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 13: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体
                                    马未都


    中国字是单字单音的,所以极易产生节奏;由于有四声,平上去入,因而有平仄;加之字由声韵组成,可以人为控制韵脚;古人在语言的运用上发现了这些规律,遂诗诞生。在文学体裁中,诗最强调节奏韵律,尤其格律诗。自古以来,诗人都让社会高看一眼。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窕窈淑女,君子好逑”,四字一句,节奏强但表现力弱;这种诗经体诗歌给人踏歌而行的感觉。到了魏晋,五古风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韵味强于节奏,五言较四言富于节奏变化,诗因此可以叙述,变得优美;唐以后诗大兴,体裁多样,除古体外,当时新体诗——律诗绝句都以限制创作者为本,从而更加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在此环境以下,大唐诗歌风行三百年。后面的事就是宋词的出现,文人过去管词叫诗余,可见词是在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再后来的一千多年,诗无形式上的建树,至民国后新诗出现。
    新诗的好处无限制,谁都可以写,以前诗歌讲的意境,韵律,平仄,对仗等等都可以不用,甚至不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和民国初年的国家态势完全吻合。民国时期新诗泛滥,真正今天让百姓熟悉的,我估计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很大原因还是缘于徐志摩的爱情八卦。
    近些年网络上连续出现梨花体,羊羔体,最近还有乌青体,能看出创作者都是由感而发,而且发自内心,其创作胆略也超出常人,颠覆了两千多年来中国诗歌创作规律。其实诗歌自娱功能极强,田间干活的老农随便哼一句也可以自认为是诗,如果要娱人就要掂量掂量了。千年以后,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诗歌各体还能剩下哪种体哪首诗哪几句,就要看各位的本事了。
                                                                       2012-4-1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2dysd.html) - 第八百零八篇•诗歌体_马未都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2dysd.html?tj=1#comment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21:52 , Processed in 0.0674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