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手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9 16:3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手段

作者:於昌庆

现今的社会是科技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各种高科技技术出现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改变着教育和教学。其中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电教手段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英语不再乏味、枯燥,由怕学变为爱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电教手段给我们带来的教学优势,抓住机遇,发展英语语言教学。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实行了多样化,特别是电教手段。可以说,现在大部分教师都会使用电脑,但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电教手段应用的现状呢?
  认为上课采用了电脑就是电化教学;现在大多学校都配置了电脑,但并不是上课采用了电脑就是电化教学。我们所说的电化教学应该是根据课程编制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只是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单纯的演示教学。因此在教材分析和素材准备阶段,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找出重难点,用多媒体手段表达。
  追求花哨,不注重实际教学效果;有些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把该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人机对话。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课堂上大量的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计算机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工具,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是教学活动的补充,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换句话说,可以没有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有时画蛇添足,本可以不需要采用电教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滥用电教手段,为了电教手段而电教手段等等。有些老师在实际中,采用电脑屏幕代替黑板,课前将整个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甚至整个教案都输入计算机,在课上一一展示。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学生思维和操练。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课堂上大量的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计算机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工具,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是教学活动的补充,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换句话说,可以没有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那么如何能解决电教手段来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服务呢?我个人认为:
  首先,我们要深刻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现代教育工具,始终只是工具而已。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始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通过先进工具将传统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扩充放大。因此,每位教师都有必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充实,积极感悟新课标、新理念,提高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和水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技术的先进性转化成教育的先进性。
  第二,我们要在多媒体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介入课堂,将传统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两个要素“教师、学生”变成了CAI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多媒体计算机”。《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既有认识活动,又有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于受“教师为中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电化教学中屡见“教师中心”的传统模式,或以此为基础演变而成的“教师+电脑”的模式。在当前的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呈现新知,从提问问题到问题答案,从举例到课练,均投影在屏幕上,再加上一些花哨的花边、图案、小动画等等,使得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有时甚至目不暇接,根本没有多少思考时间。这种教学强调了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动手机会。表面上看,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是热闹的、多维的,而实质上,它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维”??“学生的思维”。其结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利用先进技术强化了教师中心地位。造成由原来的“口灌”变为“电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填鸭式”变为“三机一幕”的“满堂灌”。因此,教师要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灵活性、直观性、丰富性、多维性、交互性、仿真性等优势,把真实的语言资源引入课堂,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多媒体展示的真情实境、教师创设的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第三,我们要与传统教学资源进行优势互补。英语电化教学,在创造“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多传统教学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能意味着只追求多媒体教学而排斥传统的英语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多媒体教学并非适合各种课型,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多媒体教学只能起到辅助教学作用。比如,教师在教学单词:sweater、shirt、T-shirt时,为了区别,特意利用多媒体绘制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但学生只关注图片鲜艳的色彩,对这四个单词之间的本质区别仍不清晰,教师不得不用汉语解释以区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实物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既省时又直观。实践证明,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把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在其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最后,要把多媒体教学向网络化发展,激发学生情感,陶冶情操。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大多数采用Powerpoint演示课件。演示课件具备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影音丰富等优点。但是,用Powerpoint制成的演示课件有它的“先天不足”――不能与学习者互动,无法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不能在网络上传输,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研究性学习,任务性学习,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深入,英语多媒体教学应向网络化发展。《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英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从网络上提取丰富的各种媒体资源,也要将自己的课件制成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有人又称它是“学件”,是真正为学习者的使用而制作的教学课件,在技术上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网络课件与演示课件一样可以创设一个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环境,网络课件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学习者利用网络课件可以自选内容,自定顺序,自定时间长短,自定听看遍数,直到听懂看懂为止,实现自主学习。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者利用网络课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境界。从教学大环境来看,网络课件体现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一个原则“资源共享”。另外,我们英语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针对每个视听材料的在线测试题,让学生在网站上即可完成自测,评判,核对答案的学习全过程,对学生起到一个激励,督促,反馈的作用。
  可见电教手段的辅助教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电化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也提供了挑战,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律,摸索出一条适合九年制农村基础教育情况的远程教育的可行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0:23 , Processed in 0.0866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