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重教材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5 15:4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重教材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自然界的水》教学感悟
湖北省秭归县杨林中学 郭从年
一、抓住宏观、微观两条线,突出重点

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条线:一是宏观知识,包括水的性质及组成、水的净化和爱护水资源等;二是微观知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以及与宏观的联系。在学习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1.水的组成

相关知识点及要求:包括电解水的实验分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等。

例1 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   ,A试管和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等于       ,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分析及解答  这是关于电解水的一个典型考题,气体体积较大的是氢气,体积小的是氧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该实验的核心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具体答案:氧气,2:1,氢、氧。

考查本知识点常见题型还有根据图找电源的正负极,分析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不是1:2的原因,气体的检验方法,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等。

2.分子和原子

相关知识点及要求:分子原子的概念比较和特性;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建立并理解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例2 下图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分析及解答:本题是考察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水的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学习时要注意教材中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有前提条件的,不可一概论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答案选D。

3.水的净化及爱护

相关知识点及要求:能理解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见净化水的方法,能熟练掌握过滤操作;能区分明矾、活性炭、小卵石和漂白粉的净水原理;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知道降低水的硬度的常见方法;了解水污染和淡水缺乏的原因,学会爱护水资源。

例3 右图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装置图。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b          ,c              。

(2)请找出此图的三处错误

  甲错误                                                          ,

乙错误                                                          ,

丙错误                                                          。

(3)过滤后,滤液任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4)某学生用改进的正确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液体,此液体是纯水吗?我的看法及理由                   ,如果要制的纯水,还需要的净水方法是                       。

分析及解答:过滤操作是净水的一个核心操作,动作复杂,要求较高,该题充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铁架台、漏斗、烧杯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滤液的烧杯不干     (4)不是纯水,因为过滤后的水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蒸馏。

二、 注重科学方法培养,突破难点

1、通过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实验,建立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基本认识,形成运用实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例如利用蜡烛燃烧推测其组成等系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通过概念的学习,抓住中心词和限制语,树立物质分类的基本理念,形成学习概念和定律的一般方法,掌握给物质分类的基本技能。例如纯净物简化为“一种物质”,混合物则是“多种物质”;单质简化为“一种元素一种物质”,化合物则是“多种元素一种物质”,氧化物把握住“两种元素,一种是氧”的条件,多加练习,物质的分类这个堡垒就不攻自破。

3、用好实物图片,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物质构成的微观认识。利用苯分子及硅原子的照片认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利用桂花飘香、蔗糖溶解等自然现象的解释说明,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从而建立起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电解水等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三、强化典型训练,巧解疑点

充分利用相关素材进行训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不断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疑难点和易混点。

例4、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分析:此题考察了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先要去掉未参加反应的分子,找出参加反应的分子的个数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B。

例5、把一块糖放进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在水面处画上记号,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

分析:学生在回答此问题时,考虑问题不全面,只注意了分子的运动或间隔。

现象1 糖块变小甚至消失 ,因为蔗糖分子运动到了水中。

现象2 液面下降,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总之,只要在学习中抓住知识主线,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探究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一定能学得轻松,事半功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3:55 , Processed in 0.0833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