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中有梦 粲然若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 11: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中有梦  粲然若花

■浙江  范维胜(特级教师)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最紧要的却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
                                                       ——柳青
一句话,一辈子

29年前,我怀揣着教育梦想跨出巢湖师范专科学校的大门,来到安徽省肥东县最北边的一个偏僻而落后的乡村中学——响导初级中学,做了一名语文教师。那时的农村中学条件太差,两位教师共住一间土墙瓦顶的宿舍,没有专门的教师办公室,宿舍就是办公的地方。一张三只腿的办公桌绑在床上,办公椅就是我那张摇摇晃晃的木床。这就是我要实现梦想的地方吗?我不敢相信,我从美好梦想的顶端跌入痛苦的峡谷。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在这挨过三年,然后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当我面对两个班的140多张稚嫩脸庞时,我想起了上学时父亲对我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我一辈子难以忘怀。
我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勤劳、善良、淳朴、憨厚的农民。母亲不识字,父亲只是初小毕业,在当时还算是个文化人。上个世纪70年代初还没有高考的概念,我没满8岁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多识几个字,不要做一个睁眼瞎。”
如果我就这么挨下去,我的学生能“多识几个字”吗?读书时的语文教师一个个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小学时慈爱的王仕周老师亲昵地抚摸我脑袋的温暖,初中时幽默的宋汝煌老师课堂上引吭高歌的激情……我不是渴望有一天能做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吗?
我没有任何理由选择敷衍!
我的个子不高,也很瘦弱,不属于那种学生一见就害怕的类型。要想获得学生的信赖,只有用原汁原味的知识来开启他们懵懂的心灵。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让学生获得知识作为我教学的根本。那时的农村中学学生能读到一本像样的课外书很不容易,我就用自己的藏书和省下的工资替他们建立了班级阅读图书角,用阅读来丰盈他们的智慧。我曾追随过宁鸿彬老师尝试“卡片助学法”,也模仿过魏书生老师让学生自己命制语文试卷,每节语文课我一定带着学生欣赏背诵古诗词,从“离离原上草”到“昨夜西风凋碧树”,从“西出阳关无故人”到“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海洋里,一双双灵动的眼睛让我心里生出喜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古诗词中的数字涵咏》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
为了让学生“多识几个字,不至于当睁眼瞎”,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充电”的重要性。1987年,我以合肥市成人高考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函授学习,祖保泉、王明居、朱良志等老师的渊博学识让我如坐春风,是他们让我认识了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巴班斯基……1992年暑假,我又被教育局推荐,参加了北京首届单元教学研讨班学习,吴心田、甘其勋、饶杰腾等教育专家的思想让我大开眼界。回校后,我就加入了合肥市“单元目标教学”的实验队伍,实验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思想。我进行单元目标教学的两个实验班,1994年首次参加省级会考,语文合格率达100%,这在当时的农村三类学校是不可思议的。我所任班主任的高三(1)班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我撰写的实验报告《起承转合,顺理成章——单元目标教学课堂结构优化》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省语文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一次冷漠,一生后悔

就在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个月,学校的一位班主任生病了,校长找到我:“小范,你的书教得不错,还得尝试一下做班主任,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工作,而且必须做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很能锻炼人的能力。如果一位教师一辈子没有当过班主任,那是一种遗憾。”校长说到这个份上,就是让我没有回绝的余地。我只能答应下来。可是,就在做班主任工作的第3个年头,我犯下了一个自己都不可饶恕的错误。自己认为是执法如山,一视同仁,其实是工作的粗枝大叶,一次冷漠让学生伤心一年,也让自己后悔一生。
那是我从初一教到初三的一个实验班。在我眼里,实验班的学生应该事事比别的班级优秀,不能光是学习成绩比别人好,其他方面就放松要求,特别是集体活动更应高标准严要求。班上只有4位女生,她们在毕业前夕不下楼做课间操,而是待在教室里。起初我没在意,因为一个班近八十人,少几个人一时难以发现,结果学校检查时发现了这一情况,校长大为光火。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这四位女生抓到操场的领操台边站着,大声训斥,不许她们上第三节代数课。
课间操时还是阳光灿烂,转眼乌云翻滚,下起了大雨。我放不下面子,没有亲自去叫四位女生回教室,而是让班长去叫她们。这四位女生和我赌气,在风雨中僵持着,就是不肯回教室。雨越来越大,十分生气的我顾及颜面,硬着头皮对她们不予理睬。最后还是门房负责打铃的老奶奶将四位女生劝到了自己的屋里。
事后,我想自己是不是太过冷漠?我顾及自尊,而将学生的自尊抛之九霄云外,这算不算一个好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神经——人的自尊心。即使再调皮的学生也非常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受批评。”何况我是不问缘由将她们罚站在操场上,毕竟还是女生,我真的是很冷漠啊!
初三毕业领取毕业证书的时候,四位女生给我写了一封信,最让我震动的是“冷漠”二字。信中说:“……老师,不独在当时,在整个初三的复习阶段,我们都认为您冷漠无情。但您毕竟是我们的老师,您是为这个班级好起来。我们不会恨您的。你要知道,女孩子总有几天很特殊……”年少轻狂的我当时什么也不懂,这成了让我一辈子后悔的事。

一次谋面,一世恩情

人生就是这样的奇妙。遇得贵人,指点迷津,就会让你在人生的路上少走弯路,快速提高。1995年我就遇上了一位贵人——冉茂松先生。
1995年深秋,安徽省肥东县首届高中语文教学大赛暨教坛新星评比在肥东一中举行。我是一位农村中学的参赛者,冉茂松先生是评委。课上完了,即兴演讲也结束了,他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你的课设计得很美、很扎实,你演讲的观点就是你课堂的风格。”听了先生的溢美之词,我很高兴,觉得这次比赛可能会“有戏”。比赛的课题是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的《项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内因和外因的分析来探讨玛蒂尔德悲剧的成因,并且让学生探讨玛蒂尔德的变化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我想,我的设计在当时应该是新颖而又大胆的,它融合了我1992年去北京参加全国首届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特别是河南省教研室甘其勋老师的一些课堂教学理念。我即兴演讲的题目是《孜孜追求语文课堂的美》,也是围绕我的课堂设计而来。后来,承蒙评委们的厚爱,我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第二年五月,县教育局举办“中华正气”读书演讲比赛,我是校团委书记,当然要带领学生到县城参赛,在教育局我和冉老师不期而遇。他当时是肥东一中的副校长,分管政教、团委方面的工作。见到我,他说肥东一中今年要从下面的中学选调语文老师,你来吧。一位非亲非故的人,对我寄予厚爱,让我受宠若惊。当时,我还并不算一块“材料”。
这年暑假,刚过而立之年的我被选调进安徽肥东第一中学,冉老师非常关注我。小到早晚自习的辅导、作业作文的批改,大到课堂教学的理念更新,冉老师都不厌其烦指点迷津,让我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个性,1999年参加安徽省合肥市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获得一等奖。冉老师每每告诉我,语文课学生的早读非常重要,你要有任务给他,他就会去读书,去预习。他的教诲,我铭刻在心。那时多媒体还不盛行,轮到我的早读课,我就两个班级轮转跑,以最快的速度将每天的学习任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任务早读,早读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到肥东一中任教的第一届毕业生,语文高考成绩提高率夺得合肥市第一名。这在肥东县语文教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今天,已经评上特级教师的我,还保持着这一习惯。
说真的,我非常幸运,在冉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
教育是艰难的,但是教育又是有为的,因为教育本身是让学生体验。
教育是民主的,教师如能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之中,你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人格和智慧的润物无声……
直到今天,我还将他的教导作为我教育的至理名言。没有他,我可能还会在语文教学的黑胡同里到处乱闯。一次偶然的相见,凝聚成一世教诲的恩情。

一个梦想,一生幸福

人生有梦,我的梦犹如在水一方的伊人;梦中有月,我这位追月者全不畏道阻且长。因为,有梦的人生是充实的,我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我的学生爱上语文,让语文在学生的心中粲然若花。
29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体味到,要做好一件事,必须热爱这件事。学生学习语文也是一样。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必须进行语文的创新教育。2000年,我申报省级课题“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纠正学生语文学习的两种错误见解:认为只要教好语文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甚至认为教知识的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为语文教材已经删去了逻辑知识的内容,再进行包括形式逻辑在内的思维讲座、训练、培育,是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2001年,我针对这一课题为全县高中语文教师举行了多媒体教学观摩课《祝福》,围绕课文设计了三个创新思维的主问题:有评论者读了《祝福》,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赞同吗?祥林嫂勤劳善良,她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你认为电影改编让祥林嫂砍断所捐的门槛合理吗?为什么?这节课在听课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褒贬参半。但是课堂中学生研讨问题时闪烁的创新思维、探究精神,教研室领导和听课教师都一致赞许。我总是这么认为,能力是学生走入社会的基础,我要用创新的火花点燃学生能力的火把,照亮学生入世的灵魂。正是因为创新思维的培育,2002年我任班主任的高三(7)班学生陆大伟参加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全国二等奖,并被授予“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20099月,我来到浙江,在诸多的教学研讨会上有幸结识了钱梦龙、王崧舟、黄厚江等大家,他们让我更清晰地明白语文课堂重点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得,还应该具有教育智慧,要研究课象、课感,要研究课堂精神。王崧舟先生说:“课象,是教学的具象和教学抽象的统一体,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的统一体,是教学细节和教学构成的统一体。课感,是对于教学现象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和别出心裁的驾驭。”课堂上有了这些元素,学生自会爱上语文,学生自会与老师进入一个人气合一的境界。
于是,我在课堂上下工夫,创立了文言诗文欣赏、作文教学序列化的系列课堂,在生本课堂的“三有”(有效、有序、有趣)模式构建上进行了探索,并在2011年宁波镇海名师联谊会等场合做了《构建“三有”课堂的策略思考》《语文“三有”课堂的生命形态》等多场专题讲座,进一步阐明让学生爱上语文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提炼、让学生解惑、让学生发现的观点,因而成为201111期《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的封面人物。201111期《大学指南》以“让我的学生爱上语文”为题,在“高中名师”栏对我进行了专题报道。2012123日,《新课程报》又以“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为题,在第一版报告了我的课改理念。
有梦的人生是幸福人生,一个梦想可以带来一世的幸福。我常常将语文教育比做艺术的海洋,我依然只是在海边拾贝壳的孩子,我坚信:少得终缘涉水浅,碧波深处有珍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0:43 , Processed in 0.0569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