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牌人文杂志书遭遇发展变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9 10:1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品牌人文杂志书遭遇发展变局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29日   06 版)

    以前,出版业的日子相对好过,如果希望做社会影响力,或者追求社会文化价值,出版社可以拿钱去支撑这件事情;现在,出版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尤其是出版业整体转制企业化之后,在以经济效益为最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下,能为文化做贡献的逐渐少了。”
    杂志书MOOK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是英文“Magazine”(杂志)和“Book”(书)的结合,以书的形式定期出版,内容也更具杂志形态。在日本,MOOK已经成为可以与图书、杂志鼎足而立的第三大出版物。国内的MOOK风潮起始于1996年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的《老照片》系列读物,十余年来,杂志书尤其是精英化的品牌人文杂志书起起落落。前有《视界》消失,《论证》关张,今有《大方》引退,《茶座》两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滔滔中,《中国书评》等品牌杂志书死死生生,甚至开创了图文书、杂志书风潮,创造了“平民写史”视角,一度风靡大江南北的《老照片》,销量也是一降再降。
    究其原因,有的是踩了政策的红线,有的是因为内容的后继乏力而毅然关张,然而,对人文连续出版物而言,更多的,还是投资方的犹豫,是品牌人文杂志书在市场条件下的出版环境中共同的挑战。
    “以前,出版业的日子相对好过,如果希望做社会影响力,或者追求社会文化价值,出版社可以拿钱去支撑这件事情;现在,出版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尤其是出版业整体转制企业化之后,在以经济效益为最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下,能为文化作贡献的逐渐少了。”《视界》主要负责人之一、现故宫出版社副总编辑刘辉表示,理解很多有社会美誉度的连续出版物停刊,这是整个出版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老照片》坚守,
    《视界》关张
    相较于其他的人文连续出版物,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系列是一个幸运儿。它率先开辟了杂志书、图文书风潮,率先开辟了平民百姓参与历史叙事的平台,种种原因的裹挟,使它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符号。尽管也是小众读物,但读者面还是比之《茶座》《视界》等要宽。尽管第一辑销售30万册的辉煌已不可再现,但时至今日,走到80辑的《老照片》依然每辑能销售两万多册,加上各种形式的合订本和礼品装能达到3万册,盈利没有问题。
    《老照片》主编冯克力回忆,一开始做《老照片》的时候,并没有对它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有太多的期待,第一辑第一次印刷时,也就1万册。“对它基本的市场期待就是印一两万册的读物。但我们觉得这会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读物,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拿老照片来说历史,这样的书确实过去没有。”让山画社始料未及的是,《老照片》一出来就很快被读者和市场接受。由于形式新颖,媒体都在谈论《老照片》,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各种因素使《老照片》连续加印,很快,第一辑的销售到了30万册。但到了30万册后,其下落的速度也很快。“大概从第五辑开始就往下落,到第八九辑的时候,一直到现在,保持两三万册的销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一下就热了,但很快就凉下来了。凉的速度也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冯克力看来,回过头来想一想,《老照片》基本还是属于小众读物,发行两三万册,可能就属于这种读物的常态。
    “对于杂志书,有一个问题要想清楚,我们做这种书的初衷是什么。过于追随市场和读者的脚步,反而可能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影响了它的生命力。”冯克力说。
    在冯克力看来,做《老照片》其实是在做一种文化趣味。当出版者对这种趣味很坚持的时候,无论热也罢,凉也罢,总能抓住一些对这种情怀很认同的读者。而这么些年来,《老照片》起起伏伏,冷冷热热,一直还能够继续做下去,很大程度是因为,出版者和对《老照片》很认同的这一部分读者,达成了一种默契。
    冯克力并不否认,总体而言,《老照片》单辑的销售是在往下滑。现在,《老照片》的效益主要产生于合订本。随着各种样式的合订本不断往外推,甚至十五六年前第一辑的《老照片》也随着合订本在不断加印。“所产生的规模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个效益也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一到过节,《老照片》的礼品装就销得特别好。当然,这与《老照片》的内容定位也有关系,不是太紧跟时代潮流的读物。
    在内容方面,随着《老照片》的影响越来越大,冯克力认为,无论图片还是文字,稿件质量在提升,发行量没有同步往上涨的原因,还是因为大批跟随者的出现,和读者的审美疲劳。“相当多的人是被老照片热裹挟进来的,随大流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本书在策划、内容方面比较新颖,可以卖20万、30万册,但同样差不多内容的书,还能一直20万、30万这样走吗?”在冯克力看来,从本质上来说,《老照片》并不是大众通俗读物,有文化情怀的读者终归还是少数。
    “以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来经营品牌,往往是做不好的。认准了它的文化趋向和价值潜力,有时就需要耐得住寂寞。”这是冯克力的告诫。
    自2000年推出第一辑,到2004年第十四辑收官,李陀、陈燕谷主编的《视界》以清新和“接地气”的理论思考风格,博得了知识界和理论界的交口称赞,时至今日,《视界》还是不少读书人的珍藏。说起《视界》的关张,时任河北教育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视界》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刘辉不免怅然。
    在刘辉看来,《视界》的停掉,主要还不是经济原因。“当时我们的经济状况是可以维持一个不挣钱的杂志出版的,最大的问题是,符合我们要求的稿件到后来已经很难组到。”《视界》要求文章的学术品质特别高,写这样一篇稿件是要花费很大心力的,但《视界》又不是核心期刊,作者好不容易写一篇非常有见地的稿件,更希望获得在体制内的认可。“当然,在我们这里发表,会有学术界的认可,但这个认可不能带来实际的一些利益,不被整个学术评价体系所接受。”由于不愿意降低标准组稿,《视界》选择了关张。
    知情人透露,人文杂志书《视界》刚开始的销售顶多3000册,最后大概是500本,尽管口碑很好,但一直是亏本经营。对此,刘辉并不否认:“总的来说,这类出版物肯定是不挣钱的。希望做社会影响力,或者追求文化价值,可以去支撑这件事情。”随着有志于文化出版的时任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王亚民的调任,《视界》无以为继。
    事实上,人文连续出版物应该有多条途径支撑它的出版,仅仅靠出版社的持续投入是不够的,尤其是出版社转企改制后。靠企业长期投入做文化公益事业,很难长久。
    《茶座》路在何方
    走过12年后,品牌人文杂志书《茶座》系列也面临着选择的十字路口。
    与《经济学家茶座》初创时的单辑销量3万册相比,系列《茶座》已很难再现往日“叫好又叫座”的风光。销量下滑,摊子大,成本高,投入大,定价又低,当辑单本微利,这还是在享受了山东人民社内部政策的情况下;转企改制后,对编辑的考核无法不涉及经济效益,而编辑《茶座》,“经济收益微乎其微”,种种原因导致《茶座》系列部分编辑积极性受挫,《法学家茶座》曾拖期一年。更有消息传来,因为资金紧张,《经济学家茶座》执行主编、学者詹小洪还曾向其导师王梦奎先生“化缘”。
    作为见证了“茶座”十余年发展之路的山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丁莉,曾经给《法学家茶座》算过一笔账,10年时间,共投入90余万元,加上《经济学家茶座》、《社会学家茶座》、《历史学家茶座》和营销推广等费用,《茶座》系列至少投入500万元。继续做,亏损或不挣钱;不做,又是一个十余年的老品牌。系列《茶座》路在何方?
    作为一套学术读物普及化、大众化的标杆读物,《茶座》的命运牵动人心。
    自从2000年6月推出第一辑,《经济学家茶座》已经走过了十二年;《法学家茶座》、《社会学家茶座》、《历史学家茶座》也走过了十年。作为山东人民社的一套品牌读物,《茶座》系列曾经辉煌一时,然而,走到今天,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郭海涛也认为,《茶座》目前的发行量不是那么乐观,也确实处于一种投入比较大,但投入和产出与其他一些图书无法相比的状况。
    尽管定位为“大名家写小文章” 的大众学术读物,但《茶座》系列的目标读者还是较为高端,是人文读物,非通俗消遣读物。一手打造了“茶座”系列的山东人民社前社长金明善表示,一开始也并没有把《茶座》定位为给社里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的读物,当时社里的经济效益还不错,负担几个茶座,是出于品牌建设的考虑。
    既是品牌,却又没给社里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其原因究竟为何?
    在郭海涛看来,《茶座》面临的问题可以放大到社科类图书,甚至放大到走市场的一般图书。现在,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关注度不太高,很多出版社之所以出这类书,就是为了创品牌,“否则,很多地方出版社都成了教材教辅出版社,和出版的宗旨是相违背的”。现在的市场条件下,出版社,尤其人民社面临如何处理好文化担当、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自身生存的关系问题。
    国家现在对人文学术出版有政策的扶持,比如国家出版基金扶持学术类图书和有文化价值的图书,“但仅仅是对高端项目图书,还不足以维系出版社一般人文品牌图书的发展”。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的大背景下,读者也追求轻阅读、快餐文化,这种趋向对整个出版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人文社科类图书伤害尤甚。
    关于出版社的评价体系,经济效益作为硬指标,能不能获奖作为社会效益重要的标杆,其他方面的衡量就很难体现。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执行主编的选择是比较关键的,他接触的学者,他对茶座的定位和策划,约的稿件等,不能不说,有些茶座是离原来的定位有距离的,而且一流学者写的文章也相对少了”。在金明善看来,从出版的角度来说,《茶座》还可以做得更好。每辑当中,应该有几篇能够形成相应的话题,才能在读者处获得影响和口碑,“但现在还是做得有些差距”。
    何况,“这类读物不可能长期维持在高端”。《茶座》系列和期刊不同。《茶座》系列,特别是《经济学家茶座》,有一些企业、品牌愿意在上边做广告,但因为《茶座》是杂志书,没有广告经营许可证,没能开这个口子。“完全是出版社在投入,不可能像杂志一样运作。作为书来说,有局限性,打造的还是书的品牌,而杂志可以综合运营资源。”金明善表示。
    今天的阅读环境也和10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茶座”催生了“茶座”式文体,网络的冲击,大批财经杂志开设了类似“茶座”的专栏,跟随者的竞争,都在争夺“茶座”的读者群。作为中高端产品,“茶座”的读者毕竟还是小众。“而且连续性的出版物,读者也有审美疲劳。”郭海涛说。虽然投入比较大,但作者队伍还是受到一定影响,“《茶座》系列毕竟还是图书,比起学术杂志,有受限制的方面,不像核心期刊,作者发表文章后可以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现在的专家,有时候一场讲座就回报甚丰,也有社会效益,稿费再高,也难以使他们投入太多的精力”。
    一开始,山东人民社专门有一个茶座编辑部,编四个《茶座》,十来个人。后来,一个《茶座》就是一位责任编辑,这与人民社转企改制、对编辑的考核机制变化有关。金明善坦承,“现在,一本书定价三四十元是比较正常的。作为杂志书,《茶座》定价低,不过12元,发行码洋非常有限,想在经济效益上有所收获,不是很容易”。
    山东人民社曾经考虑过《茶座》运营空间的拓展,比如依托《茶座》作者队伍出版财经类图书、举办论坛活动、开拓读书会,组织培训,引进投资方,拓展一些经营项目,但并没有完全实现。首先是因为人力投入的不足,其次,“做了这些活动,也不见得对茶座的发行起关键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来盈利,也是非常困难的”。金明善说。在他的争取下,《茶座》已经获得了邮发号,读者可以通过邮局订阅,但没能终结《茶座》销售下滑的趋势。
    “既要有感情,也要有理智,理智分析,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四个《茶座》如何定位,如何求新求变,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与时俱进。”事实上,《茶座》系列也还曾推出过《批评家茶座》和《艺术家茶座》,在市场中被自然淘汰了。郭海涛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一,仅仅依靠一个执行主编和一个小团队,把一种连续出版物做好是比较困难的。其二,由于单册码洋低,《茶座》系列得不到书店和经销商的重视,在郭海涛看来,开拓团购等新的发行渠道已迫在眉睫。
    《茶座》系列是以连续出版物的形态出现的,金明善曾做过努力,想把它变为刊物,可以吸引广告,拓展经营空间。但因为总署对杂志的态度是“存量调整”,原则上不批新刊,《茶座》没有成功。“如果有机会获得刊号,可能是《茶座》最好的出路。有刊号,可以扩大经营空间,提升档次。对品牌经过时间检验,又有文化含量的连续出版物,是否可以给一个扩大发展的机会?”郭海涛呼吁。
    关于《茶座》系列的未来,山东人民社还在做进一步的调研,是不是四个茶座都要办,并没有确定。无论如何,无论是在发行上,服务上,还是策划和内容方面,《茶座》并没有走到绝路,一些出版变革的手段也还没有使用。在金明善看来,《茶座》系列当然一季度出一辑是最好,能保持读者的黏性,但如果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也可以一年出两辑,加大内容含量,改变定价,甚至开本,等等。
    图书的魔咒在于,每一次的出版行为都是一个新的尝试,无法引起连续购买行为,畅销无法持续,持续十余年的“茶座”品牌,已经是出版市场中的一个奇迹。应该说,通过《茶座》系列,山东人民社还是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和出版品牌。“不管是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出版社自身,品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产品的收益。”金明善说。
    品牌人文杂志书的未来
    市场经济大潮中,品牌人文杂志书起起落落,消消长长。在郭海涛看来,人文类图书的生存空间确实太狭窄。“说到人文杂志书的消失,我理解可能是身心疲惫,虽然有社会担当的勇气和意识。”
    他呼吁,希望国家和主管部门对有文化创意、有文化含量、有品牌价值,有发展空间的人文系列出版物,经过筛选,给以一定的扶持,条件成熟的给以刊号。“不完全把这类书推到市场上去。要有投入,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丁莉告诉读书报,每次给分管的《茶座》签付印时,自己都很纠结:维持现状肯定没有出路,革故鼎新才是发展第一要义。文化的担当,学术普及的使命,决定了山东人民社必须克服各种内外部的困难,坚持做下去。除了根据阅读模式的改变而进行的提高作者队伍层次和内容质量,捕捉读者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对目标读者进行宣传和营销,从而扩大读者群外,恐怕每种《茶座》都还应有自己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愿景。原《社会学家茶座》项目负责人、总编室主任王海玲告诉记者:“在没有额外投入、稿费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很难约到大家、名家的优秀稿件。比较现有社会学领域的刊物发现,如果《社会学家茶座》能够成为CSSCI辑刊,将吸引更多的名家和优质文稿,解决困扰多年的‘约稿难’问题,或可改变有品牌无利润的尴尬状况。”
    “以前支撑的体系发生了转变,新的支撑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刘辉说。
    在国外,非盈利的学术或人文出版物可能是某个基金会支撑,国内这方面的机制还没有形成。除了市场体系外,应该有公益性的出版体系来支撑品牌人文系列出版物。“公益性的出版,是由政府主导、民间基金来支撑学术或者研究方面的进展。”刘辉表示。
    显然,形成品牌效应的系列出版物现在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各出版社自己在做,没有形成统一的吁求。然而,在冯克力看来,建立公益性的出版支撑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关键还是在于出版社的投入和调节。“可将此作为社里品牌经营建设的环节,当然,这需要经营者的价值判断。”
    本报记者  陈  香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20 , Processed in 0.0692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