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建军老师七日祭文 作者:天使寻找爱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3:29:04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53135-1-1.html

全国200家语文教育专业报刊杂志投稿邮箱
《广东第二课堂》g.d.dekt@163.net
《河北教育》
hbeducation@163.net
《河南教育》
hnjy@shuren100.com
《黑龙江教育》
hljems@mail.hl.cn
《花季雨季》
EQ200211@163.com
《家长》
jiazhang@tjemh.com.cn
《家长报》
whjzb@163.net
《家教博览》
jiajiao68@sohu.com
《家庭教育》
jtjy@mail.hz.zj.cn
《家庭教育导报》
jtjydb@zjnews.com.cn
《江苏教育研究》
jsjyyj@public1.ptt.js.cn
《江西教育》
jxjy1@jxjyqk.sina.net
《教师报》
jiaoshibao@yahoo.com.cn
《教师报》
ctwnews@peoplemail.com.cn
《教师博览》
jsbl@jxjyqk.sina.net
《教师之友》
jszy@mail.sc.cninfo.net
《教学与管理》
jxygl@sohu.com
《教学月刊》
zhongxueban@jxyk.com
《教育导报》
jydb@swww.com.cn
《教育评论》
JYPL@chinajournal.net.cn
《教育时报》
jysb@shuren100.com
《教育探索》
explore@mail.hrb.hl.cninfo.net
《教育现代化》
jyxdh@263.net
《教育与职业》
zazhi1917@263.net
《今日中学生》
kids@scedu.net
《考试》
gmkaoshi@china.com
《考试报》高二语文
ksbyw2@sohu.com
《考试报》高一语文
ksbyw1@sohu.com
《考试报-写作天地》
ksbxztd@sina.com
《科学大众》kxdz@263.net.cn
《课堂内外》
youth@yesnew.com
《辽宁教育》
injybjh@online.ln.cn
《美文》少年版
51meiwen@163.com
《内蒙古教育》
nmgjy@263.net
《宁夏教育》
NXJY@263.net
《青春阅读》
qcyd@eyou.com
《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
zwx@edu-publisher.com
《上海教育》
sh_education@sina.com
《少年百科知识报》
sbb@mail.sc.cninfo.net
《师道》
b138139@163.com
《思想、理论、教育》
sxlljy@hotmail.com
《思想政治课教学》
sxzhzhkjx@sohu.com
《素质教育大参考》
sephzzjy@seph.sh.cn
《天津教育》
tjjy@tjemh.com.cn
《同学少年》
txsn@tjemh.com.cn
《现代教育报》
xwb@modedu.com
《现代少年报》
wang-sw@163.net
《现代语文》
xdyw-chinese@163.com
《现代中小学教育》
zxxjy@nenu.edu.cn
《现代中学生》读与写
mm-ss.8501@163.COM
《心理辅导》
service@hbxlfd.com
《新教育周刊》
cew@peoplemail.com.cn
《新作文》
xzw_new@yesnew.com
《学生广角》
xueshenggj@sina.com
《学生之友》初中
xszyxx@hrbie.com
《学习报》语文
yuwen@xuexibao.com
《学语文》
xueyuwen@mail.wh.ah163.net
《扬子晚报》教育话题jyht@yangtse.com
《应用写作》
cnyyxz@163.com
《语数外学习》初中
cmej@hubce.edu.cn
《语数外学习》高语文
cme1@hubce.edu.cn
 《青春阅读》杂志社
qcyd@eyou.com
《时代青年》杂志编辑郜艳
cngaoyan@263.net
《辽宁青年》杂志编辑宋凌燕
slymao@sina.com
《年轻人》杂志编辑王琳
lz_youth@21cn.com
《花季•雨季》杂志编辑顿号
xudunhao@263.net
《花样年华》主编陈启辉
xsdwh-2002@163.com
《年轻人.中学生必读》
dan48@163.net
《中国中学生报》编辑部
zgczsb@public.bta.net. Cn

《中学课程辅导》初一kcfd2002@sohu.com
《中学生》
zxszz@mail.china.com
《中学生博览》
yuantao8@163.com
《中学生导报》(高中
hsch_daobao@163.com
《中学生理科应试》
LKYS@hrbnu.edu.cn
《中学生学习报》
zxsbs@public.zz.ha.cn
《中学生语数外》
zxsysw@163.com
《中学生阅读》初
ydc@shuren100.com
《中学生阅读》高
ydg@shuren100.com
《中学生阅读报》
sx.zyb@163.com
《中学语文》
zhongxueyuwen@vip.163.com
《中学语文报》
zxywb@sina.com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chi@cfe21.com
《中学语文园地》
zxywyd@371.net
《作文报》
zwbs1981@163.net
《作文与考试》
zuowenkaoshi@hotmail.com
《作文指导报》(初)
zwzdbzx@163.com
《21世纪人才报》
21cn@cpcw.com
《安徽教育》
anhi@chinajournal.net.cn
《百科知识》
bkzs259@sohu.com
《班主任之友》
bzr@hubce.edu.cn
《成才导报》管理纵横
jybnb@yahoo.com.cn
《成才导报》园丁沙龙
xiaodong770511@163.com
《成才之路》
fuhongjun99@163.com
《成都教育》
cdjy@mail.sc.cninfo.net
《初中生》
czs@czs.com.cn
《初中生必读》
czsbd@263.net
《初中生学习指导》
studyln@vip.163.com
《初中生之友》
czs3@jxjyqk.sina.net
《初中生周报》
czszb@yahoo.com.cn
《初中数语外辅导》
octobersmile@263.net
《德育报》二版
dybyxy@263.net
《德育报》三版
dybchengyu@263.net
《第二课堂》(初中)
dektzx@163.com
《读写算》初中版
dxszzs@jm.hb.cninfo.net
《读写月报》
China-dxyb@163.net
《读与写》中学段
tougao@duyuxie.com
《福建教育》
fjjy@fep.com.cn
《辅导员》
fdyliujie@263.net
《高考》
sj130@163.com
《高考金刊》
gkjk@yesnew.com
《高中生》
gzszz@sina.com
《高中生之友》
gzszy@jxjyqk.sina.com
《关心下一代周报》
ycweekly@jlonline.com
《语文报》(初)czb@ywtd.com.cn
《语文报》(高)
gzb@ywtd.com.cn
《语文报教师版》初中
czjsb@ywtd.com.cn
《语文报教师版》高中
gzjsb@ywtd.com.cn
《语文辅导报》初一
ywfdb1@163.com
《语文辅导报》初二
ywfdb2@163.com
《语文辅导报》初三
ywfdb3@163.com
《语文建设》
ywjs@chinajournal.net.cn
《语文教学通讯》
ywjxtx@263.net
《语文教学与研究》
hsywjy@263.net
《语文教学之友》
ywjxzy@163.com
《语文世界》
ywsj82-719@163.com
《语文新圃》
ywxp@sina.com
《语文学习》
sephywxx@seph.sh.cn
《语文月刊》
ywyk@scnu.edu.cn
《语文知识》
ywzs@zzu.edu.cn
《语文周报》初二
ywzbc2@inhe.net
《语文周报》初三
ywzbc3@inhe.net
《语文周报》初一
ywzbc1@inhe.net
《语文周报》高二
ywzbg2@inhe.net
《语文周报》高三
ywzbg3@inhe.net
《语文周报》高一
ywzbg1@inhe.net
《语文周刊》初
zbywc@371.net
《语文周刊》高
zbywg@371.net
《阅读与鉴赏》
ydyxsh@inhe.net
《杂文报》校园内外
zawenbao@yahoo.com.cn
《政治教育》
sephzzjy@seph.sh.cn
《中国德育》
zgdy82027875@X263.net
《中国共青团》
ZGGQT@163.com
《中国教工》
zgjg@acftu.org.cn
《中国教育》
zgjy@sohu.com
《中国教育学刊》
cetnet@osn.com.cn
《中国教育资讯报》
ywg327@sina.com
《中国考试》
cexam@mail.neea.edu.cn
《中华读书报》
gmdaily@public.bta.net.cn
《中华活页文选》
zhhywx@zhbc.com.cn
《中文自修》
zhwzx-qch@163.com
《中小学电教》
zxxdj@mail.jledu.jl.cn
《中小学管理》
zhxxgl@263.net.cn
《中小学教师培训》
jshpx@nenu.edu.cn
《中学课程辅导》初二
kcfd2002@sohu.com
《中学课程辅导》初三MYSJ2001@sina.com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1:4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0:39:44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0:41:57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0:42:32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0: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忆岳新年老师

文/唐唐


  前几日翻阅学苑版网页,惊闻岳老师去世,时间竟已是二十多天前,不禁悲从中来,痛难自已。呜呼,上天恕我!总说着去看岳老师,可是一拖就是六年,想到以后我再也看不到岳老师慈祥的面容了,再也听不到岳老师温暖的话语了,不禁黯然泣下。
一、悲剧英雄


  记得刚进孝感师专时,我一心想进中文系,托朋友想请岳老师为我转系,虽事有不竟,但我还是心存感谢。那时候岳老师并不认识我,但我经常看到岳老师和钱老师漫步校园,想想还是很亲切。当时也听说过他的一些轶事:他去看望实习的学生,学生打摆子发烧,他俯身摸着学生的头说:“注意休息。”在他的课堂上,两男生下象棋,岳见到了很生气,说:“象棋没收了啊!”遂用纸包起来丢到窗外。下课了,他对两男生说:“快去捡啊!”典型的豆腐心。

  真正与岳老师相处是在三年以后。1997年,作为孝感师专副教授、孝感市政协副主席,岳老师被胡运华董事长聘作新创办的私立孝感英才外国语学校校长。一年后,我应聘入英才,在校长室工作,与岳老师同事。岳老师对我说:“你结合英才的实际情况给我一个意见书怎么样?”这件事其实我从未忘怀,但拘于英才当时的气氛和我的能力,直到四年后我们一起离开英才,我也没有给他一份详尽的建议书,未尽到下属之本分。倒是当时有一位姓王的老师给了董事长和校长室一份非常宏伟的规划建议书,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王老师只是说着玩的,他后来以一种近乎玩笑的、不太光彩的方式离开了英才。这件事也让我对提意见有所顾虑。

  在学校发展方面,英才做了很多努力。在聘请名师、扶助贫困生方面,英才还是有不错的实践,例如,1998年学校新聘的三十名教师,是从大约一千名应聘者中选聘出来的。英才的老师,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也有来自武汉、孝感高中和省内各县市学校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的是特级教师,有的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过,有的是推行教育理想的教育专家,有的是全国优秀班主任,有的是群众艺术方面的杰出人才,更多的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学校还请来希望教育的创始人来学校推行希望教育。为吸引人才,学校开给老师的工资比较高,发给高三老师的高考奖也很丰厚。学校的图书馆每晚都吸引老师在里面看书,书香味颇浓。

  为尽快打出学校名气,学校用免除学费、免除食宿费用、校车免费接送等方法招来一批又一批优秀高中生,这些学生大多都成人成才。记得仇秦宝老师当班主任的那届英才两年制首届高中班,18名考生,14名考取一本,4名考取二本。当时英才高中部的名声很好,而且孝感各高中没有扩招,综合高中没有兴起,正是办民办高中好时机,岳老师和副校长梅州客家人张纯老师、大悟一中老校长阙国顺老师提出不办幼儿园,缩减小学、初中规模以至取消小学初中,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思路;建议取消一次性收取8~12万现金,学杂费生活费全免,毕业时8~12万元退还的做法,改用每学期收取三到五千元学费,生活费另计的收费方法。可惜这些意见未被面临资金困难的董事长采纳。

  为了加强纪律管理,阙校长还出了三条禁令,包括先动手打人者、谈恋爱造成严重影响者、屡教不改者均会被勒令退学,但是,这些禁令在资金压力很大的英才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当时英才的广告是:“英才育英才,八方学子来。”阙校长说:“等到英才发展到1500人,我就可以放心回家养老了。”可是大约是2001年,阙校长突然因病去世,真是“出师未捷生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岳老师眼含热泪地说:“他没有等到那一天。”事实上大多数当时的英才老师都没有等到那一天。2001年大约是11月底,学校突然宣布资金困难,老师工资出现拖发现象。在孝感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学校到商业银行贷款300万,教育局也有工作组进入学校,之后学生退学、老师辞职的现象就比较集中了。岳老师他们这一群领导,虽为学校想了很多办法,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2002年8月,岳老师和众多老师一样离开了英才,去到武汉一所私立学校工作。

  英才是以胡运华董事长、岳老师为首一代英才人在私立教育方面的尝试,虽因种种原因转制,但不能抹杀首批创业者的努力。我体会到,岳老师想干出一番事业,却最终成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英雄。
二、好好活着


  岳老师是大年初五出生,因此名叫“新年”。我奶奶的娘家在他老家附近。听奶奶说岳老师的父亲大约是一位匠人(具体做什么我忘记了),因此他并不是很有钱的人家出生的。在英才,岳老师是没有架子的,非常感性,这和他的幽默风趣、菩萨心肠一样有名。他非常喜欢小孩子,他的外孙女英子自不必说,被他和钱老师视为掌上明珠,钱老师带英子来玩,让她学岳老师打呼,她学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如安艳老师班上的那一群小娃娃,见了岳老师,都不是喊“岳校长好”而是喊“岳爷爷好”。岳老师回问“小朋友们好”,经常和这些小大人一起聊天,吃饭。他经常对老师们说:“当老师的要有爱心,有了爱心,就算是石头,也会被捂热的。”他经常教育我:“要把书教好,这是做老师的本分。”

  他六十岁生日那天,学校还没有开学,我给他发了一条问候短信。他开学后感慨道:“我的父母亲很早就死了,我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活到这一把年纪,也没有想到我六十岁还能做一点事情。”我想,他当时是很想做出一番事业吧,而且他一定想不到,他会活到73岁,寿至古稀,这是时代带给他的变化,也大约是希望他多做一些事吧。我在学校分的房子是北向,终年不见阳光,我不是很高兴,岳老师劝我:“年轻人,锻炼是好事,吃亏是福。”他曾经资助过多位亲戚的孩子读书。曾见他的学生回忆他说过的一段话:“我是一个孤儿,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去世了。我现在帮你们,不是想你们对我回报什么,只是想,你们把这种爱传递下去,帮你们身边的人,也算是我对当初帮过我的好心人的回报。”

  有一次我看到一篇好文章,余华的《活着》,那样艰难困苦依然坚强的活着的顽强的生命深深将我打动,我把它推荐给岳老师,因为我觉得这样困难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他是会理解的。这样做事后想起来很傻,其时他非常忙,那本书的字又较小,我以为他不会读。我没有想到过了几天他和我一起讨论这本书,他说:“看了这个本书,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真是想哭一场。可是,人啦,再困难也要好好活着。”

  2007年正月初五,参加完同学聚会,想到那天是岳老师生日,我和老公、儿子一起去岳老师家给他和钱老师拜年。5年未见,岳老师很高兴,亲自下厨做菜。谈及老家,岳老师表示很想回老家做一间房子,和钱老师一起在那里养老。可是随后自嘲:“那是不可能了。”唉,他同所有人一样,老家,只能想一想而已。席间,我感慨说同学们都过得很好,我却不怎么样。岳老师笑说:“把同学聚会办成攀比会,最要不得。”此话令我汗颜,不免检讨自己的虚荣心。
三、好玩的事


  前面说过,岳老师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也曾经闹出过一些笑话,以前的笔记中曾经记录过几件好玩的事,现摘抄如下:
  
  之一:某一日较热,办公室一位德高望重的岳领导不耐热,将空调温度调到制冷状态之下16度。我和另一位同样德高望重的张领导受不了,乘岳出去,张吩咐我望风,他去调空调,结果还没调好,岳回来了,我急忙发暗号,张急归位。后来我们一个个满头大汗,都在那儿感叹,唉,开了空调都这么热,外面不知热成什么样子了!因为觉得心亏,我和张叫得特别卖力。

  后来岳关空调的时候,发现铭牌上显示的是:制热,25度......情形可想而知!

  那时是晚上,室外也只20多度。

  之二:一日我们中午加班,完了后都在办公室休息。我们睡着了,岳进来了,也睡,鼾声如雷,我们一个个坐起来发呆。岳睡好了醒来,惊奇地问:“你们怎么不睡呀,下午还要工作呢!”我们无奈地说:“我们睡好了。”

  很严重地说:要是我们睡好了,您就睡不好了(不过这不能让他听到,呵呵)!

  之三:我和男友在华师玩,突然见到一个小轿车挂着我们学校的车牌,我很惊讶,围着车子到处看。半晌,车窗摇开,露出岳老笑嘻嘻的脸庞。他说:“我怕你不好意思,就把车窗关上,谁知你一定要过来看!现在看到了吧?”我说:“谈朋友光明正大,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岳大笑。晕!
四、尾声


  有人说:“一个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嘴中会成为什么样子。”我所知见到的岳老师,是很浅显的一部分,但是在这浅中,也有小池塘的清澈。我愿用《活着》中的一段话自勉,警训自己踏踏实实做人:

  少年去游荡,
  中年想掘藏,
  老年当和尚
  (如果少年游手好闲,中年时投机取巧,不干实事,那么到老这就只有去当和尚,因为只有和尚是不要干实事的。)

  谨以此文怀念岳老师。

阿零:惊闻噩耗,悲从中来。几个月前,在彭家湾菜场碰到岳老,还拉着手把买的一只烤鸭匀给我一半,而今阴阳两隔,痛哉。斯人已去,厚德长存!

红红蓝蓝:续楼主“好玩的事”一件,以作想念恩师。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头,岳老师教我们的《概率统计》。举倒说:一个男生在某地等一女生,等10分钟后,离开3分钟,一女生会随机来找他约合,请问:他们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大家正思考着(或装着思考状),正在这时,你猜怎么来着?——钱老师来找岳老师要钥匙!岳老师给了钱老师钥匙之后中,自言自语道:这概率还真不小呀!!全班大笑……

老古胡:与岳老师相识、同事于80年代中期。真正熟悉岳老师是90年代初,当时全省每年举行一次高师数学竞赛活动,岳老师是学校竞赛的总教练,我当时可以说是在单位地位十分卑微的青年教师。但岳老师鼓励我加入教练组,当他的助手,一起参与竞赛培训活动。如今想来,始终心存感激。那几年可以说是我校竞赛成绩最好的时期,数次取得全省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时专科学校与华师、湖大等校同台竞赛,难度可想而知,那几年参加竞赛的学生,如今许多都是中学高级乃至特级教师了,部分学生也成长为一些重点大学的教授、博导了。可以说当时我们一些年青教师与岳老师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岳老师一贯科学求真,经常鼓励我们勇于探索,不要迷信权威。记得有一次讨论已竞赛的评分答案问题,我作为会议记录员,对当时很有名气的某教授给出的一题认为是错误的,并作出了一个反例,对另一题的参考答案也有疑问。但又怕自己搞错了,同时还不敢在会议场合指出来,会议休息期间只对岳老师私下谈了一下,没想到,在接下来开会时,岳老师第一个抢先发言,说:请我校青年教师也来讲讲他的意见。这件事对培养我的自信心起了很大作用。







===作者回应管季超的约稿:
      谢谢管老师关注,这几天比较忙,等有时间我整理一下吧。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也是为当时的英才正名,现在有些人把当时的英才说得很不堪,这是不正确的,抹杀了一代人的功绩,有多少人在英才奉献了青春和精力!当日英才,有功有过,功大于过,欠债而导致学校转让很令人痛心,现在那个高中不欠债呢?
      前几日和英才毕业、现在新华社工作的一个学生联系,得知我带的那个班上的学生都发展的不错,两个在新华社工作,一个读博后驻非,一对夫妇在香港发展,一个在北京当飞行员,一个在证券公司做投资分析,几个在武汉,都发展得不错,很令人欣慰。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正确评价历史,我们才可能选择今日之正确道路。优秀学生是学校的荣誉和财富,优秀老师也是一样,在英才的历史上,应留下他们的一笔。





2013年1月9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2:36:23 | 只看该作者
合作的历史
——读定宜庄近期口述史作品识略



胡鸿保
邢新欣

注:本文在《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发表时作了适当修改。



十多年前定宜庄曾发表过口述史著作《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1999年),近来她又出版了《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2009年)并合作主编《口述史读本》(2011年),在内地众多涉猎口述史的学人中显示出她特有的实践性。我们曾与定宜庄合作做过一些满族史方面的研究,深知她治史不囿于案头,而多有田野与文献的互动[1]。这里,我们尝试以《老北京的口述史》为主写些阅读后的感受[2],与同行切磋。


在《口述史读本》“导言”里,定宜庄特别指出口述史与传统史学的不同在于“做”,也就是说,在于面对面的互动、在于同活人打交道。另外,海内文人近年有涉口述历史者,要么侧重理论绍介,要么埋头专事访谈,同时兼顾“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够有专项成果发表的还不多见。当然,“理论是灰色的”这话常常被拿来为“埋头拉车”者撑腰,于是,在“大家来做口述史”的呼声之下,尽管出现了一些访谈作品,但是,对于“学科规范”的质疑之声也如影随形而来。定宜庄在《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一书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对于口述理论方面的探讨,也在自己的访谈个案中努力践行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对于此书的史学属性的问难依然无法避免。


《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包括39篇、对55位老北京人的访谈录,有点民族志的味道。书作者在开头便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与北京城的关系[3],分篇的开头有对京城作为田野点的概况简介。我们知道,人类学家很强调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的作用[4],而当代多点民族志的倡导者马库斯(George Marcus)更是强调所谓的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是一种共谋关系(complicity),研究对象是知识生产的合作伙伴[5]。定宜庄的口述史实践体现了这样一种共谋关系,而且她对此还有“文化自觉”,这本老北京的口述史其实是她与他们合作的历史。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定宜庄作品口述史学学术性的一种体现,尽管也颇具文学性、可读性。


作品的史学学术性还表现在其他几个方面。

与前贤进行学术对话。如,定宜庄告诉我们,她在口述史的实践后至少部分纠正了美国学者施坚雅的假设。施坚雅曾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空间“核心”,即两个由士绅和商人分别组成的两个居住及社交中心[6]。但通过对京城一些官僚和富商后裔的访谈,定宜庄得知,在清末到民国时期北京只存在一个由官僚士绅和商人共同组成(而不是分别组成)的居住及社交中心,他们主要集中于东城(即所谓“东富”)[7]

与学人进行思想交锋,对同样倡导开展北京历史研究的其他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她认为应该加强实证研究而不宜过多依靠想像。



仅仅靠“驰骋想像”,百姓的喜怒哀乐却不可能被正确地带入历史。毕竟,想像与记忆并非同义词,对于今天的北京史研究来说,问题恰恰在于想像太多,因想像而衍生出的误解太多,而严肃的实证研究太少。而这一切,即以史学的实证而非想像的方式将百姓的喜怒哀乐带入北京城的历史之中,口述史很可能是最重要也最可行的一个途径,这也正是我想做的尝试。(第2页)[8]



另外,她还延续多年研究的题目,追寻晚晴以来旗人这个已经隐而不见的族群的后裔[9]。以搜集到的大量事实来证明,



所谓“京味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他们。不了解他们,而以主要是辛亥革命及其以后才迁移来京的汉人作为中心,或者以今天的满族来反观当年的旗人,都会对当时的北京,产生很大的误解。(第9-10页)



文献与口述的融合无疑是史学特性的体现,这在访谈案例中随处可见。在书中,每当被访者提到某地名、某历史事件或某个名人、某种旧风俗时,定宜庄多有加注予以说明。更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的说法与正史记载有出入时她会特地注明。例如,在“没写入书中的历史——毓旗口述”一篇里就有关于巴赛和巴尔堪封王的事情,定宜庄听了毓旗的“家族传说”后,又将《清史稿》里的相关记载找来做一脚注,以作比对(第137页)。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比较和参照,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上研究的深入”(第5页)。

在“天留忠骨伴将军——佘幼芝口述”中,谈到了“佘义士史事”,定宜庄将佘女士口传的故事,与其所见的、有文字留存于世《燕京杂记》、《佘义士墓志铭》、《燕京访古录》等三种文献进行了比较,并在最后专门做了篇考据小文,即“有关佘家守墓七十代史事杂考”(第540页)。定宜庄认为“考订这一史实的真伪固然重要,也是史家的责任。但是这个故事,我毋宁将它看作是一个传奇,这对于我来说还有别一层意义,那就是看人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怀着怎样的目的(或者是政治的,或者是其他的,或者是公众的,或者是私人的)、怎么样利用这样一个史实来编故事,这样的故事反过来又对这些编故事的人自身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第548页)

再如,从口述所得材料出发,探索以往文献不曾关注的历史问题。其中可以圈点的如,对内务府旗人群体及其联姻关系的详细描述和分析,还旗人文化在近百年京城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历史地位,等等。在“那条进京的古粮道——刘子扬口述”中,定宜庄从《热河日记》中描写通州到北京一路的繁盛景象,以及《清实录》有关漕运问题中,发现了这些史料中都提到了一个以独轮车运送漕米为生的人群,而刘先生的爷爷正是其中的一员。其父亲一辈又与北京的满族通婚,“他认为他的母亲和妹妹,都已经是典型的‘满族姑奶奶’了”。(第702页)

在访谈和文字表述的技术层面,定宜庄也在不断改进。比如,第一卷,“内城编·王谢堂前”,由早先(1999年初)做过的一篇对那桐的孙子孙女(张寿蓉、寿崇姐弟)的访谈[10]扩展为四份口述(包括对与那家有姻亲关系的增家后裔的访谈)。前一份里读者是看不见访者所提的问题而只见受访者的口述或应答的;后三篇则在文本呈现上保留了采访者与被访者的问答形式,使得现场互动感更加强烈。同时,还收录了被访者修订的家谱、提供的大量历史照片,另外,又参考已经公开出版的《那桐日记》补充相关历史资料,使得整篇口述史更为丰满。再如,对于袁崇焕将军守墓人佘幼芝女士的访谈,定宜庄原先发表过文章[11],后来听取了同行的反馈意见,做了进一步完善,除在表现形式上补齐了访谈者的提问,使之增强互动感外,还专门找了与此事关系密切的“张先生”、专门新做一个访谈,以资两相对比,应合了史学界不同来源材料互勘的惯用法则。

口述史能否被算作真正的历史,至今依然有争论。这恐怕要涉及到历史哲学的话题。有论者曾言道:“(历史与现实的区别)稳定凝固了的活动才是历史,未稳定下来的活动依然是现实。……历史研究工作一般来说应以稳定了的过去为范围,未稳定的就是现实”[12](p6-7)。又有人说:“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既往的事实。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事实已经消逝,它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通过任何实验的方式来复制、再现。……历史学家不可能与历史事实本身打交道”[13](P25及以下)。如此一来,“历史”与“现实”泾渭分明,口述史的问答现场无疑处于一种灰色地带了,至于后期的室内整理加上文献比对,也难说可以逃脱“未稳定”状态而达到“凝固”的程度。我想,面对这些论断,从事“当代史”的学者看来只能采取一种折中态度,“搁置争议,加强实践,共同开发”。

具体针对这部老北京口述史来说,除了需要认真考虑一般说的历史学包含有多个层次的问题之外[14],事情还有它复杂的另一面,那就是“与活人打交道而研究重心却不在现、当代”[15]。富于现场互动的口述实践,就受访者一方来说,既有其回顾历史的“当下性”和“历史心性”的一面,但也不可排除其中讲述指涉的那个历史情节的真实性,只不过后者是通过前者的“媒介”(中介)被表达出来的[16]。具体就访谈者兼研究者的定宜庄来说,她的目标似乎多半在于她本人出生之前的北京城的历史——晚清以至辛亥革命前后的旗人社会的变化,包括旗民互动在京城范围内的表现[17]。若从这样一种视角察看的话,那么,这无疑已经是“凝固了的历史”、且合乎研究者无法进入其中与之直接打交道的“规定”了[18]。至于口述者而言,其口述的内容应该既包括以往亲历的史实,同时搀杂有事后的感受[19]p4828-30,不是简单地用一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能打发掉的。

定宜庄声称,民间性与个人性这两点是她这部老北京口述史遵循的原则,而且她尤为注重的是这两点的交叉与结合。阅读此书,一帮老北京的神情风采会跃然眼前,他们是生动的、具体的、个性张扬的,而不是汪曾祺笔下富有文学色彩而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那种“胡同里的北京人”[20](P72-74)。在定宜庄看来,“如今,北京人、北京人的性格,是很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人们颇热衷于谈论北京人与上海人、广东人、四川人等等各地方人的差别,在互联网上因此而相互对立、吵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我对这个问题当然也有兴趣,但是,空对空地争论某个地方人的特点,比较各地之人的优劣,其实并无太大意义。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之所以会形成那样一种性格特征,都有因由,有来源,这与他们居住的这个地域、这个地域的历史有着特定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我希望能将北京人放在北京这个特定的地域、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反过来也通过北京人,来看北京这个城市和它的历史”。借用当代民族志领域里的一句行话,我们觉得《老北京的口述历史》堪称是一部“合作的历史”。


[1]
如她主笔的《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即是一例子。

[2]
尽管提及了三本书,讨论主要还是集中于“老北京口述”。因为它可以看作是前一本研究的延续;而“读本”的“导言”以及一些选篇的“引语”所反映出定宜庄对口述理论、前人案例和实践的体会,乃至对选篇原则的把握,与老北京口述一书里“前言”、“后记”和访谈按语里的思考文字上可以互见。

[3]
同时参见许清. 一生倾情“老北京”:访<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作者定宜庄[N]. 新华书目报,2010-01-05.

[4]
美国女人类学家肖斯塔克在谈到自己的非洲民族志实践时,特别强调了自己在民族志中与对象互动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参见定宜庄、汪润. 口述史读本[M]. 20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马库斯. 合作的想象[J]. 思想战线,2007(4). 此处似还应考虑到口述者的意愿,想说什么,说了但想公开发布的又是什么。访谈者必须遵从研究规定的伦理准则,即使一些有价值的访谈资料得而复失、前功尽弃,他无可奈何。参见定宜庄、汪润. 口述史读本[M]. 10-1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
定宜庄所引为转手资料,不太准确,直接影响了她做的判断。见该书“前言”,第10页。施坚雅的原话是他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这部论著的“第三编 作为社会体系的城市”的“导言:清代中国的城市社会结构”里说的:“清代北京的情况所阐明的城市生态模式,也许可普遍适用于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这一模式的特点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商业活动中心,一个是官僚士大夫活动中心。”参见施坚雅.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 中译本. 634. 北京:中华书局,2000.

[7]
参见该书,“前言”第10页,第259页的“访谈者按”及第184256页的引言。其实,笔者以为,凭借这些经验研究资料尚不足以得出此判断,充其量只可表明东城的这个中心不是单由官僚士绅构成的。在这本书里“外城编”的内容最少(仅6篇),但,其中“回民的买卖”一篇(第638-661页)还是向我们显示了城南商业活动的活跃。倘若以后访谈案例积累多了,可能仍然会印证施坚雅所说的另外一个核心(商业活动中心)的存在。

[8]
此处用“实证”两字不太严格。或许比较接近于费孝通说的“从实求知”。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观点,是指研究者与对象两者相互不受干扰。而与此相反,口述历史则较接近本土方法论,具有反身性,在研究过程中,双方是持续互动的。参见艾尔维森等. 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M]. 陈仁仁译. 46.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9]
因此,在本书的访谈对象中,有不少是如今的满族、蒙古族,甚至是有旗人渊源的同胞数人而分报汉族和满族的。

[10]
定宜庄. 反正那时候门第是太要紧了——张寿蓉女士访谈录[A]. 最后的记忆[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1]
定宜庄、岑大利. 我们守的是一种精神——佘幼芝夫妇访谈录[J]. 口述历史. 第一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
王学典. 史学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
张耕华. 历史哲学引论(增订本)[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4]
很多学者注意到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比如,何兆武指出,历史学本身包含两个层次:对史料或史实的知识或认知(历史学I)、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和解释(历史学II)。(何兆武.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 史学理论研究,19962))张耕华则更将历史学的元问题一分为四,即史实的确认(历史学I)、史事的理解(历史学II)、历史规律的概括(历史学III)、历史意义的评价(历史学IV),分章予以展开论述。他还认为,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门类学科不同,历史学是以对象所处的时段来划分的学科,它是唯一一门以“过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张耕华. 历史哲学引论(增订本)[M]. 5254.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5]
这与芝加哥学派经典作品《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明显有别。因为怀特(William Foote Whyte)研究的就是他参与其中的当下社会结构。然而定宜庄旨在探讨的主要是往昔及社会变迁,并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北京百姓生活”.

[16]
艾尔维森把“能为研究者提供关于过去事件的知识的任何实体”称为“来源”,并区别了“来源”的两种理想类型——“遗存”和“叙述性来源”,后者提供有意向信息的来源,信息通过中介,有被曲解的危险,其受关注的是事件的表达的一面。艾尔维森. 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M]. 陈仁仁译. 80-93.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7]
粗略梳理一下,若不按该书依地域划分而依时间先后计算的话,可以看出这些口述言及对象最早的涉及明末的袁崇焕(佘幼芝口述),之后有关于19世纪后期麒祥政变的端华等(毓旗口述),而更多的则是民国年间的。而口述史所能够适合的有效探讨的时段大概也就是三代人、百年左右,更早的需有赖文字资料的校核。

[18]
文献研究与从事田野民族志在方法上有很大不同。胡鸿保曾与人合作撰写过一文,题为《没有历史的民族志》,旨在说明,民族志都是当下的,研究历史(不是“历史性”)需要依赖二手资料(文献或考古学的,等等)。所谓“走进历史的田野”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胡鸿保、张丽梅. 没有历史的民族志[A]. 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民间文化与公共秩序——“历史民族志”实践及反思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打印本)[C]20117)。

[19]
王明珂谈到,尽管“历史心性”是一种模式化的叙事倾向、一种关于人们如何思考、组织和叙述历史的文化心态,但它是与社会现实互为表里的。王明珂. 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M]. 中华书局,2009.

[20]
汪曾祺:《胡同文化》。尽管文笔颇为传神,但汪曾祺旨在描写一种群体心态而非个人性格。如,“北京人易于满足,……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此文被选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流传甚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语文(第一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54:4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为教育而生的人
文/王军





我和赵克明先生有近三十年未见了。
与赵先生的再次相逢是在博客中。那是2012年9月,一个叫“古蓼耕夫”的博客映入眼帘时,我的心不由得动了一下,“蓼”是我家乡县城的简称,这“古蓼耕夫”一定是家乡的人了。打开博客,博主的照片让我惊喜得跳了起来:这不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吗?
赵克明先生是我初二时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记忆中的赵先生既是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人,又像是位持重老成的夫子。赵先生教我时也就20出头的年纪,那时的他,说话的语调总是慢慢的,走路的步子总是缓缓的,常持一卷书、背着手缓步走在校园里的树林里,或低头沉思,或驻足阅读,或仰天观看。尤其是在冬季,赵先生总爱着一身长长的藏青色的棉衣,围着一条青灰色的围巾,加上他那长年向后梳着的发型,用当下的话说:“酷毕了!”赵先生偶尔也到小镇街市上走一圈,这一走便会引来男女老少的一片惊叹:“这赵老师啊,要是再拿一把油纸伞,就活脱脱一个去安源的毛主席!”
赵克明先生的课如今已不太真切了,但记忆深刻的却有两件。第一件是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赵先生把我叫到教室外谈话,谈话的具体内容已经淡忘,但好像不是训斥。我上学早,上初二时也比同班的同学年龄小,学习不是很好,在班级里非常不起眼。赵先生却独独找到了我,在寒风中慢声细语地跟我讲了很多很多,我只记得那时的我好像只顾着抹着大鼻涕,对赵先生讲的什么根本没听进去,或许那时也听不懂。第二件是初三时,我因在初二病休留级,没能跟随赵先生升班,初三时分到别的班去了。赵先生那时已成名师,因为他带的第一期学生一个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三年后又考上了清华大学)、数个考上了中等师范及技校。赵先生那时带初三(1)班,我在初三(3)班。赵先生到1班去上课时总从3班教室门前经过,我经常在3班门前拦住赵先生向他请教,赵先生总是有求必答,末了,还会说一句:“欢迎来问!”
我初中毕业后,赵先生就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到县城一中教高中去了;我呢,却在远离县城的另一所高中就学,高中毕业便报名参军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当兵,从此与赵先生再也没见。想不到时光过去快三十年了,在网络上遇到了久别的恩师,兴奋之余,赶紧给赵先生发了一个纸条,向老师汇报了我的近况。
赵先生很快就回复了我,说他很高兴,也很自豪。我以为赵先生的高兴是情理之中的,自豪或许是客气话。不几日,赵先生便在博客里上传一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赵先生在文中说:“我给我的学生鼓掌。每当得知早年的学生有的成为大学的教授,有的做了企业集团的老总,有的升任党政军干部,有的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我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每当看到所带的一届届学生身体一天天长高,知识一天天增长,思想一天天成熟,个性一天天张扬,我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鼓掌;每当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展示,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甚至在听课时有一个会心的微笑,我会热情洋溢地为他们鼓掌。
这就是让我感动的赵克明先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工作性质不同,我对教育不是很了解,但在赵克明先生的博客里,却发现了什么。赵先生博客文章比较多的是对“语文教学急功近利”的担忧,是对“真正的语文教育”的呼吁。
赵先生在《我为何要提出“语文养成教育”》系列研究论文中说:当前学生学习语文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文本可以少读甚至不读,只是抱着教辅资料摇头晃脑地背记那些所谓的结论,或者只是埋头摆弄那些选择ABCD的训练题。更有甚者,语文教学出现了理科化的倾向,一些老师照搬市场上销售的按照数理化等理科训练模式编写的五花八门的语文训练册,课上练,课下练,反复操练,由“模块训练”,到“单元训练”。赵先生痛心地发问:这种只重“结果”却忽视“过程”的教学,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吗?它真的靠谱吗?对此,赵先生连续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急功近利”,语文教学的一大笔病》(刊《语文报?高中教师版》)、《语文教育别搞“形象工程”》(刊《中学语文教学》)、《语文“伪教学”当休矣》(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对炮制山寨版“满分作文”说“不!”》(刊《语文学习》,并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转载)、《高考真把人弄“魔”了》(刊《语文学习》)。赵先生说:“语文养成教育”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我们要对背离本真的“功利性”语文教育说“不”,要寻求语文教育的“安全通道”。
看看赵先生对自己2012年的盘点,就可见赵先生当选为中华语文网 “2012年度最人物”真是实至名归。2012年,赵克明先生被推选为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申报参评的教学成果“中学生作文养成训练研究与实践”入选《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汇编》,被安徽省人社厅专家评审列入“拟推荐2012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指导的学生作品展示于国家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中国写作学会会刊《写作》杂志,辅导荐评21位学生的习作发表于《大学指南》、《中学生阅读》、《中学生》、《中学生百科》、《作文与考试》、《青苹果》等报刊,新浪博客“古蓼耕夫--赵克明”在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博客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策划主编的《取法美文写佳作》一书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撰写的26篇教研文章发表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博览》、《写作》等教育杂志上,发表于《湖北招生考试》的论文《高考现场作文六大应急方案》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赵先生现在的名头很多,安徽省特级教师,六安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理事,《教师博览》签约作者,《语文学习》杂志特约通讯员,《创新作文》等杂志特约编辑,《中学生》等杂志专栏作者,等等。但在我的眼里,赵先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他虽然已年逾半百,但依然在语文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孜孜求索;他虽然已功成名就,但依然为真正的语文教育而奔走疾呼;他虽然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但依然牵挂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就是赵克明,一个以门生有成、教坛有得、案头有获为乐的为教育而生的人。
中华语文网给“年度最人物”赵克明先生的评语是“让语文素养灿然绽放的学科带头人”,这样的评价是准确的。当下教育,多么需要这样的老师,多么需要这样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啊!
(作者王军为赵克明二十多年前教的学生,现就职于辽宁沈阳市公安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22:46 , Processed in 0.1463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