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禁入是教育僵化的缩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06: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禁入是教育僵化的缩影□陈一舟
来源:北国网- 辽沈晚报
    今年多数高考作文命题仍然限制诗歌,这并不令人意外。关于高考作文为什么会限制诗歌,有一种说法很具普遍性:以诗歌为体答卷,极有可能遮掩考生在语文水平上的某些缺陷,助长学生的投机取巧心理,而之前一些地方出现的考生答卷中的 “诗歌乱象”似乎可为佐证。
  写诗歌=疑似投机取巧,这个等式怕是不能成立的。高考作文命题以此拒绝诗歌,当然不会服众。议论文、散文是一种文体,诗歌也是一种文体,既然前者可行,后者为何不可?不用上升到拯救诗歌或者文化传承的高度,我们也当明白,这种“潜规则”都是霸道的。而高考的命题部门之所以如此“霸道”,在我看来,倒也不是诗歌歧视,更非有意去封堵诗歌的出路——而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教育理念的落后。
  自古以来,诗歌都是一种极其浪漫的文学语言,发散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特征。不妨来做这样一番假设:假如对于诗歌的限制放开,势必会引起部分(可能是大部分)高中生的追捧,高考语文试卷上就会出现大量的诗歌文体。相对于议论文等 “规范”文体而言,诗歌的评价尺度不好掌握,这就给阅卷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工作量。故而,诗歌本无罪,但为了己身的便利,便生生限制了考生的自由。其实,不仅是高考,平日的作文训练,教育管理者也是变相限制学生写诗歌的。
  梳理起来,很多教育管理者之所以对教育创新兴趣索然,根子就在于希望固守现状、维系教育管理自身的便利和成本最小化。由此,就导致了教育的僵化,而诺大一张考卷,死活容不下一首诗歌的舞蹈,不过是教育僵化的一种缩影,恰如很多地方中学那“不许女生留长发”的荒唐校规。
  女生失落的长发与失落的诗歌,相对应的就是学生个性、独立品质以及创造力的缺失。在如今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高考作文限制诗歌事小,如果教育依旧固守教条,不思变革,在压制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需求和价值需求的同时必将失去教育公信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6:19:23 | 只看该作者
赵丽华写江西同题作文:我们为什么要支持蔡铭超
    今天上午接两家媒体电话采访,都是有关高考作文的。全国一、湖北、湖南、福建四省作文题大同小异,比较宽泛,考生的经验储备、知识储备都能够有很好的比较和发挥。
    全国卷2是有关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色盲那个小故事为素材的。比较有意义,也印证了“你最好的题材是你最熟悉的题材。”这句话。
    北京的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不好写。 ——那个歌很好听。北大校长在联欢会唱这首歌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作文题目,比较弱智,不好发挥。
    江苏的作文是《品味时尚》,让我想起范思哲说过的“时尚就是比流行早一两年或者晚一两年”那句话。对时尚有特殊理解和把握的考生应该能写好。但是江苏直接注明不让写诗歌很霸道,很无耻。说明他们对阅诗歌卷缺乏自信。如南京成立一个由韩东、朱文、杜马兰、金海曙、吴晨骏、沈娟蕾、田爱民、刘立杆、大卫、黄梵、马铃薯兄弟、子川、代薇、老铁等诗人组成的阅卷组,专门阅读诗歌作文,开中国之先河,效果会非常棒。
    安徽《生活给我智慧》太一般了。没有什么创意,同时也没有什么难度。
    湖南《踮起脚尖——》好写。踮起脚尖就能站得高,看得远。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心胸,心胸决定命运。
    浙江《绿叶对根的情意》可以从感激和感恩这个角度写。
    江西省作文比较贴近现实,是写前一段时间的兽首拍卖那个热点事件的。这样的作文可以考察学生们对现实热点的关注和把握程度,锻炼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和逻辑论述能力。恰好我前一段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支持蔡铭超》,自我感觉还不错,网友也有很多收藏和转帖了我这篇文章。重贴出来,让江西省语文阅卷老师们看看能不能给个满分!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蔡铭超?
    赵丽华
    其实英法联军不是一起闯入圆明园的。虽然法国作家雨果说:“从前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1860年10月7日英法远征军司令霍普·格兰特进入圆明园的时候,他发现两周前和他一并在八里桥以8千人大败3万僧格林沁满蒙骑兵的法国军队已提前进入了圆明园并对这里进行了洗劫。两周前的那场战役清军死亡一半,而英法联军只死了12人。这样的悬殊比例致使他们本国都不把这看做是一场战争。
    在圆明园的库房里,格兰特也没有看到那12个正待检修的、150年后如此著名的水龙头,他只看到各个西方国家赠送给清朝皇帝的新式枪炮。他很奇怪这么好的枪炮清军为什么不用来武装自己的部队——在被他迅速拿下的大沽炮台用的竟然是数百年前的古炮。格兰特把这些闲置的、威力无穷的新式大炮直接安置在安定门城楼,炮口正对着紫禁城。
    ……我们把镜头往前推100年,其实要不是乾隆皇帝的干预,那12个水龙头就会是12个西洋女子胴体雕塑了。因为以督建圆明园的大清宫廷画师郎世宁以及他的两个法国画家副手王致城、蒋有仁(我估计他们两个的中文名字是郎世宁给起的)的审美习惯,他们必定要这么做。但是乾隆不愿意他的皇家园林里有12个不穿衣服的少女一直站在那里——乾隆不是怕她们太冷而是认为不雅,于是改做石身铜首12生肖动物。由于青铜制造技术几近失传,这12个兽首的材质用的是精炼红铜。而这12个兽首的设计师正是那是位来自法国的画家——蒋有仁。
    我在想这12个兽首或许命里注定要和法国发生关系吧,100年后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成立战利品委员会,就地把劫掠的东西现场造册拍卖——那里面的名单里,没有这12个兽首。只是在150年后,这些兽首陆续在欧洲出现。而引起巨大波澜的鼠首、兔首就经过几易其手,落在非常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画家、收藏家,依然是法国人的伊夫·圣洛朗手中。去年他去世后这些收藏转到的他的同性恋爱人法国人皮埃尔·贝尔热手中。
    虽然我们中国的社会学家李银河锲而不舍地为同性恋者的合法地位呼吁,但是同性恋至今仍然是中国的一个灰色地带。然而通过圣洛朗把700多件价值连城的珍宝文物遗赠给贝尔热这个一个事实,我们惊讶于同性恋人之间的爱情也如此刻骨,如果一些外在标准不好衡量,舍得给你全部的金钱财宝,这样一个简单而又直观的检验方法足于检验爱情的真挚程度。
    我总是一不小心拐到爱情话题上,现在我拐回来,说说佳士得这次拍卖。一直处于尴尬境地的追讨海外遗失文物律师团的刘洋们很可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给他们授权,圆明园管理委员会不给他们授权,他们忽悠了一个爱新觉罗家族勉强拿了一个授权,你去跨国追讨,你总要代表谁吧。这真是个尴尬的事情,所以刘洋打比喻:“我们娶不起那些大家闺秀,难道还不准我们找个小老婆吗?”
    这样的追讨的结果可想而知。佳士得的拍卖照常进行。十几亿华人的神经被牵制在这两个兽首上。当拍卖落锤,我看到手机新闻的时候不由的想:谁是那个电话竞拍的冤大头啊?这样的天价,要宰死人吗?很快我们知道了这个冤大头叫蔡铭超。但是深谙拍卖之道的蔡铭超玩了一招躲猫猫妙棋——拍而不买。
    舆论哗然了。包括中西方各大媒体,包括所有的街谈巷议,赞美与贬斥齐飞,板砖共鲜花一色。网络投票,中国支持蔡铭超的人占7成;法国人投票,认为蔡铭超是民族英雄的占8成。但是有一些思维相对谨慎、保守的中国人则对他的行为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至少,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值得歌颂的,因为有违诚信,有损大国形象。甚至认为这不是爱国之举,反而是无赖行径。
    我当时懒得写长文回应,就写了几句打油诗支持蔡铭超:
    当年有英法联军先抢后烧
    如今有蔡铭超先拍后跑
    与无诚信人讲什么诚信
    对付无赖可以随意出招
    今天倒愿意认真说说为什么要支持蔡铭超。
    因为这事本来最应该出面交涉也最有力度的应该是中国政府和文物管理机构。然而他们没有出面,只是声明了一下佳士得这次拍卖的不合法。当年印尼屠杀华侨和美国炸我们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声明抗议了一下。一直以来,在外交问题上,我们太温和了。或许我们太在意这样和平状态下的发展环境,或许我们受传统文化中“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熏染太甚。
    美国拍卖圣雄甘地的遗物。虽然这遗物是通过正常渠道流落到美国的(而非像圆明园兽首这样是无可争辩的劫掠来的赃物),印度政府出面交涉,印度企业家出面购买,连印度小学生都上街游行抗议,于是有了甘地遗物的顺利回流。而我们政府在这个事上过于矜持,刘洋说:“我们是红脸,为白脸创造条件。”而我们连这个白脸也没有做。
    如果官方不做,民间各个机构也不做,这个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否则西方人会认为我们真的是无可救药了。所以刘洋做了。所以蔡铭超做了。刘洋的诉讼是一种姿态,一种策略,一种特殊的抗议手段,哪怕是败诉,我不认为可耻。蔡铭超的参与竞拍和拍而不买也是一种姿态,一种策略,一种特殊的抗议手段,哪怕被说成是耍无赖,以及有违诚信,乃至于什么有损国家声誉与人格道德,我也认为很高尚!其实看看蔡铭超以往的拍卖记录就能知道他不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与苏富比和佳士得打交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可以不交预约金就可以通过电话来参与拍卖,这也是他的个人竞拍诚信值累积的结果。
    还有人说这两个兽首没有什么价值,越这样炒作,它们的价位越高,我们国家越不好收回。其实我也知道,真正代表圆明园文物珍品价值的是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以及法国枫丹白露文源阁的《四库全书》残本。我们更应该追讨的是这样的宝贝。其实,哪怕是圆明园的一片砖瓦,在欧洲的大地上几易其手,摆在佳士得的展柜上,即便我们不要,我们也要承认它能代表1840年10月18日圆明园那场持续多日的大火所烧毁的民族尊严与荣誉。
    还有人说我们文革破四旧糟蹋了多少文物,甚至说看看我们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已经商业化到了什么程度。说这些文物与其放在我们手里倒不如放在西方手里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研究。况且人家拍卖之后还是把款项用于慈善事业。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如果站在我面前我真的想打他一个嘴巴。本来是我的钱,被你抢走,你说钱在你手里可能花的正是地方。而钱在我手里,我只会乱花,乱买衣服。这真是强盗的逻辑!你做慈善,你凭什么抢我的钱?!
    我突然希望我们国家能出现鹰派人物。在外交政策上能表现的强硬一些而非一味的隐忍。那么我们至少在民间可以出现一些蔡铭超这样的人物。而如果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性还在的话,在蔡铭超这样的人物出现的时候,他做红脸,我们政府帮助做做白脸,我们的人民帮助敲敲锣,我们的媒体帮助鼓鼓劲,也仍然是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4:37 , Processed in 0.1203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