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炒作,还是“对中国新诗90周年的献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1 17: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炒作,还是“对中国新诗90周年的献礼”
诗歌公约撞醒沉睡的诗坛
                                      中国青年报记者  桂杰
   日前,十余位诗人在哈尔滨联名签署了一份诗歌公约。内容包括每个诗人都应该维护诗歌的尊严,反对诗歌无节制的娱乐化等。在“梨花体诗歌”盛行的年代,在有人喊出“文学死了,诗歌死了”的年代,这到底是一种炒作,还是缢撬怠笆嵌灾泄率?0周年的献礼”?眼下,有关这份诗歌公约引发的讨论,逐步升温成2007年年初内地文坛的一个事件。
    1月底,由《诗歌月刊》下半月刊编辑部、撒娇诗院、清水洗尘诗歌论坛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主题诗歌活动在哈尔滨举行。芒克、梁小斌、默默、莫非、车前子、树才、老巢、潘洗尘、叶匡政等14位诗人齐聚冰城,共同签署了号称“中国第一个诗歌自律公约”的《天问诗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的内容是:“一、每个诗人都应该维护诗歌的尊严;二、诗人天生理想,我们反对诗歌无节制的娱乐化;三、诗人必定是时代的见证;四、一个坏蛋不可能写出好诗;五、语言的魅力使我们敬畏,我们唾弃对母语丧失敬畏的人;六、没有技艺的书写不是诗歌;七、到了该重新认知传统的时候了,传统是我们的血;八、诗人是自然之子,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以上的植物,我们反对转基因。”
    对这份公约的出炉,诗人于坚率先提出质疑:“如果用公约规范诗歌写作,那太霸道了,写诗本来就是个体行为,必须有独立的自由,如果公约规范诗人行为,那更荒唐了,你是法官吗?公约醉翁之意不在酒。”
    半个月后,也就是2月中旬前后,“下半身诗人”流派代表沈浩波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文章《一群丧家之犬在给诗歌定公约》,抨击说:“诗歌是什么,是语言通往生命的直通车。诗歌的内心一定是自由。而公约是什么玩意儿?你们的生命是公共的吗?你们的诗是公共的吗?你们的诗和你们的命需要给按上一个公共约定才能活吗?”“只有自甘成为时代的奴才的人,空虚无聊找不着救命稻草的精神上的丧家之犬,才会沦落成给诗歌订公约的人!”
    3月1日,北京《青年周末》杂志刊发了一篇对公约发起人之一潘洗尘的专访文章,该文用“‘坏蛋写不出好诗’专攻‘下半身’”等标题,转述了公约发起人和沈浩波之间的所谓“骂战”。然而,此文发表后,被访者潘洗尘的态度却是:“这是记者的断章取义,我感到莫名其妙。”
    潘洗尘说:“我个人对所谓的‘下半身诗歌’确实不敢苟同甚至一直非常反感,但我还绝不至于幼稚地就此给出‘下半身诗人都是坏蛋’的结论,并以此给个别想利用公约搭车炒作的人以可乘之机。”
    潘洗尘表示:“公约的本意是想为当下的中国诗坛做一点建设性的工作,而现在却被个别媒体和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为搭车炒作的工具,这不仅彻底违背了公约的初衷,更辜负了14位诗人的良苦用心。”
    尽管公约的出炉引来了不同声音,甚至招来了叫骂,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公约的价值表示认同。
    网友“龙之心”认为,在诗坛的混乱使得当代诗歌衰败得几乎灭亡、诗歌的尊严几乎丧失殆尽的时候,天问诗歌公约是一些清醒的、有良知诗人的及时反思,“骂战”完全是沈浩波自己跳出来的对号入座。
    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说:“这个口水能淹死人的时代,还有人敢出来‘卫道’,我觉得挺好。”唐晓渡认为,先撇开公约内容的好与坏不谈,在一个审丑成为时尚、污秽成为时尚、美丽和智慧成为垃圾的时代,在一个“什么都是扯淡、想怎么着都行”横行天下的时代,应该有人出来提个醒——“并不是什么都是扯淡,也并不是想怎么着都行”。
    至于这个公约是否具有权威性,唐晓渡说:“这个公约不能有权威性,因为它不是以暴力干涉所有人。”但他同时认为,公约中“一个坏蛋不可能写出好诗”值得商榷。因为“坏蛋”是从道德角度评价还是从法律角度评价,公约里没写清楚。倘若是从道德角度评价,有的是相反的例子,“坏蛋写出好诗的太多了”。诗人车前子表示:“公约中提到‘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以上的植物’,我自己就认不了这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公约只是我们这些签名者的自律,并没有推广开来的意思。”
    作家洪烛则认为,公约的背后,其实表达了一批诗人的一种共同愿望——反对诗歌继续向庸俗化发展,渴望诗歌尽快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1 17:19:45 | 只看该作者
天问诗歌公约

第一条 每个诗人都应该维护诗歌的尊严。
第二条 诗人天生理想,我们反对诗歌无节制的娱乐化。
第三条 诗人必定是时代的见证。
第四条 一个坏蛋不可能写出好诗。
第五条 语言的魅力使我们敬畏,我们唾弃对母语丧失
       敬畏的人。
第六条 没有技艺的书写不是诗歌。
第七条 到了该重新认知传统的时候了!传统是我们血。
第八条 诗人是自然之子。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以上的
       植物。我们反对转基因。

签名人 (以姓氏笔划为序):车前子 叶匡政 冯  晏 芒  克 老  巢 宋  琳 张清华 树 才 梁小斌 莫 非 桑 克 默 默 潇 潇 潘洗尘

              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于哈尔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23:37 , Processed in 0.1067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