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类刊物评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7 14: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类刊物评说
赵恒平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评论的对象主要为各级各类高中教育教学类报刊,但是不包括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创办的附带的中学版,如《山东教育》、《广东教育》。文章仅仅为笔者自己的使用接触体验,观点难免偏颇,如对贵刊带来了不好影响,请谅解,也可来函要求去掉。
一、报刊发展的两个高峰
    在我国成立后,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国家共有两个报刊发展的高峰:一是文革刚刚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时,中断的教学开始向正规化迈进,但是,十年的文化断层却让许多执教的人不知所措,尤其许多的思想迷雾、认识误区都需要澄清,秉承真理越辩越明的想法,于是一场办刊热潮兴起。这场热潮中,走在前列的主要是各个师范大学和各个综合性大学的中文系。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能够得到大家赞誉的杂志,除了《语文学习》,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各个大学的中文系所编辑的杂志。当时办刊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的问题,大家都是为了探讨教学的目的而开始办刊,这个阶段,杂志的影响远远比报纸的影响要大得多。由于报刊较少,读者较多,因此报刊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得到读者的反响和呼应。当然在同时,针对学生群体的刊物也在破土而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作文成功之路》。我翻阅过该刊物的约稿函件,虽然我看到约稿函件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话题作文正兴盛的时候,但是该刊的办刊理念依然让首次看到的人感觉到震撼。
当然,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经过二三十年的大浪淘沙,这些刊物和报纸基本上都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类报刊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基本形成了固定的读者群。二是二十一世纪开端为标志,迎来了第二次办刊高潮。与上次办理刊物的理念不同,这次的办刊理念主要是定位于去指导学生怎么学。上次的办刊大家都才起步,这次办刊却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办报纸的超越了办杂志的,二是办刊理念由以前的指导教师怎么教变成了指导学生怎么学,三是一些老牌刊物开始办理系列刊物。如分为高中版、初中版,甚至分得更细。四是在作者群上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许多刊物主要是有一批固定的作者,这些作者通常都是与刊物有固定关系的,也就是专人采稿。可这次许多一线教师从读者变成了作者。如2001年《中学生优秀作文》开始吸收自由投稿。五是由于彼此间竞争的加剧,许多报刊也通过接纳部分一线教师担任自己报刊的特约编辑、通讯员等手段来扩大自己报刊在中学的影响力,帮助发行等等。
竞争的加剧,使得报刊的生存形式日益严峻,部分刊物开始走向没落、甚至衰亡。报刊从以前的高高在上开始走先低低在下。
二、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办报地域现象。
    一是长盛不衰的东北现象。提起东北的报纸,大家都能够说出好几种,如老牌子的《作文成功之路》、《中学生优秀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导》,再加上有影响力的《语文学习报》(只是现在似乎在衰落),更有异军突起的《作文与考试》(马牧野曾经和我交流过他们2000年创刊的事情,因此我觉得他们的杂志被读者接受喜爱在情理之中)。再加上《作文评点报》、《语文天地》,刚刚创办一年也有一定声誉的《升学指导报》(根据我与这份报纸编辑的交谈,我相信这份报纸不久也会异军突起)等各类报刊,东北的报刊种类应该不下于20种,这些报刊前赴后继,共同支撑着东北中学语文类教学报刊的天空,在全国熠熠生辉。当然东北的报刊因为种类较多,也就难免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有作者在声讨东北报刊的赖皮行为。但是不管怎样,东北的报刊就如东北的小品一样,已经走向了全国。
    二是独具一格的山西现象。山西作为国人津津乐道的大唐王朝的发祥地,解放前的模范省,近几年层出不断的煤矿系列故事,不断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山西的报刊在当下中国是独具一格的。
在山西师范大学的努力下,山西人拥有号称中国第一报的《语文报》(这个称呼正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也有位居前列的《语文教学通讯》,也有拥有二十余年历史的《作文周刊》(这个刊物虽然因为稿费原因被一些作者声讨,根据我的交往,他们是发稿费的,只是速度有点慢。但是他们的低成本生存策略在当下中国的环境下是成功的,他们虽然没有大富过,但是也没有因为谁的声讨而衰落)、《学习方法报》,加上新世纪创办的《新作文》、才创立没有几年的《学习周报》(该报稿费到还将就,但是样刊不好说,我投过两篇,都只收到了稿费,而没有样刊,因为发行部又联系不上,最终不了了之),再加上其他报刊,山西的报刊在中国还是比较特别的。]
同时,这个山西圈还应该包括陕西,陕西有一本不错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个刊物因为请到了余映潮先生等大家开设专栏而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同时贾平凹先生主编的《美文》创办少年版,再加上《满分作文月刊》、《满分阅读月刊》两本姊妹刊物,让三秦大地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三是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突围。提起河南,我怎么也把那个辉煌的中原文明与现在的河南扯上关系,但是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学语文类报刊还是不错的。
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中学生阅读》《读写月报》,再加上在语文届有一定影响的《中学语文园地》,曾经很受欢迎的河北廊坊师范学院的《语文教学之友》,还有河北的《语文周报》这几个报刊撑起了中原报刊的脊梁,加上已经衰落的《语文知识》(这本杂志一度被赞誉为雅俗共赏,但是正是雅俗共赏最终让它走向今日的衰落。我曾经在上面投过两篇稿件,一篇是对新词语的归纳,一篇是在大学写的对杜甫的评价,毕业后稍微做了点整理。两篇风格差距很大,都发了,发杜甫那篇时,我就感觉到了它的衰落气息。有人称为书生办刊,依托郑州大学,背靠中原,可惜了),占据名字优势的《作文》、成功改版的《作文指导报》,再加上《中学生学习报》、《阅读与鉴赏》、《新语文活页》等众多报刊,构成了中原报刊的独特景观。
   四是一花独秀的重庆现象。与上面三个地方的现象不同,重庆能够被人们记住的刊物大多只是《课堂内外》系列报刊,他们的娘家基本上都是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他们在《课堂内外》的基础上,推出了《高考金刊》、《满分阅读》、《作文素材》等系列刊物。尤其不可忽视的是,他们借助出版社的优势,联合了全国的一些知名教师,由这些教师担任主编来出书,如黄琼、罗小军,谭衡君等,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五是天子气派的北京现象。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不管它的天气多么糟糕,它的独特魅力都是诱惑人的。一位编辑曾经说:“你也许可以不喜欢这个地方,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能够给你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够得到的机会。”或许,如何让编辑安心留在自己的老巢,是北京以外的报刊领导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作为天子脚下,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稍稍高出上海的《语文学习》一点。同时,借助地势的便利,他们的每一份报刊都能够拉拉出一个很大的专家甚至一群专家,树立起一面很大的旗帜。这样的优势是所有其他地域的报纸都不能够比的。北京的《中华活页文选》、《中学语文教学》《作文导报》《语文建设》等刊物,构建了本地语文的旗帜。尤其地域的吸引力,成功招徕了很多金凤凰,许多报刊都把自己的编辑部放到了北京,如《新课程报 语文导刊》、《语文学习报》等,让北京的语文报刊染上与之相匹配的皇家色泽。
三、对报刊发展的思考
   一是准确定位。现在的报刊已经过了那种一本报刊通吃的时代,我们的任何报刊只能够给特定的读者群阅读,我们不要希望所有人都喜欢我编辑的报刊,我们只要有特定的人喜欢即可。同时这个定位,要尽量突出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如这两年《学语文》杂志在改版,但是对于效果我暂且持保留态度。
   二是要培养一支自己的编辑。现在我国的编辑并没有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编辑跳槽也是很频繁,于是许多报刊对培养编辑不热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报刊的发展中,必然会有人离开,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本领外传,就不培养编辑,这种行为只能够带来双败。编辑会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而离去,他们的离去,或多或少会带走一批作者,报刊在老编辑离去后,不得不重新花费力气来培养新的编辑(或者让他们适应)、从而吸引新作者,这个资源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报刊领导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想法,风水轮流转,谁也不好说明天的事情。并且,高水平的编辑能够吸引高水平的作者,最终提升报纸的质量,吸引读者。
并且,编辑能够充当作者读者和报刊之间的缓冲地带。我们知道,最简单的一家报纸的编辑部,都要有主编、执行主编、责任编辑,作者接触的是责任编辑,如果责任编辑和作者关系处理好了,即使报社在某些方面损害了作者的利益,作者也会因为责任编辑的缘故爱屋及乌。这方面失败的例子去年年底就有一家报纸发生过。
    三是要建立自己的发行站。现在通行的发行渠道都是邮局,我们都知道,报纸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被邮局拿走了,如果建立了自己的发行站,就能够节约读者和报社杂志双方的钱财。同时,我们现在的报纸都是按照学年来编辑的,而邮局的发行方式是按照自然年度来订阅的,依据邮局的订阅,常常会让读者和编者都觉得不方便,不好确定印刷份数。
四是培养自己的作者群。好报刊必须要有好作者,这个方法一是直找成熟的作者,二是培养生手。一个报刊在发展中,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作者群来撑起报刊。而现在的作者群是这样的,一方面是一些名家被人到处追着要稿件,一方面是大部分作者拿着稿件找编辑。一个报刊要想吸引读者,应当采用部分名家稿件来提升自己报刊的品位,同时,更应该依据稿件质量本身来决定对稿件的取舍(当然我们不应该排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稿件的质量。应当建立自由投稿与专门采稿相结合的用稿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普通作者中的千里马,然后把其培养自己报刊的固定作群,最终实现双赢。
    还有,编辑在编辑稿件时,要谨慎修改作者的稿件。虽然现在大家都默认了编辑拥有修改权,但是不经过作者本人允许,就随意修改,会降低作者投稿的热情,甚至拒投。如果要做大幅度的修改,应该与作者先联系一下。我曾经遇两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第一次编辑将我稿件随意截取了三分之一,并且在目录中不打出我的名字,第二次依然如故,恰好我的两次稿件前后都是紧密相关的,前面是现象,后面是剖析。他把现象提走了,我的剖析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被废了。再加上两次稿费共计二十元(收发室的老师给我稿费单时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我连解释都不好解释)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向那家刊物投稿。
    五是要多做宣传,不断提升报刊的知名度。一是建立自己的网站,即使一时没有条件的,也应当有自己的BLOG,以让读者和作者了解。同时要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现在没有多少人还用信笺投稿,不管是速度还是其他都不允许。
六是要保证稿费、样稿的发放。中学教师写稿件并不全部是为了学术研究,他们没有版面费这个概念,稿费是劳动所得,报社即使拖一段时间不能够多生几分利益,只有按时发放,才能够提升作者的积极性。当然这个按时并不是强调一定要发稿了就发放,关键是要向作者解释清楚,什么时候发。有些报刊把自己的稿费直接交付给邮局,就要做好催促工作,如北京的邮局最喜欢拖延稿费的发放,作者不明白,还以为是报刊社的原因。
    样刊也是作者关注的,许多报刊不注意这点,也会让作者逐渐减少对该报刊的关注和投稿热情。尤其是出现编辑更换的事情,更应该即使发放样刊,否则会让作者产生编辑变了,一切都变了的感觉。我曾经收到过一家报纸中考版的用稿通知单,编辑也随即把我的稿件晒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给我样报和稿费,我以为是忘记了,没有在意。到新学期开学时,这家报刊的发行人员到我校搞宣传,我看到高一版上也有我的文章(也没有收到样报),我开始还准备拿回来,最后想想,算了。所以希望报刊社要及时发放样刊(尤其编辑更换后),如果先发了用稿通知单而不采用的,也应当向作者解释清楚,大家都会理解的。
    附:为了减少对报刊带来的不应该的影响,我把“我心目中的报刊排行榜”撤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07:33 , Processed in 0.1172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