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文化大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5 12:2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字文化大观》是一部兼有学术研究和工具书作用的雅俗共赏的读物,力图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科学地展示汉字的文化功能、价值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汉字文化大观》又是建立汉字文化学的一项基础工程。汉字文化学的提出并非少数人心血来潮,刻意标新,而是汉字“时来运转”,是多年来汉字研究经验的总结、升华。如果说汉字学有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汉字文化学便是这大树分蘖出来的新枝。

目录
主编的话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何九盈)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曹先擢)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王宁)
仓颉作书今说(胡双宝)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汉字文化问题的几个视点(张猛)
一 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
(一)在蒙昧通向文明的路口
(二)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
(三)向符号发展的契刻记事
(四)仓颉造字传说的启示
(五)远古文物显示的蛛丝马迹
(六)推测与假说
(七)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
1.殷商甲骨文的发现
2.西周甲骨文的发现
3.商周时期的占卜活动
4.甲骨文的种类
5.甲骨文发现的意义及价值
二 方块的奥秘——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古代文字
(二)近代文字
(三)异体俗体
(四)小篆的研究
1.《说文解字》与小篆研究
2.汉以后的小篆研究
3.小篆与书法
三 文房纵古令——汉字的书写工具与载体
(一)汉字书写工具的演变
1.汉字书写工具的种类
2.汉字书写工具的演变
3.文字书写工具选择与演变的制约因素
(二)汉字载体的演变
1.文字载体选择及其种类
2.古代汉字载体面面观
3.轻灵的轨迹——汉字载体的演变趋势鸺
(三)汉字与印刷
1.汉字的频率和印刷
2.汉字的字体和印刷
3.汉字的字形、结构和印刷
四 字林独一枝——汉字的特点
(一)独特的表意性
1.关于造字方法
2.汉字表意的直接性与排他性
(二)微妙的字族系统
1.汉字家族中的母字与分化字
2.汉字系统中的类化
(三)灵活的构词力
(四)优美的艺术构型
五 华夏书同文——汉字的规范、注音和简化
(一)汉字的规范
(二)汉字的注音
1.以字注字
2.双拼制
3.三拼制
4.音素制
(三)汉字的简化
1.繁体和简体
2.简体字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3.《汉字简化方案》
4.《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与汉字简化的命运
六 字学创新篇——汉字的研究与应用
(一)汉字的心理学研究
1.笔画繁简与再认和再现成绩的关系
2.部件的分析和称说是识记汉字的关键
3.影响汉字书写因素的研究
4.汉字和拼音文字学习的比较
5.识别汉字时大脑两半球功能的非对称性
(二)汉字的数理统计
1.汉字字频统计
2.汉字结构的统计
3.汉字笔画的统计
(三)汉字的计算机处理
1.汉字编码
2.汉字标准交换码
3.汉字自动识别
4.汉字输出与汉字信息压缩
(四)汉字的熵
1.熵的计算公式
2.汉字熵值的测定
3.汉字熵值测定的最大汉字容量
(五)汉字的多余度
(六)汉字的工具书编排查检
1.按意义编排
2.按部首编排
3.按字形特征号码编排
4.按韵部编排
5.按注音符号编排
6.按汉语拼音编排
七 唇齿两相依——汉字与汉民族文化
(一)汉字文化的研究界域
1.一般的文化研究的界域问题
2.汉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产物
3.汉字文化的界域
(二)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1.汉字与文化的统一性
2.汉字与文化的矛盾性
(三)汉字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
1.汉字文化研究的历史的观点
2.汉字文化研究的群众的观点
3.汉字文化研究的科学的观点
八 文语结良缘——汉字与汉语及兄弟民族文字
(一)汉字与汉语
1.汉字与汉语的一致性和适应性
2.汉字与汉语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3.汉字和语音、词汇、语法
(二)汉字与方言
1.汉字的超方言性
2.方言中的训读
3.方言字
4.方言中的一字异读
(三)汉字与女书
1.女书是一种异形汉字
2.女书是一种表音文字
3.女书是一种女性文字
4.女书溯源
(四)汉字与各兄弟民族文字
1.文字的原始阶段
2.借用汉字
3.效法汉字
4.译音、借词用字
九 神韵夺天下——汉字与文学艺术
(一)汉字与诗歌
1.汉字与诗歌的阅读欣赏
2.汉字对中国诗歌形式的影响
(二)汉字与书法
1.方块的形成
2.基本笔画的发展
3.结体的规范与艺术
4.方块规范的历程
5.汉字中表现的一些美学思想
(三)汉字与篆刻
(四)汉字与音乐、舞蹈
1.“乐”字释
2.作为“乐音组合”的“乐”
3.作为器乐的“乐”
4.舞与声
5.“乐师”、“师保”之“师”和武官之“师”
6.“音乐”之“乐”与“哀乐”之“乐”
(五)汉字与色彩
1.各部首里的颜色字
2.表颜色的汉字是我国织染业发展史的化
3.表色汉字是反映古代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魔镜——五色与五行五德
(六)汉字与对联
1.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
2.实用性的对联
3.装饰性的对联
4.锻炼文字技巧的联语
5.诗钟
6.某些特殊的对联
(七)汉字与谜语
十 必也正名乎——汉字与年号、姓氏、避讳
(一)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
1.千古兴废此间寻
2.一字定褒贬,宠辱片言中
(二)汉字与姓、氏
1.从汉字看姓的起源
2.汉字所反映的氏
3.“大丈夫行不改姓”
4.姓氏的拆装组合
(三)汉字与名字
1.名和字的关系
2.姓氏与名字相连成文
(四)汉字与避讳
1.汉字在避讳中的作用
2.避讳和犯讳
3.避讳和文字狱
十一 斯文存古道——汉字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一)汉字与传统意识
1.天无二日,地无二王
2.爱好和平,筑城自保
3.勤劳耕耘,崇尚朴素
4.君贵民轻,男尊女卑
5.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二)汉字与传统思维方式
1.传统思维方式对汉字的影响
2.汉字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3.汉字与传统思维方式体现出共同的文化特征
(三)汉字与家族宗法制度
1.从“祖”、“宗”说起
2.“家”、“族”和宗法制度
3.亲属称谓种种
(四)汉字与神话
1.开辟神话
2.始祖神话
3.农业神话
4.配偶神话
5.战争神话
6.自然神话
(五)汉字与经等
1.通经以识字为先
2.经籍文字歧异
3.经学与汉字规范
(六)汉字与佛教
1.译经造字
2.译经用字
(七)汉字与翻译
1.以汉语为原语,看汉字之“难”
2.以汉语为译语,看汉字之“妙”
3.翻译中的心理因素
4.翻译中用字的规范化及其他
(八)汉字与数
1.汉字数字的起源
2.汉字数目字的增衍与文化的演进
3.汉字反映的记数工具与方式
4.汉字“形”的认识
5.汉字数学思想的闪光
6.数学汉字使用举隅
7.汉字与序数
8.数字与文化符号
9.汉字的构造与数
十二 竹帛存王事——汉字与兵、法、吏
(一)汉字与刑法
1.虽非刑名,实系刑法的汉字
2.从刑名用字看古代刑法
(二)汉字与军事
1.汉字与兵器
2.汉字与战伐攻守
3.汉字与兵制
(三)汉字与职官
1.民之“父母”,君之仆妾
2.上下有服,分职定位
3.中贵多黄金,鼻息干虹霓
十三 点画解民生——汉字与衣食住行
(一)汉字与民俗
1.巫史结合使汉字与民俗结下了缘分
2.汉字表述民俗的功能
3.汉字字形与民俗心理
4.汉字谐音在民俗中的运用
5.汉字与民间俗信
6.汉字与祭祷祈禳
7.汉字与婚嫁产育
8.汉字与寿丧殡葬
9.汉字与社会交往
10.汉字与岁时节日
(二)汉字与婚姻家庭
1.从“性”说起
2.两性称谓
3.两性之美
4.婚姻家庭
(三)汉字与服饰
1.头衣
2.体衣
3.足衣
(四)汉字与烹食文化
1.民以食为天
2.烹食总稍
3.肉食与水
4.粮食与菜蔬
5.饪法与用
6.酒与饮料
7.烹食器皿
(五)汉字与人体、疾病
1.表示人体部位的字
2.表示人体脏腑的字
3.表示生育繁衍的字
4.反映人体疾病的字
(六)汉字与医疗
1.医与巫同源
2.与中药有关的汉字
3.与经络、针灸有关的汉字
(七)汉字与建筑
1.从汉字字形反顾我国远古时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脉络

……
十三 点画解民生——汉字与衣食住行
十四 字说农工商——汉字与经济活动
十五 究源法自然——汉字与动物、植物
十六 宇内有芳踪——汉字在海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7 01:32 , Processed in 0.1378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