。直到1985年,由赖声川导演的戏剧作品《这一夜,我们说相声》横空出世,才让他们真正见识了相声艺术的魅力。“他把我们都叫醒了,这才知道相声并不是只能在录音带里听。”提起那时的心情,冯翊纲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1988年,冯翊纲、宋少卿合作创办了相声瓦舍。之所以取名“瓦舍”,他们是要突出“剧场”的意思,希望能把更多观众拉到剧场听相声。(注:“瓦舍”是指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当时,恰好赖声川正在他们的学院任教,两人壮着胆子请赖导来听他们的相声。宋少卿说,那时候他们对相声的理解就是“嘴皮子要利索”,“现在要说15分钟的本子,那时候5分钟就能说完了。”赖声川听过之后,给他们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慢一点”。
  相声瓦舍成立之初,他们的舞台在大学校园里。那时的演出是在午休时间进行的,台下的听众都是端着盒饭的同学。很快,有人看中了他们的潜力,邀请他们参加商业演出,没想到从此便开始走红。说起自己成功的秘诀,冯翊纲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真诚地创作,真诚地表演,要一场一场地去演,每天去养着你的感觉。”而宋少卿则认为,环境的因素也很重要,“我们是在没有人说相声的地方说相声,所以才会这么快就获得认可。”
  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此次来京上演的《东厂仅一位》,海报宣传词将其标注为“相声剧”;可是冯翊纲和宋少卿对此却并不认可,认为这个叫法不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艺术特色。“把你们头脑里的那个框架去掉,创作没有框架,这是相声瓦舍找到的活路。”冯翊纲说,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叫做戏剧,把自己当作演员。
  虽说创作上没有框架,但是看过相声瓦舍推出的演出便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是以不同于传统相声的创新表演手法,重新解读历史,讽刺现实。不过,在近几年的作品中,相声瓦舍在坚持走讽刺路线的同时,也在作品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冯翊纲认为,这种“关怀”是一出喜剧必不可少的内容。“喜剧不应是纯技术性的创作,否则你和观众会被冷峻的栏杆相隔。喜剧是要从人会受伤的地方去理解人,设法找到人性的脆弱之处,把它磨薄一点,让它变得敏感,人就容易发笑,发笑的同时可能也会掉泪,但那个泪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莞尔的、理解的、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眼泪。”
  郭德纲说相声说成了大款,台湾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但冯翊纲也坦言,自己凭借相声可以活得很好。“我有不大不小的公寓,开着1300CC的车子。”让他最为得意的不是生活上的满足,而是相声瓦舍在台湾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我们使得台湾一年有好几万人进剧场听相声艺术,中学教材以我们为例介绍相声艺术,外国人到台湾学汉语的教材用的是我们的段子……”在他眼里,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听相声也能打动人心
  相声瓦舍的作品有几十个,第一次来大陆该演哪一个?这个问题让冯翊纲和宋少卿忐忑了很久。在向众多大陆友人征求意见后,大家一致表示,最希望看到他们带来现场版的《东厂仅一位》。要知道,这部首演于2001年的老剧目,可是相声瓦舍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
  《东厂仅一位》的演出形式,与北京观众常见的传统相声有很大不同,该剧上半场以对口相声为主,下半场看上去则更像是话剧。聊到当初创作这一作品的想法,冯翊纲用了一个大陆的流行词汇:十年前的自己比较“愤青”。他解释说,自己当时看到台湾社会的一些乱象,跟历史上明朝的东厂气氛有些相似,于是便写出了这么一个讽刺作品,“想以古喻今,把自己的看法在舞台上表达出来。”
  十年前为台湾观众创作的作品,拿到今天在大陆上演,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不熟悉台湾文化的大陆观众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为此,冯翊纲和宋少卿重新整理思路,对全剧进行了“伤筋动骨”的改造,前后修改了七次之多,约有一半的地方都进行了调整。
  对于首次大陆之行,宋少卿希望观众们不要带着任何预设的框架来看演出,“所有的表演都是要为观众打开一扇窗,为什么要带着框架呢?”冯翊纲则提醒那些专为听笑话而来的观众,“听我们的相声不能去数有多少‘包袱’,有些地方是需要静下心来听的,是可以打动人的。”
  本报记者 李继辉 摄

  文章来源:中新网-北京日报 2011年12月0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20 , Processed in 0.0860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