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教学:变通的生命有机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6 10: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教学:变通的生命有机体  2012年06月14日  作者:张菁  
  张菁
  案例一:松松的一道数学题
  这天下课铃响了,松松兴奋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来到我跟前:“张老师,我在周六的数学兴趣班上学了一个公式,可以很快地算出这样的题。”说着他将一张数学兴趣班的试卷摊在我面前,指点着一道数学题:请计算13、14、15、16、17的和。“相邻的数之间都相差1,这样的一串儿数叫等差数列,可以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算出它们的和。”松松用了求等差数列的公式很快做出了这道题。面对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运用高中的等差数列知识解答此题,我并不感到兴奋。
  “你做得很对,这个公式确实能够快速地计算出这样的题目。”我先鼓励他一番,随后话锋一转,故意卖起关子:“(13+17)×5÷2可以看成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其实这种方法我们本学期也学过。”松松有点不服地说:“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中学才讲的,我们四年级哪儿学过?”“你不信?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用点子图来表示,这道题就会变成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个数学知识,好好想想,你一定能够想出来!”松松带着问题疾步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松松带着一脸的兴奋与快乐再次出现在办公室。“张老师,我知道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就是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梯形面积公式!”他一边向我展示用圆点列出的梯形图,一边讲:“我把这一串数分别用小圆点表示,就形成一个上底为13、下底为17、高为5的梯形。求这串数字的和,就相当于求小圆点的个数,可以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上底+下底)×高÷2。”
  松松的领悟让我十分兴奋,我进一步启发他说:“如果站在数的角度去思考,可以把这道求数字的题看成我们还未学过的等差数列求和知识;如果站在图形角度去思考,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灵活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解答数字求和问题。数学知识的这种变化正是数学最有趣的地方。请你接着变戏法,把这道题用三年级的整数乘法来解答,你能行吗?”“噢!我知道了!”松松思考片刻大声说了起来:“让17减少2,让13增加2,让16减少1,让14增加1,它们的和不变,但原题就变成了5个15相加,可以表示为15×5=75。”“好,那么你能再用梯形点子图来说明吗?”我步步紧逼。松松全神贯注地看着图,不一会儿大喊起来:“嗨!简单!把最后一行的小圆点移动两个到第一行,把倒数第二行的小圆点移动一个到第二行,不就变成了每行15、共5行的长方形了吗!”松松一脸的兴奋表明,他对于这道题的解答已不再是按照公式程序化地操作,而是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了。
  案例二:小蒙的计算时间问题
  小蒙是我教的三年级某班的学生,他是一个努力认真,但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他在努力地奔跑,却总是被落到后面。渐渐地,我感到了他躲避的目光中充满了怯懦与忧郁。
  一日在教“时、分、秒”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笑笑看一场电影时,电影开始时间是18:55分,电影结束时间是21:05分,请问这场电影放映的时间是多长?
  题目一出,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先后说出了许多种思考方法及结果。小蒙却茫然地坐在那里,显然这些解法小蒙理解起来较吃力。对于偏爱计算之类的程序化的题目,且计算准确率较高的小蒙来说,属于他的方法在哪里呢?“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计算经历的时间,就是——”我故意拉着长声。“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学生们大声答着,这里面我能感受到小蒙的声音。“你能列出算式吗?”我将问题抛向小蒙。“21:05-18:55,”小蒙小心地答着。得到我的肯定后,他的神情放松了些。“计算减法题,我们可以做竖式,写竖式要注意什么?”我接着问。“数位对齐”小蒙流利地答着。于是我让小蒙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并计算。“不够减怎办?”“借位!”小蒙的声音洪亮了许多。要知道计算可是他的强项啊!“借一当几?前面可是小时啊!”我提示着。小蒙停顿了一下说:“借一当60。”在我随后的指导下,小蒙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得出了正确答案。
  教学启示1:不要越位
  数学是一个变通的生命有机体。同一数学知识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前面的知识表征是后者的动态生成过程,后面知识表征是前者的生成结果。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应关注其解决难题的思维方式。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来问题,需要的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运用未来的知识解决现有问题,则是一种超前的、记忆性的解题操练。教学中不要“越位”,不要让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因起点的抢跑而输在终点。
  教学启示2:扬长避短
  数学教师在思考一道数学题目时,不要受自己所教数学年级段的知识的干扰,产生思维定式,将数学题目“禁锢”在某一年级段的数学知识中,要善于捕捉统一数学知识的不同表征,从不同年级段的数学知识的角度去思考同一道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尤其是指导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时,要将他们难于理解的知识进行“变形”处理,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将数学知识的不同表征与学生的思维个性及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融,让学生学会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增加基础教育中数学课堂的包容性。从动态数学的角度去看待数学,数学是个变通的有机生命体。尽管数学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但富于变化的形式中却蕴含了相通的质——“形变质通”。(作者系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数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4日第7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44:56 | 只看该作者
把句号变成问号:《中点四边形》精彩结课片段 2011年12月20日  作者:马晓燕  来源:教育时报
  多年以前,像很多教师一样,我理解的结课通常就是对当堂课内容的归纳总结,包括重点强调、深化概念、夯实易错易混点、提炼规律、系统整理所学知识等。也就是说结课就意味着给当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直到我看到下面这样一些文字,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个美国教学法学者听了一节中国教师的课。下课时,当这位美国先生看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学生也没有问题了、听课的中国学者和教师都在称赞授课教师的时候,美国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的课,学生是带着问号来的,带着句号走的;美国的课,学生是带着问号来的,走时也带着问号。”毫无疑问,正是这些问号,使得美国的小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却小小年纪就整天谈发明创造,继而培养出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
  这段文字对我心灵的触动很大,于是,我在想:结课不仅仅是当堂课的结束,更应该是学生新的学习的开始。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不断的摸索与尝试中,我先是努力寻求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当堂课与后续内容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自觉通过自主预习尝试解决问题。慢慢地我又开始让学生尝试着提出问题,在结课环节增添了新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我的课堂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印象最深的是学习《中点四边形》之后的精彩结课片段。
  师:同学们,学习了中点四边形后,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生1:我明白了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2:我知道了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生3:生2的结论可以概括为只要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它的中点四边形就是菱形;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它的中点四边形就是矩形。
  师:太棒了!善于抓住事物间的共同特征并总结其规律,这是学习的更高境界。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这样做下去,你们就会有不凡的表现。那么,谁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4:生1说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对于上图的四边形来说,它的中点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由我们常见的凸四边形想到了凹四边形,实在太棒了!那么这时的中点四边形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我们暂且把它叫做生4猜想吧,希望同学们课下研究。没准你们还可以写成数学小论文呢。
  下课之后,没等我收拾好上课物品,几个学生忙不迭地跑上讲台,“老师,生4的猜想是对的,我能证明……”看到学生兴奋的表情,我由衷地笑了。我知道学生的学习热情已成功地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下,而在学生的心里则已播撒下了勤思爱问、乐于探究的种子。
  回想这节课,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觉得学生能提出最后的问题十分可贵,平时我们所学的四边形都是指凸四边形,而这位同学举的例子却是凹四边形,这是思维上的一个重大跨越。我打心底里为这个学生叫好、高兴。与此同时,也让我再次深刻体会到课堂就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动态生成源于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源于对学生思考力的积极引导和充分解放。
  如今我的课堂总结明确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当堂内容的回顾总结,引导学生谈收获,并从知识内容、解题规律、思想方法等方面归纳总结。二是让学生提问题,可以是当堂课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任意问题。在结课时,我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提出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愿这种结课方式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
  (作者单位:濮阳市第三中学 马晓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3:50 , Processed in 0.0882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