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屁的尺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7 15:2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屁的尺度
                                    张鸣
明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天启、史称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始终长不大的孩子。在他二十几岁的生涯中,有两个特征特别明显,一是一辈子心理上都断不了奶,因此对奶妈客氏极其依恋,无论礼法如何规定,客氏始终不能走。第二就是喜欢玩,别的都无所谓,只要能玩,玩的精巧,玩出花样,天塌了,都没有关系。这样的一个人做皇帝,也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做皇帝这种天大的事,有时选择面相当的窄,可以说没的选择,赶上谁,就是谁,哪怕他是个傻子,疯子,天下人也得忍。朱由校的爹,明光宗朱常洛命薄,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而他的长子就是朱由校,当然,按皇朝继承的规矩,朱由校是当然的继承人。
既然朱由校做了皇帝,由于他依恋着奶妈客氏和客氏那对硕大的乳房,而客氏的相好,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太监魏忠贤,那么魏忠贤的专权,也就顺理成章了。客氏不是宫女,哺乳完了,就该出宫的,但由于皇帝离不开,所以,只能在宫里待着。住在宫里,正当盛年的客氏,当然也得跟其他有身份的宫女一样,找个顺眼的太监做相好。这样的关系,叫它菜户也罢,对食也好,反正没法有男女之事,无“荤”,只能是菜,没有床上之事,也只好相伴吃饭了。但是,由于宫里生活过于单调无聊,有伴儿聊胜于无,据说这样关系,还相当的铁,彼此感情很深。
当初,客氏原来的相好,是魏朝,魏忠贤的哥儿们。讲身材,说年龄,论地位,都比魏忠贤要优越(当初魏忠贤已经年过半百)。但大概魏朝是年幼入宫,而魏忠贤是结婚生子之后自阉入宫,对于男女之事有过体验,因此对女人更有办法。后来野史因此而传说,魏忠贤其实没割干净,所以还能人事,因此对客氏格外有吸引力,这当然是想象,没有证据的。有人感慨道,如果当初客氏没有喜新厌旧,抛弃魏朝选择魏忠贤,那么明朝也许就不会有魏忠贤这样一个危害极大的权宦。其实,如果客氏选择了魏朝,魏朝就是魏忠贤。本质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明朝的宦官专权,是空前绝后的。历代都有宦官专权,宦官混到封王的有,甚至操纵换皇帝的也有,但像魏忠贤这样,做代理皇帝,圣旨就是他的旨意,他走到哪儿,奏章和内阁的票拟就跟到哪儿,人称九千岁,遍地给他建生祠的宦官,还真的就没有过。不过,魏忠贤并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韬略深机,甚至智商不过平平。能做的这个份上,除了那个顽童皇帝的无限信任,关键是有人捧臭脚。魏忠贤的党羽,人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后来挨整的,差不多将近200人。这些甘愿给一个阉人做干儿干孙子的,绝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几乎都是标准的读书人。
跟多数自幼被阉入宫的太监不同,魏忠贤虽然出身贫苦,但入宫之前,已经接受了乡间的小传统教育,所以,一旦大权在握,他其实很想做戏里演的姜子牙诸葛亮一类人物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做。做不到,就一门心思希望人们说他做到了。明朝的体制,没有宰相,皇帝自己做宰相,但需要内阁来帮忙。所以,公文的批阅,得内阁先出意见,夹在奏章里,呈给皇帝,叫做票拟。然后由皇帝看过,修改定夺,用朱笔抄出来,这叫做批朱。而后来的批朱,都是秉笔太监代劳,在魏忠贤时代,就是魏忠贤说了算。既然魏忠贤有喜欢人家夸他的爱好,内阁的阁老们,尽管在明代有宰相之誉,地位很高,但也不能不顺着这个爱好来表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止是宫里的美女,男人也一样。话又说回来,凡是不顺着魏忠贤的阁老,都在内阁待不住的。所以,内阁的票拟,凡是涉及魏忠贤,都是一片的马屁之声,什么词儿好说什么,什么词儿大说什么。把过去拍皇帝马屁的那些话,都一股脑儿用在了这个目不识丁的太监头上。这样的话,等发下来,就等于是皇帝的话。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皇帝会对伺候自己的一个阉人,几乎每天都这样的恭维。这样的奇迹,只能在魏忠贤时代才有,也就真的有了。在魏忠贤得势之时,各地为他建的生祠,一共92座,如果明熹宗才晚死几年,估计生祠得遍及全国。各地生祠建成,文武大员帅众官员跪迎魏忠贤偶像,五拜三叩首,仅仅次于拜皇帝。跪拜时,口中喃喃,称能够执掌某事,全凭九千岁扶植。
有的时候,拍马屁光用形容词已经不够了,还得动点高规格的。这个对于文人,一点都不难,有人说他,“伟略高伊吕,雄才压管商”,见识比古之贤相伊尹和吕尚,即姜子牙,还要高一头,比春秋战国的两个大能人管仲和商鞅还有才。这样夸人,在古代,已经是顶天了,没有什么人能承受得起,诸葛亮也无非自比管乐而已。可这样肉麻的马屁,魏忠贤居然帖然接受。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上疏请以魏忠贤配祀孔子,因为说魏忠贤重光圣学,其功不在孟子之下。他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如果假以时日,他掌权的时间再长一点,还真的有这个可能,那些马屁精会把各地孔庙里孟子换成魏忠贤的。孔夫子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自打有了阉人,尤其是有了宦官专权这回事以来,士大夫对于这些缺少男人关键零件的人,一向充满了鄙夷。别人干坏事也就罢了,没了那话的阉人也干,尤其是凭借皇帝的信任,干的一样热火朝天,真让人受不了。所以,历朝历代,虽然宦官经常得势,但作为士大夫公然拍宦官的马屁,多少还是有心理障碍,别的不说,自己圈里的说长道短,就让人受不了。说起来,明代是个特别讲究气节的朝代,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但偏是这个朝代,士大夫之无耻,也创了纪录。
其实,人之为人,什么都有尺度,马屁没有。什么都有底,无耻没有。但是,高级的马屁,非读书人办不来的,高级的无耻,也是读书人的专利。只要权力能福人祸人,围绕着权力者,就肯定会有马屁。如果权力者偏好这口,那马屁就会升级。有些人读的书,学到的文才,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尽管让人肉麻,浑身掉鸡皮疙瘩,但拍的人,脸不变色心不跳,功夫了得。显然,在无限的权力面前,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讲礼义廉耻的。如果拍马屁成了升官发财的必备前提,拍马屁,就成了官员的义务。好在,明末的读书人中,有依附魏忠贤阉党,也有就不买账的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固然有点矫情,有点唯道德主义,但毕竟在大是大非面前,骨气还有,庶几没让读书人把脸丢尽,如果一个时代,只有阉党而没有东林党,那才叫尴尬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30:27 | 只看该作者
高级的马屁有分工
                                张鸣
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是个牛人,活了将近90岁,在位60年,说好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过祖父康熙,但退为太上皇之后,依然把持朝政,实际等于做了63年的皇帝,在年头上,做成了清朝第一帝,地下的康熙若有知,只能徒呼负负,谁叫这个孙子活的长呢。
乾隆的自我感觉,是十全老人,其实,他是想做十全圣人,说是十全神人也不错。反正他是文武全才,什么都会,什么都行。打仗,有十全武功,天下无敌。弄文,则有御制诗一屋子,还亲自解经,于历史也多有见解。打仗原本是满人的看家本事,汉人士大夫想争,也没辙。但阐释儒家经典,吟诗作赋,本是孔门弟子的本分,此时也被公然攘夺。所以,至于修齐治平什么的,就免谈了。乾隆皇帝说了,这都是皇帝的事业,干你们球事?
隋炀帝杨广有文才,很自负地说,就是跟士大夫比文学,他也该做皇帝。其实,乾隆也有这样的自负,觉得自己不仅文章做的好,而且深明义理,儒学的道理,就是比士大夫们明白。康熙谈诗说文,有所遗漏,左右的文学侍从还可以提个醒,而到了乾隆这里,皇帝已经不能有错了。作为一个狄夷出身的满人皇帝,在文的方面如此自负,无非是展示自己在文化上的正统地位。通过屡兴大狱,以及平时的挑三拣四,彻底压倒汉人士大夫,逼着他们拍马,拍久了,士大夫在精神上主动阉割,而皇帝,也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文字狱是硬的一手,软的一手,就是皇帝亲自出面,带领群臣向文化进军。只是,在进军途中,众多汉人士大夫要围绕着皇帝行进。跟众多的太监,拿着手炉和夜壶随时伺候一样。
是人都知道,乾隆晚年的宠臣是和珅。没有任何一个臣子,能像和珅那样,得到乾隆的宠信,两人关系之密切,不像君臣,倒像腻友。为了证实他们关系的非同寻常,乾隆还把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儿子。无疑,和珅有一套得宠之术以及固宠之道。他懂藏语,对于藏传佛教的密宗法术颇有研究,不是喇嘛的他,可以跟乾隆一道,在密室里修行密宗大法。这样的事,显然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因为,乾隆不是蒙古大汗,他还要做天下人的皇帝,这个天下,在理论上必须遵从儒家的道理。
得宠的和珅,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唯有在文化领域,他进不去,乾隆,也不让他进去。和珅虽说有点杂学,但毕竟不是文人出身。说到讲经论道,谈文说诗,和珅根本伺候不了。要玩这个,还得找那些汉人士大夫。所以,像纪昀、王杰、刘墉和朱珪这样科门高第,文章高手,一样能得到乾隆的宠信。说起来,这些文人学士跟乾隆的关系,远不如和珅跟乾隆那么亲密,但是,他们的作用,却是和珅所无法取代的。正因为如此,这些人的日子都很好过,一次次地被外放学差,收揽一大堆官场的门生,光是门生的孝敬,就吃不完,用不完。当然,这些人跟和珅也相当客气,彼此相安无事。小说电视中老是跟和大人对着干的刘墉、纪晓岚,其实跟和珅一点过节也没有,别说斗争了,斗嘴都罕见。有一次在军机处,和珅和王杰一起值班,和珅拉着王杰的手,很亲腻地说,您这手生的可真好。王杰回了一句,又不会捞钱,好什么好?这故事,后来传诵甚广,被视为王杰跟和珅做斗争的事例,其实,这事如果属实的话,更可能的是两位军机大人之间谑而不虐的玩笑。
历代的文学之臣,实际上都是皇帝的帮闲,如果皇帝霸道一点,帮闲清客,就会化为弄臣。传说中刘墉和纪晓岚风趣油滑,如果都属实的话,说明他们已经接近汉武帝身边的东方朔,插科打诨的本事炉火纯青。乾隆周围的这些上行走们,个个都有讲经说道、谈文论诗的本领,而且每每把皇帝说得心花怒放。顺便,也帮皇帝做好文化钳制的功课,比如纪昀领着一帮人,编出了《四库全书》,把所有碍眼的古书,以及古书里的关碍文字,一扫而空。而后来成为嘉庆皇帝老师的朱珪,更是有心计。外放做地方大员,政务不理,成天给皇帝编书,皇帝说经,则编《御制说经文》,皇帝讲史,则编《御制论史古文》,皇帝写诗,则编《御制纪实诗》,《御制几余诗》。每套书编好了,都写上长长的跋,马屁拍足,拍够。比如,他说皇帝讲经,“刊千古相承之误,宣群经未传之蕴,断千秋未定之案,开诸儒未解之惑。”伟哉,壮哉,四个伟大。这样的马屁,拍谁,谁不舒服呢?
这样贴切的马屁,和珅有一万个脑袋,也想不出。所以,只好让这些文人一头。此后,和珅遗臭万年,而这些文人,虽说说不上流芳百世,却也都有个好名声。连后来拍电视剧的,都给他们脸上贴金。其实,这些人,跟和珅,又能强到哪儿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42 , Processed in 0.0994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