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宁鸿彬课堂活动的设计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9 15:2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宁鸿彬课堂活动的设计艺术   
  
  覃启军(湖北)
  

  

  听宁鸿彬老师上课,读其教学实录,常常为之暗自叫好。在他的课堂上,一篇篇普通的文章,变成了一支 支优美动听的旋律,一个个平凡的字眼化作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他的课堂上,气氛是那般的活跃,学生学 得是那样的兴致勃勃、轻松愉快。宁老师的课堂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笔者通过反复研读其教案和教学实例 ,体会到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他的课堂上,总离不开一些精美而别开生面的训练活动。其课堂活动 的设计显示出如下一些特色:
  一、活动的安排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请看其经典教例《七根火柴》中的主要活动内容:
  ①常规训练——3名学生分别朗读一首诗;1名学生讲一个故事;全班学生作摘记,3名学生读记录。
  ②读课文——共14名学生依座次读完全文。
  ③创造性复述(以军博讲解员的身份介绍六根火柴的来历)——1名学生发言。
  ④给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并稍作解释——8名学生发言。
  ⑤讨论用“七根火柴”作标题的好处,以此带动对全文情节、内容的分析——学生发言达56人次。
  ⑥讨论为什么本文的次要人物有名字,而主要人物却不给起名——3名学生发言。
  ⑦借助卡片做词语巩固训练——4名学生发言。
  这个教例,从开头的“常规训练”到最后的“词语巩固训练”,组织严密,一环扣一环,但步步都离不开 学生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竟达80多人次,且学生的活动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从一些精彩的场面 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了,他们的认知潜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
  二、活动的内容包含了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训练因素。
  宁老师在大多数课堂上的前10分钟左右都要安排一些“常规训练”。如其中的朗读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朗读水平;介绍一首诗(除了朗读之外,还要口头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写作时间、内容主旨和艺术 特色等)就对训练读、说、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很有帮助;讲说与听记训练(1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其他学生边听边作记录)对训练学生的表演、做读书笔记的能力也很有好处;基础知识巩固练习则可强化学生 的识记能力。
  在课文的教学中,宁老师常常设计一些为阅读服务的辅助性活动内容。这些练习,也无不融进了上述一些 训练因素(至少是一方面的)。
  如《七根火柴》中的三次说话练习:①以军博讲解员的身份讲述六根火柴的来历;②以无名战士的口吻说 出他想对卢进勇说的话;③以卢进勇的口吻说出他想对指导员说的话。这三次训练,除了练“说”之外,还涉 及到听、写、想象、创造性思维等因素。
  又如教《皇帝的新装》要求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内容,教《我的叔叔于勒》《故乡》《变色龙》要求说出 展开故事情节的一个关键字眼等方面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都是行之有 效的。
  再如一些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设计的辅助性口头作文训练(如《变色龙》中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补 充续集),为词义理解而设计的多角度造句练习(如《白杨礼赞》中用“无边无际”造句),为一些课文补充 标题或重拟标题训练等,所有这些除了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之外,还无不引导学生冲破思维的习惯范围,发 展他们的多向、变向、逆向等创造性思维。
  三、活动的形式变化多姿。
  为了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感知课文,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在某些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宁老师常常 围绕文章标题设计一些活动内容。仅此一类设计,形式就有种种变化。有对标题的诠释,如《向沙漠进军》: “这篇课文的标题通俗地说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有对标题的评论,如《我的叔叔于勒》: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不是于勒?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是否吻合?”有对标题的补充,如《故乡》《中国 石拱桥》《藤野先生》等课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在初读之后,能够在原标题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 词语,成为一个新标题。有的拟副标题,如《海燕》《皇帝的新装》等课文就有这一步教学环节。也有的另拟 标题,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七根火柴》等课文,就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拟定与文章内容主旨相 关的丰富多彩的标题。还有的拟小标题,如把《听潮》中描写海潮的图景分成三个层次,各拟一个小标题,为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几个片断故事各拟一个小标题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诸多的变化,方使繁琐的课文分析转化为简单的程序,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妙趣横 生,学生乐于接受又便于接受。长期受到这些思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自学等各种能力必定会大大提 高,主动性、疑问性、敏捷性、独创性等个性心理品质也会大大加强。
  活动的设计具备了上述一些特点,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率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宁老师何以能创造性地设计出这些高质量的活动内容呢?
  笔者以为,宁老师并非天才,他的这些极富魅力的教学设计当然不是神来之笔。他之所以能取得课堂教学 的成功,关键是因为他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超前意识。
  宁老师一直走在语文教改之路的前列。早在80年代,他就凭自己的远见卓识,敏锐地认识到,陈腐的、封 闭型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内容上的“唯书”“唯上”,方法上的教师主宰一切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地提出“在20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要面向21世纪去培养人 才”(《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的教改主张。站在这个制高点上,他高屋建瓴,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 ,以注重实效,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传授方法,发展创造性思维等为目标,积极制定并实施教改 实验。他的很多成功的教例就是其教改实验的精华所在。
  宁老师在教学中打破了一系列清规戒律的束缚,抛弃了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改变了生填硬灌、死记 硬背的指导方法,继之以那一个个精美的活动设计作保证,其课堂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 动起来了,他们放开了手脚,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他们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也不迷信老师;他们敢于 质疑,敢于发表与教材、教师不同的见解;他们真正尝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消失了,繁重的课 外作业不见了,频繁的考试减少了……这些,都是可以在语文教改史上大书一笔的重大进步。
  我觉得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宁老师课堂活动设计的指导意义。现阶段,大量的语文教师都在 致力于如何获得课堂高效率的研究和实践,虽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但仍有相当多的教师找不到课堂教学的最 佳路径。他们也知道课堂活动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他们的课堂就是活动不起来,或是活动了,也不过是 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已,学生所获无几。这,不正需要像宁鸿彬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来发挥其示范作用么?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5:29:05 | 只看该作者
宁鸿彬的“精”(转载)
2007-03-02


【字体: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精”字。这个“精”字,既体现在他的语文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宁老师改革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重视研究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宁老师在观念上的“精”表现在他对人们普遍认同的“苦学”、“多练”持否定的态度。宁老师说:“由于把基础教育的目的错误地认为就是为了升学,于是凡是能够多拿到些分数的办法便纷纷产生,不管科学与否。”

  宁老师主张“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的、精要的、适量的练习。

  宁老师给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验提出了很高的标准,透彻一点说,他的训练目标,一是要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承受能力;训练的手段:一要讲科学性,二要讲艺术性;训练内容的选择应有很强的代表性,训练过程应精要干练,训练量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这是一个综合性标准,没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高效有序的训练经验是难以实现这样高的目标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宁鸿彬老师的基本做法是“精心设计”。

  所谓“精心设计”,就是“讲”的设计要“精”,这才能扩大教学容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把课外作业放在课内完成,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练”的设计要“精”,这才能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宁老师抓住了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工作环节,认认真真地做教育规划和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讲读课与能力训练的方案,如同对待战略战术一样,从宏观的目标控制到微观的技术操作,匠心独运,精益求精,为教学实验的成功做了大量的比较精确巧妙的设计。

  一、融讲练于一体做好总体设计

  坚持总体设计,就是针对教材与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有主有次、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取有舍的教学安排,融讲练于一体,讲与练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如他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便采取了只是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的前两段,其余各段从略处理。理由是:
  第一段虽然很短,而语言的容量却很大。交待了百草园的位置、大小、得名、变迁、特点等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搞清楚这一段所表达的意思,并且在此基础上模仿这一段的写法,指导学生口头作文——片断练习,写一个记处所的文章的开头。
  第二段描绘了百草园夏日的景色。写法极为精妙,有点有面,详略分明;有动有静,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语言准确,采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绘形、绘色、绘声,巧妙地运用了关联词语;描述的顺序变化有致,颇具典范性。进行这一段教学时,不仅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领会,而且指导他们学习运用“不必……也不必……,单……就……”这一组比较复杂的关联词作造句练习,还指导学习这一段的写作方法,做口头作文——记叙自己喜爱的一个地方。
  第三至六段是常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由学生读一遍,知道这里有人给讲有趣的故事就行了。

  第七八两段,写闰土的父亲教给的捕鸟方法及其乐趣。这两段中准确地使用动词,写出了捕鸟的过程。由于在《人民的勤务员》一文中,雷锋在火车上为旅客服务的那一段,动词的使用很准确,已经作为重点指导过,捕鸟这一段,读一遍课文,安排把那些用得精确的动词挑出来就行了。

  第九段以后,记叙了三味书屋的情况,意在与百草园的生活作对比。读一读课文就可以达到对比的目的,无需再作过多的解释。对初一年级来说,其中的一些诗句是相当难懂的,又不是教学重点,即使学生不懂这些诗句也不影响前后两部分课文的对比,无需逐字逐句地串讲,只要学生知道在这里读的是些晦涩难懂的诗文就可以了。

  这样的设计,取舍合理,主次分明,并从阅读、说话、写作等能力训练着眼,确定了教学目标,选准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突出了训练的重点,摆脱了面面俱到的程式,为胸有成竹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设计出清晰的教学思路。
  二、确立科学的设计思想
  宁鸿彬老师教学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总是从训练学生的能力上着想,注重实用,讲求实际,取消了一切无效的教学活动,完全摆脱了程式化的倾向。“讲”为“练”服务,为“练”而架设桥梁,铺设道路。他把课文仅仅作为一些例子,从例子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所以他的课堂设计目标准确,过程简洁,时效性极强。他的成功,依赖于科学的设计。宁鸿彬老师在后来总结他的总体设计的经验时,也明确地提出了他所依据的四个方面的科学的设计思想。这四个方面的设计思想是:

  1、传授方法,揭示规律。即指导学习一篇文章,其目的绝不仅仅是理解该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向学生传授该篇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向学生传授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

  2、讲疑解难,注重实效。即针对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困难,集中精力解决疑难之处。“讲”是解决学生的疑难,当应需而讲。所谓注重实效就是决不离开目标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进行无效的教学活动。
  如宁鸿彬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不看注解,尔后请学生讲一讲课文大意。学生讲后,哪些词句学生懂了,哪些半懂不懂,哪些根本不懂,教师心里就有数了。接着安排第二遍读课文,要求参看注释,读懂字句,尔后请学生准确地解释课文的意思。这次学生讲解后,教师发现弄不懂的只有“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一句和“之”的用法。于是给学生逐字对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及“之”字在各句中的用法,通过比较,辨其异同。
  3、主线鲜明,整体性强。即把握住讲课的主要线索,用它把各项教学内容串连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整体。
  《荔枝蜜》一文,思路曲折,内容复杂,学生初读,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宁老师给以精巧的设计:上课伊始,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以“我和蜜蜂”为题做创造性复述。复述毕,教师提问:作者对蜜蜂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再问:作者对蜜蜂从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又问:事物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每一次变化,其条件是什么?又问:作者写这些变化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从上述教学步骤的设计来看,紧紧围绕着课文“我和蜜蜂的关系”的线索一步步地展开,使人感到推进合理,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照应,所有教学活动形成了一个有机体,学生的思维自然也会受到有效的训练。

  4、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学生有疑难,或是感到课文内容复杂纷繁,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要点,或是感到课文中某些地方深奥难懂,搞不明白,就需要做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工作。这便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例如,对于鲁迅先生的《故乡》,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若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就可能花费很大精力,学生还是不得要领。宁老师在多次进行这一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即用一个字来分析全文的思想内容。这个字就是“变”,即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自然场景、社会风貌、人物事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概括起来说,就是故乡“变”了。鲁迅先生叙写故乡之“变”是何用意呢?“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如此破败的社会现实必须改变,一定要创建新的社会,新的生活。简言之,就是要“变”。用一“变”字统领全篇,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领,化繁为简,破难为易,产生精练高效的教学效益。

  三、和谐完美的创造性设计

  宁鸿彬老师选择课堂教学训练的方法时,坚持一种和谐完美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单项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从发展学生的潜能着想,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既自然又富有创造性。
  从宁老师的教例中可以看出,他使用的最灵活、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的训练是一种再现教学内容,感知教学内容的思想与感情,评析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的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可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限定条件,以适度增加训练的难度,提高训练的质量,实现综合训练的目标,使训练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境界。这种训练以感知阅读为基础,以短时快速口头语言表达为主要形式,需要有选择地引用课文,有条理地安排顺序,有理智、有依据地评析材料,是进行应需性思维训练的理想形式,所以,宁鸿彬老师称之为创造性复述。

  宁鸿彬老师对《小麻雀》一文的设计,开始就让学生熟读课文,尔后作复述。要求以《我……小麻雀》为题复述。题目中的省略号要包括两项内容,由复述人自行填入;一个是给“小麻雀”加个定语,表明是什么样的小麻雀;另一个是在“我”字之后加上一个表明“我”对小麻雀的态度。这个要求是一种评析性的创造性复述。学生给“小麻雀”的定语大致是:困境中的,受到伤害的,受欺凌的,在“我”之后所加的词是:关心、可怜、同情等。

  这样设计教学环节:1.可以促使学生熟悉课文;2.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理解;3.对教师来说,是进行课堂调查、及时反馈的机会;4.通过复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5.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复述训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综合性强,一举多得。

  宁鸿彬老师非常重视这种综合性的训练。他还经常组织全班学生,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当众讲一件小故事,说一篇口头作文,都用简练的语言,完成扼要式的记录,并给予评价。
  宁鸿彬老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验目标圆满地实现了。现又经过几年的实验,他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精讲精练的教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为了基础语文教育都能摆脱“苦学”、“多练”的束缚和影响,确实减轻一些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很有必要认真地研究和借鉴一下宁鸿彬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宁鸿彬)
作者:宁鸿彬  来源:初中语文教学网  


时间:1995年12月

班级:北京八十中初一(1)班

执教:宁鸿彬

第一课时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师:很好!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省略号什么意思?

生(齐):要填出来形容皇帝的词语。

师:对!你怎么认为就怎么填,所以在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思考。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8名学生按座次朗读了课文,教师巡视,并不时在书上做记号。)

师:大家读得都比较好。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生(齐):不相chèn。

师:正确!大家跟我读,不相chèn。

生(齐):不相chèn。

师:再读。

生(齐):不相chèn。

师:“这可hài人听闻了”中的“骇”,念h—ài—hài,标第四声。在书上注一下。跟我读,hài人听闻。

生(齐):hài人听闻。

师:再读。

生(齐):hài人听闻。

师:这两个字的读音今后要多加注意。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众生翻书思考)

生(10):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1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1):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

生(11):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12):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13):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13)(未语)

生(14):这叫虚荣。

师:对!那么什么叫虚伪呢?

生(15):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6):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1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开的时候,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生(17):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18):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生(19):我添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生(20):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

师:大家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刚才大家的发言绝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点毛病的也纠正了。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

(生翻书、思考)

生(21):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我认为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骗自己。

生(23):我认为用“伪”字,就是虚伪的伪。因为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谁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宁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不愿讲真话,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生(24):我认为用“假”字。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美丽的布料、美丽的花纹,而且骗子、皇帝、大臣、骑士和老百姓对这件衣服全说了假话,所以我用“假”字概括。

生(25):我认为用“傻”字。那两个骗子的骗术很容易识破,而皇帝等人却信以为真。骗子在给皇帝穿衣服时,其实什么也没穿,皇帝却说特别合身。大臣、骑士以及老百姓对皇帝所谓的衣服也大加赞扬。其实穿没穿衣服,只要用手挠一挠不就知道了吗?这个皇帝太傻了!

生(26):我认为应该用“装”字来概括。这个故事从始至终是围绕着那一套新装展开的,如果没有了新装,就没有了这个故事。

生(27):我认为不应该是“新装”的“装”,而应该是“新装”的“新”。因为,那个皇帝喜欢穿新装,关键是那个“新”字。那两个骗子胡说的那些特性,也是指的新织的布和用它做出的新装。大臣们称赞的,也是那新织的布和新缝制的衣服。

生(28):我也用一个“心”字来概括,不过不是新装的“新”,而是心脏的“心”。我认为骗子骗人是居心不良,大臣、骑士们说假话是心怀鬼胎,皇帝不说真话也是心里有鬼。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心”字展开的。

师: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师:很好!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的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

(众生活跃)

师: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刚才我说的是: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

生(29):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

(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完全正确。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什么是“检验法”呢?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的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生(30):“新、装”这两个字都不能单独的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生(31):“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我试了一下,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现在还剩下两个字了,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作最后的筛眩怎样比较呢?就是用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生(31):我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生(32):我也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也可以。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没有?(众生摇头)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骗)。请大家回忆一下,开始你们提出了八个字,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统一了认识呢?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恰当的筛选方法,这就是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希望大家记住这三种方法,并在今后注意学习运用。

师: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

生(33):骗子骗人。

生(34):皇帝受骗。

生(35):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师:对大臣官员们来说,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受骗是主要的呢,还是骗人是主要的呢?

众生:骗人。师:对。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帮助骗子骗了皇帝。

生(36):老百姓也是既受骗又骗人。对他们来说,受骗是主要的。

师:你学了马上就用,很好。老百姓受骗,是那两个骗子直接骗的老百姓吗?

生(37):不是。是听别人说的,逐步就谈论开了。我明白了,是老百姓传播了骗子的谎话。

师:很好!你那个“传”字用得好。

生(38):那个小孩不受骗。

生(39):那个小孩把两个骗子的谎话说穿了。

师:那么,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40):小孩揭露了骗子。

师:很好!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总的看一下。(边说边板书)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下课铃响)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5:29:38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5:30:09 | 只看该作者
看宁鸿彬老师上《变色龙》有感

松紧相扣的教学设计
                    ——看宁鸿彬老师上《变色龙》有感
    听宁鸿彬老师上课,弥漫的是一片轻松的气氛,似乎他的课堂,学生是舞台的闪亮者,而老师却退居二线隐在了学生的声响中;等听完他的课,回过头来重新观摩的时候,却惊异地发现他把课堂设计得如此有序,一切只不过是在他的导演下进行。原来他不是躲在人潮里的观者,而是这堂课的精心导演者。在他的课堂上,一篇上得再熟悉不过的文章,可以上出不同的新意来。课堂语言变成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一个个平凡的字眼化作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他的课堂气氛总是那么的活跃,学生学得是那样的兴致勃勃、轻松愉快。在轻松的氛围里该教给学生的东西都已经传达到位。
    宁鸿彬,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36年生。1955年北京师范学校别后,即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近年来,他坚持语文教学的实验、改革。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大多收集在《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一书中。他多次外出讲学并择要摄制成录相片,在中学语文教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首创“卡片辅助教学法”。
    仔细研究宁老师上的《变色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松紧相扣的教学设计。松首先体现在对课堂气氛的营造上,学生很活跃,气氛很轻松;其次还体现在他对学生的要求,勇于发言,不拘对错。紧则首先体现在教学的构思上,结构完整,环环相扣;其次,紧还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详略有理,紧随进程;另外,还有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思考深度的引导都一步步加紧步伐。
    看宁鸿彬老师上课的现场实录,想象这其间浮起的轻松之感是大家都感受得到的。
一、在对课堂气氛的营造上,学生很活跃,气氛很轻松
    一开始还没有上课的时候,宁老师作的自我介绍就很有效用。他以自己的姓引入,在课堂上抽问学生回答这个字的读音。因为大家彼此都不认识,这对上公开课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彼此间存在距离感,没办法真正地消除隔阂。宁老师刚开始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下面反应并不是很好,回答的人也不多。对于宁静这个词我相信大家知道的居多,可是老师既然问出这样的问题肯定会埋下陷阱的,所以可以感受到学生小心翼翼的心情。随着第一个回答声的想起,开始有学生动了起来。有学生提出了意见,他说这个字不认识,但他可以肯定不是“宁静”的“宁”字,因为黑板上的这个字“丁”的一横大大超出了上面的宝盖头。随着这个学生的话音一落,宁老师用轻松的语气和和蔼的笑容在黑板上作了修改,如此,课堂上的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因为打消了原本的顾虑,大家争先恐后站起来。宁老师一再询问,除了这个读音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读音,结果正确答案即出。宁老师在总结的时候也很诙谐,他说这个字是我的姓,如果大家都教我宁老师,那不是让大家都来拧我这个老师啦,这样我的脸可就要肿了,说完后下面一面大笑。经过这么一个小活动,从中一是活跃了气氛,使大家都放松下来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二来也作了自我介绍,让大家都认识了自己;三来还给学生传授了只是,知道这个字作姓的时候是什么读音了。不脱离语文的界线,这就想他自己在课后说课里讲到的,完全是使用语文世界里的知识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小小的举动,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看来真是精心准备过的。
     上公开课,面对一群不认识的学生,在课前和他们进行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作了自我介绍后,宁老师又作了三点说明,一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让学生要勇于说“我认为”,不管是对什么样的问题,不要拘泥于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对你说的,你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怎么样的。这样宁老师就为后面上课作好了铺垫。既然要学生敢于发言,就要打消学生的心理障碍,那就是对于回答错误了怎么办。这是很多学生都关心的,万一回答错误了,那不是很丢脸是事情嘛。还有就是怕老师批评,如此以来,还不如坐着不回答好了。宁老师想到了这点,他说回答错误一点关系都没关系,难不成还要受惩罚?那是不可能的,回答错了,老师告诉了答案就是啦。要是一开始就都回答正确了,那还要老师来干吗呢。你自己凭空想想就一切都好了。他多回来正确了我会对你笑,回答错误了,我也同样会对你笑,那个同学要是回答错误了我没对你笑,那么你提出来。得到老师这样的保证,我相信学生心中的顾虑肯定都消除殆尽了。也正因为如此,他后面的课才能上得那么轻松,学生反应那么活跃。
    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宁老师也不隐藏。由于生理问题,他上课的时候需要频繁地更换眼镜,在课前他就特别解释了这个事情,提醒学生不要分散注意了。表情和动作结合,语言在配音,他总能把一件事情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讲得轻松风趣。
以上的种种做法都为他正式上课奠定了基调,让学生沉浸在一片轻松的氛围里,也上后面那么多的听课老师在一笑中静下心了。
二、对学生的要求,勇于发言,不拘对错
    一开始,宁老师就表达出了自己的这个思想。确实,在课堂上,他对学生的回答是不拘一致的,他追寻的是多样性的见解。当有学生答案正确的时候,他赞同;当学生回答擦边的时候,他进行引导,力求让学生他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对于回答完全错误的学生,他也是一笑,然后请其他学生回来,让那个学生在听取别人的答案后自我反思找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可以说,这样的方式完全是开放式的,以学生为中心。
    这种轻松氛围的创造可以看出宁鸿彬老师善于把握青少年的心理规律,创造出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为使学生正确而熟练地运用知识,宁鸿彬除了抓住“指导运用知识的方法”“创造运用知识的条件”两个关键外,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例如他在平时日常教学中坚持“五个允许”和“四条守则”,融洽了师生关系,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他的课之所以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用和谐,记得迅速,用得自然,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逐步达到了正确而熟练的境界,就是因为他能把握青少年的心理规律。
在松的反面,正像宁老师课上所提到的逆向思维,那就是紧。他课堂的紧,只要轻轻抚开那层轻纱就很容易感受到。
一、在教学的构思上,结构完整,环环相扣
    从开始的自我介绍,到课前的几个小点强调,再过渡到正式上课,课中对三种阅读手法的介绍和训练,其实都是对解读文本一层层地深入。正是由于前面一步地完成才使得后面一步得以进行。
    从简单的对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变”这一点进入到他“不变”的本质,再由这些揭示内部深藏的问题,像是脚踩进了水中,一步一步走向深潭般。
(一)活动的安排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①训练读课文——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②创造性复述——请学生描述课文主人公的性格。
    ③逆向型思考——在给出主人公“变”的性格特点后要求学生逆向思考。
    ④重回到课文——对给出的答案要能找到原文的语句印证自己的答案。
    ⑤提问后讨论——对于一个“笑”字解读。   
    ⑥词语的巩固——把解读课文时涉及到的词语最后再次强调。
    课堂上,从开头的“阅读训练”到最后的“词语巩固”,组织严密,一环扣一环,但步步都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面广,且学生的活动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从一些精彩的场面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了,他们的认知潜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
(二)活动的内容包含了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训练因素。
    在课上,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训练,特别是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从对学生的阅读和讲话时就可以看出,他很强调普通话的规范,还要求学生朗读要有感情,这是语文最基础的。而语言能力从他要求学生描述中可以看出来,宁鸿彬老师要培养的是有思想、有自我想法的学生,刚开始紧张没关系,不过要通过一次次地训练练出胆量,大胆地发言。对思维的训练,那就更是宁老师强调的一点了。他才用台阶式以步步往上走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对一篇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他不是靠自己讲,然后让学生理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回来,他依靠自己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课堂上的三种阅读方法,不过是他才用的引导索,让学生顺着这三种方法更加有目标地进入到课文当中。从粗略地全篇阅读到精读,再到细节的把握上,整个设计都十分巧妙。
    正是因为有了这诸多的变化,方使繁琐的课文分析转化为简单的程序,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学生乐于接受又便于接受。长期受到这些思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自学等各种能力必定会大大提高,主动性、疑问性、敏捷性、独创性等个性心理品质也会大大加强。
二、对教材的处理,详略有理,紧随进程
    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以及整个课堂的安排,钻研了教材后,得出这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特点,他认为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统一的,一是警官的性格特特点,二是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其中性格中“变”这点是比较容易把握到的,并且这又是最基础的,只有先体会到他性格中的这一点才能够深入地去分析其余的性格成分。因为,宁老师把第一部分作简略处理,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后两部分的思考。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宁鸿彬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采用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进行精要教学。对所讲的基础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理解与把握的强化训练,而在训练过程中又悉心观察,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以建立他们的学习常规。在强化训练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把握语文知识结构规律与基本技能实践的规律上,任学生的学习逐步从必然走向自由,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三、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逐步深入思考,发挥主动性
    可以看出宁鸿彬老师试图建立了以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结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师只在“指导”上下功夫。在打开学生各个学习实践环节的“思路”上作文章。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提出了“通读一质疑一理解一概括一实践”五步阅读教学程序教学法。五步之中,包孕着四个相关的环节:一是认真读书,提出问题;二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三是归纳总结,掌握知识;四是加强练习,运用知识。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宁鸿彬的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精于分析,能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取规律性知识,又能在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等方面,表现了令人惊异的出色提高”。
    课外作业也不再布置,把课余时间还抬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学的主人,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创造力的条件。宁鸿彬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从破“师传生受”的观点开始,向学生提出:“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不轻信他人,要勇于发表独立见解。”
    课堂设计具备了上述一些特点,松紧相扣,步步为营,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率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宁老师何以能创造性地设计出这些高质量的内容呢?
   宁老师并非天才,他的这些极富魅力的教学设计当然不是神来之笔。他之所以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关键是因为他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超前意识。
    宁老师一直走在语文教改之路的前列。早在80年代,他就凭自己的远见卓识,敏锐地认识到,陈腐的、封闭型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内容上的“唯书”“唯上”,方法上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地提出“在20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要面向21世纪去培养人才”(《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的教改主张。站在这个制高点上,他高屋建瓴,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以注重实效,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传授方法,发展创造性思维等为目标,积极制定并实施教改实验。
    宁老师在教学中打破了一系列清规戒律的束缚,抛弃了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改变了生填硬灌、死记硬背的指导方法,继之以那一个个精美的活动设计作保证,其课堂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他们放开了手脚,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他们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也不迷信老师;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与教材、教师不同的见解;他们真正尝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消失了,繁重的课外作业不见了,频繁的考试减少了……这些,都是可以在语文教改史上大书一笔的重大进步。
    我觉得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宁老师课堂活动设计的指导意义。现阶段,大量的语文教师都在致力于如何获得课堂高效率的研究和实践,虽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但仍有相当多的教师找不到课堂教学的最佳路径。他们也知道课堂活动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他们的课堂就是活动不起来,或是活动了,也不过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已,学生所获无几。这,不正需要像宁鸿彬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来发挥其示范作用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23:16 , Processed in 0.0934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