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赛课”调查:特级教师成演员
2012年11月06日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星评
近日,一名小学教师投书本报,讲述其饱受“赛课”折磨的经历,担心这些种种怪现状会危及教育的品质。“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她在信中问。
对于这个问题,6年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已有回答。他在一个会议上说:“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他指斥这是形式主义的蔓延。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股“风”吹到了今天,毫无减弱之势。
资料图:重庆:小学青年教师赛课(2003年) 中新社发 陈仕川 摄 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老师在赛课中成了演员
赛课是对各类各级教学比赛的俗称,但它比的不是平常之课,而大都是一节经多人指点、精心打磨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时间的课。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的英语教师贺杰参加过从区一级到国家级的7次赛课。他说:“那些都是高档货,不实用的。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变成了表演。”
吉林省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说:“现在的很多赛课,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像演一台戏似的。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导演”、“编剧”包括教研员和一些特级教师。
要演好这场“戏”,过程很艰难。给本报写信的这位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天她与另一位即将参加语文学科赛课的老师聊天儿,说着说着人家的眼泪就涌了出来。很多老师如同身处高考前的几个月,需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赛课。他们要面临的局面,大都与高考很像,要在一堂课里论英雄。
“排戏”的过程虽然艰难,但许多老师都希望成为其中一名“演员”。“不让老师参加赛课,教育局会挨骂的。” 陆世德说,赛课功利化,和教师评职称等利益挂钩,而且获奖级别越高,得到的利益越大。教育局和学校有时也很无奈,不得不选择那些善于表演、口齿伶俐的老师参赛,以增加获奖的机会。他认为,这种赛课打击了一批老师,“选手通过大量的资源获得的荣耀,意味着对其他教师的不公平。如果出头露面的总是那些老师,别人就会失去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且,一些老师会认为,获奖者上课的水平其实并不如自己,只是善于表演。”
赛课好经被“和尚们”念歪了
赛课在某种程度上与体育竞技很相似,是少数人的游戏。江苏的一位教师透露,他所在的英语组有15位教师,但10年来,只有3人参加过区以上的赛课活动。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嵇成中,近年来受邀到各地讲学、参加会议,竟发现一种常见现象:很多地方会专门打造几位赛课选手,以充当门面。
就像许多初衷良好的赛事和评价制度一样,赛课所承担使命的正当性也无可置疑。它被寄望于能“通过研究与交流,开阔教师视野,推动教师钻研,形成研究风气,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但很多赛课在执行中不知不觉地走了样。
“经是好经,可惜被和尚们念歪了。”陆世德叹息。“赛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研讨活动,它的价值追求应体现在研究‘如何让学习真实有效的发生’,而不是看教师表演的是否精彩。”嵇成中说。他认为,赛课太多、太滥,“很多机构,都变着法子搞赛课。组织者可以从中谋利,建立所谓的人脉关系”。
嵇成中批评教育学会的众多二级学会,真正就某些教育问题深入研究的少,却热衷于组织赛课。譬如,有学会组织的赛课,为了让参赛各方皆大欢喜,竟然取消三等奖的设置,而大幅度增加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名额。有的组织方要兼顾平衡,照顾各个参赛地区。“有的地方派了几个选手,水平都不怎样,竟开会讨论:怎么样也得搞个一等奖吧”。还有“别出心裁的创意”:主办方悄悄塞给落选者一等奖证书,但其名字不出现在公开的大会上。嵇成中说,评审结果的改变,当然得利用关系、物质利益去实现。
他还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的正式身份是大学的教授或副教授,但本质上更像商人,通过发放赛课证书谋取利益。嵇成中称他们为“职业赛课经理人”,并曾当面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以赚钱为目的”。
据了解,基层的赛课一般由县市教研部门组织,全国范围的赛课大都由教育学会和一些高校负责,坐在评委席上的人员包括学会的理事、教研员、师范院校的老师、教育类出版社的编辑等等。嵇成中抱怨说,一些评委已多年不从事教学,但指手画脚,乱说一通。
赛课应回归常态拒绝表演
尽管,赛课面临种种问题,但绝非一无是处。贺杰认为,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教研员、特级教师和你一起磨课,把你的课批得体无完肤,然后反复地修改、说课、完善,你的教学水平肯定会有进步。
“这种磨合有利于自己的教学。”他说,“有了这种超常规的磨练和专家的指导,我在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设计以及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确实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他表示,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名度,愿意继续参加赛课。
但贺杰希望,赛课应成为教学的标杆、范例,能让所有看到它的老师借鉴、受用,而不是表演。“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那些问题在表演课上都被指导老师们交代了,会误导别人,以为教学是很完美的过程。”他说。
本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成都一所小学在2011年9月29日承办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西南赛区英语赛课活动。它在学校网站发布的新闻稿称,区教育局明确要求将此次赛课作为全体教师“钻研教学、投身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学习契机”,“参赛教师要学会历练,所有教师要学会反思”。这种良好的愿望能够得以实现吗?
陆世德做过教师和10年的教育局局长,经历的赛课活动不少,在他看来,赛课如果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方向的发展,就更好;如果只是为了排个名次,评几个奖项,就没有意义。他遗憾地发现,大多数赛课对个人有利益,但对提升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和一个区域的教师队伍建设则没什么帮助。
“对一个区域的教育部门来说,通过包装,打造几个名师,不难,但最根本的是要打磨一种氛围,让所有的老师都能专注于教学研究,并产生专业成长的欲望和追求,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陆世德说,赛课往往以一节课论成败,背离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事实上,一些赛课的优胜者并非真正的教学能手,“有的人一辈子可能只上过一堂好课,但这堂好课就足够他(她)吃一辈子了。”
陆世德担任吉林省抚松县教育局局长期间,特意淡化了“赛课”的影响。他为教师们创造的成长阶梯是:合格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其中一定有赛课,但不是看一节课,而更多的是看常态的表现。”
一些老师呼吁,赛课应回归常态,拒绝花里胡哨。如何开展教学竞赛?陆世德建议,要变以一节课论成败的做法为“主题似的教学研究”,如语文学科的 “怎样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不但看老师在一堂课上的表现,还要通过答辩考察他平时的积累和反思、研究能力。”他说。
陆世德认为,还应让“演员型选手”从赛课的舞台上退下来,推荐和选拔大家公认、学生欢迎、代表课改方向的优秀教师参赛。他说,为了展示真实的课堂和水平,让老师们远离那些“导演”,避免反复磨课,赛事的组织方应该临时抽课,不事先指定内容,然后让选手们封闭起来备课。
陆世德希望改变的还有赛课的评价导向。“目前,评委们关注更多的是老师。他们常常坐在教室后面,面对的是老师,看着学生的背影,至于学生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评委们似乎没有真正上心。”他说,评价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即使老师被挂在了黑板上,授课也不流畅,但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他们的活力,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本报记者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