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为本
情理兼容 ——台北、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有感 华南师大附中
历史科组
李健
2012年4月7日至8日两天,台北、香港、广州两岸三地历史教学研讨会在东吴大学举行。本人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教学研讨会。这两天的交流讨论按排节奏紧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场思想的盛筵。从这两天的交流讨论中,感受到了、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因为本人承担了对香港九龙工业学校刘伟华老师的汇报论文《情意教育与抗日战争教学:中国远征军校本评核计划》的专门点评任务,所以在开会前也深入阅读了刘老师的文章,同时也阅读了相关老师的一些文章。下面重点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心得。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
此次历史教学研讨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从刘伟华老师的远征军校本考核计划、到口述史、再到历史剧的表演和历史漫画及读书活动等等,两岸三地老师都非常关注于对学生人格发展与素养提高。我们历史教育为了什么?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情之人,培养求真之人。也就是具备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有的老师通过各种生动手段如漫画、历史剧等让学生对历史乃至社会、人生有了热情、兴趣,有的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如口述史、实践考察等让学生对历史乃至社会、人生有了深刻思考。
通过历史,对我们的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由知道到体验到敬重到热爱到思考。正如香港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心诚中学朱耀光老师所讲历史学习就是“从别人故事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
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历史教师的挑战与机遇。
在交流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两岸三地的历史老师都在历史教育的有限与无限矛盾中,痛并快乐着。
我们的历史知识是无限的、历史的细节与情意是无限的、历史的魅力是无限的、历史困惑也是无限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潜力是无限的。但我们的历史课堂却限于一定的时间与容量 ; 大多数的老师却限于缺少丰满血肉的教材中; 有热情、有钻劲的教师是有限 ; 教师专业素养和精力也是有限 ; 很多时候施教政策也受时代的局限。
但正因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才更加突出教师的使命与价值。教师是有限与无限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让骨干的教材丰满起来,让历史教学充满温情或激情,教师可以以有限的知识激发学生无限的思考与情感,教师可以以有限的课堂激发无限的求知欲,甚至突破课堂、课内课外结合、书本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
也正是如此,教师的才能与个性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交流中,不同的老师,充分展露出了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三、校本课程开发——历史血肉丰满的重要途径。
历史的魅力很多时候不在于居高临下的俯视众生,而在于作为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和行为表现。这些都离不开对历史的细节的挖掘。远征军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看刘伟华老师的论文已经很感动了,再听刘老师的汇报更有震撼之感。非常感人,因为他的课程的感性。刘老师设计课程首先就突破了教材的限制,挖掘教材的遗漏。其次,注重以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事件的细节——作为普通中国士兵的人生沉浮、心路历程。再次,注重实践调查。刘老师花了大量精力让学生采访还健在的一些远征军老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远征军的切身感受与思考。
第四,刘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理性思考与现实关怀。课程设计中整个过程目的完整、系统,层层深入,口述采访非常严谨,注重对远征军中的人物全面客观评价,学生评价多元完善。
四、理性精神与素养,是历史教育者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此次,教学研讨交流,给人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印象是香港和台湾的教师的论文和汇报,非常严谨、具体、细致,渗透着强烈的理性精神与素养。这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他们的研究注重案例和行动研究。这体现在论文和汇报中,他们都基本以个案和行动范例方式呈现。这和我们的论文基本以数据量化形式有很大不同,他们的论文更加令人信服。
其次,他们的研究注重过程的记录和整理。从开始到过程到结束有非常详尽的记录,使得阅读论文和听汇报,身临其境之感。
再次,他们的教学研究注重历史的特色和历史教学的主线。注重手段运用与历史教学的关系。如漫画、历史剧和多元情境,如何发挥出历史教育的功能,而不偏离主旋律。
第四,他们的研究非常注重调查学生的反馈、感受、体会。这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核心,我们研究半天,最起码要看看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收获体会如何。
五、交流碰撞才有提高,宽容、谦虚是历史教育者的基本胸怀。
教研室历史科组织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广州的老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自己。通过两岸三地教师这种碰撞交流,让我们学到很多很多,思考也很多很多。在这篇总结中,本人主要谈了别人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并不是他们没有不足之处,我想我们以宽容、谦虚的心态来交流,要多看长处,我们才会有进步。
(责任编辑:广州中学历史教研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