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凸凹:一柄拔动不休的锈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 13:2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凸凹:一柄拔动不休的锈刀
——蒋蓝思想随笔《思想存档》读后

    用冷酷、刁钻、毒辣、不动声色又才华横溢来概括蒋蓝的文字是远远不够的。认识蒋蓝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有着迥异于川人矮小体量的高悍的思想随笔作家、诗人和曾经的练武者,还是一个永远洋溢着热情、喋喋不休的很阳光的邻家兄弟。冷与热,偏执与健康,在这个“书剑飘零者”身上形成完美的悖论。

    即或如此,一个认识他的人要透过他热度的雾笼去抵达他文字的心跳也是很难的,这恰恰跟一个不认识他的人要在文字的冷峻中读出纸骨的热脉同出一辙。因此,蒋蓝注定是孤绝的。“伟人永远不与自己同时代”或“同时代没有伟人”这句狂傲至巅的俗话于蒋蓝不啻量身定做。这个时候倘列出一大堆当红散文大家的名字来与他作贴身比对的话,直恐亵渎了蒋蓝那拒绝垃圾的干净的门楣。我想,蒋蓝的思想谱系更愿意用鲁迅、李宗吾、顾准、乔治·奥威尔、索尔仁尼琴的针尖作为参照,甚至愿意用一茎苇草、一幅豹纹、一锭马蹄铁作为药引。总之,他在无穷的拒绝中抽丝出麦芒的独路,并上升成孤峰雪线。

    为了不至于使自己对蒋蓝的打量成为一己之见和孤绝之势,我愿意引用在散文界见多识广的公认的“业内人士”祝勇的序言予以佐证:“这些长期遭受冷遇的文字,使得文坛上的诸多热闹文字变得一钱不值,使许多炙手可热的名字显得无比尴尬,甚至,我在下意识中对自己的写作价值进行了重估……蒋蓝的出现(所谓“出现”,是一个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的词汇,蒋蓝并不需要“出现”,因为他一直都在那里),使得当下中国文学业已形成的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它原有的稳定性消失了,规律的有效性削弱了,写作变得再次动荡起来……”我还愿意让读者听听著名诗评家张清华教授的声音:“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叙述者一定兼有诗人的形而上能力,有小说家设身处地的敏感,散文家激扬文字的功夫,和戏剧家多重角色的推演设计能力,而蒋蓝是这样的叙事者和诗人。”

    他拒绝高蹈、大词、集体箦床和体制内写作的价值取向。他拒绝“诗人写法”——他把诗人的感性、轻漫、信马由缰逼出散文,他以冰渣尖冷的理性在切入现实的向度上,获得了向上的格——完全民间的立场,使他鼎掌起了比知识分子更知识分子的独立气质和信念风旗。

    读蒋蓝《思想存档》(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6月版)中的二十六篇随笔,我在每一篇中读到的都只是一些剑碴、剑片,它直接考验的正是读者还原一柄整剑的能力——它让目中无人者弱智,让业内人士如坐针毡、恼羞成怒。这都是一些什么文体呀:不散文、不诗歌、不小说、不评论、不科学,彻头彻尾的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的“几不像”。它把散文惯常的叙记的功能变为了记说功能,并且特别加重了说的砝码,还并且对“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度选择作出了倒悬之举——他的战士的姿态、黑隼的毒眼以及对打击对象的锁定和对打击精确度的追求,使他无比注重前者的庑门。《大家》杂志曾提出过“凸凹体”,即跨文体写作,我相信就是这样的命名也无法将蒋蓝稍有归纳。

    蒋蓝只属于一柄拔动不休的锈刀。锈刀锈在刀鞘里,时光之手紧握坠着火焰之缨的刀柄不停拔动;锈刀甚至在刀鞘里松动,来回走动,就是不出鞘。我看见敌人在这柄锈刀面前铁青着,随着刀鞘颤栗,想象刀一旦拔出来时的寒光和火焰,想象锈斑随刀泼来——他就站在那儿,被一柄锈刀高挑、内铰、倒插,慢慢生锈,慢慢成为敌手须臾不离的伙伴。可蜷身刀鞘里的刀真是锈刀吗?它也许是一柄永不见光的锟吾抑或“纸刀”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2 23:21 , Processed in 0.0815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