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化万老师的作文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5 19: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摘自<蔚然成林新语文平台>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41704/index.shtml

      这次骆驼之行,有幸又一次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的作文课,又一次被他营造的亲切愉悦的课堂气氛所感染.”玩玩说说,让学生乐于作文”------
      在张化万老师的习作教学中,总能感觉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说得那么精彩,写得那么出色。
      张老师的”玩玩说说写写”课,经常可以看到他在课堂上挤出时间来让学生尽情地”玩”,引导学生”玩”出感受,鼓励学生”玩”出名堂.张老师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只有让他们真玩,玩得开心,才会有新奇感,有兴趣,有激情,这样他们在写话和习作的时候才不会害怕和恐惧.”玩,让学生们回归到了生活之中,,放开了他们的手脚,放开了他们的思绪,真情实感便宣泄而出.在张老师的作文课上,孩子们确实忘却了对作文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兴高采烈地玩,无拘无束的倾吐.
       在张老师的”玩玩说说写写”课上,还经常可以听到老师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不同的文章”.让学生自主拟题,尝试写作,交流评议,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政策”.使学生们敢于”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们品尝着成功的欢乐,抒发着独特的情感,创造着个性化的作品.这样的作文课,没有刻意的写作知识指导,但有所为而作,有感而发,语言是自然地流淌,能不文从句顺吗?情感驱动,关注过程,扎实习作,其间透露出多少教学艺术!
       张老师的课让我真正领略到什么叫不经意中透出自己的设想,达到教学无痕的境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作文个性化
     
       一、作文教学新理念
       素质教育的推进,使整个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教育的思想向全方位渗透,社会的作文观和作文教学观都得到更新,其核心是提倡“人本”,以作文“反映人生,完善人格,发展学生”为宗旨。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1、由重单向表达到双向互动
        过去所强调的是,作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这实际上是“语文工具论”在作
文领域的一种具体解释。这条视线落点是在“表达”上,认为学作文,就是学“表达”,甚至是学“做文章”。把作文看成一种工具,把学作文就看成学技术,因此不顾及或者很少顾及它需要表达的内容。现在我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作文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字表达工作,而是一种生命活动。作文的实质是“双向互动”,即是表达思想,而思想又决定表达。因此作文教学的视点应落在“人”“文”统一上。
          2.由重技巧到重源泉
         上面讲的是作文观的转变,而作文观的转变必然引起作文教学的转变。由重技巧到重源泉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
        过去作文教学曾很长时间陷在技巧训练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总是重在告诉学生如何写,教师向学生传授作文技法,宣讲怎样选材立意,怎样布局某篇,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等等。后来也有人着手改革,但改的重点只是强调了系列的建立,如按文体划分排列训练程序,先记叙文,再说明文、议论文,每种文体中再按写作技巧来训练,这种“改革”并没有反映教学思想的进步,而只是一种微小的改良。在这种训练下,学生写不出好文章,而且对作文感到困惑和厌弃。学生的作文与生活与现实已经严重失衡:生活本身是丰富的,作文内容却是贫乏的;生活空间是广阔的,作文题材却是狭窄的;学生思维本是活跃的,作文的面貌却是死板的。作文已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学生自我,变成了一个进行八股训练的说空话、套话、人云亦云的操练场。
       重源泉,源泉是什么,是生活的感悟及积累,是思想认识的提高,是人格的完善,总之是文章的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在于掌握材料(事实和道理)。对作家和一般文字工作者是这样,对中学生也是这样(对小学生当更重视把话说准确清楚)。就中学生而言,他们已基本掌握了用现代汉语来表达,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学生如是说:你写的作文是否丰富生动,你写的文章是否深刻,首先不在于语言的深刻,而是思想认识是否深刻。就说语言,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载体,与所载的内容、思想、情感密切和关联,思想模模糊糊,语言必不能清清澈澈;情感木然呆滞,语言必不能生动活泼。
        就一篇好的文章而言,内容与形式总是统一的;就写作过程而言,内容与形式也应是统一的。内容又常常对形式起着制约的作用:内容的丰盈伴随着的是表达的飘逸;内容的枯竭,便产生表达的无奈,有了再好的建筑技术而没有建筑的基本材料,你的房子怎么也砌不起来。“‘写什么’是 ‘如何写’的灵魂和核心,前提和基础。‘如何写’的每一进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体现,从‘写什么’的角度去解决‘如何写’才是抓住了要害。离开了内容和思想的充实与合理,单纯的形式和方法的灌输,从来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注(注:刘芳杨《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第四期)
         提倡重视本源,并非简单地反对讲授必要的写作技巧,它所反对的只是孤立地以技巧为核心的写作训练,把内容只是当作填充技法的填料。我们要把这个颠倒了的过去再颠倒过来,根据所表达的内容需要去相机训练一些技法。
         3.由思想的封闭走向思想的解放
        过去作文教学的封闭,主要表现为思想的封闭与思维的封闭。思想的封闭又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作文作社会化的要求,与社会文字宣传品同等看待。教师的指导首先强调的是作文要有意义,思想要健康。对这种原则性的要求,遇到具体情况时还会作出一些具体的解释。如高考、中考前对学生指导便这样: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弱点,你们也不例外,你会对现实中的阴暗面看不惯,你有牢骚,但是这一切都不要发在作文卷上;你写了看出你思想上甚至政治上有问题,文卷惨重扣分,甚至还会影响对你思想品质的评价。写现实中的阴暗面会认为你的眼睛有“斜视症”,这么多的大好形势你不写,偏偏去钻阴暗面。有贩毒吸毒、拐卖妇女、投毒杀人,但你们不要写,要写也要等公安局破了案后,从赞扬公安战士神勇功勋这个角度去写……。这些具体的阐释对中学生作文提出了如新华社电讯一般的政治标准,赤裸裸地告诉了学生,做人要虚伪、伪装、伪善。在这样的指导下,培养的是假人,作出的是假态,写出的是假文。思维的封闭则源于思想的封闭,强调求同、求稳,不要“出格”,见大家之共见,想大家之所想,总不会出大错。没有发散,没有求异,便没有了五彩缤纷。
      实践的结果便是学生作文的平庸、虚假,套话连篇,千篇一律。一见到文题,首先思考的不是寻找自己特有的题材,说自己的话,而是想报刊上是怎么说的,人家是怎么说的,老师指导是怎么说的。大量地用最低级的手段去虚构,如写《坚韧——我所追求的品质》,不少参加高考的考生不约而同地写自己死了父母,其实他们的父母还健在,有的甚至就静候在他的考场之外。他们这样写是认为只有死了父母,家境艰难才足以表现自己的坚韧,用简单的逻辑去“病化”本来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人格的缺失,文风的堕落,落到“人”“文”两伤的境地。
      对这种作文教学现象发起冲击且影响最大的是社会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和1999年起高考作文命题的放开。这些举措促进了作文教学的思想解放。促使作文教学从知识和技能的工程性过程转变为做人与作文相交融统一的育人过程。作文逐步注意张扬个性,尊重写作主体,实现作文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的原则。生命化:让写作成为生命的真实写照和享受生命的方式。生活化:人、事、情、文的真统一。生态化: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
       作文教学的思想解放,给学生松了绑,学生思想获得自由,就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学生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便有了自由舒展心灵的愿望与能力,落实在写作上,笔墨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提倡学生作文说真话。说真话是写出好作文的前提,但不少教师担心的是,学生作文写的是真话,反映出他思想不健康,认识有错误,怎么办?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要学生不说真话,只说假话、漂亮话。认识有错误,其错在认识,不在作文。不写出来,错误认识依然存在,只是没表达出来,隐蔽地存在。没有让人抓住文字把柄,其实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隐蔽比明朗更危险。明朗化了,要帮助、教育,也更方便。从评价文章的角度来看,真文固然不完全等于美文,但假文绝对不是美文。能够说真话、写真话比光说假话、写假文在人格上就多一个优点。当然,提倡说真话绝对不是欣赏说错话,如果学生从作文中暴露了一些缺点,教师有责任加以教育;中学生正处不成熟时期,常有偏见,看问题喜欢看反面,他们正处在成长过程中,这正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的地方。
         4.由命题单一到多样化写作
        这个变化可以从作文训练和作文考试两个方面来看。
        过去的作文训练多是命题作文,尤其是课堂作文,必由教师给一个题目或一个材料,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或针对材料作文。现在则强调让学生自主作文,自主拟题。初中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同时初中段还要求在每学年14次作文外,每学期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高中阶段也要求必修课学年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些课外练笔则更是“自由作文”了。
       提倡自由作文,便于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出具有创意的佳作。虽然同是花季少年,但一个班的学生各有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也有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征和长处短处。同一个文题作文,总是难以适合每个学生,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命题作文,实践证明这种“遵命作文”总是难以写出最好的文章,而优秀作文绝大多数出在自由作文之中。自由作文可以写自己最熟悉的材料,最有感受而牢记不忘的人、事、物。他们的写作心理处于热情奔放的状态,当然容易写出有真情实感,淋漓酣畅的作文来。且不说中学生,就是一位成熟的作家也只能写好自己所熟悉所想写的东西。过去长时期给作家出题目、定主题,然后要求写作,从来就没有生产过什么名篇佳著。也许有人认为教学生作文只是学习训练,所以要统一命题、统一要求。这种见解仍然是受制于作文教学程式化、模式化、技能化的观念,没有看到作文与其它学科的差异,作文是心的灵动,是精神迸发的火花。试问,我们的训练是让学生处在厌倦畏惧状态下进行,还是处在热情奔放状态下进行?哪样更有效呢?
        提倡自由作文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都生活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里,但各人蹲守在自己狭窄的角落。自由作文,各写各人拥有的题材,各展示各人的生活空间、生活经历,这才能反映社会的五光十色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少一点贫乏单调,少一点千篇一律。
        自由作文的思想也反映到考试中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话题作文,放开对文体的要求,也就给了学生以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自由。诚然,作文考试不可能完全写自由作文,必须加以限制,以防抄袭,默写事先背熟的文章,但限制少一点,是有利于表现学生各自的长处,尽量发挥水平写出佳作的。
        事实证明,近几年作文训练及考试实行的开放性,的确在中学生作文园地涌现出大量的佳篇,学生的写作才智得到了施展,潜能得到了较充分的释放,作文教学改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二、《语文课标》中作文个性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贯穿了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代表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其中重要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一)什么叫作文个性化
    所谓作文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文章有创意。“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实质。
    (二)独立写作、自主写作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1、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自己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精神的活动。因此,它完全是自己的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别人至多只能给予指导,而不能越俎代庖。
    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写作的主人。所有与写作有关的事项,都得自己去做。作文的素材,自己去积累;作文的题目,自己去拟定;作文的角度,自己去确立;作文的主题,自己去提炼,等等。一言以蔽之,要“事必躬亲”,一切都由自己去独立完成。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还意味着要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有关问题。有了有价值的题材,及时记下来;有了新的感受、体验,立刻付诸笔墨;有了一些发现,赶快写到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一旦有了需要,就能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
    2.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作文重要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的习惯,具有兴趣和自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毫无自信心,他怎么还会自主写作?他只会讨厌写作,视写作为畏途,避之惟恐不及。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使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怎样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写,破除畏难情绪,敢于表现自己,勇于与人交流;提供和创造写作机会,激发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多组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自然养成写作的习惯。
    3.开阔写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要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的习惯,必须为学生扩大写作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除减少命题作文外、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外,还要提倡多写观察笔记、生活练笔、读书笔记,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不妨多出几个题,让学生从中选一个。不妨只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拟标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材。
    此外,减少对学生作文的统一要求,例如不限文体、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字数,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用少年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少年儿童的作文,有些异乎寻常、稀奇古怪的想法在我们大人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但在少年儿童看来却是十分正常的。“狐假虎威”是一个固定的成语,老师要求学生谈谈其中的“狐”或者“虎”,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发生在粗心的老虎和刁滑的狐狸之间的有趣的故事”,有的表示“还是很喜欢老虎,因为它很棒,狐狸才会去利用它”;有的写“狐狸真可恶,自己没有本领,就会使奸计,搞骗人的把戏”;有的说“狐狸真聪明,要是它不灵活变化,就会被老虎吃掉,它巧妙地躲过了灾难,保护了自己,真聪明”。等等,都是出于学生不同的感受,虽然有的是可笑一点,但又是十分正常的。
    所以说,离开了独立、自主这个前提,就不要谈什么作文个性化。
    (三)“写自己想写的话”,“感情真挚”,“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感情真实。”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现在,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相当普遍。“为了骗取高考的分数,甚至可以编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的‘故事’,还有什么假话不敢说!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几万人同时作文竟可以大同小异,难得有几篇好文章。写文章也有基本的套路,就是《松树的风格》《荔枝蜜》等那样几篇文章的套子。写母亲,往往联系祖国;写老师,常常比做蜡烛;写蚂蚁搬家总要写人多力量大;写路,必定要写人生道路……老而又老的套路,大而无当的空话,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当然,也没有自己的个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学生生活面狭窄,平时被封闭在课堂上,生活积累少,生活体验浅;阅读面也很窄,有些学生基本上不看课外书,有些学生即使看课外书也只看《读者》《青年文摘》之类,难得有学生读古今名著。因此,他们写作文只好没话找话,只能照搬别人的事例或者自己胡编乱造。第二,写作束缚太多,命题作文占的比例过大,而且命题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片面强调模仿,而且是机械模仿,“依葫芦画瓢”,结果有些学生就抄、背《优秀作文选》,取法乎下,只落得等而下之。第三,作文指导有误区,一是作文立意上过分注重政治、道德和教化,使学生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只是往老师的意图上靠。二是过分突出作文的形式,忽视作文的内容,使学生的功夫较多的化在写法上,化在字词句上,有点本末倒置。
    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首先,把学生从狭窄的   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大自然,深人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走进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其次,要对学生作文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自我表达”是张扬自我,“与人交流”是以心换心,都讲究一个“诚”字。说真话,抒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在7月1日这天给孩子们说:“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给党过生日好不好?”小朋友齐声欢呼“好”。于是大家就准备起来,有的贴花,有的剪纸,大家又唱又跳,好不热闹。忙了很长时间,一位小朋友问老师:“老师,我们为党过生日,为什么党还不来啊?”如果这样去引导学生,势必会造就“假、大、空”的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内容上多下功夫。作文的形式固然重要,内容更重要。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人间词话》)必须要求作文言之有物,表现真情实感。只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即使与老师的意见不太一致,也应该加以肯定。一个老师让学生写“春”,多数学生写春天如何如何好,只有一个学生写春天不好,说春天各种小虫子出来了,各种病菌开始捣乱了,等等,结果被老师狠批了一顿。当然,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确引导了。据报载,有一篇学生作文,把自己偷窃自行车的过程写得曲折生动、引人人胜,而且有自我欣赏的味道,似乎有点以偷为荣。还有一篇学生作文为西门庆翻案,西门庆成了商品经济的弄潮儿,是当时时代的先锋,武松、武大郎反而成了罪人,这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对于这些“心里话”,决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加强引导。对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一定要特别关注。
    (四)“有创意”,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课程标准所说的“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个性化的,蕴含创新价值,因此值得“珍视”。
    作文有没有“独特感受”,有没有“创意”,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能从多种角度观察生活,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发现过去发现不了或者别人尚未发现的东西。“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就是能发现事物的闪光点。有一位先生在泰国东方酒店就餐,问服务员:“小姐,这中间红红的是什么?”小姐退后一步说明这是什么什么。先生又问:“小姐,这点心旁边的黑圈是什么?”小姐退后一步说明这是什么什么。从这个事例来看,一般人就知道泰国东方酒店服务态度好,客人有问必答。但是,有人却注意到了小姐回答客人提问的时候都退后一步。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蕴涵的是他们的一种客人至上的服务精神,相比我们国家有些餐馆服务员大喊大叫,根本不顾及是否自己有口水落入客人食品中的可能。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敏感,那么就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一定要过细地观察事物,把事物与事物作横向比较,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捕捉到。能把“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往往是“有创意”的了。
    是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不一定。有时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会意的微笑,教师鼓励的目光,陌生人自然的搀扶……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出门在外的人往往希望一早打开门就能见到人,而不再是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还是在泰国东方酒店,每天只要客人早上一开门,就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姐就会向你鞠躬并说:“GOOD MOING Mr Ma!”你会惊讶,为什么他们会记下你的名字,这时候,小姐会告诉你,每天晚上交班的时候,都要求接班的服务员要记住每个客房每位客人的名字。当你坐电梯出来的时候,同样会有一位小姐站在电梯口迎接你并说:“GOOD MOING Mr Ma!”你会惊讶,为什么楼下的也知道你的名字,服务员会告诉你,当你进电梯以后楼上的服务员就会用对讲机通知楼下,有位“马先生”下来了。这就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就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三、如何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
    (一)应该遵循的几项原则: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习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思维、主体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考、个性组合的过程。要使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志趣、思想、感情、性格,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那么就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具体说,“写什么”“怎么写”不要由教师定调子,要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教师命题最好是提供选题范围、半命题或者多命几个题供学生选择,话题作文是一种比较好的命题方式。比如,与其出一个“珍贵的照片,难忘的情结”这样的题目,不如这样出:请挑选一张照片,记下一个难忘的故事。这样学生选材范围就宽多了,还可以自拟题目,可以自选角度,不一定都得褒扬正面的东西,他可以通过这张照片来贬斥罪恶。对写作要求不能过于呆板,字数、文体,不要强求一致;指导不要过于具体,要以不束缚学生有效思维为前提。
    2.尊重原创性原则。
    原创性包括拟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建立在“学生为主体原则”下的拟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是学生生活体验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独特感受,是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水平的集中反映,一定带有学生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很可能难以与老师的观点一致,有时甚至是相违背的,如果老师横加指责,或者大量修改,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个性的发展。
鼓励为主的原则。
    可以这样说,无论学生的习作水平怎样,都是学生的倾心之作,没有哪一个
学生不想把自己的文章写好。那么习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行为心理,都是其个性的张扬,是情感态度的真实表白。以“师者”的角度看,这里面势必存在良莠。这个时候的老师一定要以诚相待,要拿稳“鼓励”的原则。积极健康的,要予以肯定;过激偏颇的,要予以善意的指导;问题严重的,也要在保护积极性的原则下进行对话,给予真诚的帮助。要善于从一篇习作中发现某一个细小的闪光点。
    (二)实施训练的有效途径
    1.积极走向生活,写亲身经历与感受。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事件、感受生活,从而提炼材料,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然后写成文章。这种文章,不一定是“规范的文章”,可以是杂感、随笔,也可以是调查报告。总之,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让他怎样写。
    2.积极倡导写作联想、想象作文。
    联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其鲜明的独创性是其首要的特征。进行该项训练,可以采用听音乐、看图画、扩写、续写等,还可以采用假设想象,即依据一个假设的前提进行想象写作(假如我是市长、20年后回家乡等)。还可以写科学幻想故事(太空畅想曲、月球上的正人君子等)。特别要提出的是,要积极倡导写童话、寓言。因为童话寓言的特点就决定了写作的思维必须相对扩散,写作的内容必须相对“荒诞”,写作的想象力必须相对丰富。如“新编‘狐假虎威’”“课桌里的悄悄话”“老鼠爱猫”等等。
    3、合理要求写生活杂记、生活日记。
    写生活杂记和生活日记不但可以养成收集整理素材的能力,可以养成经常习作的好行为,还因为学生可以在杂记和日记中敞开心扉,把秘密和心里话掏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个性十分鲜明的习作,久而久之,个性写作的品质就能养成,也就能够达到作文个性化的目的。当然不能强求学生每天要写杂记和日记,应该是有就“记”,否则学生把它当成一种负担,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总之,积极倡导个性化作文,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任务,只要我们本着学生发展的宗旨,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完成这个世纪任务而努力奋斗。
(转载自《湖南基础教育教研信息网》)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9:22:33 | 只看该作者
张化万作文《礼物》课堂实录
师:今天有那么多老师光临我们的学校,为了向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为了感谢同学们和我的合作,我想为大家唱一首歌。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真让人高兴,我就为大家唱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完后学生学生热烈鼓掌,老师边鞠躬边说。)谢谢!谢谢!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你们的掌声鼓励了我,使我充满了信心。同学们,刚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送给我热烈的掌声,其实我们已经交换了一份礼物。(板书:礼物)
(评点:老师的歌唱得很好,这既缓和大家的紧张气氛,也十分自然地引出话题,开头就不俗。)
师: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
生:我觉得礼物代表一份祝福。
生:礼物代表对人的敬意。
生:礼物还代表着人与人的一种友谊。
生:礼物代表一份思念。
师: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往往藏着一个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聊聊礼物的故事吧!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收到过什么礼物?请把和同桌交流一下。(板书:收到的礼物)
(同桌交流大约二分钟后)
师:谁来说说你收到礼物的事?
生:我收到过一只“小猪熊”,它是姐姐在我生日时送给我的。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猪熊,现在还保存着吗?
生:还在。
生:我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本书。我很奇怪,因为爸爸以前总给我买吃的、穿的。我就问爸爸为什么要送我书,爸爸说希望我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师:嗯,爸爸的礼物其实是对你的一份期望,听了爸爸的话以后你是怎么想的?上面几位同学说的都是生日礼物,难道礼物只有生日才送的吗?
(评点:这个问题提得好,旨在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新的题材。)
生:六一节那天,我三阿姨送给我一个洋娃娃。
师:能给我们说说洋娃娃的样子吗?
生:这个洋娃娃可漂亮了!她身上穿着四件衣服,每件衣服颜色各不相同。它的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躺下后会闭上眼睛,站起来又会睁开眼睛。
师:你一定很喜欢它!
生:是的,因为我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礼物,我高兴得连连声向三阿姨鞠躬道谢。
师:能收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礼物真是太幸福了。我想,这个洋娃娃一定带给你许多欢乐吧!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我把它当作我的宝贝,放在我的床头柜上。一有空,就抱着它玩;同学来我家,我一定把它拿出来让他们欣赏;晚上睡觉时,我一定要抱着它才能睡着。
师:这份礼物就像是你的一个好朋友了。同学们,你们是否收到过意想不到的礼物?(板书:意想不到)
(评点:这个提问,给学生一条新的选材思路,能点燃另一片思维的火光。)
生:我收到过表姐送给我的一只“大狗熊”。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那天不是我的生日,我回家时发现表姐在我家,我和表姐打了声招呼就去做作业了。直到晚上我睡觉时,才发现床上竟然有一只“大狗熊”。我拿出来摸了又摸,真是爱不释手,我在它的屁股下敲了一下,它居然唱起了动听的乐曲。我高兴极了,忙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是表姐送给我的。我想,表姐对我真好。
师:这确实是一份意外的惊喜,真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好表姐。
生:有一次,我考试考得好,妈妈送给我一辆遥控赛车。
师:这是妈妈对你的奖励,意外的奖励!
生:四年级学期结束时,周胭琪送我两只“小猪”,还有一个香囊。我高兴地对她说:“谢谢你!”
师:这是同学送的礼物,知道她为什么要送你礼物吗?
生:因为那时候我们要分班了,她怕读五年级时咱们俩不是一个班了,她送我礼物是为了留作纪念。
师:啊,这是一份同学即将离别时的礼物,真感人!同学们,你们是否收到梦寐以求的礼物?(板书:梦寐以求)
(评点:从“意想不到”到“梦寐以求”,学生的思路在不断拓展。)
生:我有一双溜冰鞋,是哥哥送给我的。
师:为什么说是让你梦寐以求的礼物?
生:我是个男孩子,最喜欢运动了,每当我看到电视上的人穿着溜冰鞋飞快地滑行时,我就特别羡慕,真希望自己也有。
师:当你终于得到它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觉得哥哥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师:嗯,我也这么认为。
生:我在过年的时候,收到了舅舅、外公、外婆给的压岁钱。
师:你在盼着这些钱吗?
生:是的。我早就想买一台电子琴了,可是钱不够,我就盼着快点过年,这样就可以收到压岁钱,有了压岁钱,就能买到电子琴了。
师:看来,你一定是个热爱音乐的小姑娘,将来也许你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师:同学们把那么多礼物的故事和老师分享,老师也有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每年的教师节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我总会收到学生的礼物,今年也不例外。我收到了许多礼物,最多的还是贺卡。这些贺卡有的是学生精心选购的,有的是亲手制作的,每张贺卡上都写满了对我的祝福,这些贺卡我一张也舍不得丢掉,我把它们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空闲时翻一翻,看一看,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这时候,我就会想:做老师真好,做老师真幸福。
师:同学们,在你收到的礼物中,有没有什么礼物被你好好保存着?
(评点:教师从自己收到的礼物中引到“保存”,表面上是不经意的,实际上又有了深化:保存礼物就是珍视友情。)
生:我有一个篮球,是奶奶送给我的。
师:你为什么要保存这只篮球?
生:因为我最喜欢打篮球了,每个星期天都打。
师:看来你是个运动健将,那你知道奶奶给你买篮球的钱是怎么来的吗?
生:是奶奶积攒下来的。
师:怎么积攒下来?
生:是她把地里种的菜卖掉积攒下来的。
师:看来这真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礼物,你是得好好保存它。
生:去年元旦节那天,老师送给我们全班同学每人一张新年贺卡。
师:你为什么要保存这张贺卡?
生:因为这是老师送的,老师在贺卡上都写了一句话:新年要有新的进步。
师:这是老师对你一份祝福和希望,确实值得你珍藏。
师:拥有是快乐的,付出也是美好的。下面我们来聊聊送出的礼物,谁来说说你的故事?(板书:送出)
(评点:从“收到”到“送出”,着意打开另一扇思维之窗。)
生:上一年级的时候,教师节那天,我送给张老师一只“大狗熊”。我把“大狗熊”放在讲台桌上,张老师一进门就问是谁送的,当她知道是我时高兴地说:“谢谢你”。
师:为什么要送老师“大狗熊”?
生:别人都送贺卡,我想送个特别点的。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不过,以后不要买什么东西送老师。如果你觉得要表达对老师感情的话,自己做一张贺卡就足够了。
(评点:必要的引导,否则等于倡导学生向老师送礼。)
生:三八妇女节,我送妈妈一幅图画,图上画了妈妈的脸,还写了一句话:祝妈妈节日快乐!
师:为什么送妈妈画呢?
生:我没有钱买礼物,自己动手画的礼物更能代表我的心意。
师:妈妈高兴吗?说了什么?
生:高兴,她没说什么,只是笑了。
师:也许要说的就包含在这笑容中了。
生:在我外公七十大寿的时候,我决定送给外公一只豪华的“轮船”。那天,我把这只“轮船”拿出来放到外公面前,对他说:“外公,祝你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师:外公收到礼物时是怎样的?
生:外公捧着轮船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我是个好孙女。
生:我送给爷爷一台收音机,我爷爷最喜欢听收音机了,天天都听,可是有一天收音机坏了,奶奶叫他去买一只,爷爷舍不得花钱就自己修,但是修不好。我想爷爷没收音机听,一定很闷,于是我就用攒下的零用钱和吃喜酒得来的红包给爷爷买了一台。这下爷爷又能收听了。
师:你送给爷爷的不仅仅是一台收音机,更是一份精神上的享受。
生:我送给奶奶一只手镯。
师:手镯!我觉得这是一份新奇的礼物,给大家具体说说。
生:有一天,我在奶奶家过夜。晚上我睡不着觉,奶奶就给我讲故事,说她年轻时长得很漂亮。现在老了,真想回到过去的时光中。我决定给奶奶买个手镯,让奶奶戴上它漂漂亮亮的。可我没那么多钱买真手镯,就到小摊主上买了一只绿莹莹的仿真手镯送给奶奶,我觉得奶奶戴上它可漂亮了。
师:奶奶戴上你送的手镯就像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你的礼物让奶奶重温了过去的岁月,回味了青春的美好。
生:我送奶奶一副老花镜。
师:为什么送奶奶这样的礼物?
生:因为我奶奶要缝雨伞,可她的眼睛花了,总是把针扎在自已手上,鲜血都流出来了。我看见了很心疼,就把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给奶奶买了一副老花镜,这样奶奶缝雨伞就不会扎手了。
师:你的礼物送给奶奶一片光明,一份关怀,真是个好孙女!
生:我送给外婆一张照片。我有许多照片,外婆看着我的照片就说:“你们太幸福了,外婆我从小到大一张照片也没照过。” 我就想让外婆也有一张自己的照片。于是我就给她拍了一张,这样外婆也有自己的照片了。
师:你的礼物实现了外婆的愿望,真好!
生:去年,我阿姨要结婚时,我想送她礼物,可又不知该送什么,后来我想了想,觉得应该送给她一份特别的礼物,在阿姨结婚那天,我送给阿姨一声祝福:“阿姨,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好归宿。”阿姨听了激动万分,说:“这是我在这个婚礼中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师:有的礼物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东西,有的礼物需要我们认真的聆听、用心去感受。比如刚才老师送给大家的歌声,你们送给我的掌声,这位同学的几句祝福的话语。(板书、歌声、掌声、话语)你们谁还曾送出过这样的礼物?
(评点:巧妙地借助学生的发言,从“有形的、物质的”的礼物说到“无形的、非物质的”,使思路得以进一步的延伸。)
生:我送给弟弟几句安慰的话。有一次,弟弟期中考试考得差,受到了爸爸妈妈的批评,很不开心。我知道了就对弟弟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考得不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了。”弟弟听了,也就想开了。
师:你的话就像副灵丹妙药解,除了你弟弟心中的烦恼。
师:听了那么多礼物的故事,让人觉得礼物真是件好东西。的确,有位诗人就曾这样说过:礼物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礼物是一丝柔柔的春风,吹走了心中的烦恼;礼物是一条涓涓的溪流,唱响了深情的赞歌;礼物更是一杯芬芳的美酒,陶醉了我们的生活。
(评点:这番话,带有诗意,它既是简单的小结,又增强了课堂浓浓的情感色彩,是这节课的亮点所在。)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非常希望拥有但还没有得到的礼物?(板书:希望得到)
生:我希望得到一台电脑。因为电脑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又能增长我的知识。假如我得到这台电脑,我想设计一个美丽的小屋给它安家,在它的屏幕旁边贴上我自己的画,然后把它放在一张漂亮的电脑桌,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人见人爱。
师:你想过怎样得到它吗?
生:在期末考试前向妈妈提出,只要我考到六个优,就给我买电脑。
师: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
生:我想拥有一台复读机,我的英语不太好,我想有了复读机,我就可以一遍一遍地听单词、读单词,就能学好英语了。
师: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我想能,因为舅舅答应过年的时候送给我。
师:你将得到一份盼望已久的新年礼物,希望你有了复读机后英语水平像芝麻开花那样节节高。
师:同学们有没有打算送但还没有送出去的礼物?(板书:想送未送)
(评点:前面的“希望得到”和这里的“想送未送”是另一种类型的延伸。)
生:我想送给妈妈一幅手套。
师:为什么?
生:每当冬天来临时,妈妈给我们洗衣服,每次洗完衣服手就会冻得发紫,因此我就有了这个念头,要是妈妈有一副橡胶手套,妈妈戴上它洗衣服就不会把手冻得发紫了。
师:那为什么没把手套送给妈妈呢?
生:因为我买不到这样的手套。
师:谁来帮帮他的忙?告诉他哪儿有卖?
生:家乐超市有。
师:我想,没过多久,一幅充满爱心的橡胶手套就会戴在一个幸福的妈妈手上了。
生:我想送给妈妈一颗钻石。
师:钻石!这可是我们今天听到的最昂贵的礼物!为什么想到送这样的礼物给妈妈?
生:我妈妈很喜欢钻石,她辛辛苦苦赚钱买了一颗钻石,可惜弄丢了,她伤心极了。所以,我一直在默默地想,今后一定要送她一颗钻石。
师:你想过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现在当然不能,因为我没那么多钱,可我不会放弃,将来长大了,有了工作,赚了钱,我就给妈妈买钻石。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这个心愿。我可以想像,当有一天,长大了的你把一颗发着璀璨光芒的钻石戴在妈妈手上时,你妈妈的眼睛也会像钻石一样发光的,你的妈妈会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
(评点:至此,关于“礼物”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捕捉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每一个人都不再为没东西写而发愁了。在这样的时候要学生们动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师:说了那么多礼物的故事,下面该写一写了。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笔,写下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关于礼物的事,写出礼物的由来、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可以以礼物为题,也可以另起一个漂亮的题目,希望大家的题目和文章能像大家的故事一样丰富多彩,精彩生动。
(总评:作文指导的目的是什么?是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材料,然后告诉学生,要怎样写?开头如何?中间如何?结尾如何?不!这显然不是作文指导的关键所在。这是“给米下锅”,这样写出来年作文肯定千篇一律,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必定无法培养,而且,它也只能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作文指导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一个“写什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己找米”,其次再来解决“怎么下锅”的问题。因此,判断一节指导课是否成功,就是看教师有没有打开学生的记忆仓库,让学生发现了自己也拥有众多材料,从而在这个基础上挑选一个最好的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意写。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节课是成功。执教者从“收到礼物”、“送出礼物”、“希望得到”、“想送未送”等方面进行点拨和启发,而每一个方面又有细化的引导,比如对“收到礼物”这个方面,教师从“生日礼物”到“非生日礼物”,再从“意想不到”到“梦寤以求”,再到对礼物“保存”。正是这种既“大”的方面的拓展,又有比较“小”的方面的指点,让学生人人都有充满个性化的材料。可以相信,经过这样指导,学生的作文必定是题材丰富多彩。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9:25:01 | 只看该作者
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向本报记者披露“写作真经”
张化万:把玩进行到底


  图为张化万老师(右)与本文作者合影。

  名家有约
  本报记者 陈红松/文
  本报通讯员 蒋华平/图
  名家简介
  曾在杭州著名实验小学——天长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8年的张化万,系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也是浙江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委电教司把录制的《张化万作文教学专辑》作为全国远距离师资培训教材。他主编的《小学作文名师名课选萃》在全国发行,新加坡教育代表团的校长们一次就购买了10余套;《张化万作文教学》、《张化万阅读教学》连续两周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名师讲坛》播出……
  
  上月末,本报联合中国名师教育研究院,推出“中国名师家教现场报告会”,邀请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化万作演讲嘉宾。
  会议间隙,张化万作客本报编辑部,并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披露了小学生的“写作真经”——在玩中学写作,把玩进行到底。
  (一)
  “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就要将学生兴趣点、认知冲突点、文本训练点等三个圆尽可能重叠在一起。小学生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头戏。要唱好这出戏,我的主张是六个字:把玩进行到底!”
  张化万认为,“真实表达”对小学生学习写作来说至关重要;而要做到真实表达,秘诀就是一个字:玩!
  “玩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玩是儿童最基本的身理心理要求,是儿童的特权、天性;玩是儿童认识生活和世界的重要方法;玩是儿童主要的实践和创造平台;玩是儿童和伙伴交往沟通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立信任的主要渠道。”
  张化万指出,玩有助于课堂无意学习氛围的形成,能达到减轻儿童学习焦虑,激发情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低中年级的“玩玩说说课”中的游戏表演,是驱赶小学生习作恐惧的良药;是铺设小学生从低年级看图写话到高年级独立习作的桥梁;是中年级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凭借。因此,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玩得有趣,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玩,把玩进行到底。
  “为什么一些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疼?跟一些老师的错误做法分不开。比如一些学生喜欢写的题材,老师不让写;老师指定的题材,学生又不喜欢!强扭的瓜是不甜的,强迫学生做不喜欢做的事是不对的,不让学生玩也是不人道的。就课堂效果而言,也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那么,作文教学的玩是否可以率性而为呢?张化万说,设计游玩内容时也要注意四个性:一是安全性,二是教育性,三是教学性,四是层次性。
  (二)
  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理念,张化万举了个教学中的例子。
  如作文课“吃西瓜”,他将课分成盼瓜、看瓜、说瓜、吃瓜等几个环节。整堂课他都让学生痛快地玩,开心地玩,轻松地玩,在玩中乐,在玩中悟,在玩中获知。
  “比如要教学生写《吃西瓜》的作文吧,事先不要给他们下任务。如果说‘先请你们吃西瓜,再要求你们每人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压力,就会有心理阴影,玩得不开心,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事先千万不要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细节,创造一些可供他们观察、回味的细节。比如,可以说‘吃得快的,奖一块’,让他们争先恐后地吃起来;比如,可以说‘吃得干净的,奖一块’,有些小朋友们便尽量啃得精光,啃到快剩一块青皮了……在他们尽情地体验,尽情地欢笑之后,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他们吃西瓜的情形,用录像的形式当堂播放,让学生们通过镜头,重温吃西瓜的情景。为了看看录像里的自已或同学吃西瓜时有多卖力,学生们看得可认真了。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学生们写的文章可就真实多了,精彩多了!”
  张化万还举了一个“摔鸡蛋”的例子。他曾经让学生将鸡蛋从四楼摔下来,设法不摔破。一番实践后,他让学生就此写文章,并自拟题目。凭着“宽容与开放”,使得孩子们敢于“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结果,全班40个同学,一堂课上想出了200多个作文题目。
  比如有记事的,如《一堂有趣的作文课》、《有趣的实验》、《不可能的任务》、《大胆的实验》、《我和我的鸡蛋》、《蛋的末日?》、《啊!成功了》、《到底难不难》、《鸡蛋里飞出了“小鸟”》、《“铁”鸡蛋》;有写人的,如《有趣的张老师》、《我是“天才” 》;甚至有童话题材的《蛋的故事》、《蛋要有安全感》、《鸡蛋历险记》……作文形式开放了,写作内容开放了,甚至写作的要求都是多个层次的,尤其是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写一个片段。
  “玩是孩子的天性,只有让他们真玩、玩得开心,才会有新奇感、有兴趣、有激情,这样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害怕和恐惧,才会有真实的表达、精彩的表达!”张化万说。
  (三)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感知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大胆地尝试,用精心准备的玩耍方式去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去激励孩子的创造精神。因此,张老师所提倡的‘将玩进行到底’,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椒江中山小学的语文老师蒋华平说。
  2004年秋,蒋华平曾专程去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跟随张化万学习教学艺术。回到椒江后,她把张老师“将玩进行到底”的教育理念讨诸实施,上了不少寓教于玩的作文课,还在此基础撰写了相关论文。
  结果,她的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她的论文则被评为全市一等奖。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9:25:48 | 只看该作者
吃西瓜——张化万老师习作教学实录



  (一)天热盼瓜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夏天。
  师:你发觉夏天有了哪些变化呢?
  生:夏天的西瓜摊太多了。
  师:嘿,你说这话时满脸充满笑容。(众生笑)你为什么会那么高兴?
  生:夏天西瓜很好吃。
  师:还有呢?
  生:夏天游泳场里的人很多的。
  生:夏天,许多人戴太阳帽,防止太阳光的炽热。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你们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热?或者为什么讨厌热?
  生:我喜欢夏天是因为夏天可以去游泳,可以吃冷饮,还可以吃上其他季节没有吃的水果。
  生:我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一到,苍蝇、蚊子全都出动了,到外面来咬人,还有夏天天气热,你到外面走走,就会浑身出汗,挺难受的。
  生:我既喜欢夏天,又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师:停,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咱们写文章说话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师板书)请用5分钟时间写一段自己喜欢夏天或讨厌夏天的话。
  师:(师巡视指导,5分钟后,学生基本已写完。)写完的自己读一遍。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写漏的字,写错的字,少点的标点,写得不通顺的句子。
  (学生读后,师示意停下,并指名交流。)
  生:最近几天,天气真是热死了,不过我倒还是很喜欢夏天的。因为夏天可以穿上我喜欢的裙子,可以吃上美味可口的冷饮,而且还可以泡在冰凉的游泳池里,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人家都说夏天蚊子多,其实,我倒很喜欢夏天的晚上。对付蚊子最好,怎么打都可以。可是有许多蚊子很狡猾,老打不着。拿着拖鞋打蟑螂,趴在地上,看见蟑螂来了,你就迅速打过去。
  师:你们听到后面,觉得是不是写喜欢夏天呀!不是的。后面变成打蚊子、打蟑螂了。请坐,谁愿意说。
  (师请另一学生,并投影出示该学生的作文。)
  生:盼望已久的夏天终于来临了,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游泳馆内自由自在地游泳,吃冰凉可口的冷饮,穿漂亮的长裙子,吃红瓤黑子的西瓜。人们美滋滋的,沉浸在幸福温暖的夏天里。
  师:非常恰当,她写得很好,句子不错,意思很完整。(示意入座)还有吗?或者说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的,请大家听一听。
  生1:夏天正悄悄地走近我们的身旁。
  生2:哈哈!我可以泡在美味的冰激凌世界里了。这是夏天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生3:凉风吹到了我的身上,也吹到了我的心里。
  (二)看瓜说瓜
  师:写得真好。刚才同学们说天热我们傍晚吃什么?
  生:西瓜。(教师手持一只西瓜,让学生观察西瓜。)
  师:怎么样,让你们观察半分钟,我手里是一个怎么样的西瓜,然后请你说说这个西瓜的颜色、外形,你所知道的吃西瓜的那种感觉及它的好处。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同时你们要派定一个人代表小组到上面来讲话,开始!
  (学生四人小组热烈讨论。教师请出一学生代表。)
  生:瞧,这西瓜虽然不大,但圆滚滚的,活像一个胖娃娃。多可爱啊!在它浅绿色的瓜皮上还有一根根深绿色的条纹,再加上它头上一根瓜藤,这就更有意思了。看着,看着,我仿佛尝到了它那甜蜜蜜的汁水,有沙沙的味道。真好吃。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汁水,真甜啊!
  师:谁第二个说?
  生:大家可别小看这个西瓜,这西瓜可是宁波的品牌西瓜。瞧,胖墩墩的身子,穿着花衣裳,它上面还有一根绿色的小辫子,十分可爱。这种西瓜皮薄肉厚,谁都喜欢吃,越吃越爱吃。一口咬下去,满口是蜜,夏天的时候,只要吃一口冰西瓜,心里别提有多舒服了。这种西瓜可不贵,一元钱一斤,谁都能买来吃,价廉物美。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让张老师打分,都是5个五角星。说的内容具体,而且流畅。
  (三)分瓜品瓜
  师:(关切地问)想吃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揭开布盖,手拿切好的西瓜,学生欢叫。)
  师: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生1:我口水都已经流出来了,张老师你别磨蹭了,赶快分给我们吃呀!
  生2:肚子里的虫在叫,垂涎欲滴了。
  生3:快乐得不能再快乐了。
  师:好,现在开始分发西瓜。
  (实验小学的老师帮助分发西瓜。)
  师:吃呀,快吃呀!别不好意思。吃得最快的第一个奖励。(教师拿一块奖励给第一个吃完的学生。)第二名、第三名也有奖励。(教师同样拿西瓜奖励学生。)
  师:下面第二个奖励的项目,奖励吃西瓜特别干净的同学。(一学生拿一块舔干净的西瓜递上。)给你的奖励。(教师手递上一块西瓜。)
  师:请你仔细看看别人是怎样吃西瓜的?
  师:最后张老师还想奖励一批同学。请特别想吃西瓜的同学到我这儿来拿。(学生蜂拥而上,争抢西瓜。)
  师:吃瓜的感觉怎么样?
  生:爽。
  师:抢瓜是英雄,希望我们等会儿说瓜、写瓜也是英雄。刚才我们女孩中只有一个非常果敢地抢到了一块西瓜。我向你表示祝贺,能够跟男生较量,最后取得了胜利。全班50个人,40个没抢到瓜。没抢到瓜是什么感觉,我想问一下。
  生:真倒霉,我没抢到。
  生:虽然没抢到,但在品尝第一块的时候,我是慢慢品尝,尝到了西瓜的美味。
  (教师书写板书:天热盼瓜
  看瓜说瓜
  分瓜品瓜
  写“瓜”赞瓜)
  师:(小结)你看,张老师跟你们见了面后,先是从天热想西瓜说的,然后请两个小组“看瓜说瓜”,对吗?刚才我们做的是“分瓜品瓜”,最后是“写瓜、赞瓜”。
  (四)写瓜赞瓜
  师:咱们就不再说了,就下笔去写。(手指向黑板的板书)每个人一大段,由你自己挑其中的一段或者几段写出来。为了帮助大家写,张老师把大家刚才吃瓜、抢瓜、品瓜的情景给拍摄下来了。同学们可以先看录像。请注意观察别人的神情,写好自己的心情。
  (师生一起观看录像。学生情绪愉悦,不时指指点点,发出爽朗的笑声。)
  (学生20分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写后交流。)
  生:(走上讲台,把作文放在投影仪上。)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像变魔术似的变出很多西瓜,大家高兴极了,真恨不得马上拿起一块西瓜品尝起来。过了一会儿,老师把西瓜分发给我们,只见西瓜三角形的一块,红瓤黑子。下面是青绿色和深绿色的瓜皮,香甜可口的汁水从西瓜上往下滴。开始吃西瓜,张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一个个如饿狼扑食,拼命地啃起西瓜来。我小心翼翼咬着一口,顿时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水流入我的口中,使我感到清新舒畅。我开始大口大口地啃起西瓜来……
  师:好,你就不是饿狼扑食,挺文气的,一小口一小口吃的,还有谁愿意上来说的?
  (再指一名女学生上来。)
  女生:(把作文放投影上。)张老师说想吃西瓜的同学到我这儿来拿,同学们一听立即一拥而上。我也放开手脚,跟他们一起去抢瓜。真想一下子把西瓜全部抢过来。你瞧,毛立新大叫着:“给我一块,我要吃。”李军元双手真是迅速,一下子就拿到了一块西瓜。李军元拿到了这块西瓜,还没有来得及咬上一口,就被“横行霸道”的毛立新一把抢过去了。(众生大笑。)毛立新毫不客气地拿着两块西瓜,真太不讲理了。这时张老师说:“西瓜分完了。”我虽然没有抢到西瓜,可是回味刚才那块红瓤黑子的西瓜,味道跟平时不一样,真是吃到嘴上,甜在心里呀!
  师:你写得真好,叫什么名字呀?还有谁觉得我有一句、两句写的好的,像刚才一样,自信地说自己的话。
  生1:那西瓜真好吃,张老师说还有特别想吃瓜的可以上来拿。同学们一听到这句话,就像饿虎扑食似的。
  生2:因为大家一拥而上,我差一点被绊倒,摔了一跤,但是我不泄气,继续抢。我想拿一块给殷小红。我见西瓜被毛立新抢了去,非常愤怒。我挤进人群,里面人太多,害得我透不过气来,我想,一定要拿到一块,就像愤怒的狮子一样,拨开人群,差点绊了一脚。终于拿到了一块。真棒!我咬了一口,满嘴生蜜。哈哈!这西瓜真好吃呀!但我一想,我又觉得有点不对,这不过是吃瓜而已,何必这么大惊小怪呢?
  师:好吗?
  众生:好!
  师:(带着学生鼓掌,掌声热烈。)他写得很真实,怎么想就怎么写,写得挺好的。咱们写文章第一是真实,写出真实的事情。这个道理明白吗?
  生:明白。
  师:好,每个人请你找自己一处或二处修改一下,也改得像他们一样具体。给你们5分钟修改。行不行?
  生:行。(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谁第一个读自己修改的文句?
  生l:张老师发令:“大家可以吃瓜了。”同学们手舞足蹈,因为他们等的就是这句话。
  生2:同学们看着张老师手里的西瓜,一个个眼睛都直勾勾的。他们等的就是这句话,拿起西瓜,一口气把西瓜吃了一大半。
  (五)拟题延伸
  师:啊!真好。时间不多了,今天回家,把你的草稿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题目由你自己选。哪些题目呢?
  生:“天热盼瓜、想瓜看瓜、吃瓜赞瓜……”
  师:这些都是题目,用黑板上的可以,但没有你个人的特点。
  生:一节特别的作文课。
  生:抢瓜的美味。
  师:抢瓜的美味,抢西瓜真爽。会写吗?还有《一堂特殊的作文课》,你感觉到张老师特殊,本来说是英俊潇洒的,结果却是个胖墩墩的老头。给你们上了一堂特殊的作文课,感觉怎么样?
  生:好!
  师:回去把我们这堂作文课在家长面前“热炒”一下。好吗?
  生:好!
  评析:
  此堂课,张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欲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他选择了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吃西瓜”,这堂课不仅让学生真正地吃了一回西瓜,而且也一定记住了张老师。张老师的这种师生互动不是盲目的,是积极的,预设好了的。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教学也是成功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痛快地吃了一回西瓜,吃得津津有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张老师只是不断地激励他们。他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能力,且一再强调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也确实做到了。但学生并不是信马由缰,说得不着边际,而是紧紧围绕“盼瓜—说瓜一吃瓜一赞瓜”这一条线展开的。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中的诸多理念,无不是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的体现。
  缪华良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9:29:45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的三大板块












































     
张化万 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负责编写第11、12册课本。现为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学会副会长,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总支书记兼副校长。
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课题研究,课题9次获省市教学科研奖;他的多部专著、论文和主编的录音系列在全国获奖,引起了很大反响。
《张化万阅读教学》与《张化万作文教学》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全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他多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教学观摩会上课示范,并带出了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优秀教师。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小作家,而应当倾全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小学生作文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学习和使用语言。写话与习作既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和其他各科学习的需要;又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与亲人、老师、伙伴、邻里和社区人们倾吐体验感受,和别人沟通和交往的生活需要;还是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和人生的生活质量。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应当关注教学的三大板块:
记录昨天是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写好今天是让儿童真实地生活和创造;描绘明天是让儿童写美好的梦幻,畅想美丽的科幻世界。这三个不同的作文教学板块,不管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是真实地生活创造,或是描绘生活的真实,一句话都是为了构建儿童真善美的内心世界,提升语言表达交际的质量。
老老实实记录昨天
记录昨天是我们熟悉的传统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称这种训练为记录昨天,因为它是过去式的。它让儿童挖掘记忆,去写进入教学前就储存的人、事、物和景,去深化和提炼对生活的认识,并依据头脑中已有的意像和认识,借助阅读学到的语言表达,真实记录已发生的一幕幕。记录昨天对消化吸收语言,促进表达知识转化技能和本领有重要的作用。
记录昨天首先倡导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写儿童自己的生活。必须放开手脚,大胆地让儿童写自己的生活。吃喝玩乐”“花草鱼虫”“喜怒哀乐等都可以成为记录昨天的好材料。要以促进儿童的生活认识和语言思维的发展为中心,不要强调习作的思想性和立意的深刻新颖,不要强调选材典型和结构独特严谨,不要求所有学生文句生动优美,更不要误导学生虚构,绝不为胡编乱造开绿灯。小学生是人生成长最迅速的金色年华,就像喷薄的太阳。学生的作文反映自己的五彩生活是天然合理的,是有意义的、健康的。让他们记录感兴趣、动感情、有情绪、想宣泄倾吐的生活和情感,儿童最想写、最好写,写了也最容易吸引人和感动人。记录昨天其次倡导我以我手写我心,实话实说,反对虚构。纪实习作反对虚构。之所以舍不得砍去虚构,一是小学作文教学定位不正确,没有真正认识小学生是习作不是创作,不是培养未来小作家,而是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潜意识里老用未来作家获奖作文作为参照物,对真实的儿童生活,无忌的童言不满。硬要微言大义,材料典型;硬要幼稚的孩子写出深刻老辣的文句,自然就要求助于虚构(其实是编造)。二是传统作文教学欣赏虚构。默认的教学行为已经变为可怕的文化,见怪不怪了!我们却未曾想到,从小学到大学,20年的纪实作文的虚构文化,默认了多多少少分裂而可怕的人格,而并未造就鲁迅巴金这样的大家!想像作文自然要放飞想像,虚构故事。但这和排球用手,足球用脚一样绝不误用,是再简单不过的游戏规则!记录昨天要发展儿童语言,用儿童语言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有诸多要求,但关键要求是:真情实感,清通具体。具体清通是合理合适的要求,字正句顺应该也可以做到。只有做得到的教学要求,才有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作文,是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只有训练和发展儿童的语言,作文教学才有价值;培养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兴趣才有可能。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误导学生用成人的思想、思维和语言,来反映和表达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不是成熟,而是对儿童情感和语言学习的伤害,不仅一般学生不需要,就是尖子生培养也不需要。我们可以宽容一部分学生早熟的心理和成人般的表达。但早熟不是成熟。宽容不是欣赏,更不是提倡。
记录昨天要注意用儿童接受的方法教学,下水作文是好办法。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游泳,老师先下水试水温、水深,伸展手脚,能真切地感受学生的写作困难,依据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情况,安排教学引导的方法、时机和环节。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写作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信任、宽容和正确的引导,得益于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的教师语言的反复刺激和情不自禁的模仿学习。
大胆实践写好今天
写好今天是新世纪极其重要的教学形式。它是进行式的教学,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通过语言交际应用的实际活动;是增强主人意识和写作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写好今天关注的首先是儿童投入语言实践交际运用的热情;是主动自主地在课内外进行各种实践交际运用过程中,追求新奇、渴望求知,与伙伴合作,与他人沟通的体验感受;是他们在实践中朦胧的创新意识产生;是活动中释放的大胆思想和艰苦实践又快快乐乐的心境。其次才是习作能力的提高。
写好今天是在一段时间里,带着一定的任务去采访观察、实验探索、收集资料、研究综合和写作表达,一边实践,一边分析整理的写作形式。实践活动结束,认识和写作表达往往也告一个段落。至少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
1.主题调查报告。围绕一个主题调查报告,写好今天。写《杭州交通现状与对策》《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调查》……学生会自主地有个性地在比较充分的时间里寻找资料、调查、整理和写作。
2.科学实验记录。既可以是在2节课内先让学生充分玩乐探索空气压缩时,物体发生的变化或利用压缩空气原理创造新游戏新玩具,然后记录整理或发表自己的收获、观点;也可以利用课内外进行科学实验的连续实验观察,然后整理实验记录,例如,《植物的表皮的种类和作用》《阳光、温度对昆虫的影响》等等。
3.语言交际应用。
(1)自我应用。介绍玩具、小发明、小制作、烹调菜肴,写写《糖醋排骨制作说明》《不怕风吹的衣架制作》等等;设计布置我的小天地,并作介绍说明;给自己的相片、图画、录音带等作文字说明编辑成册;写请假条、借条,捡到或丢了东西,写启事;中高年级,以自己喜爱和擅长的方式编写各种各样的报纸,录制个人的语文学习音带,编写个人的作文选。
(2)
学校应用。为班级发通知,出板报稿,为中队活动设计串联词;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联欢会设计广告语、海报;学校运动会,为广播台、黑板报写稿……
(3)家庭应用。为爸爸妈妈的春节提供节日菜单,为亲友生日制作贺卡,在三八节、母亲节,给自己的亲人写感谢信。
(4)社会应用。为好交警、好医生、好事情,写表扬稿,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查找大街小巷的店铺广告中的错别字,汇总统计,给市长发信批评社会上乱用错别字,建议纯洁城市的文字形象,可以向各职能部门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
4.专题性研究。专题性研究也可以称为研究性作文,是在老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实施的。可以有以下几个内容:
(1)利用课文进行专题的延伸性研究。如有的孩子学《示儿》,他在网上和图书馆查到《示儿》诗的解释、陆游的生平等资料,撰写关于爱国诗人陆游生平与诗的研究报告。
(2)抓住对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进行研究。
(3)针对家庭学校和社区进行研究。
写好今天要靠大胆实践、交际和应用,提倡玩中学、做中学,学了用。小学作文教学只有努力和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玩乐联系在一起,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他们才会懂得作文有什么用,写作表达的技能能用到哪儿去。语言工具只有在反复的使用交际中才能真正掌握;写作的实际应用,才能激发习作的兴趣,才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一是尝到成功欢乐,激起写作欲望。只有获得过成功体验的学生,才会真正树立自信,学会习作。小力是写作的后进生,当他第一次编的书有8位伙伴投票为优秀图书时,他告诉家长在班里的地位提高了;连续奋斗3学期,编出《天才的杰作》终于成为10本班级最佳图书。5个学期,全班共编书260多本,人人体验到写作的辛苦,成功的欢乐。当学生的调查报告学校展出时,当学生收到党中央办公厅的回函时,当学生在报纸上同时看到市长给他们的感谢信,和他们给市长就城市错别字情况的批评信时……他们得到的鼓舞远胜老师给的5分。此时,学生会明白学语文的意义,习作的用处,创作的乐趣,小主人的责任。平时的教育会在真实具体的互动交际中,变得可以触摸和亲切。
二是促进阅读写作,加快知识迁移。平时阅读为习作做准备,习作又促进阅读向宽度和深度发展。需要促进了阅读理解和吸收,锻炼了学生初步的信息能力;需要同样提高了修改能力,加快了知识的迁移速度。例如学生编书,许多学生的书不仅有精美的尾花、插图,还有序、目录、作者介绍,甚至还有自评,书后的勘误。习作要应用,要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为了自己的成果,学生心甘情愿处在最佳心理位置上,进行最成功有效的修改。写好今天的教学,锻炼了信息处理、写作表达、美术编辑、科学研究、语言交际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是丰富习作内涵,实现全人教育。传统的作文教育是颈部以上的教育只关注记忆、思维。写好今天把习作教学变成全人的教育。关注各学科的融合,课内外的延伸。校园只是学生第一生活场景,不再是惟一的学习场所;表达是习作教学重要的任务,不再是惟一的目标。主题调查,科学实验习作,语言运用这些方式,都需要学习交往、沟通和合作,需要跑出去实践,不仅动脑,还必须动口、动手、动脚,所有感觉器官都得工作。习作再也不是到老师给分为止。写景习作成了导游卡,写信成了与希望小学伙伴间的飞鸿,作文变成小报、书刊……
展开想像描绘明天
描绘明天是未来式的训练,它注重的不是按已知的知识和逻辑,评价儿童习作情节是否科学合理,而是关注儿童美好的心灵塑造,独特的语言表达,大胆飞翔的想像能力。描绘明天是否灿烂,凭借学生的知识和想像,但更决定于我们是否放手让儿童张开思想的翅膀,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可笑,引导他们用纯真的童心去描绘灿烂的明天;是否欣赏他们在大胆的想像中,解放思想,激发创造的精神,张扬个性。   描绘明天的方式可以这样:
(1)依托图像。可以单幅的,多幅的;有序的,混乱的;或少图需要学生创作添画的;也可根据线条和图形创造性地组合画面,推前测后,想像作文。
(2)
依托文本。一是扩写,《忆铁人》中,铁人睁大了眼睛,
哦?……咳!这一个情节,根据上下文,想像扩写成一个片断;二是改写,将《宿徐公店》等古诗寓言,根据想像改写成故事;三是续写,可是延伸文尾式的,写《桑娜抱养孤儿以后》;也可是探究式的,将深奥的哲理通过想像具体化,如《东郭先生的新历险》;还可以变换时空式的,如《新武松打虎传》等。
(3)依托词语。给一个我打开了魔瓶等等梦幻的命题,提供毫不相干的几个词,例如牛--汽车--我,大胆想像,编写故事。
(4)依托资料。依据距今100万年人的头盖骨上的一个洞,假想《神秘的头骨弹洞》;根据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报道,想像习作《在潜艇下沉的时刻》。
(5)依托音像。可倾听家庭的、校园的、社区的生活录音;也可听无标题、无文字说明的乐曲,把旋律和节奏变成五彩的故事,将录音还原为想像作文。
(6)依托实物。凭借新颖漂亮的文具、玩具,遭到损伤的清洁工具、课桌椅,新发明的可视手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想像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描绘明天的教学应当注意:
第一是大力引导学生的想像思路。要引导学生多纬度放飞想像。学会事件虚拟、角色虚拟、时间虚拟、空间虚拟、环境虚拟……
第二注意描绘明天的序列化。教学要赋予现代气息,还要注意教学的整合和序列化、系统化。要将描绘明天和记录昨天、写好今天等作文教学的目标一致起来。
第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录音、录像、摄像、电脑和网络信息要大胆充分地用。运用本身就对学生有教育意义,是教育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像创造。
第四注意协调学生的竞争和合作。进行描绘明天的作文时,在合作上给于更多的关注,努力创设学生思维外显的机会,将学生不清晰、不周全的思维成果通过与伙伴的讨论和表演顺利地转化为言语表达。
第五教师应当大胆肯定因材施教。一是对儿童的习作创意要多肯定,尽量不指责。在描绘明天的作文中,很可能周全合乎逻辑的老师的判断是错误的,莫名其妙胡思乱想的稚童却可能是将来的大发明家。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准绳,不要用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了孩子大胆新奇的想像。应当重点引导孩子的语言表达。二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不要因尖子学生放飞想像的异彩,而想所有的学生成为安徒生;也不要因为有学生沉迷于魔幻作文,而禁止堵绝;应当用正面褒扬美好的习作,引导钻入牛角尖的孩子出来,绝不用一刀切的训练吓怕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9:49 , Processed in 0.1071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