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聆听历史深处的脉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 15: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聆听历史深处的脉动
  从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到提倡“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名字或许有点“过时”,但现在提倡的一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的源头说不准就是他们。
  重温这些大教育家的生平故事,你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姚常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执教者为人模范,应以身作则,尽忠教育,始足化民成俗,培植人才。至于滥竽士林,剥削生徒,俨同市侩,愚深耻之。窃以为献身教育者,虽不能如马融之出资讲学,郑玄之耕田自给;亦应效古教育家之动机纯正,秉诚教导,始能达到国家所期望之目的。”《中国大教育家》自序中的这段话,道出了教育家应有的社会担当,更拓宽了我们审视教育的视野。
  千万教师演绎了千万种教育方式,千万种教育方式培养出一代代社会栋梁。在这个简单的循环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文明的传承、传播者,而教育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教育是创造者的事业,美妙的旋律、愉快的旅行以及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素材。把生活融入教育,既是对教育的补充,更是对教育本真的溯源。
  教育与音乐完美结合
  很多大教育家都对音乐情有独钟,他们利用音乐帮助学生学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从孔子“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到孟子“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曰而不速”,从马融的音乐助兴到胡瑗“每公私试罢,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诗歌,至夜乃散”,等等,无不显示大教育家的“乐教”情怀。音乐让他们的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悠然的情调中体会到学习的真谛,既调剂了生活,也陶冶了性情。
  音乐对教育是一种补充,更确切地说,音乐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化到教育之中。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许多教育领导机构和一些中小学校将音乐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诗经》里的“不学诗,无以言”,指出了“乐”的功用。音乐移人性情的作用,远胜于知识教育。大教育家们都深谙此道,他们带领学生,或闲弄丝竹,或纵情高歌,或寄情山水……胡瑗说:“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北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谓有益于学者矣。”蔡元培先生当年在北大组织了各种研究会,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音乐研究会就是其中之一---“养成创造新谱之才,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
  重温大教育家的乐教情怀,不仅能感动和鼓舞我们,也能为当下的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笃行:教育的归宿
  现在有些教师陶醉于讲授那种华而不实的空头理论,拘泥于各种僵化的教育规则,殊不知在书本和理论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行。缺少“行”的教育,就是失去鲜活生命力的教育。
  大教育家的“行”表现为两个方面:先在“行”中汲取知识,然后再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孔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到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再到程颐的“百工治器,必贵于有用”,等等,都是古代教育大家学以致用的生动事例。比照当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只能“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有更多的深化和拓展。学生听起来很吃力,更不用说把这样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了。
  对学生来说,最快乐的学习方式是“行”。早在宋代,胡瑗就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带领学生旅行参观的学校组织教学法。他认为,要增加学生的见闻,就应该多带他们去旅行。所以,他倡导的旅行不限于游历山水,更注重人情风俗。通过这种方式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
  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也特别注重“行”,主张进行旅行、游艺等活动,因此他的学生活泼异常,学习热情很高。《阳明年谱》记载:“滁州山水佳胜,先生督马政,地辟官闲,日与门人遨游琅琊泉间。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震谷。”像这样一团和气的学校,可谓和谐学校的典范,确实是现今教育的理想追求。
  出国留学也是“行”的重要方面。主张“西学为用”的张之洞先生在当时极力主张派学生出国。他在《劝学篇》中将“游学”列于“设学”之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行”的重视。不论是在国内游山乐水,还是到国外“广见闻”、行万里路,都是获得知识和人生道理的一条捷径。
  大教育家的“大教育”情怀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即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忽视了教育者自身以及整个教育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育有“大教育”和“小教育”之分,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定义。教育者在立足学校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大教育”,即书中蔡元培先生所谓的“社会教育”,此类教育实施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开办平民夜校时说:“从前只有大学生可以受大学教育,旁人都不能够,这便算不得平等。现在大学生分其权利开办这个平民夜校,于是平民也能到大学去受教育。”
  与蔡元培先生一样,许多大教育家都有强烈的“社会教育”情怀,并倾注时间和精力躬身为之。在他们看来,“大教育”是社会大学的理想办学模式,作为“小教育”的受益者,他们有义务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张之洞筹款建学、蔡元培设立教育基金等义举,都是受教育者反哺教育的体现。广而言之,“大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政府或者社会组织的责任,而是全民都要参与的大行动。
  该书虽然不能包治教育百病,但通过梳理古代经典教育思想以及成功的教育实践,却能让人眼前一亮,获得不曾有过的感动。从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到提倡“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名字或许有点“过时”,但现在提倡的一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的源头说不准就是他们。
  这21位教育家所处的时代并不相同,社会背景各异,他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有差异,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育人。重温这些大教育家的生平故事,你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大教育家》,程振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4日第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1:38 , Processed in 0.1011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