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屋山里的“现代愚公” ——记山西省阳城县玉琳中学教师王小加 ■本报记者 高耀彬 通讯员 元曙军 郭向东
愚公移山的故事虽已流传数千年,但万仞王屋依然静静耸峙在晋豫边界,层峦叠嶂,谷深林密。在莽莽深山里,有一位平凡的教师,用生命中最美好的28个芳华岁月,坚守着自己朴实无华的人生信念,点燃了山里儿童向往知识的希望之光,谱写出一曲平凡又不平常的大爱师魂。
他,就是山西省阳城县玉琳中学教师王小加。
“留下来服务家乡,不需要理由”
王小加的外表与山里普通农民没多大区别,质朴的服装、略谢的头顶、腼腆的笑容、急促的脚步。但与他一接触,很快就能发现他平凡的外表下掩饰不住那份深沉厚重的师者之心、师者之爱。
1985年,王小加从师范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地处偏僻的阳城县桑林乡蟒河小学。当时的蟒河小学校舍与旧庙相连,破败不堪。看到这些,也许有人会扭头便走,也许有人会消沉落寞。但王小加深知,这就是自己的家乡,这里有养育了自己、同时也需要自己回报的父老。“留下来服务家乡,不需要理由。”王小加说。
由于作风踏实、成绩出色,仅仅5年王小加便被提拔为校长。当时的校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和村里沟通,确保基本的办学条件。桑林乡西山村,仅有200余人,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苦于没有收入,村里连一些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能保证。有一年深冬,眼看大雪就要封山了,但学校取暖用煤还没有着落。王小加一次次地和村干部协商,但村里实在拿不出钱。没钱煤矿就不给拉煤,于是他一方面和教师们打柴备用,另一方面拿自己的工资作抵押,又拉上朋友作担保,在煤矿的办公楼楼道里蹲守了一夜,等着和煤矿领导交涉。煤矿领导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了,破例低价供应了学校的过冬用煤。
“其实像这样的困难还有很多,但挺挺也都过来了。说到底还是无法抛下这些山里孩子、不愿放弃心中那份希望。”王小加笑着抿起嘴,目光坚定地投向远方。
“在家庭和工作的天平上,我清楚哪头更重”
能在山区坚守28年,凭的不只是当初的热情,还有由热情逐渐积淀形成的责任心,以及不计名利、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王小加充满热情,曾在结婚的前一天出现在监考岗位上,被人们传为“笑谈”;他坚毅执着,经常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赶往学校,遥远而坎坷的山路曾在一年之内磨透4双妻子纳的“千层底”;他潜心管理,用政策导向、制度保障和自己的率先垂范、人格魅力,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作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却是不称职的。“我竭尽全力想扮好不同的角色,但太难了,在家庭和工作的天平上,我清楚哪头更重。”王小加说。
2006年7月,当地突降暴雨,位于蟒河边上的玉琳中学也被洪水侵袭,图书室、仪器室、厨房等全部进水,各种设备图书严重受损。王小加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与其他教师一起在洪水中奋力展开自救。经过一个暑假的劳作、奔波,在新学期开学时,王小加要求所有教师穿戴整齐、面含微笑,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要让学生们知道,灾害是可以战胜的,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其实,王小加家也处在洪水重灾区,但是他却把一片狼藉的家十分愧疚地全部交给了妻子。“在山区工作的老师都是这样,为了学校舍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我只是他们中间的普通一员,只是尽到自己的责任罢了。”
让山村中学成了省级课改基地校
王小加说,作为一名山区的教育工作者,听到校园里浑厚的钟声飘荡在山谷、看到一茬茬学生走进校门学习成长、看到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融入社会,那就是人生追求与价值的体现,那就是最欣慰的事情。
有个叫酒小彬的学生,父亲多病家境贫寒,小学还没读完就准备外出打工。于是王小加三番五次登门,还几次找到他们打工的地方,做孩子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酒小彬后来考入了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称心的工作,他给自己的恩师寄来贺卡,上面写道:“你用自己略显瘦弱的肩膀,为我们承担起太多风雨;你用自己的执着坚守,在改变着学生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一个山乡。”
在担任玉琳中学校长后,王小加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旋律,以建设“生动课堂”的高效课堂教学为引领,积极探索适合山区实际的教学模式;以建设“自主合作”的小组文化为支撑,不断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我必有才”的发展路径为目标,尝试为学生创造最大的发展空间。2006年玉琳中学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基地校,几年来教学屡创佳绩,为山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28年的坚守,王小加得到家长、上级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但他总是认为自己为山区孩子做得还是太少了,农村的教育工作还能做得更好一些,还需要更多的像自己一样能在大山坚守的人,因为“坚守是一份责任,是一种情愫,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王小加就是这样一位把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山里孩子的教师,当他把大山深深地装进自己心里时,大山也把他高高地镌刻在自己身上。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29日第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